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及内毒素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的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冬梅 田余祥 +2 位作者 孔艺平 宫德正 陈海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及内毒素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时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MODS模型,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内毒素以及肠道游离内毒素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肠...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及内毒素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时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MODS模型,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内毒素以及肠道游离内毒素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肠道专性厌氧菌的数量明显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比例倒置,内毒素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器官功能 内毒素 综合征 革兰阴性杆菌 毒素含量 SD大鼠 酵母多糖 腹腔注射 定量分析 双歧杆菌 肠道细菌 MODS S模型 静脉血 外周血 厌氧菌 模型组 显著性 微生态
下载PDF
中国大鲵资源现状及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雒林通 万红玲 +1 位作者 兰小平 李三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0-103,共4页
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近十年来虽然中国大鲵人工繁殖及规模化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种群数量也有一定的恢复,但由于对中国大鲵遗传背景缺乏了解,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濒危问题... 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近十年来虽然中国大鲵人工繁殖及规模化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种群数量也有一定的恢复,但由于对中国大鲵遗传背景缺乏了解,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濒危问题。目前,中国大鲵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区系分类、生态、形态、解剖、繁殖、胚胎发育、起源演化等宏观方面,而遗传学、生理生化、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微观方面的研究较少。结合现有资料将目前大鲵保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资源现状 遗传多样性 保护遗传学
下载PDF
中国小鲵属一新种(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晓虹 瞿文元 牛红星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3-387,共5页
对采自我国河南省商城的一种小鲵标本进行了研究 ,认为与我国产小鲵科已知属、种及日本产小鲵属相近种均不相同 ,被确定为新种 ,即豫南小鲵Hynobiusyunanicussp .nov .。
关键词 两栖纲 有尾目 小鲵科 小鲵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瘰螈属(有尾目,蝾螈科)一新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松 田应洲 谷晓明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0-413,共4页
作者在贵州省织金县采集到一批蝾螈科瘰螈属动物标本,与该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1新种,即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成体头部后端两侧各有3条退化的鳃迹... 作者在贵州省织金县采集到一批蝾螈科瘰螈属动物标本,与该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1新种,即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成体头部后端两侧各有3条退化的鳃迹,明显呈童体型;体背嵴两侧各有1条土黄色纵纹;指、趾两侧无缘膜,无内、外掌突;肛后尾腹鳍褶橘红色或橘黄色,约在后3/4处此颜色消失。本文统计并记述了新种的外形、头骨特征、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有尾目 蝾螈科 瘰螈属 新种 贵州
下载PDF
中国大鲵机械感受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国华 程红 +2 位作者 付宏兰 马淑芳 白焕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7-592,T001,共7页
首次以透射电镜研究了大鲵成体 (实验材料共两条 )皮肤侧线器官中机械感受器即表面神经丘和陷器官的超微结构 ,并在这两种感受器官之间进行了比较。它们都由三种细胞组成 :周围的套细胞 ,底部的支持细胞以及中央的感觉细胞 ;且感觉细胞... 首次以透射电镜研究了大鲵成体 (实验材料共两条 )皮肤侧线器官中机械感受器即表面神经丘和陷器官的超微结构 ,并在这两种感受器官之间进行了比较。它们都由三种细胞组成 :周围的套细胞 ,底部的支持细胞以及中央的感觉细胞 ;且感觉细胞的游离面均有一根动纤毛和几十根静纤毛。但这两种器官在大小、各种细胞的数量、形状和排列上不同 ,尤其是表面神经丘感觉细胞游离面纤毛具有双向极性 ,而陷器官体现为多向极性 ;表面神经丘的突触球集中分布于一个特殊的感觉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侧线 神经丘 纤毛 突触球 机械感受器
下载PDF
中国大鲵的繁殖生态暨行为学观察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红星 王开锋 +2 位作者 权清转 范维端 方树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70-75,共6页
在秦岭地区天然水域大鲵简易繁苗法和仿生态亲鲵培育池繁苗的基础上,论述了促成大鲵繁苗的8项生态因子.秦岭地区大鲵繁育日度与江汉平原区存在较大差异;大鲵在不同产区繁殖期和繁殖盛期的时间,建议各地应抓住当地的繁殖时机做好繁苗工... 在秦岭地区天然水域大鲵简易繁苗法和仿生态亲鲵培育池繁苗的基础上,论述了促成大鲵繁苗的8项生态因子.秦岭地区大鲵繁育日度与江汉平原区存在较大差异;大鲵在不同产区繁殖期和繁殖盛期的时间,建议各地应抓住当地的繁殖时机做好繁苗工作.记述了大鲵在催情效应期亲吻、顶腹、嬉戏、交尾等繁殖行为.对大鲵繁殖配组的性比、繁殖日度、繁殖时间、雌雄性腺发育同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繁殖生态 性行为
下载PDF
大鲵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方耀林 张燕 +1 位作者 杨焱清 肖汉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1,共4页
以线粒体DNA控制区为分子标记,对汉水流域大鲵(Anddas davidianus)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在获得的757bp的碱基序列中,有18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部碱基数的2.38%;基因突变以转换为主,有一处插入或缺失;A、T、C、G四... 以线粒体DNA控制区为分子标记,对汉水流域大鲵(Anddas davidianus)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在获得的757bp的碱基序列中,有18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部碱基数的2.38%;基因突变以转换为主,有一处插入或缺失;A、T、C、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8%、33.0%、20.9%、14.3%,且A+T的含量(64.8%)明显高于G+C的含量(35.2%)。28个样本检测到8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核苷酸变异在0.13%-1.74%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指数分别为h=0.8230±0.0440和π=0.00446±0.00122,显示了大鲵驯养群体的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孑遗动物新疆北鲵的分子特征及其进化生物学研究(Ⅰ) 被引量:5
8
作者 屈良鹄 王秀玲 +2 位作者 陈月琴 王宁 周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5,共4页
通过对孑遗两栖动物新疆北鲵(Ranodonsibiricus)核糖体18SRNA基因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从基因水平揭示北鲵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孑遗动物的发生及其演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首次对新疆北鲵核糖体18S... 通过对孑遗两栖动物新疆北鲵(Ranodonsibiricus)核糖体18SRNA基因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从基因水平揭示北鲵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孑遗动物的发生及其演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首次对新疆北鲵核糖体18SRNA基因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鲵 分子特征 进化生物 北鲵 Jie遗动物
下载PDF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1
9
作者 骆剑 肖亚梅 +3 位作者 罗凯坤 黄小西 彭亮跃 刘筠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2-1499,共8页
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胚胎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及器官发育特点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为中国大鲵胚胎发育制定出完整的分期标准.中国大鲵胚胎发育过程依据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 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胚胎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及器官发育特点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为中国大鲵胚胎发育制定出完整的分期标准.中国大鲵胚胎发育过程依据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孵化阶段,共20个时期.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大鲵的胚胎发育特征与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黑斑蛙(R.nigromaculata)大体相似,主要的差异表现在早期卵裂方式以及消化系统的发育方面.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表明,中国大鲵卵裂并非盘状卵裂类型.同时,中国大鲵胚胎发育过程中前三次卵裂均为经裂,胚胎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迟缓,无平衡器或口吸盘等,这些均为中国大鲵胚胎发育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胚胎发育 卵裂 器官发生
下载PDF
黑藻早期个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玫 王臣 刘鸣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9-533,共5页
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个体发育中的胚胎发育(从合子到种子胚)和种苗发育(从种子到种苗)进行了研究。发现沉水植物黑藻与挺水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在胚柄只有1—2个细胞、种子胚苗端发达根端未分化、萌发后根端... 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个体发育中的胚胎发育(从合子到种子胚)和种苗发育(从种子到种苗)进行了研究。发现沉水植物黑藻与挺水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在胚柄只有1—2个细胞、种子胚苗端发达根端未分化、萌发后根端始分化、分生区之上产生根环与下胚轴毛、初生根短命等特点上基本相同,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藻 胚胎发育 种苗发育
下载PDF
中国两栖类一新种(有尾目,小鲵科)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放 蒋爱伍 蒋得斌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0-674,共5页
对2003年2月、2005年11月采自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种小鲵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特征与现有的小鲵都不相同,确定为中国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1新种,即猫儿山小鲵Hynobiusmaoer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 对2003年2月、2005年11月采自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种小鲵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特征与现有的小鲵都不相同,确定为中国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1新种,即猫儿山小鲵Hynobiusmaoer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标本室,部分副模标本(MESH05111001,MESH05111002)保存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有尾目 小鲵科 小鲵属 新种 广西
下载PDF
商城肥鲵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淑辉 吕九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本文报导了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皮肤的显微结构和特点,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其他有尾两栖类相似。文中重点对唇褶、体背、尾,腹等部位皮肤特点进行了描述。不同部位皮肤厚度有一定差异... 本文报导了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皮肤的显微结构和特点,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其他有尾两栖类相似。文中重点对唇褶、体背、尾,腹等部位皮肤特点进行了描述。不同部位皮肤厚度有一定差异,颗粒腺和粘液腺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颗粒腺以体背部、尾背部和耳区较密集。尾背部颗粒腺极发达,腺体特别大而多。粘液腺分布广,遍布全身皮肤中。不同部位两种腺体密度有一定差异。皮肤中微血管丰富。有皮下淋巴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城肥鲵 皮肤 组织学 小鲵科
下载PDF
挂榜山小鲵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及D-loop区序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巍 牛艳东 +2 位作者 周毅 王星 邓学建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研究克隆了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分别为1 551 bp和803 bp.运用MEGA4.0软件P-distance法分别比较COⅠ基因及D-loop区小鲵科19个物种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与小鲵属遗传距... 研究克隆了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分别为1 551 bp和803 bp.运用MEGA4.0软件P-distance法分别比较COⅠ基因及D-loop区小鲵科19个物种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与小鲵属遗传距离比与小鲵科其它属物种的小,并且挂榜山小鲵与Zhang et al(2006)提交的中国小鲵相应序列的遗传距离几乎为0,构建了MP分子系统发生树也显示挂榜山小鲵与小鲵属同属一个分支,且与Zhang et al提交的中国小鲵聚为一小支.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挂榜山小鲵属于小鲵科小鲵属,这与传统分类学方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榜山小鲵 COⅠ基因 D-LOOP区 分类地位
下载PDF
粤北南岭无斑肥螈的种群结构及食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剑 邹佩贞 +1 位作者 温彩燕 李石洲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南岭山区的无斑肥螈 (Pachytritonlabiatus)主要分布于海拔 85 0m以上的山区溪流中 ,当雌性头体长 >5 5mm ,雄性头体长 >4 5mm时 ,卵巢和精巢分别开始明显发育 ;生殖时期为每年 9~ 1 0月份 ;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主要食饵为环节... 南岭山区的无斑肥螈 (Pachytritonlabiatus)主要分布于海拔 85 0m以上的山区溪流中 ,当雌性头体长 >5 5mm ,雄性头体长 >4 5mm时 ,卵巢和精巢分别开始明显发育 ;生殖时期为每年 9~ 1 0月份 ;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主要食饵为环节、软体、节肢动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斑肥螈 种群结构 食性 南岭地区
下载PDF
我国现存有尾类及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晓虹 瞿文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6-71,共6页
本文从地理分布特征和数量方面介绍了我国现存的 3 7种 (亚种 )有尾类动物 。
关键词 有尾类 研究现状 地理分布 两栖动物
下载PDF
广西两种瘰螈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军 袁志刚 +1 位作者 胡启平 刘清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瘰螈和富钟瘰螈的一些数量性状在种内两性间及种间的差异。方法:用统计学软件分别对两种瘰螈雌雄两性的体质量、全长、头长、头宽、头体长、颈围、尾高和尾长及四个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种内,两种瘰螈的雌性在尾长... 目的:研究广西瘰螈和富钟瘰螈的一些数量性状在种内两性间及种间的差异。方法:用统计学软件分别对两种瘰螈雌雄两性的体质量、全长、头长、头宽、头体长、颈围、尾高和尾长及四个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种内,两种瘰螈的雌性在尾长、全长上均大于雄性,富钟瘰螈雌性尾高小于雄性,且均具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种间,除雌性尾长、两性的头体长/全长、头长/头体长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指标的差别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且以广西瘰螈的均值为大。结论:两种瘰螈在种内两性间和种间都存在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瘰螈 富钟瘰螈 数量性状 统计 两栖动物
下载PDF
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鉴毅 谭永安 +5 位作者 庄平 李长松 谭启森 刘明国 陈溢安 卢兴孙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为了推动中国大鲵人工生态繁殖和迁地保护的成功 ,系统介绍了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的技术路线 ,首先收集野生中国大鲵经人工驯养成为亲本种鲵 ,种鲵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卵子、精子 ,经人工授精产生受精卵 ,再经人工孵化获得子一代幼苗 ,子一... 为了推动中国大鲵人工生态繁殖和迁地保护的成功 ,系统介绍了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的技术路线 ,首先收集野生中国大鲵经人工驯养成为亲本种鲵 ,种鲵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卵子、精子 ,经人工授精产生受精卵 ,再经人工孵化获得子一代幼苗 ,子一代经人工培育 2~ 3年产生子一代后备种鲵 ,再通过生理生态人工强化培育获得 1998年、1999年子一代亲本 ,然后经人工繁殖产生子二代大鲵 ,子二代大鲵可以放归自然保护区或供科研、观赏、商品鲵等利用。从 1998~ 2 0 0 3年共生产子一代 1 5万余尾 ,2 0 0 2年生产子二代 12 6 0尾 ,2 0 0 3年 4 80 6尾 (2年合计子二代 6 6 0 6尾 ) ,种群数量从最初的 1996年的 10 0尾增加到 2 0 0 3年的 2 31万尾 ,增长2 31倍 ,实践证明 ,此技术路线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子二代 制种 人工繁殖
下载PDF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淑辉 牛红星 徐颂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共计5种,分隶于3科,5属,即极北鲵SalamandrellakeyserlingiiDybowsky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Fei,QuetWu巫山北鲵Ran...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共计5种,分隶于3科,5属,即极北鲵SalamandrellakeyserlingiiDybowsky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Fei,QuetWu巫山北鲵Ranodonshihi(Liu)大鲵Andriasdavidianus(Blanchard)和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David)1大鲵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山区;2东方蝾螈分布于南部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3商城肥鲵、巫山北鲵、极北鲵分布区狭窄,仅分布于东南部商城县大别山区;4比较我国有尾两栖类分布,我们认为南部大别山区可能是极北鲵分布的南限和商城肥鲵的发源地和分布中心。大别和桐柏山区可能是蝾螈属在国内分布的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两栖纲 地理分布 有尾目
下载PDF
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蓓 吴邦元 +1 位作者 彭西 邹立扣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6,共5页
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研究了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基本组织形态和纤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成体大凉疣螈肺脏大体解剖为一对有弹性的中空薄壁囊状结构,内表面呈蜂窝状;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囊状肺分为气管、隔膜和肺泡的多级结构,与高等... 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研究了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基本组织形态和纤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成体大凉疣螈肺脏大体解剖为一对有弹性的中空薄壁囊状结构,内表面呈蜂窝状;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囊状肺分为气管、隔膜和肺泡的多级结构,与高等动物肺脏的基本结构相似,但肺泡数量少,表明其呼吸功能较弱.对纤维分布的观察结果表明,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气管和肺泡壁拥有较为丰富的胶原纤维.该文首次对大凉疣螈做了肺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为更深入了解疣螈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疣螈 肺脏 组织形态
下载PDF
大鲵精巢的解剖及组织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进辉 江辉 +2 位作者 谭理琦 周玉林 李丽平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对 3只成年不同时期的大鲵精巢进行大体解剖及组织形态结构观察 ,结果表明 ,大鲵精巢由被膜和实质构成。被膜由外层的腹膜和内层的白膜构成 ,白膜从精巢头部向实质伸入形成隔膜 ,把精巢实质分成许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精小叶 ;大鲵精巢实... 对 3只成年不同时期的大鲵精巢进行大体解剖及组织形态结构观察 ,结果表明 ,大鲵精巢由被膜和实质构成。被膜由外层的腹膜和内层的白膜构成 ,白膜从精巢头部向实质伸入形成隔膜 ,把精巢实质分成许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精小叶 ;大鲵精巢实质由皮质部和髓质部两部分构成 ,皮质部主要由精小叶和少量的间质组织构成 ,精小叶内分布有生殖细胞聚集而成的精小囊和壶腹。雄性大鲵的生殖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都是在精小囊和壶腹中进行 ,不同时期的精巢内的生殖细胞发育有一定的规律 ;髓质部主要由丰富的血窦、毛细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精巢 娃娃鱼 解剖 组织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