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四合屯及周边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层序与脊椎动物化石层位 被引量:88
1
作者 汪筱林 王元青 +6 位作者 王原 徐星 唐治路 张福成 胡耀明 顾罡 郝兆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101,96-101,共21页
辽西四合屯发掘和野外考察表明,四合屯及周边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由三段组成:第一段冲积相粉碎屑岩;第二段中基性火山熔岩;第三段滨一浅湖、半深湖二深湖相砂岩和页岩构成2个正旋回.其中第三段有上、下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尖山沟... 辽西四合屯发掘和野外考察表明,四合屯及周边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由三段组成:第一段冲积相粉碎屑岩;第二段中基性火山熔岩;第三段滨一浅湖、半深湖二深湖相砂岩和页岩构成2个正旋回.其中第三段有上、下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尖山沟上部脊椎动物化石层和四合屯下部脊椎动物化石层.在四合屯厚度gm的发掘剖面上肯定了10个含鱼层、1个含蛙层、3个含龟层、5个含恐龙层和5个含鸟层.四合屯以鸟类和爬行类为代表的化石群埋藏于厚度166cm,富集于厚度84cm的湖相页岩中,记录了佛罗一白垩纪界线附近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和脊椎动物集群死亡事件.孔子鸟和中华龙鸟不存在厚度14m的上下层位关系.湖相层凝灰岩和重力流事件沉积,反映盆地曾经为一水域宽阔、火山活动频繁的泛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四合屯 义县组 地层层序 脊椎动物
下载PDF
冀北滦平陆相侏罗—白垩系生物地层界线及候选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柳永清 庞其清 +2 位作者 李佩贤 田树刚 牛绍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滦平盆地张家沟侏罗—白垩系界线上下为连续沉积的滨浅湖—半深湖序列,介形类和叶肢介类化石丰富,是中国陆相J\K界线理想的层型候选剖面。通过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类、叶肢介生物组合及沉积学与成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认为陆相侏罗—... 滦平盆地张家沟侏罗—白垩系界线上下为连续沉积的滨浅湖—半深湖序列,介形类和叶肢介类化石丰富,是中国陆相J\K界线理想的层型候选剖面。通过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类、叶肢介生物组合及沉积学与成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认为陆相侏罗—白垩系生物地层界线以介形类大个体滦平介Luanpingella的消失、女星介Cypridea的出现,叶肢介Nestoria、Pseudograpta及Keratestheria等的消失以及Eosestheria的始现,扇三角洲平原或前缘亚相或等同亚、微相带的结束为标志。陆相界线层型研究和定义异于海相盆地,陆相环境生物化石的自然缺欠可以通过地层格架建立及沉积亚微相序列高精度地划分、对比予以弥补,并应纳入陆相界线层型的定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平盆地 侏罗-白垩系 生物地层 界线 候选层型 河北 介形类 叶肢介类
下载PDF
辽宁西部翼龙类化石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40
3
作者 姬书安 季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T001,共7页
辽宁北票义县组中的翼龙个体中等大小,尾短,具腹肋,前肢粗壮,桡、尺骨长于翼掌骨,后肢跖骨极细长,第Ⅴ趾退化但未消失等特征,表明它应为翼手龙亚目早期类型中一个新的属种——杨氏东方翼龙(Eosipterus yangi gen.et sp.nov.)。这是辽西... 辽宁北票义县组中的翼龙个体中等大小,尾短,具腹肋,前肢粗壮,桡、尺骨长于翼掌骨,后肢跖骨极细长,第Ⅴ趾退化但未消失等特征,表明它应为翼手龙亚目早期类型中一个新的属种——杨氏东方翼龙(Eosipterus yangi gen.et sp.nov.)。这是辽西翼龙类化石的首次发现,为进一步确定热河动物群的性质、地质时代,以及研究古地理古环境等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义县组 翼龙类 化石 古动物 晚中生代
下载PDF
中国首次发现的中生代蛙类化石(两栖纲:无尾目) 被引量:8
4
作者 姬书安 季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9-42,共4页
蛙类和蟾蜍类是现存最高级的两栖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我国的蛙类化石仅发现于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中,尤以山东山旺中新世玄武蛙(Rana basaltica)、强壮大锄足蟾(Macro-pelobates cratus)等最为有名。本文记述的蛙类化石产... 蛙类和蟾蜍类是现存最高级的两栖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我国的蛙类化石仅发现于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中,尤以山东山旺中新世玄武蛙(Rana basaltica)、强壮大锄足蟾(Macro-pelobates cratus)等最为有名。本文记述的蛙类化石产自辽宁西部北票市上园四合屯义县组下部,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这是中国无尾两栖类在中生代地层中的首次发现,也是中国乃至东亚最早的蛙类化石,填补了侏罗世蛙类在大区域内的分布空白。该化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辽宁西部热河动物群内容,而且对研究早期蛙类的形态特征、分类演化及古动物地理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古动物 蛙类化石 两栖纲 无尾目
下载PDF
河北丰宁中生代晚期昆虫群落与生态地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东 尹继才 黄伯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4,共6页
在对河北丰宁森吉图地区一条中生代晚期地质剖面进行生态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6个昆虫化石群落,恢复了它们所代表的环境,并对相应的生态地层剖面进行了描述,作出了生态地层柱状图。该生态地层剖面由2个昆虫群落带、2个间隔带... 在对河北丰宁森吉图地区一条中生代晚期地质剖面进行生态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6个昆虫化石群落,恢复了它们所代表的环境,并对相应的生态地层剖面进行了描述,作出了生态地层柱状图。该生态地层剖面由2个昆虫群落带、2个间隔带和1个昆虫化石组合层构成。生态地层划分的结果显示了中生代晚期在冀北许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盆地演变的一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晚期 昆虫群落 生态地层 古地理 河北
下载PDF
辽宁凌源中生代鸟类化石一新属 被引量:1
6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5-48,共4页
近年来,辽宁西部及其邻区中生代大量原始鸟类化石及其祖先类型的发现(季强等,1996;侯连海,1997;Ji et al,1998),使我们对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有了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本文简要记述一件产自辽西凌源“义县组”的鸟类化石,与该鸟类保存... 近年来,辽宁西部及其邻区中生代大量原始鸟类化石及其祖先类型的发现(季强等,1996;侯连海,1997;Ji et al,1998),使我们对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有了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本文简要记述一件产自辽西凌源“义县组”的鸟类化石,与该鸟类保存在一起的戴氏狼鳍鱼(Lycoptera davi-di)等化石,为确定该鸟类的时代为晚侏罗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地层 鸟类化石 古动物 辽宁
下载PDF
滇西景星组双壳类动物群的固有属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福祥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95-203,T001,共10页
滇西景星组双壳类是以Pergrinoconcha-Sinonaia-Koreanaia-Eonip-pononaia-Plicatounio为代表的地方性动物群,属非海生类三角蚌类系统演化的早白垩世产物。景星组属于亚... 滇西景星组双壳类是以Pergrinoconcha-Sinonaia-Koreanaia-Eonip-pononaia-Plicatounio为代表的地方性动物群,属非海生类三角蚌类系统演化的早白垩世产物。景星组属于亚洲地方性的非海相三分白垩系的下白垩统,可与滇中的高峰寺组-普昌河组、青海南部的雁石坪群上段(扎窝茸组)和藏东的多尼组对比。该组双壳类曾被误认为晚侏罗世海生动物群,是因为Sinonaia和Eonippononaia被误定为Go-niomya;Nakamuranaia被误定为Quenstedtia,Tancredia和Anisocardia;Yunnanocon-cha被误定为Pleuromya;Mytilus被误定为Falcimytilus和Lycetia的缘故。该动物群中的最重要的代表Peregrinoconcha,见于滇中、滇西、青南和藏东,曾一度被误认为Vaugonia和Syrotrigonia。这是把景星组双壳类误解为晚侏罗世海生动物群的重要原因。实际上,Peregrinoconcha是类三角蚌类,其内部形态与Wakinoa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动物 双壳类 动物群 三角蚌类 侏罗系 白垩系
下载PDF
火山灰下的记忆──辽西中生代热河化石库的组成和形成 被引量:2
8
作者 钱迈平 詹庚申 +1 位作者 毕葵森 李卉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8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燕山期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导致辽西频繁地火山喷发。巨星火山灰一次次覆盖火山周围丛林和湖沼.掩埋了各种生物,形成学术价值极高的化石库(fossillagerstatte),尤其是鸟类和昆虫化石及动物的毛发、羽毛、膜翅及内脏等软组织结构,都... 燕山期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导致辽西频繁地火山喷发。巨星火山灰一次次覆盖火山周围丛林和湖沼.掩埋了各种生物,形成学术价值极高的化石库(fossillagerstatte),尤其是鸟类和昆虫化石及动物的毛发、羽毛、膜翅及内脏等软组织结构,都或多或少地以精细的碳化膜或印痕保存。特别是近年一系列新发现,如孔子鸟(Confucinsornis)和带毛的秀颌龙(Compsognathus)/中华龙鸟(Sinosauroteryx)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笔者研究了其中一批化石,从古生态和埋藏事件进行探讨认为:(1)该生物群代表分子中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带毛秀颌龙/中华龙鸟及孔子鸟等,很可能是温血动物。(2)频繁的火山喷发不但将巨量的火山灰沉积在广大的湖泊丛林区,加快了其沼泽化的进程,对煤层及油页岩层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群 化石库 古生态 埋藏事件 火山灰 中生代
下载PDF
古大西洋侏罗纪双壳类动物地理区系二级模式的时空分布规律
9
作者 刘春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90-94,共5页
生物地理区系的二级模式是认识生物分区的重要标志.格陵兰东部是北方生物区的代表性地区,其双壳类地区性自中侏罗世晚期开始上升,于Oxfordian期达到最高值.地中海生物区的典型代表是摩洛哥,其地区性在早侏罗世最为显著.... 生物地理区系的二级模式是认识生物分区的重要标志.格陵兰东部是北方生物区的代表性地区,其双壳类地区性自中侏罗世晚期开始上升,于Oxfordian期达到最高值.地中海生物区的典型代表是摩洛哥,其地区性在早侏罗世最为显著.分异度变化包含3个升降周期.最高分异度值出现于Kimmeridgian期.分异度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中部地区(英格兰南部和法国北部)分异度值最高,向南北两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模式 双壳类 侏罗纪 古大西洋
下载PDF
藏北阿木岗群、查桑群和鲁谷组放射虫的发现及有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72
10
作者 李日俊 吴浩若 +1 位作者 李红生 孙东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0-256,T002,共8页
通常人们一直认为阿木岗(戈木日)群是所谓“羌塘地块”的前寒武纪或前泥盆纪基底,曾发现古生物化石的“中泥盆统”查桑群和“下二叠统”鲁谷组等是其上的晚古生代盖层沉积。本次工作在阿木岗群和鲁谷组中分别发现中-晚三叠世放射虫化石... 通常人们一直认为阿木岗(戈木日)群是所谓“羌塘地块”的前寒武纪或前泥盆纪基底,曾发现古生物化石的“中泥盆统”查桑群和“下二叠统”鲁谷组等是其上的晚古生代盖层沉积。本次工作在阿木岗群和鲁谷组中分别发现中-晚三叠世放射虫化石组合;在查桑群中发现二叠纪中-晚期放射虫化石组合。结合野外实际考察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就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虫岗群 查叠群 放射虫 生物地层 三叠世
下载PDF
辽宁凌源及内蒙古宁城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脊椎动物生物地层 被引量:57
11
作者 汪筱林 王元青 +6 位作者 张福成 张江永 周忠和 金帆 胡耀明 顾罡 张海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99,共19页
辽宁凌源及相邻内蒙古南部宁城地区义县组发现多个重要脊椎动物化石地点,通过岩 石地层、脊椎动物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对比,建立了该地区义县组地层层序。凌源一宁 城地区义县组有 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下部道虎沟层含 Lyc... 辽宁凌源及相邻内蒙古南部宁城地区义县组发现多个重要脊椎动物化石地点,通过岩 石地层、脊椎动物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对比,建立了该地区义县组地层层序。凌源一宁 城地区义县组有 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下部道虎沟层含 Lycopteraer Ichthyofauna, Psittacosaurus Fauna和Confuciusornis Avifauna等3个动物群,可以与北票尖山沟层的四合 屯脊椎动物化石群对比,层位相当于义县组一、三段;上部大王杖子(大新房子)层含 Lycoptera Ichthyofauna和Liaoxiornis Avifauna等2个动物群,为义县组中部沉积,在四合屯地 区缺失。冀北丰宁四岔口-森吉图地区义县组脊椎动物化石层对应于凌源大王杖子层;滦平 大北沟组为义县组最下部沉积,其上覆的大店子组相当于宁城道虎沟层和北票四合屯义县组 一、三段。热河群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发现3个连续的鸟类群;义县组下部Confuciusornis Avifauna、义县组中部Liaoxiornis Avifauna和九佛堂组Cathayornis-Chaoyangia Avifauna。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凌源 内蒙古宁城 下白垩统 脊椎动物生物地
下载PDF
河南内乡桑坪组一新禽龙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徐星 赵喜进 +3 位作者 吕君昌 黄万波 董枝明 李占扬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6-191,共16页
记述了禽龙亚目(Iguanodontia)一个新属种─—诸葛南阳龙(Nanyangosaurus zhugeii)。标本产于河南内乡夏馆镇桑坪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它的自近裔特征包括:第二掌骨超过第三掌骨和第四掌骨... 记述了禽龙亚目(Iguanodontia)一个新属种─—诸葛南阳龙(Nanyangosaurus zhugeii)。标本产于河南内乡夏馆镇桑坪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它的自近裔特征包括:第二掌骨超过第三掌骨和第四掌骨长度的90%;第四掌骨远端异常粗壮;指节IV-1长度小于远端横向宽度;第二跖骨近端腹背向长度大于第三跖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南阳龙代表亲缘关系与鸭嘴龙超科最为接近的一类鸟脚类恐龙。诸葛南阳龙的发现支持了夏馆盆地红层为早白垩世沉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纪 禽龙亚目 系统发育 诸葛南阳龙 巩龙
下载PDF
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1
13
作者 尹恭正 周修高 +2 位作者 曹泽田 喻羑艺 罗永明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3,共23页
通过初步研究 ,记述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瓦窑组中的海生爬行动物 3个目 ,2个亚目 ,6个科(其中 2个新科 ) ,9个属 (其中 6个新属 )和 10个种 (其中 9个新种 )。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所发现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关岭动物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通过初步研究 ,记述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瓦窑组中的海生爬行动物 3个目 ,2个亚目 ,6个科(其中 2个新科 ) ,9个属 (其中 6个新属 )和 10个种 (其中 9个新种 )。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所发现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关岭动物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总体面貌与古特提斯海的海生爬行动物比较相似 ,但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群具有三叠纪与侏罗—白垩纪动物群之间的过渡性质 ,在种类的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很高的多样性 ,是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关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的发现 ,对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早期 关岭动物群 海生爬行动物 贵州
下载PDF
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 被引量:55
14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30-33,共4页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生命发展史中若干有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始终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尤其是古生物学家,密切关注及研究的热点。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晚侏罗世灰岩中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建立,...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生命发展史中若干有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始终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尤其是古生物学家,密切关注及研究的热点。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晚侏罗世灰岩中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建立,不仅为鸟类起源于爬行类提供了化石依据,而且一直被作为鸟类的祖先而倍受重视。9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化石 鸟类 起源 古动物 侏罗世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晚三叠世Epigondollella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勇 伊海生 王成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8-628,共1页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侏罗系大面积分布,三叠系零星分布,呈断块状产出,地层残缺不全,其中所含双壳、腕足、珊瑚、水螅类的时代跨度大,部分可延入侏罗纪。羌塘盆地中部晚三叠世地层由西藏区调队(1986)以肖茶卡...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侏罗系大面积分布,三叠系零星分布,呈断块状产出,地层残缺不全,其中所含双壳、腕足、珊瑚、水螅类的时代跨度大,部分可延入侏罗纪。羌塘盆地中部晚三叠世地层由西藏区调队(1986)以肖茶卡剖面为代表命名为肖茶卡群,后改称为组,该组由下部砂砾岩段、中部碳酸盐岩段和上部砂泥岩段卡句成,时代定为晚三叠世,但缺乏晚三叠世代表分子,本文暂将其称为中部混积岩型肖茶卡组;随后在盆地的中北部照沙山、菊花山、甜水河等地发现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的肖茶卡组,亦缺乏晚三叠世代表分子,本文暂将其称为中北部的碳酸盐型肖茶卡组。 笔者在北部的藏夏河、雪环湖和明镜湖等地发现一条呈近东西向断续分布的浊积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群 古动物 地层 地质意义 晚三叠世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白垩纪有孔虫的发现及年代地层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万晓樵 王成善 旺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5-201,T001,共8页
日喀则弧前盆地位于拉萨地块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白垩纪中期沉积一套被称为日喀则群的复理石地层。其构造形态为一东西向延展的复式向斜,主体为昂仁组、南北两翼的底部地层分别出露为冲堆组和桑祖岗组。昂仁组复理石中含化石稀少,... 日喀则弧前盆地位于拉萨地块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白垩纪中期沉积一套被称为日喀则群的复理石地层。其构造形态为一东西向延展的复式向斜,主体为昂仁组、南北两翼的底部地层分别出露为冲堆组和桑祖岗组。昂仁组复理石中含化石稀少,以往对该套地层的准确时代一直未得出定论。目前我们在复理石沉积中发现了保存较好的以有孔虫为主的化石群。本文据现有化石资料,建立了昂仁组的生物地层序列,并确定其时代为阿尔毕期(Albian)晚期至康尼阿克期(Coniacian)晚期,形成年龄大致为100Ma至86Ma。弧前盆地沉积的形成应从南特提斯向北俯冲开始,在三冬期(Santonian)转为地台型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白垩纪 有孔虫 地层年代
下载PDF
狼鳍鱼(Lycoptera)岩层的时代归属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佩贤 苏德英 +1 位作者 李友桂 余静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6-100,共15页
在燕辽区,狭义的大北沟组产Nestoria-Keratestheria群,Eopa- racypris-Luanpingella-Darwinula组合等化石,白旗组的Rb-Sr等时 线年龄为145.2Ma,以及完整的层序关系均证明狼鳍鱼岩层覆于上侏 罗统之上。热河动物群包括原始Trigonioidids... 在燕辽区,狭义的大北沟组产Nestoria-Keratestheria群,Eopa- racypris-Luanpingella-Darwinula组合等化石,白旗组的Rb-Sr等时 线年龄为145.2Ma,以及完整的层序关系均证明狼鳍鱼岩层覆于上侏 罗统之上。热河动物群包括原始Trigonioidids群,Eosestheria群, Lycoptera群…以自身的演化规律阐明其属于白垩系的类群。Eosesthe- ria与Yanjiestheria,Lycoptera和Kuntulunia分别与Eosestheria和 Yanjiestheria等共生关系,以及阜新组及相当地层产早期被子植物和孢 粉化石,都印证狼鳍鱼岩层归属于白垩系。鸡西群中Aucellina的确认和依Trigonioidids和Cvprididae等化石,同西欧及日本相当岩层的对比,得到相应海相层的验证。浙江和松辽的磁性地层资料,初步确定了我国白垩系下部混合极性带和中部正极性带间M_0位于建德群黄尖组上段和登楼库组顶段,以及热河群和建德群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狼鳍鱼岩层的近似地质年龄为135—122Ma。这些都证明狼鳍鱼岩层应划归白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地层 狼鳍鱼 岩层 时代归属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介形类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蒋飞虎 刘晓丽 杨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8-42,共5页
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介形类动物群以非女星介分子,如Limnocypridea、Paralim-nocythere、Clinocypris、Lycopterocypris等的繁盛为特征。自下而上分为3个化石组合:①Rh... 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介形类动物群以非女星介分子,如Limnocypridea、Paralim-nocythere、Clinocypris、Lycopterocypris等的繁盛为特征。自下而上分为3个化石组合:①Rhinocyprisnomugensis-Cypridea(Dypridea)delnovi-Cypridea(Cypridea)unicostata组合,产于腾格尔组;②Cypridea(Yumenia)subremota—Limnocyprideatrapezoidea-Clinocypris组合,产于都红木组下部;③Limnocyprideaminuta富集组合,产于都红木组上部。各化石组合与二连盆地主体的同期化石组合可以对比,但差异颇大。推测早白垩世白音查干古湖盆有较高的盐度,与二连盆地主体可能并非同一水体。白音查干凹陷都红木组沉积期环境以稳定深湖为主,亦与盆地主体都红木组沉积期的沼泽化环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沉积环境 介形虫 古生态 白音查干凹陷
下载PDF
辽宁早白垩世义县组一原始鸟脚类恐龙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星 汪筱林 尤海鲁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8-325,349-350,共8页
初步记述了采自辽西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并依此建立一新属新种上园热河龙(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北票市上园镇陆家屯义县组下部第一段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同一层位产... 初步记述了采自辽西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并依此建立一新属新种上园热河龙(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北票市上园镇陆家屯义县组下部第一段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同一层位产出过大量鹦鹉嘴龙化石。上园热河龙的主要鉴定特征包括6个前上颌齿,鼻骨背面发育小孔,前齿骨约为前上颌骨主体长度的1.5倍、未发育股骨前髁间沟、骨不在一平面上,第三趾趾节中第四节最长。上园热河龙具有一些真鸟脚类恐龙的近裔性状,比如眶前孔小,方骨孔大,位于方颧骨侧面,外下颌孔缺失。另外,上园热河龙的股骨近端形态非常接近进步的鸟脚类恐龙。但是上园热河龙发育有6个前上颌齿,上下颌关节处与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前上颌齿列与上颌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这些原始特征未见于已知鸟脚类恐龙。上园热河龙确切系统分类位置需要进一步确定。 上园热河龙是义县组中发现的第二种鸟臀类恐龙,增加了这类恐龙在热河生物群中的分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北票 早白垩世 鸟脚类恐龙 义县组 热河生物
下载PDF
贵州关岭动物群产出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物源和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宾 郝维城 孙作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1-274,共14页
对贵州关岭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底部的毛凹剖面系统地采集了10 5个岩石样品,测定了样品中的36种化学元素含量。对它们进行元素富集因子(EF)分析、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元素和氧化物的含量与Al2 O3 的含量比值以及δCe在剖面中垂... 对贵州关岭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底部的毛凹剖面系统地采集了10 5个岩石样品,测定了样品中的36种化学元素含量。对它们进行元素富集因子(EF)分析、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元素和氧化物的含量与Al2 O3 的含量比值以及δCe在剖面中垂向变化的分析,讨论了元素含量变化的制约因素、沉积物的来源、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关岭动物群的埋藏环境。结果表明:研究的5 2~17 7m段剖面地层以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混合沉积为主,沉积物来源于陆壳,而不是火山和热液的来源,其沉积的氧化还原条件多次反复变化;元素的含量变化主要受陆源物质、氧化还原条件、生物碎屑以及成岩作用控制;从元素地层学角度将所研究的剖面段从下到上划分为4层,层1至层4元素对比值曲线呈现出平缓波动→频繁波动→平缓波动的周期性变化特征;该段的偏还原环境对海百合及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保存和埋藏起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岭动物群 地球化学特征 指示意义 沉积环境 氧化还原条件 物源 产出 化学元素含量 元素富集因子 R型聚类分析 R型因子分析 含量变化 生物碎屑 Al2O3 沉积物来源 元素地层学 岩石样品 上三叠统 贵州关岭 垂向变化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