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纹紫灰蝶生殖行为研究
1
作者 凌婧 韦建松 +3 位作者 苏静惠 李蓉 许恬 郑霞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曲纹紫灰蝶是为害苏铁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和节律,可为该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半自然环境条件下观察和分析了曲纹紫灰蝶的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及节律。发现曲纹紫灰蝶在5:00-18:59羽化,9:00-12:59时... 曲纹紫灰蝶是为害苏铁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和节律,可为该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半自然环境条件下观察和分析了曲纹紫灰蝶的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及节律。发现曲纹紫灰蝶在5:00-18:59羽化,9:00-12:59时达到羽化高峰;雄虫主动求偶和交配,交配行为发生于白天,交配高峰期为9:00-15:59,交配时长(82.85±59.76) min,交配姿势呈“一”字形;雌虫1 d内可多次产卵,产卵高峰期在8:00-8:59和14:00-15:59 2个时间段,卵多产于苏铁植物的嫩叶上,单雌产卵量为10~282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纹紫灰蝶 羽化 交配 产卵 繁殖节律
下载PDF
入侵性害虫桦潜叶蜂生活史及土壤生态适应性
2
作者 胡靓 邢蒙恩 +6 位作者 房鸿嫄 刘瀚予 杜志琦 王楠 孙艳梅 范文忠 冯立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7,共7页
【目的】研究吉林地区新发现一种害虫桦潜叶蜂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相关性,为控制该害虫扩散为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NA分子鉴定与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明确该虫的分类地位;运用室内及野外对比观察法记录害虫的生活习性,描述各... 【目的】研究吉林地区新发现一种害虫桦潜叶蜂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相关性,为控制该害虫扩散为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NA分子鉴定与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明确该虫的分类地位;运用室内及野外对比观察法记录害虫的生活习性,描述各虫态。于林间采用固定样方调查法,记录越冬前土壤内桦潜叶蜂老熟幼虫、做茧量及成虫羽化量。采用模拟成虫羽化季节月平均降水量对测试样地进行间隔周期为3天人工浇水处理,至成虫羽化。测定并记录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以及土壤化学性质对羽化的影响。【结果】该虫为桦潜叶蜂,在吉林首次发现为害白桦。在吉林年发生2代,世代不整齐。6月上旬,始见羽化的成虫,在白桦的下层叶片以幼虫潜叶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大多数幼虫脱叶落入浅土层中,少数于叶片内化蛹,并羽化出成虫,继续危害白桦中、上部嫩叶,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老熟幼虫脱叶入土,主要在5~10 cm做土茧越冬。第一代羽化成虫自白桦叶片近地处开始产卵,成虫单叶产卵4~6枚,虫口密度急剧增加则全叶均被害,严重造成落叶。第一代老熟幼虫于白桦叶片上表皮和栅栏层之间或土壤表层化蛹,第2代成虫羽化后向树冠上层迁移产卵为害。卵孵化周期为10天,幼虫共6龄。田间观察,在干旱年份羽化延迟,直至降雨成虫可陆续羽化。经土壤理化性质与翌年成虫羽化量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决定桦潜叶蜂为害发生及发生量变化的关键决定因子,相对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显著的促进成虫羽化,土壤pH、含氮量与羽化量正相关,而土壤温度对越冬后成虫羽化基本不构成影响;其他因素土壤全碳、全氮及全磷含量等对土壤中的桦潜叶蜂末龄幼虫生存无影响。【结论】在吉林地区首次发现的桦潜叶蜂,已形成区域性为害;该虫扩散受环境因素及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其中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成虫羽化量及羽化时间的关键要素,其次为土壤pH、含氮量,而其他理化性对越冬后成虫羽化基本不构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潜叶蜂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羽化
下载PDF
湖南省长沙县松褐天牛羽化规律
3
作者 余德 王子斌 +2 位作者 李密 喻锦秀 何振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73-79,共7页
为弄清松褐天牛的羽化规律,2020~2021年连续两年4-10月在长沙县布设松褐天牛诱捕器850套,收集并统计不同时段诱捕器中天牛成虫的数量。对诱集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数量用SPSS 19.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县4月12日-10月8日都能诱... 为弄清松褐天牛的羽化规律,2020~2021年连续两年4-10月在长沙县布设松褐天牛诱捕器850套,收集并统计不同时段诱捕器中天牛成虫的数量。对诱集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数量用SPSS 19.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县4月12日-10月8日都能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2020年7月7日,松褐天牛累计羽化率超过全年羽化的77%;2021年7月23日,松褐天牛累计羽化率为全年羽化率的79.0%;不同时间段松褐天牛的羽化量差异显著(P<0.05)。每年4-10月为湖南省长沙县松褐天牛的自然羽化期,其羽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羽化高峰期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羽化规律 松材线虫病 湖南省
下载PDF
温度对花绒寄甲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忠岐 李孟楼 +1 位作者 雷琼 王小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4,共6页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是寄生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锈色粒肩天牛...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是寄生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等多种我国重大蛀干害虫天牛的主要天敌。为大量繁殖花绒寄甲防治天牛,本研究测定了花绒寄甲发育和生殖与温度的关系,包括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研究在营养欠缺条件下不同温度处理成虫死亡率达50%时的天数,以及饲料供给充足状态下成虫的产卵量。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卵期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符合幂指数模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0℃和126.09日度;幼虫期和蛹期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符合抛物线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7℃、139.0日度和13.9℃、265.24日度。在16~19℃、营养缺乏条件下,成虫死亡率达50%的时间为62~63 d,表明该天敌具有较强的耐饥力。在22~25℃、食料供给充分条件下,成虫产卵量最大,人工大量繁殖和饲养花绒寄甲的最适温度为22℃。只要食料充分,花绒寄甲成虫在所有温度处理下的寿命均达4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人工繁殖 生物防治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寄主挥发物对青杨脊虎天牛EAG和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玲 迟德富 +4 位作者 裴永强 张振 张琦 王广利 李小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1,共7页
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蛀屑和寄主杨树皮中92种挥发性物质;选取顺-3-己烯醇和蛀屑中具有的邻甲氧基苯甲醛、反式-1,2-环己二醇、N-乙基苯胺、苯并噻唑、棕榈酸及2种混合物进行触角电生理测试,采用... 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蛀屑和寄主杨树皮中92种挥发性物质;选取顺-3-己烯醇和蛀屑中具有的邻甲氧基苯甲醛、反式-1,2-环己二醇、N-乙基苯胺、苯并噻唑、棕榈酸及2种混合物进行触角电生理测试,采用‘Y’型双向选择嗅觉仪对触角电位反应值较大的6种物质的不同质量浓度进行了室内趋向试验。结果表明:雌虫对质量浓度大于10-3g.L-1的7号混合物(由顺-3-己烯醇、邻甲氧基苯甲醛、N-乙基苯胺、苯并噻唑1∶1∶1∶1组成)发生强烈反应(P<0.05,P<0.01),电位反应值最高,达0.497。雄虫对0.1、1.0 g.L-17号混合物均表现出显著的驱避行为(P<0.05)。雌虫对1.0 g.L-1反式-1,2-环己二醇表现出显著的驱避行为,而对0.1 g.L-1苯并噻唑表现出诱引行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脊虎天牛 寄主挥发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下载PDF
天牛化学通讯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广利 迟德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95,共8页
天牛化学通讯机制的研究包括信息化学物质的鉴定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以及与信息化学物质紧密相关的天牛生殖行为特征。天牛的鞘翅、胸部和体表是产生信息素的主要部位,其短距离性信息素的碳链一般大于20个碳,长距离性信息素的... 天牛化学通讯机制的研究包括信息化学物质的鉴定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以及与信息化学物质紧密相关的天牛生殖行为特征。天牛的鞘翅、胸部和体表是产生信息素的主要部位,其短距离性信息素的碳链一般大于20个碳,长距离性信息素的碳链小于或等于10个碳,这一规律可为信息素的鉴定提供参考。应用植物源挥发物可作为引诱剂、驱避剂、拒食剂和产卵抑制剂调控天牛行为的特性来防治害虫。天牛的交配行为多数由短距离或接触性信息素启动,具有一定的生理节律和保护配偶现象,同时视觉、虫体颜色、形状、大小以及虫体体表化合物均可影响其交配行为。清楚了解天牛信息化学物质的特性及其生殖生物学,可充分发挥它们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性信息素 植物源挥发物 生殖生物学 害虫综合治理 驱避剂
下载PDF
柠条重要害虫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蛹和成虫形态特征及性别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常春燕 秦伟春 +1 位作者 王新谱 贾彦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hiasmia saburraria richardsi(Prout,1908)]是新发现的为害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重要食叶类害虫。通过室内饲养结合野外采集调查,详细描述了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其两性鉴别特征。结果如下...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hiasmia saburraria richardsi(Prout,1908)]是新发现的为害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重要食叶类害虫。通过室内饲养结合野外采集调查,详细描述了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其两性鉴别特征。结果如下: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腹节后缘中央,平均长度为165μm,两侧平坦,无凸起,并且生殖孔与肛门间的距离明显大于雄蛹;雄蛹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腹面中央,平均长度为155μm,生殖孔两侧各有1半圆形瘤状突起。雌成虫体长较雄成虫粗短,前翅长较雄成虫短,腹部末端圆筒状;雄成虫腹部末端稍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 柠条锦鸡儿 形态特征 成虫
下载PDF
辽宁清原山区3种林型地表蜘蛛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佟艳丰 赵丽 刘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2008年5月,采用陷阱法在辽宁省清原县大苏河乡大湖生态站选取杂木林、红松林和落叶松林3种森林植被类型收集地表蜘蛛。共采集成熟蜘蛛标本1 825头,隶属于13科49种。调查发现:1)皿蛛科、漏斗蛛科及平腹蛛科是该地区的优势科,旋卷隙蛛Allo... 2008年5月,采用陷阱法在辽宁省清原县大苏河乡大湖生态站选取杂木林、红松林和落叶松林3种森林植被类型收集地表蜘蛛。共采集成熟蜘蛛标本1 825头,隶属于13科49种。调查发现:1)皿蛛科、漏斗蛛科及平腹蛛科是该地区的优势科,旋卷隙蛛Alloclubionoidescircinalis及皿蛛科一未定种为该地区的优势种;2)3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地表蜘蛛群落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杂木林中物种最丰富,分布有13科39种,红松林中分布有10科29种,而落叶松林中有8科28种;平腹蛛科在杂木林中最丰富,而在红松林、落叶松林中数量稀少;3)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杂木林中个体数量最多,红松林中个体数量最少,Margalef指数及Menhinick指数最低值均出现在红松林,而最高值出现在落叶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蜘蛛 多样性
下载PDF
鹤山丘陵4种人工林的昆虫群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桂林 周昌清 庞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168,共5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sect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oniferous mixed forest,leguminous mixed forest,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and pine forest of subtropical hilly land in Heshan,Guang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sect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oniferous mixed forest,leguminous mixed forest,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and pine forest of subtropical hilly land in Heshan,Guang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chness index(S),diversity index(H’),probability of interspecific encounter(PIE)and evenness index(J’)of insect communities in four artificial forests of Heshan hilly land were relative higher.The result reflected that the structures of insect communities in these forests were complex,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plants in this ecosystem were diverse.Thes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graded ecosystem in this region had been restored to some extent.The indexes of insect communities in four forest form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insect communities in legumin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and 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were more complicated and sable than that of pine forest and coniferous mixed forest.Therefore,legumin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and 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are much better than pine forest and coniferous mixed forest for restoration of low subtropical degraded ecosystem in Hes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山丘陵 人工林 昆虫群落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鹤山丘陵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昆虫群落的动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桂林 周昌清 庞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鹤山市南亚热带丘陵人工林昆虫群落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2002年比1993年调查的昆虫种类增加3目、76科、781种。其中,蝗虫类增加6科18种、蜻蜓类增加2科23种、蝶类增加4科48种。这一结果说明经过9年的植...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鹤山市南亚热带丘陵人工林昆虫群落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2002年比1993年调查的昆虫种类增加3目、76科、781种。其中,蝗虫类增加6科18种、蜻蜓类增加2科23种、蝶类增加4科48种。这一结果说明经过9年的植被恢复,昆虫种类大量增加,昆虫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山丘陵 生态恢复 昆虫群落 群落动态
下载PDF
湖南油茶林天敌资源调查及其优势种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密 何振 +2 位作者 廖晓伍 夏永刚 颜学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43-49,共7页
2013—2014年,采用林间采集和室内饲养等方法,对湖南省油茶林害虫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天敌103种,隶属于2纲8目31科,其中捕食性天敌73种(包括25种蜘蛛),寄生性天敌30种;首次报道了羽角姬小蜂寄生油茶堆砂蛀蛾幼虫;油茶林优势种类... 2013—2014年,采用林间采集和室内饲养等方法,对湖南省油茶林害虫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天敌103种,隶属于2纲8目31科,其中捕食性天敌73种(包括25种蜘蛛),寄生性天敌30种;首次报道了羽角姬小蜂寄生油茶堆砂蛀蛾幼虫;油茶林优势种类为异色瓢虫、茶色新园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 优势种 油茶 湖南
下载PDF
华山松木蠹象人工饲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段兆尧 杨子祥 +1 位作者 王健敏 陈晓鸣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5-408,共4页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etatus是松类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对华山松木蠹象连续4年的饲养,总结出了采用松木段和人工蛹室的简便实用饲养方法,可以实现华山松木蠹象的连续传代饲养,建立了华山松木蠹象实验种群,并观察其隐...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etatus是松类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对华山松木蠹象连续4年的饲养,总结出了采用松木段和人工蛹室的简便实用饲养方法,可以实现华山松木蠹象的连续传代饲养,建立了华山松木蠹象实验种群,并观察其隐蔽阶段的生活习性。饲养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在昆明1年2代,完成1个世代的平均历期为104.5d,其中卵期8~20d,幼虫期45—88d,蛹期20~28d,世代不整齐,没有明显的越冬期。成虫寿命很长,平均可成活377d,且全年可以持续交尾和产卵,每头雌成虫一生平均产卵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木蠹象 松木段 人工蛹室 饲养方法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松褐天牛疫木隔离结合人工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病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来燕学 王亚红 +5 位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唐艳龙 秦瑞豪 张翌楠 张毅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0-465,共6页
为提高天敌昆虫寄生松褐天牛以此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本研究采用松褐天牛疫木就地隔离,同时加上人工助放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开展了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的致死率最高达68.50%,对中老龄幼虫的... 为提高天敌昆虫寄生松褐天牛以此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本研究采用松褐天牛疫木就地隔离,同时加上人工助放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开展了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的致死率最高达68.50%,对中老龄幼虫的致死率为44.58%。3月和4月释放,松褐天牛死亡率分别为57.11%和65.64%,而5月份释放幼虫死亡率只有14.57%。将疫木劈为4开的情况下时,天牛死亡率最高,达71.33%。单边放蜂,松褐天牛的死亡率最高达67.18%。铁丝网、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疫木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铁丝网隔离后,健康松树死亡率下降到2.5%,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后,松树死亡率为12%,均显著低于对照的80%。表明隔离松疫木加上施放管氏肿腿蜂能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褐天牛 管氏肿腿蜂 隔离
下载PDF
用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产出成虫的数量和质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亚红 来燕学 +4 位作者 岑定浩 汪梅蓉 杨忠岐 王小艺 张翌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为了提高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寄生率,我们用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研究不同接虫量和不同接虫时间对产出花绒寄甲成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龄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 为了提高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寄生率,我们用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研究不同接虫量和不同接虫时间对产出花绒寄甲成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龄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最好,1头幼虫接4头初孵花绒寄甲幼虫的产出率最高,为77.7%;产出量最大,平均为3.11头,而且产出的花绒寄甲成虫体长最长,平均为8.02 mm,体宽也最宽,平均为3.09 mm。在花绒寄甲幼虫孵化当天即接种,产出的成虫体长最长,平均为8.01 mm,体宽最宽,平均为3.10 mm。因此,最佳接虫量为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4头花绒寄甲幼虫,最佳接虫时间是花绒寄甲幼虫从卵中孵化出的当天。单头天牛幼虫产出的花绒寄甲成虫的数量对其个体大小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褐天牛 数量 质量
下载PDF
楚雄腮扁叶蜂产卵寄主选择偏好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成伶翠 闫大琦 +2 位作者 刘凌 祁荣频 闫争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316-4319,4323,共5页
研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树叶提取物对楚雄腮扁叶蜂产卵雌蜂选择的影响。趋向试验表明,楚雄腮扁叶蜂... 研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树叶提取物对楚雄腮扁叶蜂产卵雌蜂选择的影响。趋向试验表明,楚雄腮扁叶蜂产卵雌蜂对云南松和华山松针叶提取物表现显著的趋向反应,而对滇油杉表现出较弱的趋向反应,对云南拟单性木兰树叶挥发物则表现忌避反应;产卵选择试验表明,楚雄腮扁叶蜂更偏好在云南松、华山松上产卵,而不选择滇油杉,云南拟单性木兰的树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楚雄腮扁叶蜂在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上的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腮扁叶蜂(Cephalica chuxiongnica Xiao) 产卵 寄主选择 偏好性
下载PDF
中国双翅目化石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魁艳 杨定 任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48-256,共9页
我国特别是北方诸省的中生代侏罗世到新生代中新世地层保存有大量的双翅目昆虫化石,国内外许多专家都从事过该类群的分类研究工作。迄今为止,我国已知双翅目化石达45科136属共216种。本文试就目前中国双翅目化石的分类情况、产地与地层... 我国特别是北方诸省的中生代侏罗世到新生代中新世地层保存有大量的双翅目昆虫化石,国内外许多专家都从事过该类群的分类研究工作。迄今为止,我国已知双翅目化石达45科136属共216种。本文试就目前中国双翅目化石的分类情况、产地与地层分布特点、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等方面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化石 分类 中国
下载PDF
舞毒蛾的室内人工大量饲养技术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捷 王一鸣 +5 位作者 左伊凡 石娟 余金勇 邹元平 V.I.Ponomarev V.G.Bezborodov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0-93,共4页
以亚洲型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和欧洲型舞毒蛾为供试虫,研究了不同人工饲养方法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经蒸汽锅煮制后,能显著减少幼虫的感病率,其化蛹率和蛹质量也显著增加。此外,纱布分离绒毛覆盖物法处理初孵幼虫... 以亚洲型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和欧洲型舞毒蛾为供试虫,研究了不同人工饲养方法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经蒸汽锅煮制后,能显著减少幼虫的感病率,其化蛹率和蛹质量也显著增加。此外,纱布分离绒毛覆盖物法处理初孵幼虫,可增加初孵幼虫的成活率,并降低感病率。在供试的3个种群中,以老熟幼虫羽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和蛹质量为指标,比较了3种器皿饲养条件下的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钻孔果冻杯饲养的幼虫生长情况较好,其化蛹率和蛹质量显著高于方形培养皿及气窗式果冻杯。舞毒蛾经室内人工饲养3代后,各项生物学指标稳定,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人工饲养 方法优化 幼虫期 饲养器皿
下载PDF
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林木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控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太阳 赵丹阳 +3 位作者 邱华龙 秦长生 徐金柱 揭育泽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54-60,共7页
对坝光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湿地园开展有害生物调查,收集并鉴定有害生物72种,其中有害杂草5种、寄生植物2种、病害20种、虫害45种。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属于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八点广翅蜡蝉Ri... 对坝光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湿地园开展有害生物调查,收集并鉴定有害生物72种,其中有害杂草5种、寄生植物2种、病害20种、虫害45种。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属于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在公园内危害严重,对主要有害生物应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树 有害生物 红树林 湿地
下载PDF
美国白蛾入侵淮安市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延书 关元林 +1 位作者 赵雪梅 顾怀顺 《江苏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33-35,43,共4页
通过对美国白蛾定量的危险性分析,得出危险值R=2.20,表明美国白蛾在淮安市属于高度危险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有害生物 美国白蛾 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枣食芽象甲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锋 洪波 +2 位作者 王远征 李英梅 陈志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5-1314,共10页
【目的】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探讨枣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与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枣食芽象甲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基因组序列进行拼装、注释和特征分析;利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 【目的】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探讨枣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与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枣食芽象甲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基因组序列进行拼装、注释和特征分析;利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基于象甲科13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472 bp(GenBank登录号:MF807224),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2个非编码控制区,37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与祖先昆虫的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一致。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ATN,其中除了cob和nad1基因的完全终止密码子为TAG外,其余11个基因的完全终止密码子为TA(A)。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S1缺少DHU臂,反密码子由GCT变为TCT外,其余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象甲科8个亚科系统发育关系为:(((隐喙象亚科(Cryptorhynchinae)+(象虫亚科(Curculioninae)+魔喙象亚科(Molytinae)))+长小蠹亚科(Platypodinae))+(粗喙象亚科(Entiminae)+Cyclominae亚科))+隐颏象亚科(Dryophthorinae)+小蠹亚科(Scolytinae))。【结论】在13种象甲科昆虫物种中,同属于粗喙象亚科的枣食芽象甲与南美果树象甲Naupactus xanthographus在系统发育树中聚为同一分支,表明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象甲科 枣食芽象甲 近缘种 线粒体基因组 蛋白质编码基因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