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叶薯蓣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军超 李向民 +1 位作者 郭晓思 潘新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842-1848,共7页
对国内盾叶薯蓣资源概况、分布范围、生态环境、化学成分、品种选育、组织和细胞培养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盾叶薯蓣是我国特有的甾体激素类药源植物,也是世界上薯蓣皂甙元含量最高的资源植物,广泛分布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地区.适宜生长... 对国内盾叶薯蓣资源概况、分布范围、生态环境、化学成分、品种选育、组织和细胞培养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盾叶薯蓣是我国特有的甾体激素类药源植物,也是世界上薯蓣皂甙元含量最高的资源植物,广泛分布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地区.适宜生长区为陕西南部和湖北武当山区,在海拔400~700m、年平均温度16~18℃、年降水量800~900mm、相对强光913~1004μmol·m-2·s-1之间的山地棕壤和山地黄壤等腐殖质深厚的近酸性土壤中生长较为适宜;由于其长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形成了分化显著的生态型,并且在形态特征与遗传特性等方面表现显著,据此已选育出多个栽培品种;组织培养技术是进行种苗生产、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化皂甙生产的有效途径;薯蓣皂甙主要分布于根状茎中,根状茎主要由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在基本组织中的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周皮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使根状茎迅速生长,薯蓣皂甙主要分布于基本组织薄壁细胞中;影响盾叶薯蓣皂甙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分布区、海拔、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也有株间差异、生长时间、生育期、开花时间、根状茎水分含量及形态等自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资源 分布区 适生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薯蓣属植物地下茎淀粉粒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杭悦宇 徐珞珊 +2 位作者 史德荣 秦慧贞 周义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8,共8页
对中国薯蓣属(Dioscorea L.)40个种类地下茎的淀粉粒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中国薯蓣属植物地下茎淀粉粒主要有单粒和复粒2种形态。单粒淀粉粒以类圆形为主,脐点多为点状。复粒淀粉粒可分为2类:A型由2~3个淀粉小粒构成,... 对中国薯蓣属(Dioscorea L.)40个种类地下茎的淀粉粒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中国薯蓣属植物地下茎淀粉粒主要有单粒和复粒2种形态。单粒淀粉粒以类圆形为主,脐点多为点状。复粒淀粉粒可分为2类:A型由2~3个淀粉小粒构成,以卵圆形和三角形为主,脐点点状且大多不明显,少数种类层纹清晰;B型由10个以上的淀粉小粒构成,以圆形为主,脐点不明显,无层纹。根状茎组(Sect.Stenophora Uline)、基生翅组(Sect.Opsophyton Uline)和周生翅组(Sect.Enantiophyllum Uline)均为单粒淀粉粒;顶生翅组(Sect.Shannicorea Prain et Burkill)为复粒淀粉粒A型;丁字型毛组(Sect.Combilium Pra Jnet Burkill)和白薯莨组(Sect.Lasiophyton Uline)为复粒淀粉粒B型;复叶组[Sect.Botryosicyos(Hochst.)Uline]兼有单粒和复粒淀粉粒。淀粉粒形态特征支持白薯蓣(D.hispida Dennst.)由复叶组分出单列成组及毛芋头薯蓣(D.kamoonensis Kunth)和高山薯蓣(D.delavayi Franch.)互为独立种的分类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属 地下茎 淀粉粒形态 分类学意义
下载PDF
山薯试管零余子的诱导 被引量:8
3
作者 严华兵 梁春秀 +3 位作者 杨丽涛 卜朝阳 闭志强 李杨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1641-1645,共5页
以山薯无菌苗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BA、NAA、JA、蔗糖浓度、光周期以及不同培养方式对试管零余子诱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S+2.0mg/LBA+0.1mg/LNAA+80g/L蔗糖+5.0g/L琼脂+1.5g/L活性炭,12h/d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为2000lx)是试管零余子... 以山薯无菌苗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BA、NAA、JA、蔗糖浓度、光周期以及不同培养方式对试管零余子诱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S+2.0mg/LBA+0.1mg/LNAA+80g/L蔗糖+5.0g/L琼脂+1.5g/L活性炭,12h/d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为2000lx)是试管零余子诱导较优的培养条件。经过2个月的培养,试管零余子诱导率达90%以上,零余子发生个数为1.44个/株。蔗糖浓度是影响试管零余子发生的最重要因素,高蔗糖浓度(80g/L)能促进试管零余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薯 试管零余子 试管薯 蔗糖浓度
下载PDF
黄姜提取皂素过程中淀粉的回收与利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徽 蔡勇 +2 位作者 周春仙 苏元智 侯立松 《化学工程师》 CAS 2005年第8期7-9,共3页
本文针对黄姜提取皂素过程中存在的废水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先将黄姜酶解发酵制取酒精,再水解提取皂素的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发酵及水解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明显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可大幅度缓解皂素水解液... 本文针对黄姜提取皂素过程中存在的废水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先将黄姜酶解发酵制取酒精,再水解提取皂素的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发酵及水解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明显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可大幅度缓解皂素水解液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淀粉 皂素 水解
下载PDF
穿龙薯蓣种群濒危机制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瑞兰 聂江丽 丛沛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100,共5页
依据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凉水保护区实验地资料 ,建立了穿龙薯蓣种群濒危机制的CTM(ContinuousTimeMarkovApproach)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穿龙薯蓣种群随海拔高度的演化趋势预测和自然、人为因素... 依据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凉水保护区实验地资料 ,建立了穿龙薯蓣种群濒危机制的CTM(ContinuousTimeMarkovApproach)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穿龙薯蓣种群随海拔高度的演化趋势预测和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程度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 70 0~ 2 90 0m区间穿龙薯蓣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长势相对良好 ,其它地段较差。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穿龙薯蓣种群总体濒危 ,但影响因子周期长短不一 ,有些因子可以人为控制、有些则是自然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 种群 濒危 马尔可夫方法 薯蓣科
下载PDF
薯蓣属植物人工杂交后代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宝成 杭悦宇 +3 位作者 周义峰 王筱璐 赵亚美 韦阳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3-17,共5页
以湖北武当山的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为主要亲本,与重庆金佛山的盾叶薯蓣、小花盾叶薯蓣(D.parviflora C.T.Ting)及黄独(D.bulbifera L.)进行种内和种间杂交,并获得部分杂交组合的F1代植株。将F0代种子与F1代... 以湖北武当山的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为主要亲本,与重庆金佛山的盾叶薯蓣、小花盾叶薯蓣(D.parviflora C.T.Ting)及黄独(D.bulbifera L.)进行种内和种间杂交,并获得部分杂交组合的F1代植株。将F0代种子与F1代植株进行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率比较,并与亲本进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同工酶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亲本及其杂交后代的结实率、种子萌发率和实生苗存活率均存在明显差异;亲本和F1代的同工酶酶谱较丰富,部分杂种与亲本的相似度较高,并出现各自的特征酶带。运用同工酶技术可以鉴别杂种的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属 杂交育种 同工酶 杂种鉴定
下载PDF
淮山药组培苗假植基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培新 陈少雄 +1 位作者 王长龙 林凯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61-2561,2565,共2页
探讨淮山药组培苗假植的适宜基质,结果显示:不同基质对淮山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以处理Ⅰ生长最好,即泥炭土5∶珍珠岩3∶河沙2配比的基质较为适宜。
关键词 淮山药 组培苗 假植基质 生长
下载PDF
山药的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微 于成龙 +3 位作者 宋宏光 陈秀丽 刘玉兵 贾建辉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年第5期84-85,共2页
近年来,人们对山药的研究及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山药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山药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山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山药 保健功能 食品加工
下载PDF
腐植酸对盾叶薯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永兵 李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6-258,共3页
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盾叶薯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120~360mg·L-1的浓度范围内的结果表明,①腐植酸不影响盾叶薯蓣种子萌发时间,但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整齐度。腐植酸处理浓度为120mg·L-1时,发芽整齐度比对照缩短7.... 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盾叶薯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120~360mg·L-1的浓度范围内的结果表明,①腐植酸不影响盾叶薯蓣种子萌发时间,但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整齐度。腐植酸处理浓度为120mg·L-1时,发芽整齐度比对照缩短7.4d,萌发率可提高22.61~31.67个百分点。②种植盾叶薯蓣幼苗时进行120mg·L-1腐植酸处理,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冠比,但对根茎的含水量没有影响。在种植幼苗时进行360mg·L-1腐植酸浇灌处理,对幼苗的株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根系和根冠比的促进作用也最好。③在对幼苗进行腐植酸处理时,200、280、360mg·L-1的处理均可使叶绿素含量极显著的提高;浓度为280和360g·L-1的处理可使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盾叶薯蓣 种子萌发 幼苗形成
下载PDF
穿龙薯蓣的生长规律分析
10
作者 姚运生 贾丹 +1 位作者 陈义纯 肖丽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439-4441,4451,共4页
通过试验观测,分析了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植株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生长规律,结合Logistic模型和Growth模型分别对穿龙薯蓣植株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生长进行了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对穿龙薯蓣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 通过试验观测,分析了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植株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生长规律,结合Logistic模型和Growth模型分别对穿龙薯蓣植株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生长进行了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对穿龙薯蓣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长量的Logistic模型拟合的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80、0.985、0.985;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干重增长的Growth模型拟合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810、0.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形态生长 生物量 生长曲线
下载PDF
黄独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郑玉红 夏冰 +3 位作者 杭悦宇 周义峰 王筱璐 吴宝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11-2017,共7页
采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了我国14个黄独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从55条简单重复序列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0条带,其中67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95.7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黄独原变种内Nei s基因多样性(h)为0.294 9,有效... 采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了我国14个黄独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从55条简单重复序列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0条带,其中67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95.7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黄独原变种内Nei s基因多样性(h)为0.294 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91 1,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44 8.种水平h为0.326 3,Ne为1.552 9,I为0.488 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782 1,基因流(Nm)为0.139 3.聚类分析表明来自海南省和台湾省的样品与我国内陆的样品较早分离.据此可将来自我国内陆的样品分为5组.ISSR聚类分析基本上支持依据形态特征对黄独变种的划分.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云南可能是黄独在我国的分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独 遗传多样性 ISSR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光照对盾叶薯蓣荧光光谱和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菊凤 李鹄鸣 +1 位作者 廖飞勇 何平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80-85,共6页
对生长在10,55,100,270μmol·m-2·s-1光强下弱光生态型盾叶薯蓣的长期适应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长光条件不同其77K荧光峰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弱光条件(10,55μmol·m-2·s-1)下无F595和F740荧光峰(55μmol·m-2... 对生长在10,55,100,270μmol·m-2·s-1光强下弱光生态型盾叶薯蓣的长期适应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长光条件不同其77K荧光峰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弱光条件(10,55μmol·m-2·s-1)下无F595和F740荧光峰(55μmol·m-2·s-1下有F740肩峰),但有F720主峰;能量主要分配到光系统II;暗适应后引起了LHCII和CP43组成的功能发生改变;红光诱导分配到光系统II的能量比例下降;类囊体膜折叠指数较大,淀粉粒较小.较强光条件(100,270μmol·m-2·s-1)下77K荧光光谱无F720,但有F740峰较强;光系统II的激发能量较强;暗适应后增加了LHCI到PSI-RC的传递效率;红光诱导分配到光系统II的能量比例下降;类囊体膜折叠指数较小,淀粉粒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弱光生态型盾叶薯蓣 77K荧光光谱 叶绿体结构
下载PDF
应用糖化酶改良法提取黄姜皂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雨丝 朱迟 +1 位作者 黄文敏 陈思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3,共3页
采用糖化酶改良法对鲜黄姜进行酶解,使黄姜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与皂素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黄姜皂素的收获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盐酸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最适酶解条件为温度60~65℃,时间30~60min,糖化酶用量200U·g-1,p... 采用糖化酶改良法对鲜黄姜进行酶解,使黄姜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与皂素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黄姜皂素的收获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盐酸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最适酶解条件为温度60~65℃,时间30~60min,糖化酶用量200U·g-1,pH值4 0~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糖化酶改良法 提取技术 黄姜皂素 收获率 质量 消耗量 使用量 PH值 薯蓣皂素
下载PDF
穿龙薯蓣的花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雨晴 高润梅 +3 位作者 党裳霓 冯宇梅 杨柳 白甜雨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5,共8页
花序是影响植物繁殖的关键性状,也在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的花序类型具有多样型,但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且常有争议。为明晰穿龙薯蓣的花序类型及特征,本研究以观察测量为主,结... 花序是影响植物繁殖的关键性状,也在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的花序类型具有多样型,但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且常有争议。为明晰穿龙薯蓣的花序类型及特征,本研究以观察测量为主,结合石蜡制片技术,对穿龙薯蓣的花序形态、数量性状及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穿龙薯蓣雌花形成腋生的穗状花序,具退化雄蕊,具花粉囊,但不产生花粉;雄花序特征与现有资料的描述不尽相同,雄花序生于叶腋或顶生于侧枝,花序主轴为无限花序,侧轴为蝎尾状单歧聚伞花序,整体为形似穗状的混合花序;由于雄株部分侧枝叶片退化,腋生花序向顶逐渐短缩,与顶生花序结合呈圆锥状;雄花序的长度、小花数量、小花密度及花期时间等均高于雌花序。本研究发现,穿龙薯蓣雌雄花序形态与有限花序向无限花序演化过程相符,具原始性,可保证传粉的成功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 花序类型 混合花序
下载PDF
四倍体和二倍体盾叶薯蓣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受性分析
15
作者 赵猛 徐增莱 +2 位作者 汪琼 史云云 贾成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Flowering process of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was observed,and pollen viability and stigma receptivity of tetraploidy and diploidy of D.zingiberensis were also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her of ... Flowering process of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was observed,and pollen viability and stigma receptivity of tetraploidy and diploidy of D.zingiberensis were also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her of D.zingiberensis had opened before male flower bloomed.Pollen viability of tetraploidy and diploidy was 59.7% and 74.9% respectively during flowering beginning period,and pollen viability was high in 24 h of flowering but reduced quickly after 36 h.Stigmas of tetraploidy and diploidy maintained a high receptivity in 24 h of flowering and then descended quickly,a part of stigmas of tetraploidy lost the receptivity after flowered 6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四倍体 二倍体 花粉活力 柱头可受性
下载PDF
薯蓣属马肠薯蓣的分类修订
16
作者 周义峰 陈闽 +1 位作者 孙小芹 杭悦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马肠薯蓣(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隶属于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inn.)根状茎组(Sect.Stenophora Uline)^([1])278。Prain等^([2])根据1928年秦仁昌采自广西罗城县大林山的标本(秦仁昌5319,... 马肠薯蓣(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隶属于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inn.)根状茎组(Sect.Stenophora Uline)^([1])278。Prain等^([2])根据1928年秦仁昌采自广西罗城县大林山的标本(秦仁昌5319,5335)命名马肠薯蓣,并建立Sect.Illigerestrum Prain et Burkill^([3]),将马肠薯蓣归入该组。该组地上茎几乎不分枝,左旋;叶3裂,无毛;雄花簇生成小伞状或总状,花被片呈轮状排列;花药6枚,3大、3小;雌花花被片呈轮状排列,总状花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肠薯蓣 Sect.Illigerestrum Prain ET Burkill 分类修订
下载PDF
中国薯蓣属基生翅组分类修订
17
作者 周义峰 陈闽 +1 位作者 孙小芹 杭悦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在查阅标本、野外调查和长期引种观察的基础上,对中国薯蓣属(Dioscorea Linn.)基生翅组(Sect.Opsophyton Uline)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编制了检索表。结果表明:根据花、果实、叶片和珠芽(零余子)形态,修订后... 在查阅标本、野外调查和长期引种观察的基础上,对中国薯蓣属(Dioscorea Linn.)基生翅组(Sect.Opsophyton Uline)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编制了检索表。结果表明:根据花、果实、叶片和珠芽(零余子)形态,修订后的中国薯蓣属基生翅组包括黄独(D.bulbifera Linn.)及其变种,分别为黄独(原变种)(D.bulbifera var.bulbifera Linn.)、白金山药(D.bulbifera var.albotuberosa Y.F.Zhou,Z.L.Xu et Y.Y.Hang)、异叶黄独(D.bulbifera var.heterophylla Prain et Burkill)、大花黄独(D.bulbifera var.simbha Prain et Burkill)和短序黄独(D.bulbifera var.brachybotryum Y.Y.Hang et Y.F.Zhou)。其中,新变种1个,即短序黄独。将分布于海南的原名为雷公薯处理为异叶黄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属 基生翅组 分类修订 中国 检索表
下载PDF
参薯组织培养的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
18
作者 蒙真铖 苏翠 +1 位作者 杨曦 孔得信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43-48,共6页
以参薯茎段为研究材料,使用0.1%Hg Cl2进行不同消毒时间的消毒处理,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参薯无菌苗的诱导、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薯茎段以0.1%Hg Cl2消毒7 min效果较好,污染率低,存活率及发芽率较高;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以参薯茎段为研究材料,使用0.1%Hg Cl2进行不同消毒时间的消毒处理,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参薯无菌苗的诱导、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薯茎段以0.1%Hg Cl2消毒7 min效果较好,污染率低,存活率及发芽率较高;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GA30.1 mg/L+AC 1.0 g/L+蔗糖3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IBA 0.5 mg/L+蔗糖25 g/L+AC 0.5 g/L;添加0.5~1 g/L的AC能有效减小参薯组培苗的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薯 多因子 正交试验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辽东山区穿龙薯蓣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
19
作者 郑颖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7期75-76,共2页
介绍了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生物学特性、选地整地、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栽植后管理等方面的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为辽东地区道地药材穿龙薯蓣人工栽培的规范化及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仿野生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