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物源隐蔽度对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影响
1
作者 李殿伟 曹钰炜 +3 位作者 张承志 高明 常诗麒 徐梦昊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S01期164-168,共5页
为了探究食物源隐蔽度对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影响,试验在牡丹江市三道林场农林生态区,采用标签标记法追踪调查释放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3种种子,分析不同隐蔽度条件下种子命... 为了探究食物源隐蔽度对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影响,试验在牡丹江市三道林场农林生态区,采用标签标记法追踪调查释放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3种种子,分析不同隐蔽度条件下种子命运和搬运距离的差异。结果表明,啮齿动物对3种种子消耗率均超过92.00%,但不同种子的命运表现出较大差异。红松(37.98%)和蒙古栎(38.63%)种子被取食的比例高于毛榛(22.44%),而毛榛(76.28%)种子扩散的比例高于红松(61.42%)和蒙古栎(53.93%)。不同隐蔽度条件下,种子命运存在显著差异,原地取食种子在隐蔽度低处(7.56%)显著小于隐蔽度高处(15.69%);而搬运后取食种子比例恰好相反,隐蔽度低处(26.85%)显著高于隐蔽度高处(15.92%);搬运后取食的距离隐蔽度低处(3.36 m)也显著大于隐蔽度高处(0.79 m)。说明食物源的隐蔽度是影响啮齿动物贮藏策略的重要因素,啮齿动物更倾向于在隐蔽度高的地点取食,或将食物搬离隐蔽度低的地点后取食或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源隐蔽度 捕食风险 贮食行为 种子命运 啮齿动物
下载PDF
黑腹绒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晓琳 鲍毅新 +2 位作者 郑荣泉 吴跃灵 卢晓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From 2003 to 2004,the seasonal changes in digestive tract morphology in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from Yiwu,Zhejiang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length,wet and dry weight of to... From 2003 to 2004,the seasonal changes in digestive tract morphology in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from Yiwu,Zhejiang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length,wet and dry weight of total gut.The results showed:winter>spring>summer>autumn in length;spring>winter>autumn>summer in wet weight;and winter>spring>autumn>summer in dry weight.For the separate organs of the total gut,stomach did not change seasonally except for length which was the longest in winter.The wet and dry weights of small intestine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among different seasons.The results were:spring>autumn>winter>summer in wet weight;and winter>spring>autumn>summer in dry weight.No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was found in length for small intestine.The wet weight of caecum showed significant seasonal changes 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winter and spring.No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dry weight and length for caecum.Seasonal acclimatization caused large intestine to change dramatically,being larger in spring and winter than in the other two season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organs showed different responses and changed by different magnitudes,to the seasonal acclimatization.This suggests that the adjustments in capacity and siz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digestive strategies of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绒鼠 消化道长度 消化道重量 消化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文蛤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应雪萍 张永普 +2 位作者 宋晓东 蔡希武 陈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1年第2期60-67,共8页
文蛤消化系统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肠、肛门以及肝脏等部分,无唾液腺和食道腺,也无齿舌,其消化管壁的结构与一般软体动物的消化管壁基本相同,主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但肌层很薄。本文对文蛤消化系统各... 文蛤消化系统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肠、肛门以及肝脏等部分,无唾液腺和食道腺,也无齿舌,其消化管壁的结构与一般软体动物的消化管壁基本相同,主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但肌层很薄。本文对文蛤消化系统各部分的解剖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利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晶杆与肝脏中的几种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消化系统 组织解剖 形态学 肝脏 唇瓣 晶杆
下载PDF
双团棘胸蛙消化道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姚艳红 蒲德永 +1 位作者 王志坚 张汉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4-149,共6页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团棘胸蛙 消化道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路纪琪 牛红星 +1 位作者 吕九全 瞿文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8-80,共3页
本文对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秃鹫具有粗大的食管 ,发达的嗉囊 ,盲肠极度退化 ,肌胃内无明显的类角质膜。
关键词 秃鹫 消化系统 形态学 隼形园 食管 嗉囊 盲肠 肌胃 类角质膜
下载PDF
中华蟾蜍消化道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岳兴建 张耀光 王志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3-389,共7页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华蟾蜍消化道 ,结果表明 :舌有粘膜腺 .口咽腔具皱褶 ,其粘膜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口咽腔及食道粘膜中有巨型杯状细胞 ,食道至胃的粘膜层有丰富的粘液细胞 ,食道 -贲门区具绒毛 .这些是中华蟾蜍与摄食有...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华蟾蜍消化道 ,结果表明 :舌有粘膜腺 .口咽腔具皱褶 ,其粘膜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口咽腔及食道粘膜中有巨型杯状细胞 ,食道至胃的粘膜层有丰富的粘液细胞 ,食道 -贲门区具绒毛 .这些是中华蟾蜍与摄食有关的重要适应性特征 .整个消化道有 5类粘液细胞———大型柱状粘液细胞、I型矮柱状粘液细胞、II型矮柱状粘液细胞、巨型杯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蟾蜍 消化道 组织学 组织化学 适应性特征 粘液细胞 粘膜腺 皱褶
下载PDF
商城肥鲵消化道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吕九全 路纪琪 +1 位作者 牛红星 王玉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2,共4页
该文首次报道了商城肥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及其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 :除口腔外 ,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 ,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 ;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 ,食道无纵肌层 ;胃、肠... 该文首次报道了商城肥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及其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 :除口腔外 ,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 ,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 ;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 ,食道无纵肌层 ;胃、肠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粘膜上皮的皱褶程度、腺体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城肥鲵 消化道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海湾扇贝消化系统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宜艳 孙虎山 +1 位作者 孙修勤 李光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AB-PAS染色,对人工养殖的1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壳长35~40 mm)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海湾扇贝唇瓣、口唇、胃、肠、直肠、晶杆囊和肝脏中均有粘液细胞分布,其中,内唇瓣的内表皮和外唇瓣的外表皮粘液细胞数量...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AB-PAS染色,对人工养殖的1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壳长35~40 mm)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海湾扇贝唇瓣、口唇、胃、肠、直肠、晶杆囊和肝脏中均有粘液细胞分布,其中,内唇瓣的内表皮和外唇瓣的外表皮粘液细胞数量较多,其中Ⅱ型(AB-PAS染色呈蓝色)最多,Ⅳ型(蓝紫色)次之,Ⅲ型(紫红色)较少,Ⅰ型(红色)极少;内唇瓣的外表皮和外唇瓣的内表皮粘液细胞仅在每一横褶的皱褶处集中分布,多为Ⅱ型,另有少量Ⅳ型。口唇粘液细胞较多,排列比较紧密,Ⅱ型最多,ⅣJ型次之。胃粘液细胞数量很少,均为Ⅱ型。肠粘液细胞(Ⅱ型)较多,在肠上皮细胞较薄的区域分布密集。直肠粘液细胞(Ⅱ型)较多。晶杆囊粘液细胞(Ⅱ型)仅分布于局部。粘液细胞(Ⅱ型)在肝脏仅有少量分布于输出管壁和外上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消化系统 粘液细胞
下载PDF
虎纹蛙消化道两种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盛周 吴孝兵 陈壁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研究虎纹蛙消化道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兔疫阳性细胞的形态与分布。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5-羟色胺免疫阳性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十二脂肠密度最高,直肠其次,食道最低。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胃幽门部和胃体,... 目的:研究虎纹蛙消化道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兔疫阳性细胞的形态与分布。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5-羟色胺免疫阳性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十二脂肠密度最高,直肠其次,食道最低。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胃幽门部和胃体,小肠各段亦有少数分布,直肠和食道中没有。结论:虎纹蛙消化道5-HT和SS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点与多种动物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蛙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定位
下载PDF
克氏螯虾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欧阳珊 吴小平 +2 位作者 颜显辉 罗怀发 周春花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5,99,共5页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消化道内表面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 ,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整个消化道各段均为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表面覆盖有几...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消化道内表面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 ,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整个消化道各段均为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表面覆盖有几丁质层。食道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中有皮肤腺和纵肌束。消化腺即肝脏为多分支的盲管 ,肝盲管上皮由肝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胃的表面有刚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螯虾 消化系统 组织学 扫描电镜 形态结构 消化道 消化腺 肝脏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 被引量:25
11
作者 应雪萍 童莉里 黄晓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20,共7页
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消化道各部分结构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可口革囊星虫消化道由翻吻、咽、食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翻吻收缩性很强;肠道极长,沿纺锤肌螺旋缠绕成肠索。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 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消化道各部分结构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可口革囊星虫消化道由翻吻、咽、食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翻吻收缩性很强;肠道极长,沿纺锤肌螺旋缠绕成肠索。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组成。除肠外,消化道上皮细胞均有发达的纤毛,肠上皮细胞主要具发达的微绒毛;粘膜下层及肌层的发达程度因消化道的部位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消化道 组织学 形态学
下载PDF
大鸨(Otis tarda limaells)胰腺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玉堂 田秀华 +1 位作者 于学伟 高中信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鸨胰腺超微结构 ,探讨大鸨胰腺功能。 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 3例大鸨胰腺。 结果 大鸨的胰外分泌部为管泡状腺 ,腺小叶由于缺乏叶间结缔组织而界限不如哺乳动物的明显。叶间隙似导管 ,小叶间导管管壁简化以至由胰腺分泌细... 目的 观察大鸨胰腺超微结构 ,探讨大鸨胰腺功能。 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 3例大鸨胰腺。 结果 大鸨的胰外分泌部为管泡状腺 ,腺小叶由于缺乏叶间结缔组织而界限不如哺乳动物的明显。叶间隙似导管 ,小叶间导管管壁简化以至由胰腺分泌细胞代替。仅在 3个小叶间能见到单个长梭状结缔组织细胞 ,其胞质变细伸展进入两叶间隙中间构成 1条中等密度线。外分泌细胞可分为明暗两种。胰的内分泌细胞呈岛状或单个散布于胰外分泌腺中。胰岛分A和B两种 ;A胰岛仅由A细胞构成。B胰岛主要由B和D两种细胞构成 ,其中B细胞数量多 ;D细胞含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超微结构 大鸨 电镜观察
下载PDF
三种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柳劲松 孙儒泳 王德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3,共6页
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和黑线姬鼠(A.agrarius)夏季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3种啮齿动物总消化道的长度及重量(含内容物重和总干组织重),各器官的长度,胃、小肠和盲肠等长度,小肠和盲肠含内... 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和黑线姬鼠(A.agrarius)夏季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3种啮齿动物总消化道的长度及重量(含内容物重和总干组织重),各器官的长度,胃、小肠和盲肠等长度,小肠和盲肠含内容物重,盲肠和大肠去内容物重,小肠、盲肠和大肠总干组织重等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以植物为食的棕背的总消化道、小肠、盲肠和大肠的长度或重量明显长于或重于其他两种鼠类。后肠可作为衡量草食性动物食物质量的指标。3种啮齿动物可通过消化道形态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背孵 林姬鼠 黑线姬鼠 消化道形态
下载PDF
毛蚶消化系统形态学、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许星鸿 阎斌伦 +2 位作者 郑家声 徐国成 时冬晴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0,共8页
运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蚶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瓣、晶杆囊外的消化管... 运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蚶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瓣、晶杆囊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和食道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消化道其它部位的粘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除口腔腹面的外膜为浆膜外,其余皆为纤维膜。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食道、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和消化盲囊腺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腺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和肠的粘膜下层、消化盲囊腺上皮和结缔组织中含有钙和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组织化学
下载PDF
社鼠和褐家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杜卫国 鲍毅新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1-277,共7页
测定了浙江金华的社鼠和褐家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野生社鼠消化道各器官无论长度还是重量都有明显季节差异 ,在寒冷的冬季具有相对较大的小肠、大肠、盲肠 ,雄性社鼠的消化道长度在秋季由于食物条件的改善而明显下降 ,但雌性... 测定了浙江金华的社鼠和褐家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野生社鼠消化道各器官无论长度还是重量都有明显季节差异 ,在寒冷的冬季具有相对较大的小肠、大肠、盲肠 ,雄性社鼠的消化道长度在秋季由于食物条件的改善而明显下降 ,但雌性社鼠由于在秋季仍有繁殖负担 ,其消化道长度下降不明显 ;而家栖的褐家鼠只有总消化道、小肠和大肠的长度有季节差异 ,冬、春季高于夏、秋季。消化道形态季节变化与温度、食物条件和繁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 褐家鼠 消化道 季节动态 长度 重量
下载PDF
单环刺螠虫消化道组织学和细胞学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邵明瑜 张志峰 +2 位作者 康庆浩 马卓君 王开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5-270,共6页
对单环刺虫(UrechisunicoinctusVonDrasche)消化道的结构进行了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单环刺虫消化道可分为咽、食道、嗉囊、砂囊、胃、中肠、呼吸肠、直肠和排泄腔。咽、食道和直肠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对单环刺虫(UrechisunicoinctusVonDrasche)消化道的结构进行了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单环刺虫消化道可分为咽、食道、嗉囊、砂囊、胃、中肠、呼吸肠、直肠和排泄腔。咽、食道和直肠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嗉囊、砂囊、胃、中肠和呼吸肠壁仅由粘膜层和外膜组成。除食道外,胃之前的消化道及直肠上皮细胞均有发达的纤毛,中肠和呼吸肠上皮主要为微绒毛。消化道上皮主要分为3类细胞,第1种为柱状上皮细胞;第2种为粘液细胞;第3种为分泌细胞。粘液细胞和分泌细胞散布于柱状上皮细胞之间,且结构和数量随部位而异:粘液细胞在咽、食道、嗉囊、胃、中肠和直肠上皮中有较多的分布,分泌细胞在砂囊、胃、中肠和呼吸肠中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螠虫 消化道 结构
下载PDF
白冠长尾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路纪琪 吕九全 +2 位作者 朱家贵 张可银 瞿文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5-87,共3页
本文对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观察与研究 .结果表明 ,白冠长尾雉的小肠相对较长 ,盲肠发达 .文中还就白冠长尾雉的消化系统与部分鸡形目鸟类及猛禽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消化系统 形态学 小肠 盲肠 鸡形目 口腔 适应性特征
下载PDF
黄羊胃肠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邹琦 王丽萍 +1 位作者 王永林 周晓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59,共3页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健康成年黄羊胃、肠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胃壁构造基本相同、粘膜上皮都是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角化。瘤胃粘膜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舌状乳头.无粘膜肌层;网胃粘膜形成许多皱襞,...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健康成年黄羊胃、肠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胃壁构造基本相同、粘膜上皮都是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角化。瘤胃粘膜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舌状乳头.无粘膜肌层;网胃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在皱襞上和网孔底上有许多圆锥状乳头.网胃皱襞两侧有向垂直方向伸出的嵴瓣胃粘膜形成各种不同长度的瓣叶.瓣叶两侧遍布粗糙短小乳头.瓣胃粘膜肌发达.大瓣叶内中央肌层与两侧的粘膜肌层行走方向彼此垂直。前三个胃粘膜固有膜内均无腺体。皱胃粘膜光滑、胃底区粘膜有13~16个螺旋形大皱襞.胃小密集、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固有膜发达.由密集的胃底腺所占据.但腺管较短。小肠较长,固有层内有小肠腺及淋巴组织.十二指肠粘膜下层有十二指肠腺:大肠粘膜光滑.无环行皱襞和肠绒毛、固有膜内有直而密集的大肠腺.肠腺由单层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直肠壁内弹性纤维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羊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山溪鲵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安书成 李仲杰 张育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5,共3页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山溪鲵的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粘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及断面的结构特征。发现咽和食道上皮表面有比较发达的微脊 ;胃粘膜上皮表面有微绒毛 ,周围的长而密集 ,顶部的短而稀少 ;肠粘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似苔藓状覆盖在...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山溪鲵的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粘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及断面的结构特征。发现咽和食道上皮表面有比较发达的微脊 ;胃粘膜上皮表面有微绒毛 ,周围的长而密集 ,顶部的短而稀少 ;肠粘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似苔藓状覆盖在细胞的表面 ;杯状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溪鲵 微脊 微绒毛 杯状细胞 扫描电镜 消化道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生殖腺及消化道GnRH及其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蕾 冯俏丽 +6 位作者 纪惠玲 张勇 孙绪德 黄威权 贾友宏 谢莉萍 张荣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81-2083,共3页
目的 :观察合浦珠母贝生殖腺及消化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GnRH)及其受体的表达及分布 ,为进一步研究GnRH对合浦珠母贝生殖和消化功能的调控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SP法 .结果 :... 目的 :观察合浦珠母贝生殖腺及消化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GnRH)及其受体的表达及分布 ,为进一步研究GnRH对合浦珠母贝生殖和消化功能的调控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SP法 .结果 :在消化道的上皮细胞 ,固有层细胞和生精小管上皮细胞 ,GnRH及其受体均呈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物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呈阴性反应 ,卵巢间质细胞均呈弱阳性反应 .结论 :合浦珠母贝生殖腺及消化道既能分泌GnRH又能表达其受体 ,说明GnRH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来调节合浦珠母贝的繁殖及消化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受体 GNRH 免疫组织化学 生殖腺 消化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