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50MHz微波与γ射线联合辐射对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敏霞 聂继华 +3 位作者 朱建全 钱程 汪国海 童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2-176,共5页
探讨微波及微波联合γ射线照射对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胞内游离Ca2+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将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C)、微波组(M)、电离组(I)和联合组(IM)。M和IM组接受4mW/cm2的微波辐射3d,2h/d;... 探讨微波及微波联合γ射线照射对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胞内游离Ca2+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将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C)、微波组(M)、电离组(I)和联合组(IM)。M和IM组接受4mW/cm2的微波辐射3d,2h/d;第4天,I和IM组接受5Gy1Gy/min)的γ射线照射。采用Ca2+-Mg2+-ATP酶测试盒检测胞内Ca2+-Mg2+-ATP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MMP;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变化。结果发现,与C组相比,I和IM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各组细胞MMP未见明显变化;M、I和IM组胞内游离Ca2+明显升高,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2450MHz微波可使胞内Ca2+显著上升,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未观察到微波与γ射线照射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Γ射线 神经胶质细胞 凋亡 MMP CA2+ Caa+-Mg2+-ATP酶
下载PDF
Holzer氏神经胶质纤维染色方法的改良
2
作者 田玉旺 丁华野 李景仁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8-388,共1页
Holzer氏神经胶质纤维染色方法的改良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田玉旺,丁华野北京卫戍区292医院病理科李景仁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观察神经胶质纤维的变化是鉴别诊断神经胶质细胞瘤和其它肿瘤的可靠依据。其中Holzer氏... Holzer氏神经胶质纤维染色方法的改良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田玉旺,丁华野北京卫戍区292医院病理科李景仁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观察神经胶质纤维的变化是鉴别诊断神经胶质细胞瘤和其它肿瘤的可靠依据。其中Holzer氏磷钼酸结晶紫染色是常用的方法,但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纤维 染色方法 神经胶质细胞 结晶紫 锰酸钾 北京军区总医院 染色性 神经系统疾病 无水酒精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神经功能网络假说浅谈
3
作者 冯志强 《生理通讯》 2006年第4期105-107,共3页
一、神经功能网络的组成 神经功能网络假说是本人在已知的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就某些神经部位及功能表述上存在的混乱,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提出的。神经功能网络由神经元和与之共生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液理化因... 一、神经功能网络的组成 神经功能网络假说是本人在已知的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就某些神经部位及功能表述上存在的混乱,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提出的。神经功能网络由神经元和与之共生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液理化因素共同组成,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三者呈三圆互交的关系(图),既有各自的功能又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以往对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结果,实际上包含了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没有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神经元传导、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作为条件,神经组织的功能活动亦不可能正常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网络 假说 神经元 动态发展 理化因素 神经系统 相互影响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营养缺乏条件下引发细胞损伤效应分子机制研究
4
作者 王海龙 王豪 +4 位作者 裴思竹 孟晓佳 阎沁 邓玉林 马宏 《生命科学仪器》 2014年第5期42-45,共4页
本文旨在探究脑缺血环境下,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自噬与凋亡诱导TRAIL蛋白分泌的关系。为了模拟脑缺血的环境,我们采用培养基中血清缺乏的饥饿环境来培养U251和U87两种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并检测TRAIL蛋白的分泌及其对细胞死亡的... 本文旨在探究脑缺血环境下,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自噬与凋亡诱导TRAIL蛋白分泌的关系。为了模拟脑缺血的环境,我们采用培养基中血清缺乏的饥饿环境来培养U251和U87两种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并检测TRAIL蛋白的分泌及其对细胞死亡的作用。结果发现,饥饿环境可引发神经胶质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且该过程可通过营养供给得到恢复。在细胞自噬过程中,TRAIL蛋白的分泌水平也得以升高,通过TRAIL蛋白抗体封闭实验间接证实了TRAIL蛋白对饥饿引发细胞死亡的促进作用。但自噬对TRAIL分泌的调控机理,以及TRAIL在细胞自噬和凋亡调控网络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TRAIL 神经胶质 缺血 饥饿
下载PDF
Does Muller Cell Differentiation Occur Prior to the Emergence of Synapses in Embryonic Turtle Retina?
5
作者 Yolanda Segovia Rosa Maria Perez +1 位作者 Norberto Mauricio Grzywacz Joaquin De Jua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11期1200-1205,共6页
MOiler cells are the main glial cells in the retina, and are related to plexiform layer activity.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uller cells are involved in the synaptic conservation, plasticity, development a... MOiler cells are the main glial cells in the retina, and are related to plexiform layer activity.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uller cells are involved in the synaptic conservation, plasticity, development and metabolism of glutamate. During turtle retinal development, layers, cells and synapses appear at different time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emergence of Muller cells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ynaptogenesis. The authors used retinas from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embryos at stages S14, 18, 20, 23, and 26. Some retinas were processed with immunocytochemistry in order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glutamine synthetase in Muller cells, which was used as a marker of these ceils. Other retinas from the same stages were processed for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Samples were observed in confocal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 respectively.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 that glutamine synthetase expression in MOiler cells occurs at S18,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the retinal layers and the early synap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APTOGENESIS retinal development glutamine synthetase ULTRASTRUCTURE immunochemistry.
下载PDF
Gastrodin blocks neur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glial cells mediated by kainic acid 被引量:4
6
作者 Guifang Sun Zhihao Yuan +7 位作者 Boai Zhang Yanjie Jia Yangfei Ji Xingrong Ma Yu Liu Yanru Liu Quanqing Wen Yanling Zh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891-895,共5页
Kainic acid can simulate excitatory amino acids in vitro. Neur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newborn Wistar ra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exposed to 100 4 000 #M kainic acid for 7 days to induce neuronal cell differe... Kainic acid can simulate excitatory amino acids in vitro. Neur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newborn Wistar ra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exposed to 100 4 000 #M kainic acid for 7 days to induce neuronal cell differentiation, causing the number of astrocytes to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reatm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0.5 mg/L gastrodin and kainic acid also caused the number of differentiated neurons to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with kainic acid alone Experiment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gastrodin reduces the excitability of kainic acid and induces neur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nic acid GASTRODIN neur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微世界——神经胶质细胞
7
《飞碟探索》 2015年第11期4-4,共1页
图为神经胶质细胞的双光子荧光图像,放大倍数为400倍。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两种细胞组成,其中胶质细胞主要扮演提供支撑、供给营养、维持环境及提供绝缘的角色。在人脑中,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比例估计约为10:1.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世界 荧光图像 放大倍数 细胞组成 神经系统 神经元 双光子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可直接编程为脑神经细胞
8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7期5-5,共1页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实验表明,其他细胞可以在大脑中通过重新编程直接转化为神经细胞,这一成果标志着细胞疗法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键词 脑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直接编程 研究人员 直接转化 重新编程 细胞疗法 大脑
下载PDF
新方法让脑细胞再生不再半途而废
9
《创新科技》 2011年第3期33-33,共1页
据日本媒体2月21日报道,名古屋市立大学的泽本和延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为脑损伤的小鼠注射一种有益的蛋白质,结果使小鼠的受损脑细胞恢复程度显著提高,其成功再生的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这种细胞的功能是保护脑神经细胞... 据日本媒体2月21日报道,名古屋市立大学的泽本和延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为脑损伤的小鼠注射一种有益的蛋白质,结果使小鼠的受损脑细胞恢复程度显著提高,其成功再生的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这种细胞的功能是保护脑神经细胞并为它们提供营养。可引起儿童脑瘫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就是脑血流减少,供氧不足,进而导致这种神经胶质细胞死亡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再生 脑损伤 神经胶质细胞 脑神经细胞 动物实验 名古屋市 恢复程度 细胞死亡
下载PDF
什么样的人能成科学家
10
作者 马爱平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7年第12期17-18,共2页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很多人认为他的大脑是人类中最好的大脑。虽然身体被火化,大脑却被保留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多少年来,他大脑的奥秘一直深深吸引着研究人员。最近,科研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很多人认为他的大脑是人类中最好的大脑。虽然身体被火化,大脑却被保留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多少年来,他大脑的奥秘一直深深吸引着研究人员。最近,科研人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每个神经元里都拥有非常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的数量多于正常人,这使得他的大脑可能具备更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神经胶质细胞 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 科学研究 研究人员 科研人员 大脑
下载PDF
放射状胶质细胞研究新进展
11
作者 余涛 冯林音 《生命科学》 CSCD 1999年第3期125-126,共2页
主要综述了放射状胶质细胞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完成引导神经元迁移的重要使命后转化为星状胶质细胞,以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星状胶质细胞反分化为放射状胶质细胞的可能机理的研究和放射状胶质细胞引导神经元迁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放射状胶质细胞 反分化 特征 星状胶质细胞
下载PDF
显示动物脑组织神经胶质细胞的Golgi改良法
12
作者 廖夏林 《抚州师专学报》 1997年第3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动物组织 脑组织 神经胶质细胞 Golgi法
下载PDF
蛋白质NRG1-Ⅲ启动神经胶质细胞制造髓鞘质
13
作者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制造 蛋白质 神经纤维 信息传递 神经细胞 相互作用 科学家
下载PDF
中、美科学家揭示大脑视皮层的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性独特功能,全面挑战长期来人们对神经胶质细胞的传统认识
14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2,共1页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日援引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7月1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瞻姆斯·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视皮层中一种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方位选择性...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日援引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7月1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瞻姆斯·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视皮层中一种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方位选择性是指该种细胞只能在特定方位(比如90度)视觉刺激出现时才会作出反应,以前科学家认为只有神经元才具备这种功能。中美科学家的研究还揭示,这种胶质细胞的方向选择性功能高于相邻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方位选择性 科学家 视皮层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大脑 传统
下载PDF
Effects of estrogen on collagen gel contraction by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 被引量:5
15
作者 QIU Qing-hua CHEN Zhi-Yi YIN Li-li ZHENG Zhi WU Xing-w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4098-4103,共6页
Background There are definite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tients with macular holes. Menopausal women over 50 years are most affected. We aim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strogen on collagen gel contraction by cultured hum... Background There are definite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tients with macular holes. Menopausal women over 50 years are most affected. We aim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strogen on collagen gel contraction by cultured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 It is speculated that estrogen could strengthen the tensile stress of the macula by maintaining the correct morphology and contraction. Methods Estrogen was used to determine its effects on collagen gel contraction, and its function was measured using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cells.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 were cultured in collagen solution. The cells were then exposed to collagen gels and the degree of contraction of the gel was determined. Results Estrogen at differing concentrations had no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 However, after exposed to collagen gel block, less contraction was noted in the estrogen-treated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Estrogen can inhibit collagen gel contraction by glial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a mechanism for macular hole formation, which is observed in menopausal fem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ROGEN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原文传递
人类神经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澄波 陈惠 +1 位作者 徐建兰 徐群渊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4-336,共3页
目的获得能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蛋白的人类神经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基因片段。方法分离神经胶质细胞瘤的mRNA,逆转录,采用PC... 目的获得能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蛋白的人类神经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基因片段。方法分离神经胶质细胞瘤的mRNA,逆转录,采用PCR技术,获得GDNF基因片段,将其组装入高效表达载体pBV220中,表达、分离表达产物。测定其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神经营养作用。结果PCR后获得402bp的GDNF编码成熟蛋白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表明:第424碱基由A变为G。将此片段组装入原核表达载体后,在菌体可溶性蛋白中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GDNF。1000ml培养液可获4mgGDNF粗制品,50ng粗制品可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生长。结论获得了GDNF基因片段,并使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在菌体可溶性蛋白组分中获得了具有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生长的GDNF成熟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克隆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神经胶质细胞真的能生成牙齿吗
17
作者 周波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87-87,共1页
牙齿是人类最坚固的器官,也是咀嚼、摄取食物所必需的器官。形成牙齿的细胞被称为成牙细胞,传统观点认为,成牙细胞源自于牙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而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内的,起着支持和滋养神经元作用... 牙齿是人类最坚固的器官,也是咀嚼、摄取食物所必需的器官。形成牙齿的细胞被称为成牙细胞,传统观点认为,成牙细胞源自于牙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而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内的,起着支持和滋养神经元作用的一大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牙齿 间充质干细胞 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 器官 牙髓
原文传递
Virology:博尔纳病毒研究新突破
1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3期I0001-I0001,共1页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及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人员发现在博尔纳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感染后的人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水平及组蛋白中乙酰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变化。这项研究工作在2014年9月著名的科学杂志《vir...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及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人员发现在博尔纳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感染后的人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水平及组蛋白中乙酰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变化。这项研究工作在2014年9月著名的科学杂志《virology》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神经胶质细胞 医科大学 研究人员 生物科技 复旦大学 蛋白质组 乙酰化
原文传递
《细胞-报告》:研究发现导致神经病变性疼痛物质
1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5期I0004-I0004,共1页
神经病变性疼痛是由于癌症和糖尿病等原因损伤神经而导致的慢性疼痛,患者非常痛苦,甚至穿衣服时轻碰身体,都会非常疼痛。此前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脑和脊髓中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过度活跃,会产生使神经兴奋的物质,从而引起疼痛。但... 神经病变性疼痛是由于癌症和糖尿病等原因损伤神经而导致的慢性疼痛,患者非常痛苦,甚至穿衣服时轻碰身体,都会非常疼痛。此前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脑和脊髓中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过度活跃,会产生使神经兴奋的物质,从而引起疼痛。但是小神经胶质细胞为何会活跃的机制却一直没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慢性疼痛 神经病 物质 变性 损伤神经 神经损伤 神经兴奋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reprogrammed patient cells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y of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20
作者 Kimberly M. CHRISTIAN Hongjun SONG Guo-li MING 《Frontiers in Biology》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Cellular reprogramming allows for the de novo generation of human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Crucially, this technology preserves the genome of the donor individ... Cellular reprogramming allows for the de novo generation of human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Crucially, this technology preserves the genome of the donor individual and thus provides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genetic influences on neuronal pathophysiology. Although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adult somatic cells to neurons is now possible, the majority of recent studies have use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derived from patient fibroblasts to generate neural progenitors that can be differentiated to specific neural cell types. Investigations of monogenic diseases have established proof-of-principle for many aspects of cellular disease modeling, including targete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onal populations and rescue of phenotypes in patient iPSC lines. Refinement of protocols to allow for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iPSC lines from large patient cohorts may reveal common functional pathology and genetic interactions in diseases with a polygenic basis. We review several recent studies that illustrate the utility of iPSC-based cellular models of neurodevelopmental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o identify novel phenotype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ROGRAMMING IPSCS NEURODEVELOPMENT NEURODEGENE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