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3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及管理研究
1
作者 黄俊娇 斯那卓玛 鲁茸批楚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薄弱;展示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简陋,产品体验单一,游道和放牧道重合,影响环境卫生,存在疾病传播风险。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滇金丝猴科研和保护、加大展示区基础设施投入及宣传力度、成立社区发展机构、开展生态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展示区 生态旅游 社区发展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长臂猿粪便性激素水平报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威 卢学理 +3 位作者 齐旭明 袁梨 黎华福 邓怀庆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10,共8页
本研究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对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 C群中7只个体粪便中孕酮和睾酮的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海南长臂猿成年雌性个体CF01的月经周期为30 d±3 d,CF02的为34.5 d±2.... 本研究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对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 C群中7只个体粪便中孕酮和睾酮的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海南长臂猿成年雌性个体CF01的月经周期为30 d±3 d,CF02的为34.5 d±2.5 d;成年雌性与成年雄性的睾酮激素水平有显著差异,但不同个体之间中未发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本研究为首次对野生海南长臂猿的性激素水平报道,有助于了解海南长臂猿的繁殖状况,提高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岭 海南长臂猿 新鲜粪便 性激素 孕酮 睾酮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余著成 徐林莉 +4 位作者 罗水根 王梅芳 周晓 陈丹娜 金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7,共7页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开展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对合理科学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获取的位点数据,结合植被、地形和人为干扰等3类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对江山市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中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开展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对合理科学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获取的位点数据,结合植被、地形和人为干扰等3类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对江山市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中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藏酋猴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通过分析可知:藏酋猴中和高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保护区东南、东北和西北部海拔较高的阔叶林内,面积为3041.1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96%;因子变量贡献分析表明,海拔、离林道距离和坡向是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33.30%,29.40%和12.40%。结合保护区植被、地形等栖息地条件及藏酋猴生境适宜性,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保护区的功能区,防止毛竹林面积扩张引起阔叶林的退化,提高西北部与西南部适生区的连通性,为藏酋猴种群的迁移提供安全畅通的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酋猴 生境 适宜性 MaxEnt模型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恒河猴血液学、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代解杰 唐东红 +4 位作者 鲁帅尧 匡德宣 杨帆 程树军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4-230,共7页
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104只健康恒河猴的血液学、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青幼年组: 3~4岁,成年组: 5~ 10岁,老年组: 11~25岁)恒河猴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应... 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104只健康恒河猴的血液学、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青幼年组: 3~4岁,成年组: 5~ 10岁,老年组: 11~25岁)恒河猴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及分析非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正常值。结果血液学值中较明显低(P<0.05)的项目为MED。血液生化值中■猴比■猴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ALT、ALP、GGT、CHOL、APOA、HDL、LDL、P3+、BUN,较明显低(P<0.05)的项目为ALB。较明显高(P<0.05的项目为UA。各年龄组之间的分析如下:血液学值中RDW值为青幼年组比成年组及老年组均明显低(P<0.01),MEDIAN值为成年组比青幼年组较明显高(P<0.05),血液生化值中青幼年组比成年组及老年组均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ALT、ALP、GGT、P3+,青幼年组比成年组明显高(P<0.01)的项目为BUN、ALP、AST、,青幼年组比老年组明显高(P<0.01)的项目为CK、TF;成年组比老年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为CREAT,较明显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 幼年 老年 恒河猴 血液生化值 成年 正常参考值 人工饲养条件 ALP TF
下载PDF
海洋鱼类早期摄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2 位作者 张秀梅 庄志猛 于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9-74,共6页
关键词 行为生态学 海洋鱼类 摄食行为 早期阶段 人工繁育技术 早期生活史 早期生长 生态学因子
下载PDF
中国叶猴类的分类、现状与保护 被引量:57
6
作者 王应祥 蒋学龙 冯庆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6-315,共10页
中国的叶猴据记载可能有5种: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entellus)(含2亚种)、戴帽叶猴(Trachypithecuspileatus)、灰叶猴(Trachypithecusphayrei)(含2亚种)、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coisi)(含2亚种)和(?)金叶猴(Trachypithecusgeei)。... 中国的叶猴据记载可能有5种: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entellus)(含2亚种)、戴帽叶猴(Trachypithecuspileatus)、灰叶猴(Trachypithecusphayrei)(含2亚种)、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coisi)(含2亚种)和(?)金叶猴(Trachypithecusgeei)。对这些叶猴的属、种分类颇有争议:在属级水平上,曾使用过Pithecus、Semnopithecus、Presbytis和Trachypithecus作为属名,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迄今一直用Presbytis作为属名。本文采用Semnopithecus(长尾叶猴)和Trachypithecus(其他叶猴)作为属名;在种级水平上,Allen(1938)记述的云南西南部的巴氏叶猴(Pithecusobscurusbarbei),我们认为是灰叶猴的掸邦亚种(Trachypithecusphayreishanicus);T’an(1957)订的白头叶猴(Presbytisleucocephalus)应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叶猴在我国的分布系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替代分布。5种叶猴在我国均系濒危物种而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近期调查,我国叶猴的数量分别是:长尾叶猴约1000只,戴帽叶猴500~600只,灰叶猴5000~6000只,黑叶猴3200~3500只(其中白头亚种1200~1400只),金叶猴在我国是否确有分布尚待核实。80年代以来,我国多数叶猴的栖息地已划出32个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其栖息环境有所改善,人为捕杀已被禁止,数量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猴 分类 现状 保护 中国
下载PDF
海南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群落优势种及采食植物生态位特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家怡 莫罗坚 +3 位作者 庄雪影 陈庆 陈升华 张剑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7,共6页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现生栖息地群落优势种及其采食植物生态位特点,以了解它们对生境的适应和相互之间的竞争状况.在4 800 m2调查样方中,有41种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占总种数190种的21.58%,但其重...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现生栖息地群落优势种及其采食植物生态位特点,以了解它们对生境的适应和相互之间的竞争状况.在4 800 m2调查样方中,有41种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占总种数190种的21.58%,但其重要值占58.89%.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在1以上者仅有24种,占12.63%,生态位宽度小于1者比例较大,共有166种,占87.36%,其中,采食植物生态位宽度大于1者只有13种,其余28种小于1者占采食植物总数的68.29%.生态位重叠值在0.5以上的17对种群中有12对为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研究表明: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之间生境要求相似或者竞争较为激烈,迫切需要恢复栖息地低地雨林以使它们有更广阔更适宜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海南黑冠长臂猿 栖息地 群落 采食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中国猕猴的分类及分布 被引量:69
8
作者 蒋学龙 王应祥 马世来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41-247,共7页
本文根据外部形态、头骨特征及地理分布,对猕猴(Macaca mulatta)在中国的亚种分类进行了重新整理。结果表明M.m.mulatta、M.m.brevicaudus,M.m.lasiotis、M.m.littoralis和M.m.vestita均为有效亚种,M.m.tcheliensis可能也是一有效亚种。
关键词 猕猴 分类 分布 中国
下载PDF
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天翔 韩刚 +1 位作者 马国强 宋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采集丹东近海的黑鳃梅童鱼29个个体和海洲湾近海的棘头梅童鱼30个个体,开展2种梅童鱼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对2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臀鳍第一鳍棘、鳔侧枝、鳃腔和耳石等部位进行拍照及形态描述,并进行了2种梅童鱼传统形态学的8个分节特... 采集丹东近海的黑鳃梅童鱼29个个体和海洲湾近海的棘头梅童鱼30个个体,开展2种梅童鱼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对2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臀鳍第一鳍棘、鳔侧枝、鳃腔和耳石等部位进行拍照及形态描述,并进行了2种梅童鱼传统形态学的8个分节特征和14个量度特征的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鳔侧枝、鳃腔颜色和耳石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除鳔侧枝数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可数性状均无显著差异。采用贡献率大的8个参数建立2种梅童鱼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达100%;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在外部形态可量数据上虽存在个别交叉,但仍能形成各自相对集中的组;在P=0.01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2种梅童鱼在7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鳃梅童鱼 棘头梅童鱼 形态特征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单因子方差分析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食性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吕九全 路纪琪 +2 位作者 李景原 张晋豫 瞿文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1,58,共4页
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eding habits of Macaca mulatta and vegetation types in Taihang Mountains is investigated with fallow track survey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M. mulatta mainly selects the hil... 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eding habits of Macaca mulatta and vegetation types in Taihang Mountains is investigated with fallow track survey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M. mulatta mainly selects the hillside of H500~700m as its main food seeking place.Its feeding habits are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pecies number of plants in the habitats.The frequency of eating definite parts of plants by Macaca mulatta varies with the growing stages of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猕猴 食性
下载PDF
懒猴属的核糖体DNA变异及其种间分化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文 宿兵 +5 位作者 兰宏 刘瑞清 朱春玲 佴文惠 陈玉泽 张亚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9-93,共5页
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和人28S、18SrDNA探针构建了懒猴属各物种核糖体DNA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进化速率较高的非转录间隔区,在大、中、小懒猴中分别定位了23、24、24个酶切位点。大懒猴与中懒猴有13个... 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和人28S、18SrDNA探针构建了懒猴属各物种核糖体DNA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进化速率较高的非转录间隔区,在大、中、小懒猴中分别定位了23、24、24个酶切位点。大懒猴与中懒猴有13个位点不同,与小懒猴有14个位点不同,而中、小懒猴间则只有一个位点的差异。经过计算,大懒猴与中懒猴的遗传距离值为12.65%,与小懒猴的差异为14.24%,中、小懒猴间的差异则仅为0.71%。结合形态学、细胞学、线粒体DNA和前人在其它动物类群中rDNA变异的数据表明,懒猴属内似只有两个有效物种,即大懒猴和小懒猴,中懒猴与小懒猴的分化至多到半种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目 懒猴属 核糖体DNA 种间分化
下载PDF
恒河猴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戴毅 孙兴怀 +5 位作者 郭文毅 杨幼明 余晓波 钱韶红 沈颖 金晓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8-71,F007,共5页
目的建立两种激光光凝的恒河猴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评价模型眼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成年恒河猴15只,分别采用半导体倍频532激光和氩激光,在房角镜下对功能小梁网区行360°光凝。对其中7只恒河猴分别采用A超、视网膜断层成像... 目的建立两种激光光凝的恒河猴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评价模型眼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成年恒河猴15只,分别采用半导体倍频532激光和氩激光,在房角镜下对功能小梁网区行360°光凝。对其中7只恒河猴分别采用A超、视网膜断层成像仪和视网膜血流仪进行模型眼和另侧对照眼的眼球及视盘形态、血流参数的检测。结果两种光凝模式相比,眼压升高后第4周,倍频532激光组平均眼压为48.4±10.3mmHg,氩激光组平均眼压为44.2±7.0mmHg,倍频532激光组与氩激光组的三次光凝成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除视盘面积外,恒河猴模型眼的视杯形态指数、杯盘面积比、盘沿面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平均厚度,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眼轴和前房深度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筛板血流量、血流速度和红细胞移动速率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种激光光凝恒河猴小梁网均可用以建立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模型眼出现青光眼眼底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恒河猴 青光眼 慢性 相关 显著性 视网膜 评价模型 形态指数 血流速度 激光 对照 倍频 半导体 成像仪 眼压 平均 面积比 纤维层 比差 血流量 红细胞 形态学 特征性 压性 小梁 视盘 眼球 神经 眼底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社会等级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宏群 张育辉 李保国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60,共8页
等级结构在群居生活种类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尤为突出。该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灵长类等级现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述,认为等级现象与个体的年龄、性别、母亲的顺位以及呆在群内时间长短等自身因素相关,也反映在个体之间的攻击、理... 等级结构在群居生活种类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尤为突出。该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灵长类等级现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述,认为等级现象与个体的年龄、性别、母亲的顺位以及呆在群内时间长短等自身因素相关,也反映在个体之间的攻击、理毛、爬跨和近距等社会交往行为中。等级结构在不同动物中又不尽相同,故研究中需要对具体物种做具体分析。等级现象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而且对动物个体也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 等级结构 顺位 近距 爬跨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下颌骨变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晓进 翟心慧 +1 位作者 宛霞 薛德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0-65,共6页
本研究测量了18例(雄4,雌14)成年太行山猕猴下颌骨的12项变量。通过对下颌骨变量的性别判别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太行山猕猴下颌骨变量有其自身特征,与其它猕猴下颌骨资料比较表现出一定差异;用Otestat方法对... 本研究测量了18例(雄4,雌14)成年太行山猕猴下颌骨的12项变量。通过对下颌骨变量的性别判别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太行山猕猴下颌骨变量有其自身特征,与其它猕猴下颌骨资料比较表现出一定差异;用Otestat方法对有关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式,其判别率达86.86%;下颌骨变量相关性研究表明,各变量之间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大多数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较差,不同变量之间其相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下颌骨 变量 相关分析 太行山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保护 被引量:9
15
作者 季维智 邹如金 +2 位作者 商恩缘 门红升 杨上川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保护季维智,邹如金,商恩缘,门红升,杨上川(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650223)关键词非人灵长类,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病毒学Keywords:Non—huthanprimat... 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保护季维智,邹如金,商恩缘,门红升,杨上川(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650223)关键词非人灵长类,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病毒学Keywords:Non—huthanprimates,Neuroscie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灵长目 生物医学 实验动物
下载PDF
西藏芒康县滇金丝猴种群现状和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士剑 丁伟 +1 位作者 年波 张峻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通过两次考察,证实西藏芒康县目前存在3个滇金丝猴群,即小昌都群、米拉卡群和木尼群,个体数量约为300~400只.另有一个群,即下火拉群尚待证实.其中,小昌都群是芒康的最大猴群,其数量约为160~200只.芒康滇金丝猴以地衣为主要食物,所占... 通过两次考察,证实西藏芒康县目前存在3个滇金丝猴群,即小昌都群、米拉卡群和木尼群,个体数量约为300~400只.另有一个群,即下火拉群尚待证实.其中,小昌都群是芒康的最大猴群,其数量约为160~200只.芒康滇金丝猴以地衣为主要食物,所占比例可达47%~64%,而其社会结构与云南各群一致,为多个单雄多雌群(OMU)聚合为大群.这说明生境和食性等生态学差异并未改变滇金丝猴的社会结构.日趋严重的生境破碎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对滇金丝猴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加强芒康地区的滇金丝猴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目前最急迫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芒康县 生态学研究 种群现状 西藏 社会结构 生境破碎化 个体数量 人类活动 保护对策 保护区 昌都 大群
下载PDF
旅游对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江海声 王骏 刘振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6-171,共6页
1984-1989年到海南省南湾旅游观猴人数年均增长69.8%,现每年接待游人逾10万人次。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开发旅游后猕猴繁殖率下降,新生猴死亡率提高,人工投喂半驯化猴群延长了猴群分群时间,导致猕猴种群增长减慢。在... 1984-1989年到海南省南湾旅游观猴人数年均增长69.8%,现每年接待游人逾10万人次。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开发旅游后猕猴繁殖率下降,新生猴死亡率提高,人工投喂半驯化猴群延长了猴群分群时间,导致猕猴种群增长减慢。在热带地区人工投食对猕猴的繁殖季节无明显影响。在开展旅游时,应针对上述问题加强旅游管理措施,以利于猕猴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猕猴 种群增长 南湾 海南
下载PDF
扶绥黑叶猴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友邦 黄乘明 +1 位作者 黄中豪 周歧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9,共4页
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技术研究了扶绥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黑叶猴的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黑叶猴的食物种类在10~19种间变化;食物部位包括叶、果、花和芽。月食物种类与食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rho r=0.756,P=0.007〈0.0... 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技术研究了扶绥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黑叶猴的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黑叶猴的食物种类在10~19种间变化;食物部位包括叶、果、花和芽。月食物种类与食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rho r=0.756,P=0.007〈0.05),表明黑叶猴把大部分取食时间集中在少量食物种类时,其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反之最大。黑叶猴的食物多样性与食物种类月份之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表明黑叶猴在不同的月份之间以相同的食物种数和相同比例的食物部位作为食物来源。黑叶猴取食高质量食物(果实与花)的时间对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Spearman rho r=0.636,P=0.035〈0.05),这说明黑叶猴取食高质量食物会导致较高的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食物选择 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猕猴的食性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骏 江海声 +1 位作者 刘振河 冯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跟踪观察法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猕猴种群的食性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猕猴主要选择季雨林或次生季雨林为其觅食场所,栖息地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类直接影响其食性,猕猴对植物各部位的采食频度随植物生长期... 采用跟踪观察法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猕猴种群的食性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猕猴主要选择季雨林或次生季雨林为其觅食场所,栖息地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类直接影响其食性,猕猴对植物各部位的采食频度随植物生长期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食性 热带-亚热带 森林
下载PDF
白头叶猴食谱与觅食时间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乘明 孙儒泳 +2 位作者 薛跃规 韦素玲 李友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72,共8页
白头叶猴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 ,以树叶为食。对其进行跟踪观察表明白头叶猴有食物 42种 ,其中乔木占 42 .8% ,灌木占 2 6.1 % ,藤本占 2 1 .5% ,草本占 9.6% ,食物组成中树叶占63%— 95% ,果实占 5%— 35% ,花占 0— 6%。白头叶猴有两... 白头叶猴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 ,以树叶为食。对其进行跟踪观察表明白头叶猴有食物 42种 ,其中乔木占 42 .8% ,灌木占 2 6.1 % ,藤本占 2 1 .5% ,草本占 9.6% ,食物组成中树叶占63%— 95% ,果实占 5%— 35% ,花占 0— 6%。白头叶猴有两种觅食方式 ,每天猴群有觅食高峰 2次。白头叶猴觅食的持续时间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比例在一年中有季节性变化 ,表现为夏天低冬天高 ,分别为 1 0 .0 3% (6月份 )— 2 3.2 1 % (1 2月份 ) ,这与食物的丰盛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食谱 觅食时间分配 喀斯特石山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