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凌源及内蒙古宁城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脊椎动物生物地层 被引量:57
1
作者 汪筱林 王元青 +6 位作者 张福成 张江永 周忠和 金帆 胡耀明 顾罡 张海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99,共19页
辽宁凌源及相邻内蒙古南部宁城地区义县组发现多个重要脊椎动物化石地点,通过岩 石地层、脊椎动物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对比,建立了该地区义县组地层层序。凌源一宁 城地区义县组有 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下部道虎沟层含 Lyc... 辽宁凌源及相邻内蒙古南部宁城地区义县组发现多个重要脊椎动物化石地点,通过岩 石地层、脊椎动物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对比,建立了该地区义县组地层层序。凌源一宁 城地区义县组有 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下部道虎沟层含 Lycopteraer Ichthyofauna, Psittacosaurus Fauna和Confuciusornis Avifauna等3个动物群,可以与北票尖山沟层的四合 屯脊椎动物化石群对比,层位相当于义县组一、三段;上部大王杖子(大新房子)层含 Lycoptera Ichthyofauna和Liaoxiornis Avifauna等2个动物群,为义县组中部沉积,在四合屯地 区缺失。冀北丰宁四岔口-森吉图地区义县组脊椎动物化石层对应于凌源大王杖子层;滦平 大北沟组为义县组最下部沉积,其上覆的大店子组相当于宁城道虎沟层和北票四合屯义县组 一、三段。热河群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发现3个连续的鸟类群;义县组下部Confuciusornis Avifauna、义县组中部Liaoxiornis Avifauna和九佛堂组Cathayornis-Chaoyangia Avifauna。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凌源 内蒙古宁城 下白垩统 脊椎动物生物地
下载PDF
河南内乡桑坪组一新禽龙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星 赵喜进 +3 位作者 吕君昌 黄万波 董枝明 李占扬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6-191,共16页
记述了禽龙亚目(Iguanodontia)一个新属种─—诸葛南阳龙(Nanyangosaurus zhugeii)。标本产于河南内乡夏馆镇桑坪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它的自近裔特征包括:第二掌骨超过第三掌骨和第四掌骨... 记述了禽龙亚目(Iguanodontia)一个新属种─—诸葛南阳龙(Nanyangosaurus zhugeii)。标本产于河南内乡夏馆镇桑坪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它的自近裔特征包括:第二掌骨超过第三掌骨和第四掌骨长度的90%;第四掌骨远端异常粗壮;指节IV-1长度小于远端横向宽度;第二跖骨近端腹背向长度大于第三跖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南阳龙代表亲缘关系与鸭嘴龙超科最为接近的一类鸟脚类恐龙。诸葛南阳龙的发现支持了夏馆盆地红层为早白垩世沉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纪 禽龙亚目 系统发育 诸葛南阳龙 巩龙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白垩纪有孔虫的发现及年代地层 被引量:12
3
作者 万晓樵 王成善 旺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5-201,T001,共8页
日喀则弧前盆地位于拉萨地块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白垩纪中期沉积一套被称为日喀则群的复理石地层。其构造形态为一东西向延展的复式向斜,主体为昂仁组、南北两翼的底部地层分别出露为冲堆组和桑祖岗组。昂仁组复理石中含化石稀少,... 日喀则弧前盆地位于拉萨地块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白垩纪中期沉积一套被称为日喀则群的复理石地层。其构造形态为一东西向延展的复式向斜,主体为昂仁组、南北两翼的底部地层分别出露为冲堆组和桑祖岗组。昂仁组复理石中含化石稀少,以往对该套地层的准确时代一直未得出定论。目前我们在复理石沉积中发现了保存较好的以有孔虫为主的化石群。本文据现有化石资料,建立了昂仁组的生物地层序列,并确定其时代为阿尔毕期(Albian)晚期至康尼阿克期(Coniacian)晚期,形成年龄大致为100Ma至86Ma。弧前盆地沉积的形成应从南特提斯向北俯冲开始,在三冬期(Santonian)转为地台型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白垩纪 有孔虫 地层年代
下载PDF
狼鳍鱼(Lycoptera)岩层的时代归属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佩贤 苏德英 +1 位作者 李友桂 余静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6-100,共15页
在燕辽区,狭义的大北沟组产Nestoria-Keratestheria群,Eopa- racypris-Luanpingella-Darwinula组合等化石,白旗组的Rb-Sr等时 线年龄为145.2Ma,以及完整的层序关系均证明狼鳍鱼岩层覆于上侏 罗统之上。热河动物群包括原始Trigonioidids... 在燕辽区,狭义的大北沟组产Nestoria-Keratestheria群,Eopa- racypris-Luanpingella-Darwinula组合等化石,白旗组的Rb-Sr等时 线年龄为145.2Ma,以及完整的层序关系均证明狼鳍鱼岩层覆于上侏 罗统之上。热河动物群包括原始Trigonioidids群,Eosestheria群, Lycoptera群…以自身的演化规律阐明其属于白垩系的类群。Eosesthe- ria与Yanjiestheria,Lycoptera和Kuntulunia分别与Eosestheria和 Yanjiestheria等共生关系,以及阜新组及相当地层产早期被子植物和孢 粉化石,都印证狼鳍鱼岩层归属于白垩系。鸡西群中Aucellina的确认和依Trigonioidids和Cvprididae等化石,同西欧及日本相当岩层的对比,得到相应海相层的验证。浙江和松辽的磁性地层资料,初步确定了我国白垩系下部混合极性带和中部正极性带间M_0位于建德群黄尖组上段和登楼库组顶段,以及热河群和建德群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狼鳍鱼岩层的近似地质年龄为135—122Ma。这些都证明狼鳍鱼岩层应划归白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地层 狼鳍鱼 岩层 时代归属
下载PDF
辽宁早白垩世义县组一原始鸟脚类恐龙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星 汪筱林 尤海鲁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8-325,349-350,共8页
初步记述了采自辽西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并依此建立一新属新种上园热河龙(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北票市上园镇陆家屯义县组下部第一段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同一层位产... 初步记述了采自辽西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并依此建立一新属新种上园热河龙(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北票市上园镇陆家屯义县组下部第一段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同一层位产出过大量鹦鹉嘴龙化石。上园热河龙的主要鉴定特征包括6个前上颌齿,鼻骨背面发育小孔,前齿骨约为前上颌骨主体长度的1.5倍、未发育股骨前髁间沟、骨不在一平面上,第三趾趾节中第四节最长。上园热河龙具有一些真鸟脚类恐龙的近裔性状,比如眶前孔小,方骨孔大,位于方颧骨侧面,外下颌孔缺失。另外,上园热河龙的股骨近端形态非常接近进步的鸟脚类恐龙。但是上园热河龙发育有6个前上颌齿,上下颌关节处与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前上颌齿列与上颌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这些原始特征未见于已知鸟脚类恐龙。上园热河龙确切系统分类位置需要进一步确定。 上园热河龙是义县组中发现的第二种鸟臀类恐龙,增加了这类恐龙在热河生物群中的分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北票 早白垩世 鸟脚类恐龙 义县组 热河生物
下载PDF
恐龙胚胎研究Ⅱ──椭圆蛋中的雏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酉兴 刘羽 +1 位作者 陈宪 赵桂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08-610,共3页
对椭圆蛋中的雏骨使用超高档螺旋CT机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并根据雏骨的形态特征和骨密度数据,推断出各种骨骼的发育顺序,并认定生椭圆蛋的恐龙可能是蜥臀目兽足亚目中的肉食龙类的惧龙。
关键词 恐龙胚胎 椭圆蛋 雏骨 白垩纪 古动物
下载PDF
京西早白垩世花蚤化石(昆虫纲,鞘翅目) 被引量:6
7
作者 黄迪颖 杨俊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5-132,共8页
根据采自北京市房山区下白垩统卢尚坟组的一块花蚤化石,建立化石花蚤一新属Cretansapis,讨论了花蚤科昆虫在早期演化中的一些特点,认为在早白垩世花蚤由单一的爬行运动开始向爬行-跳跃复合的运动方式转变。并对相关化石... 根据采自北京市房山区下白垩统卢尚坟组的一块花蚤化石,建立化石花蚤一新属Cretansapis,讨论了花蚤科昆虫在早期演化中的一些特点,认为在早白垩世花蚤由单一的爬行运动开始向爬行-跳跃复合的运动方式转变。并对相关化石花蚤类以及现代舟花蚤类昆虫的分类位置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蚤化石 早白垩世 分类 演化
下载PDF
延吉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得泉 张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对延吉盆地介形类化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介形类化石的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据此将其划分为三个介形类化石带,六个亚带。通过东西部露头与钻井岩心中介形类对比,解决了盆地内东、西部露头对比问题。建立了新的地层层序。
关键词 延吉盆地 白垩纪 介形类化石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中国恐龙蛋化石及其生态地层浅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玉光 李奎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8年第2期32-38,共7页
文章系统地对中国恐龙蛋化石的地理分布作了总结,并将恐龙蛋化石类型归纳为9科,13属,21种。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恐龙蛋化石古生态特征,分别从蛋化石的排列方式,恐龙产蛋的方式,不同类型蛋化石间及蛋化石与骨骼化石共生几... 文章系统地对中国恐龙蛋化石的地理分布作了总结,并将恐龙蛋化石类型归纳为9科,13属,21种。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恐龙蛋化石古生态特征,分别从蛋化石的排列方式,恐龙产蛋的方式,不同类型蛋化石间及蛋化石与骨骼化石共生几方面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蛋化石 类型 地理分布 生态地层学 晚白垩世
下载PDF
从有孔虫分析西藏南部白垩纪海平面升降 被引量:16
10
作者 万晓樵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92-398,共7页
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最大海侵时期。海平面的升降改变了海洋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从而影响了有孔虫的演化与发展。根据对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及演化类型的研究,认为西藏白垩纪最大海侵时期形成于赛诺曼期与土仑期的界线附近。此后海... 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最大海侵时期。海平面的升降改变了海洋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从而影响了有孔虫的演化与发展。根据对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及演化类型的研究,认为西藏白垩纪最大海侵时期形成于赛诺曼期与土仑期的界线附近。此后海平面总的处于下降趋势,只是在康尼亚克期至三冬期海平面又有回升。马斯特里赫特末期有孔虫的大量灭绝反映了白垩纪与第三纪界线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有孔虫 海面 升降 西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嫩江组介形类毛孔显微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清华 徐静慧 张艳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文对松辽盆地白垩纪嫩江组介形类化石壳体表面毛细管孔的显微构造特征研究表明,白垩纪嫩江组沉积时期,松辽古湖盆应为一陆相沉积体系,其水体性质应为淡水—少盐水的古湖泊环境。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嫩江组 介形类化石 显微构造特征
下载PDF
青藏高原白垩纪双壳类生物地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文世宣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0,6-32,共30页
青藏高原白垩纪沉积见于6条东西向延伸的条带内。双壳类主要发育于这些条带的Beriasian,AptianAlbian,CenomanianTuronian,ConiacianSantonian和Campania... 青藏高原白垩纪沉积见于6条东西向延伸的条带内。双壳类主要发育于这些条带的Beriasian,AptianAlbian,CenomanianTuronian,ConiacianSantonian和CampanianMaastrichtian5个时期的地层。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为白垩纪双壳类地理分布的主要控制界线。早白垩世期间,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南的喜马拉雅地区的双壳类Retroceramus,Nototrigrnia,Maccoyela,Eyrena等与澳大利亚、南极、东非、南美等原冈瓦纳古陆各部分的相似,缝合带以北的Gervilaria,Caestocorbula,Myopholas和Trigonioides等,则是限于特提斯北缘及亚洲大陆东部的分子。到晚白垩世随着印度次大陆的向北漂移,特提斯洋缩小,两类型双壳类逐渐混合。至Maastrichtian期,喜马拉雅地区终于出现了在暖水的Tethys地区早就出现了的礁相固着蛤Bournonia,Praeradiolites,Biradiolite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类 生物地理 白垩纪 青藏高原 大陆漂移
下载PDF
山西天镇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3
作者 庞其清 程政武 +3 位作者 杨剑平 谢漫泽 朱才伐 罗俊林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27-235,共9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山西天镇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发现、发掘概况及动物群的特征,讨论了含化石地层—灰泉堡组的时代,认为无疑应属晚白垩世。以晚白垩世蜥脚类巨龙科和鸟臀类甲龙科化石为代表,别具特色的新恐龙动物群为一突破性的发现,对... 文章简要介绍了山西天镇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发现、发掘概况及动物群的特征,讨论了含化石地层—灰泉堡组的时代,认为无疑应属晚白垩世。以晚白垩世蜥脚类巨龙科和鸟臀类甲龙科化石为代表,别具特色的新恐龙动物群为一突破性的发现,对它的深入研究,将对蜥脚类、甲龙类及其共生动物群的组成、性质、演化、迁徙和动物地理区的划分及探讨白垩纪末恐龙的绝灭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 晚白垩世 山西 动物群 化石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白垩纪-古新世有孔虫群落的划分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宪璞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5年第1期77-86,共10页
有孔虫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海相白垩系-古新统的最重要化石门类之一,可划分为9个群落。本文依据有孔虫壳质类型变化规律、有孔虫壳壁微量元素和群落数理统计探讨有孔虫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重塑这一时期... 有孔虫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海相白垩系-古新统的最重要化石门类之一,可划分为9个群落。本文依据有孔虫壳质类型变化规律、有孔虫壳壁微量元素和群落数理统计探讨有孔虫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重塑这一时期古海洋环境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群落 微量元素 白垩纪 古新世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早白垩世昆虫化石的新发现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东 朱会忠 陆有泉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5年第4期432-439,共8页
本文首次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鞘翅目和异翅目昆虫化石4属5种,其中3新属5新种。这些昆虫化石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类群的对比,为该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地质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最新的依据。由古生态方面分析... 本文首次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鞘翅目和异翅目昆虫化石4属5种,其中3新属5新种。这些昆虫化石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类群的对比,为该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地质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最新的依据。由古生态方面分析,该区为湖沼环境,水体充沛,为古黑龙江流域的一部分。文中里阿龙虱科(Liadytidae)、沼梭科(Haliplidae)和中生五节蝽科(Mesopenta-coridae)的材料在国内是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化石 早白垩世 赤峰 内蒙古 地层
下载PDF
山东莱阳盆地早白垩世龙草蛉新属(昆虫纲:脉翅目)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集昆 洪友崇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5-26,共12页
本文记述山东莱阳盆地早白垩世莱阳组(K_1l^3)草蛉科的一个新属——龙草蛉属(Drakochrysa gen.nov.)。新属以其脉序特色而区别于相近的幻草蛉属(Nothochrysa),并修改了中草蛉属中一个种归入本新属。同时对草蛉科各个亚科的地史分布及新... 本文记述山东莱阳盆地早白垩世莱阳组(K_1l^3)草蛉科的一个新属——龙草蛉属(Drakochrysa gen.nov.)。新属以其脉序特色而区别于相近的幻草蛉属(Nothochrysa),并修改了中草蛉属中一个种归入本新属。同时对草蛉科各个亚科的地史分布及新属的分类位置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莱阳组 龙草蛉属
下载PDF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上白垩统分布的新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一新 齐雪峰 商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5-45,共1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重点探井的跟踪研究,于多口探井中相继发现了晚白垩世介形类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点在面上的不断增多,为研究盆地南缘上白垩统分布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依据。现有资料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晚白垩世沉积不限...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重点探井的跟踪研究,于多口探井中相继发现了晚白垩世介形类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点在面上的不断增多,为研究盆地南缘上白垩统分布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依据。现有资料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晚白垩世沉积不限于东沟组一套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晚白垩世 介形虫 分布 地层
下载PDF
皖南恐龙类化石特征及其地层划分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余心起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3期278-284,T001,共8页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约为400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齐云山 恐龙化石 白垩纪 地层划分
下载PDF
山西天镇晚白垩世一新甲龙 被引量:4
19
作者 庞其清 程政武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8年第6期707-714,共8页
记述了发现于山西省天镇县上白垩统灰泉堡组一中等大小,体长约5m,归属甲龙科(Ankylosauridae)的一新属种——杨氏天镇龙(Tianzhenosaurus youngi gen.etsp.nov.),该属种与蒙古南戈壁省耐梅盖特(Nemegt)盆地上白垩统巴鲁恩戈约特组(Barun... 记述了发现于山西省天镇县上白垩统灰泉堡组一中等大小,体长约5m,归属甲龙科(Ankylosauridae)的一新属种——杨氏天镇龙(Tianzhenosaurus youngi gen.etsp.nov.),该属种与蒙古南戈壁省耐梅盖特(Nemegt)盆地上白垩统巴鲁恩戈约特组(Barun goyot formation)中的库尔三美丽龙(Saichania chulsanensis)较相近,但以其头骨较小,呈长等腰三角形,前上颌骨较长,上颌齿列近平行,其末端宽小于吻部宽,枕部近直立及枕髁窄而高,与后者不同,应为一新属种。这一发现为我国甲龙类化石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探讨白垩纪晚期甲龙的演化、迁徒及其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甲龙类 扬氏天镇龙 化石
下载PDF
我国恐龙空间分异原因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穆桂松 冯有利 李春生 《河南地质》 1995年第4期284-287,共4页
本文讨论了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恐龙动物在古地理位置、分布范围上的变化特点,提出引起中国恐龙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占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同时也与占气候、占植物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并进一步指出,中国恐龙绝灭的原因应该是突发的灾变。
关键词 恐龙 空间分异 古地理环境 古动物 白垩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