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00年硅藻记录的北半球山地湖泊生态研究
1
作者 何晋娜 张艺娜 +1 位作者 高严 侯志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山地湖泊远离人为直接干扰,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其环境演变是当前国际湖沼学的研究热点。硅藻作为一种生物指标,因其对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良好指示作用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基于200年硅藻记录的北半球山地湖泊生态研究的梳理... 山地湖泊远离人为直接干扰,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其环境演变是当前国际湖沼学的研究热点。硅藻作为一种生物指标,因其对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良好指示作用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基于200年硅藻记录的北半球山地湖泊生态研究的梳理,发现在气候总体变暖和大气氮沉降驱动下,北半球山地湖泊生态普遍发生了突变,且突变时间存在着区域差异。然而,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其湖泊生态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尚存在争论。因此,建议未来应加强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演变的研究,从而为评估和预测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山地湖泊 生态环境 北半球
下载PDF
旱季环境因子对杞麓湖硅藻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晋爽 李伶俐 +1 位作者 梁肖青 陆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深入了解杞麓湖的水质,通过水样采集与鉴定,对其北侧表层和底层的硅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发现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冰岛沟链藻(Aulacoseira islandica)、颗粒沟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 为深入了解杞麓湖的水质,通过水样采集与鉴定,对其北侧表层和底层的硅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发现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冰岛沟链藻(Aulacoseira islandica)、颗粒沟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等17种硅藻,其中表层有12种,底层有15种,且硅藻群落结构分布及变化受水温、pH值、总氮、总磷浓度影响较大,而总氮和总磷浓度严重超标导致梅尼小环藻成为优势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旱季 硅藻 多样性
下载PDF
25000年以来渤海湾西岸古环境探讨 被引量:23
3
作者 许清海 吴忱 +5 位作者 王子惠 童国榜 吴绍杰 张俊牌 杜乃秋 孔昭宸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32,共13页
本文依据孢粉、微体古生物、放射性碳测年、因子分析等资料,表明25000a,BP以来渤海湾西岸的古植被,古地理环境演变既受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又受海平面变化的制约。25000—23000a,BP为高海平面时期,古植被为森林草甸植被,23000—12000a,... 本文依据孢粉、微体古生物、放射性碳测年、因子分析等资料,表明25000a,BP以来渤海湾西岸的古植被,古地理环境演变既受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又受海平面变化的制约。25000—23000a,BP为高海平面时期,古植被为森林草甸植被,23000—12000a,BP,气候冷干,为低海平面时期,以草原植被为主,前期和后期为沼泽草甸植被。12000—5000a,BP气候温凉或温暖湿润为海平面上升时期,为阔叶林草甸或沼泽草甸植被,5000a,BP以来,气候变凉变干,为海退时期,古植被由沼泽草甸演变为盐生草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环境 古生态学
下载PDF
华南伊迪卡拉纪宏体生物群的古地理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唐烽 高林志 王自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4-533,共10页
伊迪卡拉纪(635—542,Ma)是前寒武纪全球大规模末次冰期(Marinoan)结束后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一段重要的地质时期,由于受到新元古代气候和环境剧变的影响,真核生物乃至多细胞生物迅速演化、分异,出现显著的适应辐射。中... 伊迪卡拉纪(635—542,Ma)是前寒武纪全球大规模末次冰期(Marinoan)结束后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一段重要的地质时期,由于受到新元古代气候和环境剧变的影响,真核生物乃至多细胞生物迅速演化、分异,出现显著的适应辐射。中国华南的伊迪卡拉系——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及其相当地层代表着这一特殊地史时段的沉积,地层记录完整,岩相环境多样,化石产出丰富,是深入研究伊迪卡拉(震旦)纪(Ediacaran/Sinian)地层划分及全球对比、探讨早期多细胞生物起源和辐射的理想地区之一。其中,扬子台地边缘相地层中出露丰富的宏体化石材料,分异显著,具有较为独特的组合面貌。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南宏体化石群中也含有澳洲伊迪卡拉生物群和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典型分子。作者总结了前人关于华南伊迪卡拉纪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重点展示了近年来开始研究的贵州江口"翁会生物群"、云南"江川生物群"的宏体化石;简要记述了华南伊迪卡拉系中以"庙河生物群"为代表的若干宏体生物群的古地理位置及其宏体化石组合特征,据此提出了华南伊迪卡拉纪丰富多样的宏体生物群基本发育在扬子台地边缘碎屑岩至碳酸盐岩相的过渡带和斜坡带;各生物群宏体化石的组合面貌受沉积微相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宏体化石记录表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显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不仅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比如:多细胞藻类和后生动物普遍开始出现多样化发展,为寒武纪生命的演化辐射奠定了生态基础;而且在华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浅海生态系统,以浮游和底栖真核藻类为主的海洋初级生产者大量繁盛,尤其是丰富的多细胞藻类可能成为前寒武纪末期至寒武纪早期主要的生烃植物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伊迪卡拉(震旦)纪 宏体化石组合 岩相古地理 古生态
下载PDF
河北庞家堡长城群微生物席群落与相关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昀 杨承运 +1 位作者 殷纯嘏 邵宠翔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1-240,333-336,共20页
本文分析、描述了保存于河北庞家堡长城群团山子组和高于庄组燧石白云岩中的8个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群落:Myxococcoides-Siphonophycus席群落(M1),Gloeodinioposis-Siphonoph... 本文分析、描述了保存于河北庞家堡长城群团山子组和高于庄组燧石白云岩中的8个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群落:Myxococcoides-Siphonophycus席群落(M1),Gloeodinioposis-Siphonophycus席群落(M2),Coniunctiophycus-Siphonophycus席群落(M3),Nanococcus席群落(M4),Eoentophysalis席群落(M5),Eomycetopsis-coccoidbacteria席群落(M6),Siphonophycus席群落(M7)以及microstromatolite-Nanococcus席群落(M8)。分析比较了微生物席群落的生物组成、席形态和结构,以及沉积-埋葬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席群落生存于不同的生境,席群落的变化可能反映环境的差异。同时,本文对包括8类微生物席群落和4类叠层石在内的团山子组与高于庄组(1-4段)不同层位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稀土元素和某些稀少元素含量的异常有指示沉积环境的意义;含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席群落和叠层石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和某些稀少元素(如La,Ce,M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席群落 沉积环境 庞家堡 河北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中氨基酸及其有机质的垂直分布与古生态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金权 刘金陵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49-257,共9页
本文报道了太湖沉积物中氨基酸及其有机质的垂直分布与古生态、古气候的研究结果。样品取自太湖东北,北纬31°3'2″,东经120°26'30″。岩芯(E_2B)长度为2.17m,最底部岩芯沉积物的 ̄(14)C年龄... 本文报道了太湖沉积物中氨基酸及其有机质的垂直分布与古生态、古气候的研究结果。样品取自太湖东北,北纬31°3'2″,东经120°26'30″。岩芯(E_2B)长度为2.17m,最底部岩芯沉积物的 ̄(14)C年龄为6480±300年。通过分析,发现氨基酸、有机氮及其有机质的垂直分布与太湖的古生态、古气候相关。其显著标志是,氨基酸丰度越高,反映沉积物沉积时的生物生成量越大,气候可能相对较为温暖潮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微生物 沉积物 太湖 古生态学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土壤中孢粉和微体古生物反映的母质类型及古地理环境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玉卫 蔡祖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对杭嘉湖平原81个土样进行了孢粉和微古测定,其中有孢粉组合的样品49个,检出有孔虫的样品13个,按此划分为河口海湾相、泻湖相、湖沼相、平原河流相四大母质类型。并分析了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原古地理环境。
关键词 孢粉 微体古生物 母质类型 杭嘉湖平原 土壤
下载PDF
杰普森大洋模式及其在华南志留纪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成源 列.杰普森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85,共15页
杰普森大洋模式解释了志留纪岩石和古生物群的变化均与气候的周期变化有关。P期的特征是高纬度寒冷,海底水凉;低纬度潮湿,强烈风化,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丰富多样。S期高纬度气候温暖,海底水盐度高;低纬度气候干燥,风化率低,营... 杰普森大洋模式解释了志留纪岩石和古生物群的变化均与气候的周期变化有关。P期的特征是高纬度寒冷,海底水凉;低纬度潮湿,强烈风化,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丰富多样。S期高纬度气候温暖,海底水盐度高;低纬度气候干燥,风化率低,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不丰富。生物的绝灭事件发生在P期与S期的转换时期。华南在早志留世时处于低纬度,依据牙形动物分析,龙马溪组、香树园组、下秀山组均具S期的特征,而雷家屯组、马脚冲组、上秀山组和迥星哨组属P期。溶溪组相当于P-S转换期,上、下秀山组之间相当于S-P转换期。黑色笔石页岩和红层是在不同气候时期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模式 事件 牙形刺 志留纪
下载PDF
黄海中部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旭 衡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通过黄海中部陆架浅海区QC_2孔岩芯的孢粉分析,证明晚更新世以来此区存在暖—冷—暖三个大的气候期,各期中还间有数个气候亚期。这种气候变化模式可与北欧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对比。其中,距今约120 000—70 000年的第一气候期,该地区地... 通过黄海中部陆架浅海区QC_2孔岩芯的孢粉分析,证明晚更新世以来此区存在暖—冷—暖三个大的气候期,各期中还间有数个气候亚期。这种气候变化模式可与北欧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对比。其中,距今约120 000—70 000年的第一气候期,该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沿岸适合阔叶林生长,此时为全球性海侵时期。距今70 000—10 000年,气候变冷,该地区只海退后被草原植被所覆盖,阔叶林植被基本消失。全新世气温回升,该地区又被海水淹没,阔叶林又回到沿岸地区,但在全新世的晚期,可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阔叶林大面积减少,松和芒萁等次生植被大面积生长,而使其孢粉含量在沉积物中迅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晚更新世 黄海中部
下载PDF
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新材料及其问题讨论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鹏举 尹崇玉 +2 位作者 陈寿铭 唐烽 高林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7-464,共8页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型。研究初期其生物属性被归于绿藻;随后,由于发现一些球状化石标本保存有类似后生动物卵裂的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等细胞分裂特征及分裂球规则有序的排列方式,并...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型。研究初期其生物属性被归于绿藻;随后,由于发现一些球状化石标本保存有类似后生动物卵裂的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等细胞分裂特征及分裂球规则有序的排列方式,并且不同分裂阶段的球体大小基本保持一致等特征,一些学者将其解释为动物的胚胎化石,并由此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近年来,又有学者将其解释为巨大的氧化硫细菌。本文在系统介绍这些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报道了一些新的球状化石材料,包括一些具有出芽现象的球状化石以及Parapandorina和Megaclonophycus之间的过渡分子。新材料的发现显示,尽管休眠卵和胚胎假说是迄今为止对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最佳解释,但仍有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这些球状化石确切亲缘关系的确定还有待于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陡山沱组 瓮安生物群 球状化石 休眠卵 胚胎
下载PDF
中国叠层石新属(群)索引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树玉 梁玉左 +3 位作者 朱士兴 曹瑞骥 张录易 华洪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7-394,共8页
索引材料取自1962-1994年期间在国内外各种期刊和专著上公开发表过的叠层石文献资料,共录中国学者所创立的叠层石新属(群)131个,其中元古宙为122个,古生代为6个,中生代为3个。为了统一描述规范,统一对叠层石性... 索引材料取自1962-1994年期间在国内外各种期刊和专著上公开发表过的叠层石文献资料,共录中国学者所创立的叠层石新属(群)131个,其中元古宙为122个,古生代为6个,中生代为3个。为了统一描述规范,统一对叠层石性状在分类中作用的认识,搜集整理中国学者建立的叠层石新属(群),建立中国叠层石数据库,提出了第一批中国叠层石属(群)的索引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叠层石 新属(群) 索引
下载PDF
南海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美琴 蓝东兆 +2 位作者 付萍 陈敏 叶友权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6-51,共6页
通过对取自南海6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硅藻、沉积物粒度分析,查明了研究海区硅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共鉴定到硅藻56属的235个种和变种、变型.种类以热带外洋种为优势,如Azpeitia nodulifer、Roperia tesselata、Azpeitia a... 通过对取自南海6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硅藻、沉积物粒度分析,查明了研究海区硅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共鉴定到硅藻56属的235个种和变种、变型.种类以热带外洋种为优势,如Azpeitia nodulifer、Roperia tesselata、Azpeitia africanus、Hemidiscus cuneiformis、Nitzschia marine等,伴有一定量的热带—亚热带近岸种和广布种如Paralia sulcata、Thalassiosira excentrica、Cyclotella stylorum、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Thalassiothrix longissoma等.总体上,南海硅藻丰度变化呈现从陆架向陆坡至海盆递增的趋势.研究海区硅藻种类组成与临近的菲律宾海域相似程度最大,其次是东海、太平洋东北部海域.对影响南海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南海表层沉积硅藻主要受海底地质地貌、沉积速率、水动力条件和水文气候条件等的影响较大,硅藻的分布往往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学 南海 表层沉积 硅藻 分布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现代轮藻的生态分区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伦和 孙镇城 +1 位作者 杨平 冯晓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3-219,110-113,共7页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地层广泛发育,其中轮藻的地理分布与水体含盐度有密切的关系,并严格受到淡水水域的控制。第四纪至现代轮藻的地理分布,实际上就是当时湖泊咸水与淡水的分区。湖泊的含盐度又取决于盆地周边雪山的分布。这种雪山补给...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地层广泛发育,其中轮藻的地理分布与水体含盐度有密切的关系,并严格受到淡水水域的控制。第四纪至现代轮藻的地理分布,实际上就是当时湖泊咸水与淡水的分区。湖泊的含盐度又取决于盆地周边雪山的分布。这种雪山补给水量的差异,造成了盆地湖泊西咸东淡的地理格局及轮藻、介形类等化石的东西地理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藻 生态分布 第四纪 现代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娟 段昌兵 +1 位作者 唐红渠 姜仕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传统的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存在周期较长、过筛会损失某些特定硅藻种类等问题,从而造成硅藻群落分析出现偏差。基于硅藻提纯的实验原理和传统沉积物硅藻提纯技术,选取广东三个典型水库的沉积物的五个不同样品,设置了三组优化实验,建... 传统的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存在周期较长、过筛会损失某些特定硅藻种类等问题,从而造成硅藻群落分析出现偏差。基于硅藻提纯的实验原理和传统沉积物硅藻提纯技术,选取广东三个典型水库的沉积物的五个不同样品,设置了三组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适合水库沉积物硅藻的提纯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纯和富集水库沉积物中的硅藻,在简化实验操作的同时,明显缩短了提纯时间,并且更有利于其后硅藻壳体种属的鉴定,在水库沉积物硅藻群落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提纯 水库沉积物 古生态分析
下载PDF
宁强广元地区志留系宁强组灰岩的微相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越 傅启龙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4-306,共13页
志留纪时期在扬子地台西北缘宁强湾沉积的宁强组,是一套巨厚的泥页岩夹小型局限台地相灰岩。局限台地相灰岩的沉积类型主要有生物礁、生物层和灰泥丘三种,按岩性可分为灰泥岩、颗粒岩、障积岩、粘结岩、格架岩、漂浮岩、灰砾岩等类型... 志留纪时期在扬子地台西北缘宁强湾沉积的宁强组,是一套巨厚的泥页岩夹小型局限台地相灰岩。局限台地相灰岩的沉积类型主要有生物礁、生物层和灰泥丘三种,按岩性可分为灰泥岩、颗粒岩、障积岩、粘结岩、格架岩、漂浮岩、灰砾岩等类型。岩石的微相分析和宏观相带的识别相结合,能指示各种沉积类型不同部位的环境和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相 生物礁 灰泥丘 生物层 宁强组 志留系
下载PDF
湖南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管状宏体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16
作者 刘建清 谢渊 +2 位作者 赵瞻 林家善 杨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0-744,共5页
首次在湘西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厚层块状硅质岩中发现个体大小达厘米级的管状宏体化石,内部结构清晰,从其个体大小、结构特征分析,并与相同层位的陕西宁强高家山生物群、峡东地区灯影组管状化石对比,认为是目前这一地区发现的最可靠的后... 首次在湘西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厚层块状硅质岩中发现个体大小达厘米级的管状宏体化石,内部结构清晰,从其个体大小、结构特征分析,并与相同层位的陕西宁强高家山生物群、峡东地区灯影组管状化石对比,认为是目前这一地区发现的最可靠的后生动物化石,可能系一新的种属。文中同时结合埃迪卡拉生物群及其上下层位生物群研究现状,简要探讨了其在生命早期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化石 震旦系 留茶坡组
下载PDF
浮游有孔虫生态学的开拓者——马维骅博士
17
作者 汪品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生态学 单细胞生物 海底沉积 微体古生物
下载PDF
雷州半岛田洋火山口盆地第四纪孢粉植物群与古气候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作淇 郑卓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A00期128-138,共11页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田洋火山湖盆晚第四纪的植被演替过程,研究结果证明雷州半岛更新世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与现代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古今植被组合特征的对比,近35万年来本区经历了多次降温期以及湖水外溢等生环境的变化,而大多...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田洋火山湖盆晚第四纪的植被演替过程,研究结果证明雷州半岛更新世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与现代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古今植被组合特征的对比,近35万年来本区经历了多次降温期以及湖水外溢等生环境的变化,而大多数山地喜温湿植物分子在1.5万年前的闵干期后相继绝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孢粉 古气候 植物群落
下载PDF
浅谈瓮安生物群的组成、保存特点及其演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宁 龙建喜 《贵州地质》 2013年第2期125-131,124,共8页
本文以瓮安生物群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成果资料为依据,着重阐述了瓮安生物群的组成、保存特点及其演化,这对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研究瓮安生物群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瓮安生物群 组成及保存特点 形成及演化
下载PDF
杞麓湖畔养殖水域硅藻种群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清兰 刘小煜 +3 位作者 倪洪萍 宫萍 梁肖青 陆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7-62,共6页
为了解杞麓湖硅藻的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18年4~9月份对杞麓湖养殖水域水体表、底层的硅藻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养殖水域共鉴定出硅藻有10属30种,其中表层占了6属21种,底层有9属23种,以梅尼小环藻为优势种,丰度达65%以上,... 为了解杞麓湖硅藻的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18年4~9月份对杞麓湖养殖水域水体表、底层的硅藻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养殖水域共鉴定出硅藻有10属30种,其中表层占了6属21种,底层有9属23种,以梅尼小环藻为优势种,丰度达65%以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严重,并且底层总氮含量高于表层,导致底层水体的梅尼小环藻丰度高于表层;研究期内,该水域水温和电导率分别呈现抛物线和下降趋势,但硅藻时空分布波动较大,反映了不同硅藻物种对水温和电导率的反应不同,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硅藻 物种丰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