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发酵对牡丹籽饼粕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卢钰婷 杨伟业 +4 位作者 金银哲 林剑星 曹庆超 陶俊 金英善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0,共9页
为研究牡丹籽饼粕酵母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变化,利用酿酒酵母S288C(SC)及BY4741型酿酒酵母(BY)对牡丹籽饼粕进行发酵提取,研究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活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S... 为研究牡丹籽饼粕酵母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变化,利用酿酒酵母S288C(SC)及BY4741型酿酒酵母(BY)对牡丹籽饼粕进行发酵提取,研究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活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SC发酵后总酚、总黄酮、总单萜含量较发酵前分别提高61.23%、30.19%、104.32%;2种酿酒酵母均能提高牡丹籽饼粕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较发酵前明显提高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含量。通过分子对接分析活性成分与多种抗衰老靶点蛋白结合能力分析表明,芍药内酯苷的结合能力最强。综上,牡丹籽饼粕酿酒酵母发酵后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主要与单萜类活性成分的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饼粕 酵母发酵 抗氧化活性 HPLC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歌丽 彭新榜 +1 位作者 高利锋 柴婕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66,共5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铜绿假单胞菌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g/L):NaNO38,KH2PO40.8,K2HPO41.0,MgSO42.5,MnSO40.015,FeSO40.02,酵母膏1.5,橄榄油14%。最佳培养条件为:2...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铜绿假单胞菌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g/L):NaNO38,KH2PO40.8,K2HPO41.0,MgSO42.5,MnSO40.015,FeSO40.02,酵母膏1.5,橄榄油14%。最佳培养条件为: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60ml,接种量10%,摇床培养温度35℃,转速150r/min,初始pH7.5,种子培养1d,发酵培养4d。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的最大产鼠李糖产量为21.06g/L,比优化前提高了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鼠李糖 发酵 优化
下载PDF
一株分离于南湾水库的光合细菌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娅婷 杨桂芳 张丽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
光合细菌是的水体微生物,在水体中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为了用于本地区的水体净化,从南湾水库分离了一株光合细菌菌株(PSB-1),初步菌体液体培养物为红色.研究了它的生理生化特征和菌落特征,拍摄了电子显微照片.结果鉴定为红螺菌科沼泽红假... 光合细菌是的水体微生物,在水体中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为了用于本地区的水体净化,从南湾水库分离了一株光合细菌菌株(PSB-1),初步菌体液体培养物为红色.研究了它的生理生化特征和菌落特征,拍摄了电子显微照片.结果鉴定为红螺菌科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anonas palust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理生化特征 形态学特征
下载PDF
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逻辑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立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864-11866,共3页
论述了农地产权变革的效率逻辑和公平逻辑,揭示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路径:一是坚持和完善现有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二是强化农村集体"统"的经营权。
关键词 农地 产权 变革 逻辑
下载PDF
茁霉多糖酶产生菌株A_(3345)的选育
5
作者 王义良 张添元 罗进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2期54-57,共4页
报道以产茁霉多糖酶的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aerogenes)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紫外线、亚硝酸等交叉或复合处理的方法,以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产茁霉多糖酶活力较高的A3345菌株.摇瓶试验表明该菌株在藤... 报道以产茁霉多糖酶的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aerogenes)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紫外线、亚硝酸等交叉或复合处理的方法,以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产茁霉多糖酶活力较高的A3345菌株.摇瓶试验表明该菌株在藤尾培养基中,30℃发酵4d,酶活力在7.5×105U/L以上.比原出发菌株提高110%.该酶反应的最适PH5.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茁霉多糖酶 产气气杆菌 诱变
下载PDF
产荧光嗜铁素菌株P11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清强 汪劲松 潘继承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10期47-50,共4页
荧光嗜铁素在环境治理、农业、临床和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为提高荧光嗜铁素的产量,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菌株P11的荧光嗜铁素表达量,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培养基碳源、培养基pH值、培养基Fe3+浓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得到产荧光嗜铁素... 荧光嗜铁素在环境治理、农业、临床和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为提高荧光嗜铁素的产量,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菌株P11的荧光嗜铁素表达量,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培养基碳源、培养基pH值、培养基Fe3+浓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得到产荧光嗜铁素菌株P11的最优发酵工艺:在以琥珀酸钠作为唯一碳源、pH值为6.5、不加铁离子的培养基中,30℃发酵14h。在此条件下,菌株P11的荧光嗜铁素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嗜铁素 菌株P11 发酵条件 优化 荧光强度
下载PDF
蛹虫草固态发酵产虫草素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帆 刘金彬 +2 位作者 管政兵 廖祥儒 蔡宇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36,共7页
为提高虫草素的产量,本实验对蛹虫草固态发酵产虫草素进行优化。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确定大米为发酵基质,葡萄糖和黄豆粉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大米30 g(粒径0.90~1.25 mm),料液比(m/v)1∶1.5,葡萄... 为提高虫草素的产量,本实验对蛹虫草固态发酵产虫草素进行优化。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确定大米为发酵基质,葡萄糖和黄豆粉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大米30 g(粒径0.90~1.25 mm),料液比(m/v)1∶1.5,葡萄糖3%(按基质算,下同),黄豆粉2%,麦麸1%,接种量30%,种龄2 d,发酵时间12 d。优化后虫草素产量达到4.69%,约为优化之初(0.74%)6.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固态发酵 虫草素
下载PDF
乙醇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亚磊 陈砺 +1 位作者 严宗诚 王红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6-90,共5页
针对终产物乙醇对酒精发酵过程的抑制问题,介绍了吸附、萃取、真空、膜分离和气提等乙醇发酵分离耦合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评述了上述几种方法在分离乙醇发酵产物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各类方法作了比较,最后对乙醇发酵分离耦合的发展方向... 针对终产物乙醇对酒精发酵过程的抑制问题,介绍了吸附、萃取、真空、膜分离和气提等乙醇发酵分离耦合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评述了上述几种方法在分离乙醇发酵产物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各类方法作了比较,最后对乙醇发酵分离耦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发酵 吸附 气提 膜分离
下载PDF
磷酸甘油氧化酶的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咏梅 黎高翔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1,共6页
利用含甘油的斜面培养基连续传代、诱导筛选的方法,从大量链球菌中选育到一株产磷酸甘油氧化酶(L-α-Glycerophosphate Oxidase EC 1.1.3.21)活性较高的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 GPO 605。培养及产酶最佳条件表明,最适培养基组... 利用含甘油的斜面培养基连续传代、诱导筛选的方法,从大量链球菌中选育到一株产磷酸甘油氧化酶(L-α-Glycerophosphate Oxidase EC 1.1.3.21)活性较高的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 GPO 605。培养及产酶最佳条件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酪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1.5,甘油0.2,葡萄糖0.1,K_2HPO_40.5,无机盐0.25ml,pH7.5。最适培养条件:250ml三角瓶中装100ml培养基,30℃,200r/min旋转摇床振荡培养8h。在最适培养及产酶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的酶活力提高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甘油氧化酶 粪链球菌 菌种 选育 发酵条件
下载PDF
碳氮源优化提高兼养三角褐指藻生物量和岩藻黄素产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珊 杨润青 +1 位作者 宋培钦 魏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90,共9页
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一种参与海洋藻类光合作用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肥胖和抗糖尿病等多种功效,作为生物医药和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含有高含量岩藻黄素,被认为是褐藻之外的藻基岩藻黄素的... 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一种参与海洋藻类光合作用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肥胖和抗糖尿病等多种功效,作为生物医药和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含有高含量岩藻黄素,被认为是褐藻之外的藻基岩藻黄素的新来源。为提高岩藻黄素产量,作者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CCMP2561)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兼养(光发酵)条件下有机碳源、氮源种类和浓度对其生物量和岩藻黄素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碳氮源组合为0.10 mol/L甘油和含氮量为0.02 mol/L的胰蛋白胨与尿素(浓度比1∶1)混合氮源。采用此优化组合,在光照强度2000 lx、培养温度20℃、摇床转速150 r/min条件下,可获得三角褐指藻生物量、岩藻黄素质量分数和产量最大值,分别为3.94 g/L、20.83 mg/g和81.97 mg/L,是优化前的3.15倍、11.64倍和36.59倍。本研究开发的优化兼养培养基和培养策略,为显著提高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产量提供了实用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兼养 甘油 氮源 岩藻黄素
下载PDF
关于中国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龙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现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民共识。而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实现。其中,普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信任程度,对于依法治国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我国需要大力推进普法制度建设,宣传、普及法律知... 现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民共识。而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实现。其中,普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信任程度,对于依法治国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我国需要大力推进普法制度建设,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在中国目前的普法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普法主体,缺乏对普法实效的检验标准,缺少对特殊普法对象针对性研究,以及法院公开审判不能全面实施,我国的普法工作一直以来进展缓慢,从而影响了中国的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普法工作 普法主体 检验标准 普法对象 完善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产生菌的多样性
12
作者 张红蕊 伏圣秘 陈静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70-73,共4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一类在众多微生物细胞内可合成的聚酯,是一种完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报道了大量的PHA产生菌,本文综述了利用发酵生产PHA的野生菌株和重组菌株。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脂(PHA) 生物可降解塑料 野生菌株 重组菌株
下载PDF
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选育柠檬酸生产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竞 柳冰雄 《天津微生物》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关键词 紫外辐照 原生质体 柠檬酸 黑曲霉
下载PDF
接种不同乳酸菌对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混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海伟 王聪 +6 位作者 马延琴 李志忠 范文广 王昱 张丙云 秦州州 余倩倩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7-556,共10页
动态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布氏乳杆菌(Lactoacillus buchneri,LB)对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连续混贮170 d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利用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考察细菌多样性.无添加剂设为对照组(ME组),定期分... 动态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布氏乳杆菌(Lactoacillus buchneri,LB)对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连续混贮170 d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利用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考察细菌多样性.无添加剂设为对照组(ME组),定期分析感官品质、有机化学组分、发酵品质和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与ME组相比,30 d时LB和LP组干物质(DM)含量均显著(P〈0.05)下降,之后分别于60 d和90 d显著(P〈0.05)增加,且LB组始终高于LP组.贮存170 d期间LP和LB组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P〈0.05)高于ME组,且LB组始终高于LP组(除130 d).30-90 d期间LP和LB组pH显著(P〈0.05)低于ME组,且LP组始终低于LB组,LP组乳酸(LA)含量显著(P〈0.05)增加,氨态氮/总氮(AN/TN)显著(P〈0.05)降低.130-170 d期间LP和LB组中乳酸/乙酸(LA/AA)和乳酸/总有机酸(LA/TOA)均明显低于ME组,乳酸发酵程度变弱.3个处理组中厚壁菌(Firmicutes)和变形菌(Proteobacteria)为门水平优势类群;乳杆菌(Lactobacillus)始终为属水平优势菌;2种乳酸菌剂均能使肠杆菌(Enterobacter)、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等腐败菌丰度显著(P〈0.05)降低,130 d时Enterobacter消失.总之,L.plantarum有助于改善混贮中前期(90 d)发酵品质,能有效保存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综纤维素等能源组分,L.buchneri有利于170 d贮存期间的DM和WSC保存;建议实际生产中根据贮存周期长短来选择适宜的乳酸菌,以便获得最佳贮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布氏乳杆菌 有机化学组分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添加乙酸对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混贮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任海伟 孙安琪 +6 位作者 马延琴 王昱 范文广 李志忠 孙文斌 沈佳莉 刘菲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7-1096,共10页
为促进干秸秆的跨季节贮存及尾菜资源化利用,利用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进行混合贮存发酵,探讨不同添加量乙酸对二者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并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设置ME组(无乙酸添加... 为促进干秸秆的跨季节贮存及尾菜资源化利用,利用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进行混合贮存发酵,探讨不同添加量乙酸对二者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并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设置ME组(无乙酸添加)为对照组,AA组(添加量0.3%)和AB组(添加量0.6%)为22个乙酸处理组,18±1℃恒温密闭混贮60d,间隔30d分析其化学组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AA组贮存60d时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ME组,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半纤维素、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AB组在30d和60d时pH均显著低于ME组,乳酸含量在30d时显著增加,60d时显著降低.AA组和AB组中乳酸/乙酸、乳酸,总有机酸及氨氮,总氮值均低于ME组.混贮发酵期间ME组、AA组和AB组的门水平细菌主要为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属水平细菌包括Lactobacillus、Paralactobacillus、Enterobacter、Pediococcus、Flavobacterium、Chryseobacterium、Pedobacter、Sphingomonadaceae、Erwinia等,其中Lactobacillus、Paralactobacillus和Enterobacter为优势菌.与ME组相比,AA组和AB组中腐败菌Enterobacter丰度呈下降趋势;2个乙酸处理组的总乳酸菌丰度高于ME组,但乳酸菌多样性较ME组有所减少,主要包括Lactobacillus、Paralactobacillus和Pediococcus等乳酸菌属.总之,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能以适宜比例混贮60d不变质,尽管添加乙酸后的乳酸发酵强度有所抑制,但低剂量乙酸更有助于保存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综纤维素等有机组分,建议乙酸添加量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玉米秸秆 白菜废弃物 乙酸 混贮 发酵品质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木糖发酵酿酒酵母抑制物耐受能力提升及利用秸秆原料的乙醇发酵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伟军 李波 +3 位作者 张影 陈娅婷 缪晡 汤岳琴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9-888,共10页
木糖利用能力和抑制物耐受能力优良的工业酿酒酵母菌株以及合理的糖化发酵工艺是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的两个关键.对一株工业酿酒酵母菌的磷酸戊糖途径转醛醇酶基因TAL1进行差异过表达,评价其在8种典型抑制物存在时对菌株利用木糖的影响;... 木糖利用能力和抑制物耐受能力优良的工业酿酒酵母菌株以及合理的糖化发酵工艺是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的两个关键.对一株工业酿酒酵母菌的磷酸戊糖途径转醛醇酶基因TAL1进行差异过表达,评价其在8种典型抑制物存在时对菌株利用木糖的影响;利用TAL1过表达菌株研究油菜秸秆预处理物料中抑制物含量高低对分步糖化发酵(SHF)、预糖化-同步糖化发酵(P-SSF)和同步糖化发酵(SSF)3种不同糖化发酵方式发酵过程的影响,探讨高固含量发酵的可行性.结果显示,TAL1基因过表达提高了菌株的木糖代谢能力和对8种典型抑制物的耐受能力,适度过表达菌株表现最优,有抑制物存在时的木糖消耗速率提升了20%-70%.秸秆预处理物料中抑制物总含量约为4 g/L时,SHF无法正常发酵,SSF的乙醇收率接近70%,略高于P-SSF;当物料中抑制物总含量下降到约2 g/L时,3种方式都能顺利发酵,SSF表现最优,96 h时的乙醇收率为86.5%,但SSF(96 h)和P-SSF(112 h)所需糖化发酵总时间远低于SHF(144 h);总固含量约为25%的分批补料-同步糖化发酵(FB-SSF)的乙醇浓度和乙醇收率分别达到54.2 g/L和67.2%.上述结果表明,TAL1基因适度过表达提升了菌株的木糖发酵和抑制物耐受能力,菌株已具备比较优秀的发酵和耐受抑制物的能力;预处理物料中抑制物含量相对较高时采用SSF或P-SSF工艺,而抑制物浓度相对较低时,3种糖化发酵方式都可以采用,但SSF所需发酵时间最短,生产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燃料乙醇 木糖发酵 抑制物耐受 分步糖化发酵(SHF) 预糖化-同步糖化发酵(P-SSF) 同步糖化发酵(SSF) 分批补料-同步糖化发酵(FB-SSF) TAL1基因
原文传递
中药健脾啤酒的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科 王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0,共6页
以大麦芽、燕麦、啤酒花、健脾中药为原辅料,在啤酒生产主发酵阶段添加中药原汁,中药原汁浓度为4%,主酵温度11℃,发酵生产健脾保健啤酒。该酒具有较协调的酒花香气和中药特有的香气,口味纯正,杀口感较好,同时具有补脾益胃,理气运滞的作用。
关键词 啤酒 保健 健脾 中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