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21
1
作者 童国榜 张俊牌 +3 位作者 羊向东 罗宝信 王毓钊 陈佩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1-104,共14页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P.,加剧于0.8MaB.P.前后。前期地形相对高度<1000m,后期相对高度达1500m;地貌经历了开阔盆地-低洼盆地-山地湖盆-高山湖盆的演化。气候经历了古季风、现代季风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环境变迁 晚新生代
下载PDF
上新世以来东北北大西洋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的演变
2
作者 苏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7-254,共8页
对北大西洋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计划 664、 659、 60 8、 60 9、 61 0共5个站位中的上新世以来钙质超微化石组合演变历史进行了研究。该化石组合的主要分子为Reticulofenestra和 Gephyrocapsa属的一些种类 ,以及 Pseud... 对北大西洋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计划 664、 659、 60 8、 60 9、 61 0共5个站位中的上新世以来钙质超微化石组合演变历史进行了研究。该化石组合的主要分子为Reticulofenestra和 Gephyrocapsa属的一些种类 ,以及 Pseudoemiliania lacunosa和 Emiliania hux-leyi两种。通过对该化石组合的定量分析 ,识别出该化石组合自上新世至全新世的 8个演化阶段。每一阶段的超微化石组合都具有独自的特征优势分子以及相应的地理差异。老优势种不断被新兴的优势种所取代 ,上新世的 Reticulofenestra被第四纪的 Gephyrocapsa所替换 ,Emilianiahuxleyi是现代海洋超微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第四纪超微化石组合演化的特点还在于 ,其优势种由 P.lacunosa与 Gephyrocapsa属中一些种的频繁交替取代 ,并显示出比上新世化石组合明显加快的演化速度。根据这些变化可推知该组合的演变过程 :在上新世期间 ,由中新世延续来的分子 (如 Reticulofenestra,Discoaster和 Sphenolithus属 )的逐渐衰退和上新世新生分子 (如 P.lacunosa种和 Gephyrocapsa属 )的逐渐兴起 ,以及第四纪 Gephyrocapsa属内的迅速演化。这些演化过程导致了该化石组合的主要成分随时间迁移而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演化 北大西洋 上新世 第四纪
下载PDF
云南鹤庆古湖晚更新世的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学意义 被引量:43
3
作者 羊向东 王苏民 +2 位作者 童国榜 吴敬禄 蒋雪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5-343,共9页
本文通过鹤庆古湖沉积物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晚更新世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内部气候波动性特点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着较好的可比性,反映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上,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样在本区有明显的响应。而... 本文通过鹤庆古湖沉积物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晚更新世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内部气候波动性特点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着较好的可比性,反映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上,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样在本区有明显的响应。而且不同季风区气候资料对比也表明,本区冷湿和暖干的气候组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末次冰期该区夏季锋面降水增多,而间冰期则与之相反。造成这种区域环境效应的原因,与西南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复杂性、云贵高原的地貌部位以及由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引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古湖 孢粉记录 云南 古气候 晚更新世 地层
下载PDF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 被引量:30
4
作者 童国榜 石英 +2 位作者 吴瑞金 羊向东 瞿文川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3-61,共9页
本文依据龙感湖钻孔的孢粉及硅藻资料,探讨了该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发展及气候变化。通过数值分析方法,重建了年均温及年降水的时间序列。发现气候波动存在两个阶段(依1.5kaB.P.前后划分)、四个旋回(0.8ka的准... 本文依据龙感湖钻孔的孢粉及硅藻资料,探讨了该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发展及气候变化。通过数值分析方法,重建了年均温及年降水的时间序列。发现气候波动存在两个阶段(依1.5kaB.P.前后划分)、四个旋回(0.8ka的准周期),两个突变事件(3kaB.P.前后的冷暖急剧变化及1kaB.P.的降温事件)。这些变化与敦德冰心及固城湖孢粉反映的气候波动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感湖 孢子花粉 硅藻 古气候 晚全新世 植被
下载PDF
青海湖全新世植被演变及气候变迁——QH85-14C孔孢粉数值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孔昭宸 杜乃秋 +3 位作者 山发寿 童国榜 罗绍杰 范淑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9-90,共12页
本文应用青海湖QH85-14C孔取得的具有^(14)C测年数据所支持的原始孢粉资料,进行数值分析(有序聚类、主成份分析、滑动平均和回归分析)。从而对青海湖区1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全新世 孢粉 数值分析 古气候
下载PDF
新疆罗布泊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 被引量:50
6
作者 闫顺 穆桂金 +1 位作者 许英勤 赵振宏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2-340,共9页
新疆罗布泊干涸湖盆中的K1钻孔揭示了该区第四纪沉积地层。孢粉分析表明,早更新世,当地发育森林-草原植被,中更新世以来,荒漠草原与荒漠交替出现,湖泊的发育可上溯至早更新世。
关键词 罗布泊地区 第四纪 孢粉 环境演变 新疆
下载PDF
固城湖晚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环境变迁 被引量:11
7
作者 羊向东 王苏民 +2 位作者 吉磊 沈吉 马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本文依据固城湖GD钻孔系统的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6.3m岩心所做的孢粉图式,结合^(14)C测年,从下面上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进而论述了4000年来该区的植被发展和气候的4次冷暖交替的变化。4次冷期约为3.0—2.5KaB.P.2.0—1.5KaB.P.、1.0—0.8... 本文依据固城湖GD钻孔系统的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6.3m岩心所做的孢粉图式,结合^(14)C测年,从下面上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进而论述了4000年来该区的植被发展和气候的4次冷暖交替的变化。4次冷期约为3.0—2.5KaB.P.2.0—1.5KaB.P.、1.0—0.8KaB.P.和0.4Ka以来。此外,还根据沉积物中的硅藻分析、有机质δ^(13)C值、有机碳含量及历史记载等资料,侧重讨论了气候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演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城湖 孢粉组合 植被 气候环境 晚全新世
下载PDF
北京地区百花山、东灵山表土花粉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佳华 孔昭宸 杜乃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百花山、东灵山两个垂直带谱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花粉,通过表土花粉百分比和浓度图式分析,结合垂直带谱的植被特征,初步回答了某些植物科属表土花粉与其植被的特征关系,并试图结合植物科属花粉产量的特征、散布能... 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百花山、东灵山两个垂直带谱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花粉,通过表土花粉百分比和浓度图式分析,结合垂直带谱的植被特征,初步回答了某些植物科属表土花粉与其植被的特征关系,并试图结合植物科属花粉产量的特征、散布能力、保存条件及地形特征对表土花粉中一些植物科属的代表性作了探讨,从而为依据化石孢粉恢复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历史植被和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百花山 东灵山 表土 花粉分析 第四纪
下载PDF
西沙群岛西琛一井中新世地层、古生物群和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玉净 勾韵娴 +3 位作者 章炳高 许红 蔡峰 龚建明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5-223,共9页
根据壳状珊瑚藻、海相底栖介形类和有孔虫资料,西琛一井井深346.92-802.17m的地层分别被归为下中新统西沙组下段(井深550-802.17m)和上段(431-550m),中中新统宣德组(353.40-431m)... 根据壳状珊瑚藻、海相底栖介形类和有孔虫资料,西琛一井井深346.92-802.17m的地层分别被归为下中新统西沙组下段(井深550-802.17m)和上段(431-550m),中中新统宣德组(353.40-431m)。西沙组下段包括3个介形类组合,自下而上为:①Aurilaxishaensis-Tenedocytherexishaensis,②Tenedocytherexishaensis-Radimellapalycosta-Aurilaxishaensis,③Neonesideaventrocaudata-N.yongleensis。下、中中新统的大有孔虫总称为Nephrolepldina-Miogypsina带,又细分为2个亚带,即西沙组的Miolepidocyclina-Miogypsinoides亚带和宣德组的Cycloclypeus亚带。壳状珊瑚藻有2个化石组合带,即西沙组上段的Aethesolithonnanhaiensis-A,guatemalaensum带和宣德组的Mesophyllumiraqense带。这些壳状珊瑚藻、大有孔虫和介形类Radimella和Neonesidea所有的属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古生物群 古环境 中新世 西沙群岛
下载PDF
第四纪气候事件的孢粉记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童国榜 羊向东 +3 位作者 王苏民 吴锡浩 陈云 曹家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22,共10页
通过总结我国不同区域现有孢粉资料,发现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序列中明显地存在与演化趋势和周期不符的孢粉植物群事件。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延续时间约万年的孢粉植物群突变事件;延续时间数千年的孢粉植物群贫乏事件和延续时间几... 通过总结我国不同区域现有孢粉资料,发现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序列中明显地存在与演化趋势和周期不符的孢粉植物群事件。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延续时间约万年的孢粉植物群突变事件;延续时间数千年的孢粉植物群贫乏事件和延续时间几百年的孢粉植物群颤动事件。突变事件有4起:Betula-Artemisia事件(2.5MaB.P.);Artemisia-Gramineae事件(1.4MaB.P.);Ephedra-Chenopodiaceae事件(0.8MaB.P.)以及Pinus-Betula事件(0.2MaB.P.)。它们是第四纪气候旋回和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贫乏事件有11起,首次发现于陕西黄陵剖面,故称为HL1~11事件。该事件位于黄土古土壤界面处的黄土中,记录了冬夏季风强烈交替的过程。颤动事件有6起,以湖泊和海洋沉积物中记录较完整,黄海QC2孔具代表性,故称为HH1~6事件。其孢粉序列表现为大幅度的摆动,处于全新世环境变化阶段的界面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事件 孢粉 植物群事件 第四纪 中国
下载PDF
西昆仑山甜水海24万年以来生态环境演化的孢粉学证据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光秀 王睿 +2 位作者 李世杰 李炳元 朱照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4,共4页
西昆仑山甜水海深5632m的钻孔岩芯孢粉记录表明,本地区240kaBP以来,高寒荒漠植被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其间有草原成分蒿增加的若干波动,它反映了寒冷干旱气候背景下的湿润温和波动,亦反映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依据钻孔... 西昆仑山甜水海深5632m的钻孔岩芯孢粉记录表明,本地区240kaBP以来,高寒荒漠植被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其间有草原成分蒿增加的若干波动,它反映了寒冷干旱气候背景下的湿润温和波动,亦反映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依据钻孔孢粉组合特征及蒿藜比值变化划分出的10个带,代表了气候环境的10次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孢粉记录 甜水海 昆仑山 第四纪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CPD)和生物群区(Biome 6000) 被引量:36
12
作者 孙湘君 宋长青 陈旭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7-411,共5页
介绍了中国第四纪花粉数据库的建立、组织及数据收集、大型成果共享等原则及章程,并着重介绍了当前由IGBP所支持的用孢子花粉资料重建6kaBP及18kaBP生物群区(植被)的全球合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利用中国第四纪花粉数... 介绍了中国第四纪花粉数据库的建立、组织及数据收集、大型成果共享等原则及章程,并着重介绍了当前由IGBP所支持的用孢子花粉资料重建6kaBP及18kaBP生物群区(植被)的全球合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利用中国第四纪花粉数据的原始数据及生物群区化方法已经完成中国现代表土花粉、6kaBP(中全新世)及18kaBP(20kaBP)(末次盛冰期)的生物群区模拟及重建,在文中展示了制图结果,并讨论了当时植被与现在相比的重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孢粉数据库 生物群区 中国 地层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平原晚第四纪孢粉组合及气候环境演变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文瑞 蓝东兆 +1 位作者 陈承惠 于永芬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4-42,共9页
本文运用有序系统聚类、对应聚点、最优分割三种数学地质方法,参照孢粉图式将九龙江河口平原海澄ZK5孔剖面划分为8个孢粉带。结合其他钻孔有关资料,得出研究区9个综合孢极组合带,分别反映晚第四纪不同阶段的不同气候环境。通过对应... 本文运用有序系统聚类、对应聚点、最优分割三种数学地质方法,参照孢粉图式将九龙江河口平原海澄ZK5孔剖面划分为8个孢粉带。结合其他钻孔有关资料,得出研究区9个综合孢极组合带,分别反映晚第四纪不同阶段的不同气候环境。通过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晚第四纪植被演替的决定因素中,湿度比温度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气候环境演变 晚第四纪 九龙江河口平原 福建
下载PDF
闽江口第四纪地层中的孢粉、有孔虫、硅藻组合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蕉文 华棣 吴立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5-82,共8页
本文通过对闽江口琅岐岛钻孔的孢粉,有孔虫及硅藻的综合分析,发现第四纪地层中有五个孢粉组合带,五个硅藻组合带与一个微体化石层。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可以划分为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早期、中期、晚... 本文通过对闽江口琅岐岛钻孔的孢粉,有孔虫及硅藻的综合分析,发现第四纪地层中有五个孢粉组合带,五个硅藻组合带与一个微体化石层。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可以划分为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早期、中期、晚期)。气候演化依次为:冷干→温暖略干→温暖湿润→炎热潮湿→温暖略干。沉积相发展顺序为:冲积相、冲洪积相→河流相、湖沼相→湖沼相、河口相→海湾相→河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有孔虫 硅藻 第四纪 地层
下载PDF
沪杭苏地区若干文化遗址的孢粉—气候对应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会平 王开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8-373,共6页
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沪、杭、苏地区三个文化遗址孢粉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期和崧泽文化期(属全世新大西洋期)比较温暖,年平均温度比今高1~3℃;而良渚文化期(属全新世亚北方期)相对凉爽,年平均温度比今低1.... 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沪、杭、苏地区三个文化遗址孢粉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期和崧泽文化期(属全世新大西洋期)比较温暖,年平均温度比今高1~3℃;而良渚文化期(属全新世亚北方期)相对凉爽,年平均温度比今低1.5℃左右。年降水量各地有所不同,但以马家浜期末和崧泽期初最为潮湿,年平均降水量比今高150~3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孢粉 对应分析 古植物 全新世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更新世环境巨变的孢粉植物群记录 被引量:8
16
作者 童国榜 陈云 +4 位作者 吴锡浩 李铮华 杨振京 王书兵 曹家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11-21,共11页
通过对已有38个剖面的孢粉时间序列分析,探讨了1.6MaBP~0.8MaBP的植被与环境巨变,划分出两个孢粉带及两个孢粉气候事件,提出该时段是更新世环境最恶劣的时期。该时期植被稀疏,北方一般以森林草原和草原为主,西北... 通过对已有38个剖面的孢粉时间序列分析,探讨了1.6MaBP~0.8MaBP的植被与环境巨变,划分出两个孢粉带及两个孢粉气候事件,提出该时段是更新世环境最恶劣的时期。该时期植被稀疏,北方一般以森林草原和草原为主,西北地区出现荒漠或荒漠草原,南方以森林及灌丛草原为主,表明当时气候冷干,降温幅度可达15~17℃,降水量减少300~500mm。这一环境变化使得亚热带树种再也没有返回华北及其以北地区,从而形成了现今植被分布的雏形。此后的植物群波动也发生了变革,波动幅度加大,波动频率增高。柴达木盆地云杉花粉的变化证实,此时青藏高原已上升到足以使植被状态发生转型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环境巨变 孢粉植物群 孢粉气候事件
下载PDF
太白山最近1000年的孢粉记录与古气候重建尝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童国榜 吴锡浩 +1 位作者 童琳 肖华国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8-63,共6页
秦岭太白山佛爷池最近1000年的孢粉记录及据此所重建古气候参数的时间序列,揭示了历史时期小冰期和中世纪温暖期的气候特征。小冰期的起止时间为1420—1920aAD。其1月与7月平均温度反映本区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变化有很... 秦岭太白山佛爷池最近1000年的孢粉记录及据此所重建古气候参数的时间序列,揭示了历史时期小冰期和中世纪温暖期的气候特征。小冰期的起止时间为1420—1920aAD。其1月与7月平均温度反映本区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变化有很大的不一致性。小冰期开始时,冬季风突然增强,夏季风显示不稳定波动,并相对变弱,而降水一度增多。小冰期的结束是以冬季风逐渐减弱为先导,而夏季风呈突然增强势态,降水偏少。在中世纪温暖期中,1200—1340aAD发生快速气候波动,出现暖夏、冷冬等特征气候,成为历史上少见的灾害性气候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气候 秦岭 古新世 古气候 孢粉记录
下载PDF
扎赍诺尔晚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生态类型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童国榜 羊向东 +2 位作者 王苏民 陈祖荫 夏良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2-79,共8页
本文通过区域表土孢粉工作,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算法及孢粉分异度(Hs)、均衡度(E)系数,对内蒙古札赍诺尔剖面的孢粉植物群的相对丰度、物种多样性及均衡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kaBP以来区域孢粉植物群有7个类... 本文通过区域表土孢粉工作,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算法及孢粉分异度(Hs)、均衡度(E)系数,对内蒙古札赍诺尔剖面的孢粉植物群的相对丰度、物种多样性及均衡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kaBP以来区域孢粉植物群有7个类型,形成相应的7个生态类型,这些变化详细地记录了冰消期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古生态类型 晚第四纪 古呼伦湖
下载PDF
青海托索湖地区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变迁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庆文 张志 +2 位作者 王永标 张克信 李长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东昆仑托索湖地区第四纪晚期的湖相层中含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湖相沉积物各层段中不同类型的植物孢粉组合特征,大致可划分出5个植被演化阶段.从孢粉在这5个阶段中的垂向分布情况来看,本区第四纪晚期的古气候曾发生过多次波动.从... 东昆仑托索湖地区第四纪晚期的湖相层中含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湖相沉积物各层段中不同类型的植物孢粉组合特征,大致可划分出5个植被演化阶段.从孢粉在这5个阶段中的垂向分布情况来看,本区第四纪晚期的古气候曾发生过多次波动.从变化趋势上看,早期气候相对较湿热,后期逐渐变得干冷;从变化幅度上看,早期气候波动不大,而晚期变化则相对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古气候 托索湖 青海 晚第四纪
下载PDF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建中 柯曼红 +2 位作者 魏明健 赵景波 李秉成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0-41,共12页
在被认为孢粉贫乏的黄土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首次作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浓度图式。根据10余个剖面上孢粉组合的变化,阐明了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在时间上演变与空间上分布的规律,证明了各地植被在时间上的演变韵律十分相似,说明它... 在被认为孢粉贫乏的黄土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首次作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浓度图式。根据10余个剖面上孢粉组合的变化,阐明了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在时间上演变与空间上分布的规律,证明了各地植被在时间上的演变韵律十分相似,说明它们同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但在同一时期各地植被不尽相同,此乃局部自然环境差异所致。根据植被变化重建了古气温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晚更新世 孢粉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