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宏体植物的早期演化
被引量:
18
1
作者
陈孟莪
陈其英
萧宗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5,T003,共16页
概述了地史早期宏体植物化石的记录。从细胞群体到组织- 器官构造有大约11 亿年的漫长进化史。蓝田植物群和庙河生物群标志着震旦晚期(大约7—5.4 亿年间)发生了宏体植物演化史上的一次大辐射,非矿化、弱矿化、和矿化的高级...
概述了地史早期宏体植物化石的记录。从细胞群体到组织- 器官构造有大约11 亿年的漫长进化史。蓝田植物群和庙河生物群标志着震旦晚期(大约7—5.4 亿年间)发生了宏体植物演化史上的一次大辐射,非矿化、弱矿化、和矿化的高级藻类出现。寒武纪发生了另一次辐射。非矿化藻类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类群,可能直接导致了维管植物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宏体植物
庙河生物群
寒武纪
早期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赤峰红花沟原太古宇中的微体化石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谭励可
于明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44,T002,共13页
本文报道了在内蒙古赤峰市红花沟石头道村东山,原认为属太古宙的地层中所发现的多门类微体化石群。其大地构造位置在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部。化石群包括见于我国南方早寒武世梅树村阶的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棱管壳类、齿形壳类、...
本文报道了在内蒙古赤峰市红花沟石头道村东山,原认为属太古宙的地层中所发现的多门类微体化石群。其大地构造位置在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部。化石群包括见于我国南方早寒武世梅树村阶的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棱管壳类、齿形壳类、开腔骨类、原牙形刺类、单板类、球形壳类、口盖化石等;也有本区特有的蠕虫管类及藻类化石,共计20属20种(其中2新属3新种,1相似种,10未定种)。证明该区原太古宇中的部分地层时代应属晚震旦世—早寒武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
内蒙古
微体化石
蠕虫
藻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石门晚震旦世微叠层石的发现
被引量:
5
3
作者
曹瑞骥
俞从流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5-371,485-488,共7页
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叠层石首次发现于湖南石门杨家坪震旦系灯影组中都含磷岩系中。当前的微叠层石均为断开的柱体,未观察到其原始的生长形态。现存柱体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直立和弯曲两类。这些柱体与含蓝藻衣鞘的岩屑和...
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叠层石首次发现于湖南石门杨家坪震旦系灯影组中都含磷岩系中。当前的微叠层石均为断开的柱体,未观察到其原始的生长形态。现存柱体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直立和弯曲两类。这些柱体与含蓝藻衣鞘的岩屑和似软舌螺碎片一道,以内碎屑形式分布在硅化的粒状灰岩或泥粒状灰岩中。生态资料暗示,当前发现的微叠层石可能生长在潮坪的水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叠层石
叠层石
晚震旦世
湖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黔中震旦纪陡山沱组磷质叠层石礁和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化石
被引量:
9
4
作者
曹瑞骥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5-309,32-41,共15页
黔中震旦纪陡山沱组磷质叠层石礁主要分布在温泉、沙坝土和马路坪3个矿区,其中的磷质叠层石多半是柱状的,可分为3种类形,即Gymnosolensp.,Inzeriasp.和未定名形。这3类叠层石均含丰富的微化石,分别包含...
黔中震旦纪陡山沱组磷质叠层石礁主要分布在温泉、沙坝土和马路坪3个矿区,其中的磷质叠层石多半是柱状的,可分为3种类形,即Gymnosolensp.,Inzeriasp.和未定名形。这3类叠层石均含丰富的微化石,分别包含3个叠层石微群落。研究表明,成礁期间黔中不同矿区似乎存在不同的微环境带,每个微环境带以某些独特的蓝藻菌微群落为特色,而微群落的变化又对叠层石的外形产生深奥的影响。叠层石形态学的变化可能是微群落变化的反应,似乎与环境的变化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群落
叠层石礁
震旦纪
陡山沱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秭归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微化石的新发现
被引量:
5
5
作者
尹崇玉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中的激化石,前人曾有过报道。但是,所报道的激化石组合与已知峡区的其他震旦系剖面陡山沱期微化石明显不同。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tlancedetumL.Yin为主(样品号:H...
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中的激化石,前人曾有过报道。但是,所报道的激化石组合与已知峡区的其他震旦系剖面陡山沱期微化石明显不同。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tlancedetumL.Yin为主(样品号:Hm80—14—2,Yinborning,1985)。1992年作者等重新研究了庙河震旦系沿江剖面,系统采集了燧石样品。结果,并未在陡山沱组发现上述微化石组合,而在寒武系底界附近的燧石夹层中,发现了与其相同的微化石群,因而,对上述微化石组合出现的层位提出质疑。最近,作者再次对庙河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系统采样进行研究,首次在本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发现了与其他地区陡山沱组类似的微化石组合(包括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spinosa(L.YinetLi)L.Yin,?Cymatiosphaeroidessp,未定名formA及其他陡山沱期常见的球形和丝状藻类)。真正陡山沱期微化石群在庙河地区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前人所报道的,以MicrhystridiumlanceolatumL.Yin为主的刺球类组合并非陡山沱期所有,而为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阶)。纠正了前人资料出现的化石层位错误和对生物组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河地区
具刺疑源类
陡山沱期
晚震旦世
微化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忠英
赵银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4-89,共6页
湖北北部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是一套浅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太阳寺组、韩家洼组、罗汉岭组、陈家冲组、李家咀组和珰铺岭组。本文首次报道打鼓石群的微体植物化石,包括疑源类Leiosphaeridia spp.和Leiofusa sp.,分类位置不明的Clonophyc...
湖北北部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是一套浅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太阳寺组、韩家洼组、罗汉岭组、陈家冲组、李家咀组和珰铺岭组。本文首次报道打鼓石群的微体植物化石,包括疑源类Leiosphaeridia spp.和Leiofusa sp.,分类位置不明的Clonophycus biattina D.z.Oehler,及一些炭质膜化石。这些化石保存在李家咀组中部黄绿色、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的岩石薄片中,沿层面分布,均已遭压扁。就已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来说,李家咀组的时代可能属于中、晚元古代。大洪山地区李家咀组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打鼓石群这类生物化石的空白,而且指明在前寒武纪浅变质地层的碎屑岩中有可能找到微体植物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鼓石群
微体植物化石
地层化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子地台西南缘震旦纪微古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游再平
郭建强
《四川地质学报》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扬子地台西南缘浅变质地层中新发现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其时代为晚震旦世。据此将该套地层划归震旦系,进一步划分为灯影组、观音崖组和苏雄组,建立了该区震旦系岩石地层系统。在区域对比基础上,将其归属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分区九顶山...
扬子地台西南缘浅变质地层中新发现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其时代为晚震旦世。据此将该套地层划归震旦系,进一步划分为灯影组、观音崖组和苏雄组,建立了该区震旦系岩石地层系统。在区域对比基础上,将其归属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分区九顶山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
震旦纪
扬子地台西南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微古植物特征及意义
8
作者
陈会鑫
丁莲芳
秦洪宾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上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扬子地台
微体古植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
4
9
作者
孙淑芬
刘文兴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关键词
微体古植物群
变沉积岩组
晨旦系
沉积岩
地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组合及其时代讨论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文子才
王希明
+2 位作者
宋志瑞
黄志忠
雷良诚
《江西地质》
200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本文在对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参考有关研究资料 ,建立了该区前震旦纪4个微古组合 ,对各微古组合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 。
关键词
前震旦纪
微古植物组合
地层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肇庆市郊发现震旦纪微古植物化石
11
作者
张德维
《广东地质》
1996年第4期8-13,共6页
分布在肇庆市郊乌榕、南坑、栏柯山、金鸡等地的变质岩,以往未找到化石,时代的确定缺乏依据。近年来,在其中的灰黑色千枚岩中发现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为该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岩时代定为震旦纪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地层层序和地质...
分布在肇庆市郊乌榕、南坑、栏柯山、金鸡等地的变质岩,以往未找到化石,时代的确定缺乏依据。近年来,在其中的灰黑色千枚岩中发现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为该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岩时代定为震旦纪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化石
变质岩
震旦纪
肇庆市郊
地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西崆岭群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时代探讨
12
作者
杨道政
李金华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年第1期90-93,共4页
崆岭群分布于鄂西宜昌县、兴山县一带的黄陵背斜核部,为一套前震旦纪结晶变质岩系。在大理岩、含石墨片麻岩样品中发现一些简单球形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具有一定的时代指示意义。黄陵背斜北部的崆岭群划分下岩组、中岩组和上岩组,依...
崆岭群分布于鄂西宜昌县、兴山县一带的黄陵背斜核部,为一套前震旦纪结晶变质岩系。在大理岩、含石墨片麻岩样品中发现一些简单球形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具有一定的时代指示意义。黄陵背斜北部的崆岭群划分下岩组、中岩组和上岩组,依据微古化石,中岩组归属早元古代。上岩组应为中—晚元古代。黄陵背斜南部的崆岭群从下往上划分为古村坪组、小以村组和庙湾组,依据微古化石,小以村组和庙湾组形成时期应为中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
崆岭群
时代
鄂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13
作者
马长信
《江西地质》
1995年第4期267-273,共7页
在赣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发现了三套微古植物群。每套微古植物群的种属数量、所占比例、膜壳轮廓形态、纹饰结构、个体大小等组合特征,均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一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最为原始,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早元古代晚期。第二套微...
在赣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发现了三套微古植物群。每套微古植物群的种属数量、所占比例、膜壳轮廓形态、纹饰结构、个体大小等组合特征,均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一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最为原始,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早元古代晚期。第二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比第一套演化程度较高,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中元古代。第三套微古植物群组合的演化程度最高,所代表的地层属晚元古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群
膜壳轮廓
地质意义
震旦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子地台西缘石棉田湾矿区地层研究新进展
14
作者
杨逢清
杨铸生
贺金良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63,T001,共8页
四川石棉矿区地层研究取得以下新进展:1)田湾矿区赋矿层时代原定为中泥盆世,该地层中发现晚震旦世疑源类化石,因而赋矿层时代为晚震旦世;2)矿区缺失早震旦世沉积,仅发育晚震旦世的观音崖组和灯影组;3)田湾方家山赋矿层原定...
四川石棉矿区地层研究取得以下新进展:1)田湾矿区赋矿层时代原定为中泥盆世,该地层中发现晚震旦世疑源类化石,因而赋矿层时代为晚震旦世;2)矿区缺失早震旦世沉积,仅发育晚震旦世的观音崖组和灯影组;3)田湾方家山赋矿层原定为中晚泥盆世河心组,据发现的疑源类化石,应属晚震旦世灯影组;4)田湾杜河坝东侧原认为上三叠统河湖相的白果湾组,据有机质判定为海相沉积,时代暂属中元古代,称茨竹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源类
地层
震旦纪
元古代
四川
扬子地台
原文传递
宁夏海原地区的元古宇
被引量:
4
15
作者
阎志强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0-38,共9页
运用构造-地层法并根据同位素年龄、微古植物化石及其他化石,将海原地区的元古字划分为上震旦统上部的文常山群(包括曹家山组和墩墩梁组〕、蓟县系的西华山群(包括泉儿沟组、天都山组、马场组、簸箕掌组、五桥沟组和乱堆子组)及长...
运用构造-地层法并根据同位素年龄、微古植物化石及其他化石,将海原地区的元古字划分为上震旦统上部的文常山群(包括曹家山组和墩墩梁组〕、蓟县系的西华山群(包括泉儿沟组、天都山组、马场组、簸箕掌组、五桥沟组和乱堆子组)及长城系的南华山群(包括马万山组和阳洼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古植物
化石
元古宇
海原地区
原文传递
黄陵背斜南翼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的微古植物
被引量:
1
16
作者
钟国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0-75,T002,共7页
70年代末以来,峡东地区的地层古生物的研究深入一步,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目前对黄陵背斜东翼与南翼震旦系和下寒武统的划分如表1:
关键词
微古植物
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宏体植物的早期演化
被引量:
18
1
作者
陈孟莪
陈其英
萧宗正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5,T003,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概述了地史早期宏体植物化石的记录。从细胞群体到组织- 器官构造有大约11 亿年的漫长进化史。蓝田植物群和庙河生物群标志着震旦晚期(大约7—5.4 亿年间)发生了宏体植物演化史上的一次大辐射,非矿化、弱矿化、和矿化的高级藻类出现。寒武纪发生了另一次辐射。非矿化藻类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类群,可能直接导致了维管植物的出现。
关键词
震旦纪
宏体植物
庙河生物群
寒武纪
早期演化
Keywords
Sinian, Cambrian, Macroscopic Plants, Lantian Flora, Miaohe Biota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3.6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赤峰红花沟原太古宇中的微体化石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谭励可
于明旭
机构
沈阳黄金学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44,T002,共13页
基金
国家黄金局1993年有偿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报道了在内蒙古赤峰市红花沟石头道村东山,原认为属太古宙的地层中所发现的多门类微体化石群。其大地构造位置在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部。化石群包括见于我国南方早寒武世梅树村阶的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棱管壳类、齿形壳类、开腔骨类、原牙形刺类、单板类、球形壳类、口盖化石等;也有本区特有的蠕虫管类及藻类化石,共计20属20种(其中2新属3新种,1相似种,10未定种)。证明该区原太古宇中的部分地层时代应属晚震旦世—早寒武世。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
内蒙古
微体化石
蠕虫
藻类
Keywords
microfossil, Late Sinian-Early Cambrian, Inner Mongolian axis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6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石门晚震旦世微叠层石的发现
被引量:
5
3
作者
曹瑞骥
俞从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出处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5-371,485-48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
文摘
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叠层石首次发现于湖南石门杨家坪震旦系灯影组中都含磷岩系中。当前的微叠层石均为断开的柱体,未观察到其原始的生长形态。现存柱体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直立和弯曲两类。这些柱体与含蓝藻衣鞘的岩屑和似软舌螺碎片一道,以内碎屑形式分布在硅化的粒状灰岩或泥粒状灰岩中。生态资料暗示,当前发现的微叠层石可能生长在潮坪的水塘环境。
关键词
微叠层石
叠层石
晚震旦世
湖南
Keywords
microstromatolite
ministromatolite
Late Sinian
Tongying Formation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黔中震旦纪陡山沱组磷质叠层石礁和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化石
被引量:
9
4
作者
曹瑞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出处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5-309,32-41,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黔中震旦纪陡山沱组磷质叠层石礁主要分布在温泉、沙坝土和马路坪3个矿区,其中的磷质叠层石多半是柱状的,可分为3种类形,即Gymnosolensp.,Inzeriasp.和未定名形。这3类叠层石均含丰富的微化石,分别包含3个叠层石微群落。研究表明,成礁期间黔中不同矿区似乎存在不同的微环境带,每个微环境带以某些独特的蓝藻菌微群落为特色,而微群落的变化又对叠层石的外形产生深奥的影响。叠层石形态学的变化可能是微群落变化的反应,似乎与环境的变化同时发生。
关键词
微群落
叠层石礁
震旦纪
陡山沱组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秭归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微化石的新发现
被引量:
5
5
作者
尹崇玉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中的激化石,前人曾有过报道。但是,所报道的激化石组合与已知峡区的其他震旦系剖面陡山沱期微化石明显不同。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tlancedetumL.Yin为主(样品号:Hm80—14—2,Yinborning,1985)。1992年作者等重新研究了庙河震旦系沿江剖面,系统采集了燧石样品。结果,并未在陡山沱组发现上述微化石组合,而在寒武系底界附近的燧石夹层中,发现了与其相同的微化石群,因而,对上述微化石组合出现的层位提出质疑。最近,作者再次对庙河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系统采样进行研究,首次在本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发现了与其他地区陡山沱组类似的微化石组合(包括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spinosa(L.YinetLi)L.Yin,?Cymatiosphaeroidessp,未定名formA及其他陡山沱期常见的球形和丝状藻类)。真正陡山沱期微化石群在庙河地区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前人所报道的,以MicrhystridiumlanceolatumL.Yin为主的刺球类组合并非陡山沱期所有,而为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阶)。纠正了前人资料出现的化石层位错误和对生物组合的?
关键词
庙河地区
具刺疑源类
陡山沱期
晚震旦世
微化石
Keywords
Miaohe area
Acanthomorphic acritarch
Doushantuo stage
Late Sinian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忠英
赵银胜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湖北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摘
湖北北部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是一套浅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太阳寺组、韩家洼组、罗汉岭组、陈家冲组、李家咀组和珰铺岭组。本文首次报道打鼓石群的微体植物化石,包括疑源类Leiosphaeridia spp.和Leiofusa sp.,分类位置不明的Clonophycus biattina D.z.Oehler,及一些炭质膜化石。这些化石保存在李家咀组中部黄绿色、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的岩石薄片中,沿层面分布,均已遭压扁。就已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来说,李家咀组的时代可能属于中、晚元古代。大洪山地区李家咀组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打鼓石群这类生物化石的空白,而且指明在前寒武纪浅变质地层的碎屑岩中有可能找到微体植物化石。
关键词
打鼓石群
微体植物化石
地层化石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地台西南缘震旦纪微古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游再平
郭建强
机构
四川地勘局区调队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文摘
扬子地台西南缘浅变质地层中新发现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其时代为晚震旦世。据此将该套地层划归震旦系,进一步划分为灯影组、观音崖组和苏雄组,建立了该区震旦系岩石地层系统。在区域对比基础上,将其归属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分区九顶山小区。
关键词
微古植物
震旦纪
扬子地台西南缘
Keywords
micropaleobotany,Sinian,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微古植物特征及意义
8
作者
陈会鑫
丁莲芳
秦洪宾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2-37,共6页
文摘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上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扬子地台
微体古植物
Keywords
Micropaleoflora
Micropaleoflora assemblage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correlation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
4
9
作者
孙淑芬
刘文兴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年第1期56-64,共9页
文摘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关键词
微体古植物群
变沉积岩组
晨旦系
沉积岩
地层
Keywords
Micropalaeoflora, metasedimentary rocks, Yunxi, Hubei, Sinian System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88.2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组合及其时代讨论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文子才
王希明
宋志瑞
黄志忠
雷良诚
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江西地质》
200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文摘
本文在对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参考有关研究资料 ,建立了该区前震旦纪4个微古组合 ,对各微古组合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 。
关键词
前震旦纪
微古植物组合
地层时代
Keywords
Presinian Period
microfossil plant assemblage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North Jiangxi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3.8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肇庆市郊发现震旦纪微古植物化石
11
作者
张德维
机构
广东地质勘查开发局
出处
《广东地质》
1996年第4期8-13,共6页
文摘
分布在肇庆市郊乌榕、南坑、栏柯山、金鸡等地的变质岩,以往未找到化石,时代的确定缺乏依据。近年来,在其中的灰黑色千枚岩中发现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为该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岩时代定为震旦纪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古植物化石
变质岩
震旦纪
肇庆市郊
地层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西崆岭群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时代探讨
12
作者
杨道政
李金华
机构
湖北省地矿局鄂东北地质大队
出处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年第1期90-93,共4页
文摘
崆岭群分布于鄂西宜昌县、兴山县一带的黄陵背斜核部,为一套前震旦纪结晶变质岩系。在大理岩、含石墨片麻岩样品中发现一些简单球形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具有一定的时代指示意义。黄陵背斜北部的崆岭群划分下岩组、中岩组和上岩组,依据微古化石,中岩组归属早元古代。上岩组应为中—晚元古代。黄陵背斜南部的崆岭群从下往上划分为古村坪组、小以村组和庙湾组,依据微古化石,小以村组和庙湾组形成时期应为中元古代。
关键词
微古植物
崆岭群
时代
鄂西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13
作者
马长信
机构
九江市地质矿产局
出处
《江西地质》
1995年第4期267-273,共7页
文摘
在赣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发现了三套微古植物群。每套微古植物群的种属数量、所占比例、膜壳轮廓形态、纹饰结构、个体大小等组合特征,均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一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最为原始,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早元古代晚期。第二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比第一套演化程度较高,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中元古代。第三套微古植物群组合的演化程度最高,所代表的地层属晚元古代早期。
关键词
微古植物群
膜壳轮廓
地质意义
震旦纪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地台西缘石棉田湾矿区地层研究新进展
14
作者
杨逢清
杨铸生
贺金良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四川地矿局攀西地质大队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63,T001,共8页
基金
地质矿产部地科定95-11项目
文摘
四川石棉矿区地层研究取得以下新进展:1)田湾矿区赋矿层时代原定为中泥盆世,该地层中发现晚震旦世疑源类化石,因而赋矿层时代为晚震旦世;2)矿区缺失早震旦世沉积,仅发育晚震旦世的观音崖组和灯影组;3)田湾方家山赋矿层原定为中晚泥盆世河心组,据发现的疑源类化石,应属晚震旦世灯影组;4)田湾杜河坝东侧原认为上三叠统河湖相的白果湾组,据有机质判定为海相沉积,时代暂属中元古代,称茨竹坪组。
关键词
疑源类
地层
震旦纪
元古代
四川
扬子地台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宁夏海原地区的元古宇
被引量:
4
15
作者
阎志强
机构
宁夏地质矿产勘察院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0-38,共9页
文摘
运用构造-地层法并根据同位素年龄、微古植物化石及其他化石,将海原地区的元古字划分为上震旦统上部的文常山群(包括曹家山组和墩墩梁组〕、蓟县系的西华山群(包括泉儿沟组、天都山组、马场组、簸箕掌组、五桥沟组和乱堆子组)及长城系的南华山群(包括马万山组和阳洼沟组)。
关键词
微体古植物
化石
元古宇
海原地区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黄陵背斜南翼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的微古植物
被引量:
1
16
作者
钟国芳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0-75,T002,共7页
文摘
70年代末以来,峡东地区的地层古生物的研究深入一步,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目前对黄陵背斜东翼与南翼震旦系和下寒武统的划分如表1:
关键词
微古植物
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
分类号
Q913.6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宏体植物的早期演化
陈孟莪
陈其英
萧宗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赤峰红花沟原太古宇中的微体化石及其意义探讨
谭励可
于明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南石门晚震旦世微叠层石的发现
曹瑞骥
俞从流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南黔中震旦纪陡山沱组磷质叠层石礁和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化石
曹瑞骥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湖北秭归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微化石的新发现
尹崇玉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湖北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
张忠英
赵银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扬子地台西南缘震旦纪微古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游再平
郭建强
《四川地质学报》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微古植物特征及意义
陈会鑫
丁莲芳
秦洪宾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孙淑芬
刘文兴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组合及其时代讨论
文子才
王希明
宋志瑞
黄志忠
雷良诚
《江西地质》
200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肇庆市郊发现震旦纪微古植物化石
张德维
《广东地质》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鄂西崆岭群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时代探讨
杨道政
李金华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马长信
《江西地质》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扬子地台西缘石棉田湾矿区地层研究新进展
杨逢清
杨铸生
贺金良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15
宁夏海原地区的元古宇
阎志强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
4
原文传递
16
黄陵背斜南翼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的微古植物
钟国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