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柽柳泌盐腺结构、功能及分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张道远 尹林克 潘伯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90-194,共5页
柽柳属中多数种是典型的泌盐性盐生植物,泌盐腺在调节体内离子平衡,维持渗透压稳定,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柽柳泌盐腺研究成果,对泌盐腺的结构、功能及泌盐机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柽柳 泌盐腺 结构 功能 分泌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甙含量与其营养器官和生长期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林如 刘世彪 +1 位作者 曹玉芳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73-1177,共5页
应用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 ,研究绞股蓝总皂甙含量与其营养器官和生长期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不同营养器官中绞股蓝总皂甙含量叶最高 ,茎次之 ,根茎和根最低 .绞股蓝地上部分总皂甙含量从营养生长→开花→结果不同生长期呈现由低→高... 应用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 ,研究绞股蓝总皂甙含量与其营养器官和生长期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不同营养器官中绞股蓝总皂甙含量叶最高 ,茎次之 ,根茎和根最低 .绞股蓝地上部分总皂甙含量从营养生长→开花→结果不同生长期呈现由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其中 7、8、9月的开花期绞股蓝总皂甙含量达到顶峰 ,为药材最佳采收时间 .研究还得出 ,绞股蓝叶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其总皂甙含量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甙 营养器官 生长期 组织化学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正茬与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差异及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业成 马凤鸣 +3 位作者 吴蕾 刘成 王安娜 王婵婵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GC-MS分析法,检测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比较其差异,测定分泌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初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分泌物相同的成分有邻苯二甲酸、乙苯、苯乙烯、丙三醇、二十四烷、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连作大豆根系分... 采用GC-MS分析法,检测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比较其差异,测定分泌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初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分泌物相同的成分有邻苯二甲酸、乙苯、苯乙烯、丙三醇、二十四烷、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提取物中,(E)-2-丁烯酸、7,9-二甲基-十六烷、甲基-丁二酸、2-乙基-1-十二醇、二十烷、十一醛相对含量较高,而且这些物质未在正茬大豆分泌物中检测到,这些物质在大豆连作中的化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无论是正茬还是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初生根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浓度处理下,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种子萌发和初生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要高于正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系分泌物 化感作用 GC-MS分析
下载PDF
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陶波 赵微 +1 位作者 韩玉军 高世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9,共5页
利用土壤培养法系统,研究了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土著菌及有益、有害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土著菌及有益、有害菌的菌体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土著菌中,2 mg.L-1的假苍耳根系... 利用土壤培养法系统,研究了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土著菌及有益、有害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土著菌及有益、有害菌的菌体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土著菌中,2 mg.L-1的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真菌菌体数量抑制作用最弱,最小抑制率为2.52%;2 000 mg.L-1的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放线菌菌体数量抑制作用最强,最大抑制率为67.11%;对土壤细菌的最大抑制率为15.73%。有益、有害菌中,2 mg.L-1的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根瘤菌的菌体数量抑制作用最弱,最小抑制率为7.44%;2 000 mg.L-1的假苍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镰刀菌的菌体数量抑制作用最强,最大抑制率为5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苍耳 根系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中亚滨藜盐囊泡形态结构与发育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美娟 杨德奎 李法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75-1578,共4页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盐囊泡的形态结构与发育。结果表明:中亚滨藜的盐囊泡起源于叶原摹、茎尖及幼叶处的表皮细胞,细胞质浓厚,它经过平周分裂(不均等分裂...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盐囊泡的形态结构与发育。结果表明:中亚滨藜的盐囊泡起源于叶原摹、茎尖及幼叶处的表皮细胞,细胞质浓厚,它经过平周分裂(不均等分裂)形成泡状细胞和柄细胞,有的柄细胞继续分裂形成2个柄细胞,其结构由1~2个柄细胞和顶端1个膨大的泡状细胞构成,外面包被一层很厚的多层次的角质层。中亚滨藜的耐盐结构——盐瞧泡是一种适应性结构,具有进一步研究、鹰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滨藜 盐囊泡 形态结构 发育
下载PDF
砂引草泌盐腺的结构与泌盐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项秀丽 初庆刚 +1 位作者 刘振乾 秦永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茎叶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对泌盐腺的位置、泌盐腺的形态结构及泌盐腺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砂引草的盐腺由茎叶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通过观察发现在砂引草的表皮...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茎叶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对泌盐腺的位置、泌盐腺的形态结构及泌盐腺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砂引草的盐腺由茎叶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通过观察发现在砂引草的表皮上存在着一种主要的盐腺结构,它是由多个细胞组成,包括收集细胞和分泌细胞等.有时分泌细胞旁边的表皮细胞也参与盐分的收集,属于收集细胞.这些细胞的细胞质稠密有明显的细胞核,但是没有中央液泡,其泌盐过程主要是靠细胞的破裂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引草 泌盐腺 泌盐
下载PDF
沼泽植物泽泻气孔导度日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1 位作者 金研铭 张文静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218-221,共4页
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湿地园中泽泻沼泽植物气孔导度日变化,结果表明:泽泻叶片的气孔导度日进程在晴朗的天气成双峰曲线变化,出现“午休”现象,... 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湿地园中泽泻沼泽植物气孔导度日变化,结果表明:泽泻叶片的气孔导度日进程在晴朗的天气成双峰曲线变化,出现“午休”现象,上午的峰值要高于下午。这种现象不受叶片温度、相对湿度、大气温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单一因子的影响,是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泽泻自身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笔者认为,水生植物对环境的不同响应可以为人工湿地同生物多样性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植物 泽泻 气孔导度 日变化 环境响应 生态系统 泽泻科
下载PDF
盾叶薯蓣根状茎的发育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曹玉芳 林如 胡正海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288-294,共7页
盾叶薯蓣根状茎顶端的生长点由鳞片包被,其衍生细胞分化为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散生的原形成层束,以后分化为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的维管束构成的初生结构。根状茎顶端下方的原表皮内存在初生增厚分生组织,其细胞不断向内分裂和其衍... 盾叶薯蓣根状茎顶端的生长点由鳞片包被,其衍生细胞分化为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散生的原形成层束,以后分化为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的维管束构成的初生结构。根状茎顶端下方的原表皮内存在初生增厚分生组织,其细胞不断向内分裂和其衍生细胞的体积增大使根状茎能够迅速增粗。分化完成的根状茎主要由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的维管束构成。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基本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束属于有限维管束。薯蓣皂甙主要存在于基本组织薄壁细胞中。原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不含薯蓣皂甙,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韧皮纤维也无薯蓣皂甙的分布,韧皮部的生活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有薯蓣皂甙的积累。近顶端的基本分生组织细胞内薯蓣皂甙不形成液滴,随着细胞分裂逐渐停止,细胞内开始形成含薯蓣皂甙的液滴,反映皂甙是在成熟细胞内积累。其中,有小型维管束分布的基本组织中薯蓣皂甙的积累与分布最丰富,两年生根状茎中薯蓣皂甙的含量比一年生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根状茎 解剖结构 薯蓣皂甙 组织化学
下载PDF
石榴完全花和雄花泌蜜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余玉生 董坤 +4 位作者 董霞 张学文 陶德双 赵洪木 安建东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测定了盛花期石榴完全花和雄花的泌蜜量和糖浓度,并分析比较二者的泌蜜特点.结果表明:完全花单朵平均泌蜜量为44.66μL,雄花单朵泌蜜量为19.43μL,二者差异极显著(t=12.6,P<0.000 1);完全花花蜜平均糖浓度为22.31%,雄花花蜜平均糖浓... 测定了盛花期石榴完全花和雄花的泌蜜量和糖浓度,并分析比较二者的泌蜜特点.结果表明:完全花单朵平均泌蜜量为44.66μL,雄花单朵泌蜜量为19.43μL,二者差异极显著(t=12.6,P<0.000 1);完全花花蜜平均糖浓度为22.31%,雄花花蜜平均糖浓度为19.17%,二者差异也极显著(t=3.2,P=0.001 6);完全花第1天平均泌蜜量为31.12μL,占总泌蜜量的70.59%,雄花第1天平均泌蜜量为16.60μL,占总泌蜜量的85.44%.在盛花期随着时间推移,完全花单朵花泌蜜量的变化幅度大于雄花,但在同一时间上完全花的泌蜜量都高于雄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完全花 雄花 泌蜜量 糖浓度
下载PDF
花花柴脱盐能力及脱盐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贾磊 安黎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10-515,共6页
通过定位测试和电镜观察等方法 ,研究了花花柴的脱盐能力及脱盐结构 ,证实花花柴有极强的脱盐能力 ,生长第一年能使土壤全盐降低 5 2 %~ 5 6 % ,第二年降低 80 %左右 ,使 0~ 4 0 cm土壤含盐量降到 1%以下 ,基本达到复耕水平 .其脱盐... 通过定位测试和电镜观察等方法 ,研究了花花柴的脱盐能力及脱盐结构 ,证实花花柴有极强的脱盐能力 ,生长第一年能使土壤全盐降低 5 2 %~ 5 6 % ,第二年降低 80 %左右 ,使 0~ 4 0 cm土壤含盐量降到 1%以下 ,基本达到复耕水平 .其脱盐机理与它结构上有泌盐腺、泌盐孔、特殊的表皮收集细胞和活跃的离子跨膜运输等密切相关 .可以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花柴 脱盐能力 脱盐结构 定位测试
下载PDF
核果茶属的气孔器类型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世雄 刘爱忠 +1 位作者 彭华 吴征镒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2,I001,共4页
为了检验有关核果茶属气孔器类型不同的研究结果 ,使用从模式标本上获取的实验材料重新观察了耿煊 (H .Keng)在 1 962年报道过的具有毛茛型气孔器的核果茶属 3个种的叶片下表皮 ,得到了与耿煊不同的研究结果 ,即核果茶属的气孔器属大头... 为了检验有关核果茶属气孔器类型不同的研究结果 ,使用从模式标本上获取的实验材料重新观察了耿煊 (H .Keng)在 1 962年报道过的具有毛茛型气孔器的核果茶属 3个种的叶片下表皮 ,得到了与耿煊不同的研究结果 ,即核果茶属的气孔器属大头茶型 ,与邻近的石笔木属、拟核果茶属乃至山茶亚科的气孔器类型一致。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果茶属 气孔器 系统学意义 山茶科
下载PDF
贯叶连翘分泌结构的发育及其内含物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洪飞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87-292,T008,T009,共8页
应用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 ,贯叶连翘植物体内具有分泌囊和分泌细胞团 ,叶片、萼片、花瓣中都存在 2种分泌结构 ,分泌囊尚存在于果壁内 ,而分泌细胞团还在花药和茎棱中。 2种分泌结构均起源于幼叶的基本分生组织内 ,其原始细... 应用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 ,贯叶连翘植物体内具有分泌囊和分泌细胞团 ,叶片、萼片、花瓣中都存在 2种分泌结构 ,分泌囊尚存在于果壁内 ,而分泌细胞团还在花药和茎棱中。 2种分泌结构均起源于幼叶的基本分生组织内 ,其原始细胞形态相似 ,都垂周分裂为 2子细胞 ,接着分别以不同分裂方式形成原始细胞群 ,并分化出鞘细胞 ,以后分泌囊原始细胞群以裂生方式发育成由 1层鞘细胞、1层上皮细胞包围着分泌腔组成的分泌囊 ,而分泌细胞团原始细胞群则继续增加细胞数目和体积发育成 2~ 4层鞘细胞包围紧密排列的分泌细胞组成的分泌细胞团 ,其中绐终未出现分泌腔。组织化学试验表明 ,前者产生和贮存油类物质 ,而后者产生和贮存金丝桃素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 分泌囊 分泌细胞团 发育解剖 油类 金丝桃素 藤黄科 内含物积累
下载PDF
盾叶薯蓣实生苗根状茎的形态发生及薯蓣皂甙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玉芳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54-1162,共9页
对盾叶薯蓣实生苗根状茎的形态发生、发育过程及薯蓣皂甙积累与分布进行了研究 .种子萌动后 ,节部膨大形成球状体 ,其直径约 1 .5 cm.其胚芽生长锥先后形成 4个突起 ,分别发育形成芽的原分生组织 .按其出现的先后分别称为第 1芽、第 2... 对盾叶薯蓣实生苗根状茎的形态发生、发育过程及薯蓣皂甙积累与分布进行了研究 .种子萌动后 ,节部膨大形成球状体 ,其直径约 1 .5 cm.其胚芽生长锥先后形成 4个突起 ,分别发育形成芽的原分生组织 .按其出现的先后分别称为第 1芽、第 2芽、第 3芽和第 4芽 .第 1芽呈剑指形 ,以后发育为地上缠绕茎 ,其余 3个芽呈丘状突起都分别发育为地下根状茎 .有的芽的原分生组织以后还可以形成 2个芽的原分生组织 ,从而使根状茎形成分枝 .根状茎顶端的原分生组织由鳞片包被 ,顶端下方的原表皮内存在初生增厚分生组织 .初生增厚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向内分裂和其衍生细胞的体积增大 ,是根状茎能迅速增粗的主要原因 .分化完成的根状茎由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的维管束构成 .经组织化学测定 ,根状茎中薯蓣皂甙主要存在于基本组织的薄壁细胞中 ,呈液滴状 .原分生组织不含薯蓣皂甙 ,近顶端的基本分生组织细胞内不形成含薯蓣皂甙的液滴 .其中 ,有小型维管束分布的基本组织中薯蓣皂甙的积累与分布最丰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根状茎 形态发生 薯蓣皂甙 组织化学
下载PDF
珍稀植物银鹊树木材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智选 石建孝 胡正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6-617,共2页
通过对银鹊树(TapisiciasinensisOliv.)的木材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木材解剖学特点的结构类型为非叠生型,导管类型有螺纹、梯纹、孔纹,穿孔板类型为梯状穿孔板,射线呈单列异型射线、多列异型射线。
关键词 珍稀植物 银鹊树 木材解剖学
下载PDF
牛膝根结构特征与三萜皂苷的积累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桂芹 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勒克 郑玉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三萜皂苷是牛膝根中主要的药用成分之一。利用皂苷定量分析与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牛膝根的解剖结构及三萜皂苷的积累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根属于异常结构,三生结构发达。牛膝根的增粗生长主要依赖于... 三萜皂苷是牛膝根中主要的药用成分之一。利用皂苷定量分析与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牛膝根的解剖结构及三萜皂苷的积累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根属于异常结构,三生结构发达。牛膝根的增粗生长主要依赖于额外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牛膝根中最多可以产生7~8圈额外形成层。次生韧皮部、栓内层和三生韧皮部是三萜皂苷的主要积累场所;三萜皂苷的积累动态随牛膝的生长年限增加呈现低→高的变化规律,3~4年生牛膝跟中三萜皂苷的积累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根 解剖结构 三萜皂苷 三生结构
下载PDF
黄花蒿腺毛状分泌腺的起源和发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卫平 刘仲华 盛孝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18,共3页
应用石蜡切片制片方法,研究了黄花蒿腺毛状分泌腺的起源和发育.结果表明,黄花蒿腺毛状分泌腺由叶原基表皮的1个细胞发育而来,该细胞经1次纵裂和1次横裂形成4个细胞,位于表皮内的2个细胞经1次纵裂形成4个基细胞,位于表皮外的2个细胞经3... 应用石蜡切片制片方法,研究了黄花蒿腺毛状分泌腺的起源和发育.结果表明,黄花蒿腺毛状分泌腺由叶原基表皮的1个细胞发育而来,该细胞经1次纵裂和1次横裂形成4个细胞,位于表皮内的2个细胞经1次纵裂形成4个基细胞,位于表皮外的2个细胞经3次横裂形成2个柄细胞和6个分泌细胞.成熟腺体由12个细胞构成,包括4个基细胞,2个柄细胞,6个分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腺毛状分泌腺 起源 发育
下载PDF
珊瑚菜植株分泌道发育和分布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辛华 丁雨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利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对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Fr.Schmidt ex Miq.)体内分泌道的发育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珊瑚菜的分泌道有分枝,为溶生型,由1层分泌细胞围绕腔道而成。珊瑚菜叶片的分泌道发育较早,在幼叶阶段即发育成形。在... 利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对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Fr.Schmidt ex Miq.)体内分泌道的发育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珊瑚菜的分泌道有分枝,为溶生型,由1层分泌细胞围绕腔道而成。珊瑚菜叶片的分泌道发育较早,在幼叶阶段即发育成形。在根的次生韧皮部、根状茎的皮层和靠近初生木质部的髓部、叶脉的薄壁组织、叶柄维管束周围和厚角组织内侧的薄壁组织、花序轴正对维管束的皮层薄壁组织中以及果实的果壁维管束内外侧的薄壁组织中均分布有分泌道,分泌道在珊瑚菜体内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菜 分泌道 发育 分布
下载PDF
鹅掌柴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木珠 丁雨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727-1731,共5页
对鹅掌柴(ScheffleroctophyllaHarms.)花蜜腺的发育进行解剖结构观察。鹅掌柴花盘蜜腺位于下位子房上方环绕花柱基部。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心皮维管束与其相邻并发出一些伸入蜜腺基部的短分枝。蜜腺起源于心皮原基基部外侧的... 对鹅掌柴(ScheffleroctophyllaHarms.)花蜜腺的发育进行解剖结构观察。鹅掌柴花盘蜜腺位于下位子房上方环绕花柱基部。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心皮维管束与其相邻并发出一些伸入蜜腺基部的短分枝。蜜腺起源于心皮原基基部外侧的几层细胞。鹅掌柴花蜜腺为淀粉型蜜腺,淀粉粒为许多微小颗粒聚集成的复粒。原蜜汁由蜜腺基部维管束的筛管提供,达产蜜组织细胞和表皮细胞后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泌出的蜜汁一部分来自淀粉粒的降解,一部分来自泌蜜期输入的原蜜汁。表皮和产蜜组织细胞均具泌蜜功能。泌出的蜜汁大部分通过气孔排出,还有部分由角质层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柴 花蜜腺 发育解剖
下载PDF
慈姑雌花蜜腺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平 赵立志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299,共3页
应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慈姑雌花蜜腺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慈姑雌花蜜腺不很发达,无明显的成形蜜腺,仅存在腺细胞及分泌道,腺细胞位于最外(最下)轮雌蕊基部的花托表面,由腺细胞构成腺表皮,属于花托蜜腺.它仅有一层分... 应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慈姑雌花蜜腺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慈姑雌花蜜腺不很发达,无明显的成形蜜腺,仅存在腺细胞及分泌道,腺细胞位于最外(最下)轮雌蕊基部的花托表面,由腺细胞构成腺表皮,属于花托蜜腺.它仅有一层分泌表皮(腺表皮)而未分化出特殊的产蜜组织,又属于非结构蜜腺.腺表皮由一层近方形的大型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厚,细胞核大,内含丰富多糖类物质.根据其蜜腺的位置及结构,可以推测其蜜腺可能是由花的雄蕊退化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花蜜腺 解剖
下载PDF
烟台补血草盐腺结构及发育过程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辛莎莎 谭玲玲 初庆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2,共6页
利用叶表皮离析、扫描电镜以及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烟台补血草〔Limonium franchetii(Debx.)Kuntze〕叶片盐腺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烟台补血草叶片上、下表皮均有盐腺分布,上、下表皮的盐腺密度分别为7.57和8... 利用叶表皮离析、扫描电镜以及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烟台补血草〔Limonium franchetii(Debx.)Kuntze〕叶片盐腺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烟台补血草叶片上、下表皮均有盐腺分布,上、下表皮的盐腺密度分别为7.57和8.09 mm-2,同一时期叶片上表皮盐腺密度略小于下表皮。烟台补血草的成熟盐腺是由20个细胞构成的复合结构,其中,中央有4个分泌细胞,每个分泌细胞外侧均伴有1个长方形的毗邻细胞,再向外依次包围着4个内杯状细胞和4个外杯状细胞,靠近叶肉细胞处还有4个收集细胞,收集细胞与盐腺的其他细胞同源;在4个分泌细胞顶端的角质层中央各有1个小孔,称为泌盐孔。烟台补血草盐腺发育过程依次经历原表皮细胞期、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和20细胞期6个阶段,由1个单独的原表皮细胞发育而成,发育过程中细胞均进行垂周分裂;另外,同一时期的叶片存在盐腺发育不同步的现象。根据观察结果推测烟台补血草主要通过泌盐孔向外泌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补血草 盐腺 泌盐孔 结构 发育过程 泌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