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斑猛虾蛄幼体的发育 被引量:4
1
作者 郑雅友 李正良 +3 位作者 杨章武 郑养福 蔡英明 何海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9,共8页
通过对眼斑猛虾蛄(Harpiosquillaannandalei)幼体各发育期的连续取样,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系统地观察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并描图。眼斑猛虾蛄假蚤状幼体经11次蜕皮,在水温24~27℃,盐度25.4~29.0的条件下,历时49d,发育变态成... 通过对眼斑猛虾蛄(Harpiosquillaannandalei)幼体各发育期的连续取样,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系统地观察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并描图。眼斑猛虾蛄假蚤状幼体经11次蜕皮,在水温24~27℃,盐度25.4~29.0的条件下,历时49d,发育变态成仔虾蛄;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体长1.75~1.83mm,头部有一长额角,头胸甲形状似龟壳,有1对腹侧齿,四角有刺,后部中间有一较长棘刺;第Ⅵ期头胸甲形状渐变成梯形,腹侧齿5对,第一触角中鞭萌芽,第二触角内肢发育呈短芽状,第Ⅷ期头胸甲左右两侧边缘开始渐向下弯卷;第Ⅺ期(Z11)体长15.10~17.20mm,第二触角内肢发育成鞭状且分为14~16节,尾肢外肢2节,内肢1节;Ⅰ期仔虾蛄体长14.50~16.10mm,长额角消失,头胸头形状仍为梯形,但光滑无腹侧齿,前侧角圆形,后侧角有二个缺角,这是该种的特征,后部中间棘刺消失,头胸甲占体长的比例明显缩小,形似成体虾蛄。眼斑猛虾蛄的幼体与黑斑口虾蛄的幼体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头胸甲与体长的比例,头胸甲的长宽比及第二触鳞片刚毛数和尾节的侧小齿、中间小齿和亚中间小齿的齿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斑猛虾姑 假蚤状幼体 形态发育
下载PDF
口虾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母昌考 王春琳 +1 位作者 李英文 崔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以口虾结为材料进行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肌肉、心脏、腹鳃、肝胰腺及眼球5种组织器官进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腹鳃... 以口虾结为材料进行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肌肉、心脏、腹鳃、肝胰腺及眼球5种组织器官进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腹鳃、肝胰腺和心脏中有2条酶带,眼球中只有1条酶带,心脏中的谱带表达最浓,而腹鳃中的酶带表达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乳酸脱氢酶(LDH) 同工酶 电泳 组织特异性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区虾蛄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梓荣 张汉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5-130,共6页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虾蛄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虾蛄类有15种,隶属于4科7属。虾蛄类可以分为3种生态类群:热带生态类群、热带亚热带生态类群和广温性生态类群,并以热带亚热带类群...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虾蛄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虾蛄类有15种,隶属于4科7属。虾蛄类可以分为3种生态类群:热带生态类群、热带亚热带生态类群和广温性生态类群,并以热带亚热带类群为主。依据Pinkas等(1971)提出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判定,优势种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猛虾姑Harpiosquilla harpax、长叉口虾蛄Oratosquilla nepa、棘突猛虾姑Harpiosquilla raphidea,它们属于虾蛄科和猛虾蛄科,其渔获率(1.86kg/h)占虾蛄类渔获率(1.90kg/h)的98.17%。经济虾蛄类为口虾蛄、黑斑口虾蛄、猛虾姑、长叉口虾蛄和装饰口虾蛄Oratosquilla ornata,它们属于虾蛄科和猛虾蛄科,其渔获率(1.84kg/h)占虾蛄类渔获率(1.90kg/h)的96.85%。虾蛄类平均生物量为42.18kg/km2,经济虾蛄类平均生物量为40.85kg/km2。虾蛄类的区域生物量分布:B断面最高(76.27kg/km2),A断面最低(25.13kg/km2);虾蛄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49.24kg/km2),冬季最低(32.29kg/km2)。虾蛄类的生物量分布与水深成负相关,密集分布于10~40m深的水域,尤以10m水深附近最多,达173.40kg/km2,10m水深附近分布种类全属于经济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蛄类 种类组成 生态类群 生物量分布 南海北部陆架区
下载PDF
渤海湾葫芦岛海域口虾蛄mt COI基因序列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代臻 丁鸽 +1 位作者 张华彬 唐伯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线粒体COI基因具有较高的进化速率,这个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无脊椎动物的种群多样性分析中。本研究通过对mt COI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初步得出口虾蛄COI基因序列的数据特征和基因多样性情况,进而为渤海湾口虾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野生种质... 线粒体COI基因具有较高的进化速率,这个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无脊椎动物的种群多样性分析中。本研究通过对mt COI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初步得出口虾蛄COI基因序列的数据特征和基因多样性情况,进而为渤海湾口虾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野生种质资源情况评估、优良种群选择和保护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COI基因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Beagle犬的心电图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常青 黄玲 +1 位作者 张奉学 罗红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25-227,共3页
记录50 头6 ~8 月龄Beagle 犬Ⅱ导联的正常心电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雌性与雄性犬比较,各项指标测量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 。对70 头Beagle 犬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比率为11-4 % (8/70) ,T 波异常... 记录50 头6 ~8 月龄Beagle 犬Ⅱ导联的正常心电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雌性与雄性犬比较,各项指标测量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 。对70 头Beagle 犬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比率为11-4 % (8/70) ,T 波异常(T 波倒置和双相T 波) 的比率为14-2 % (10/70) ;对T波异常Beagle 犬进行了心肌酶学指标谷草转氨酶(AST) 、肌酸激酶(CK) 、乳酸脱氢酶(LDH) 测定和心脏组织学观察,并与T波正常的Beagle 犬比较,结果显示二者AST、CK、LDH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 ,但二者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BEAGLE犬 T波异常 正常 CK AST T波倒置 月龄 窦性心律不齐 雄性
下载PDF
口虾蛄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母昌考 王春琳 孙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3期50-53,共4页
以口虾蛄为材料进行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肌肉、心脏、腹鳃、肝胰腺及眼球5种组织器官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眼... 以口虾蛄为材料进行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肌肉、心脏、腹鳃、肝胰腺及眼球5种组织器官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眼球、腹鳃、肝胰腺和心脏中有2条酶带,肌肉中几乎不表达,心脏中SOD2和肝胰腺中SOD1谱带表达最浓,而腹鳃中的酶带表达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电泳 组织特异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