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点回归方法及应用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屈水令 张悦 +2 位作者 王琦琦 金承刚 于石成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完整、系统介绍断点回归设计(RDD)原理及统计方法,为其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介绍断点回归设计原理基础上,用室内甲醛干预的实例演示了利用Stata软件实现断点回归统计方法的过程,介绍和比较属于参数法的多项式回归和... 目的完整、系统介绍断点回归设计(RDD)原理及统计方法,为其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介绍断点回归设计原理基础上,用室内甲醛干预的实例演示了利用Stata软件实现断点回归统计方法的过程,介绍和比较属于参数法的多项式回归和属于非参数法的局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和结果。结果RDD是一种准实验设计,对研究对象没有随机分组,而是选择一个与干预措施有关的变量,根据该变量的取值选择切点划分干预组和对照组。RDD在内部有效性方面优于其他准实验设计,但外部有效性受到一定限制。基于观察性资料的RDD不仅可控制可观测的混杂因素,还可控制无法观测的混杂因素,也更符合伦理道德。在本文实例中,多项式回归和局部线性回归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RDD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真实世界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科学评估干预政策和提供高质量决策依据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实验设计 断点回归设计 多项式回归 局部线性回归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
2
作者 谷少华 王爱红 +2 位作者 王永 陆蓓蓓 张丹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08,413,共6页
目的评估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YLL)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9年宁波市死亡、人口、气象和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计算得到每日YLL率;根据日最高气温的百分位数和持续时间定义15种热浪类型,利用时间序列方法结合分布滞... 目的评估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YLL)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9年宁波市死亡、人口、气象和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计算得到每日YLL率;根据日最高气温的百分位数和持续时间定义15种热浪类型,利用时间序列方法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热浪对人群YLL率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并按照性别和年龄(<65岁、≥65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宁波市人群总YLL率为(19.74±3.14)人年/10万,热浪期的总YLL率均高于非热浪期(P<0.05)。随着热浪强度增加和持续时间延长,热浪的总效应均呈上升趋势。当热浪定义为日最高气温≥P97.5(37.2℃)且持续时间≥2d时,热浪累积10 d(Lag0-10 d)的总效应最大,总YLL率增加3.77(95%CI:2.25,5.29)人年/10万。热浪对男性和老年人影响的总效应高于女性和低年龄人群。仅部分热浪类型对男性和老年人YLL率影响的附加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浪导致宁波市人群YLL率增加,且对男性和老年人的影响更大;热浪的附加效应可能仅在男性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附加效应 寿命损失年
下载PDF
2013—2022年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3
作者 尤恩情 李娟 +3 位作者 陈丽丽 刘溦 吴金菊 曹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6,共8页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0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象因素和肺结核周病例数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结果: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患者共报告发病41366例,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的63.2/10万(4742/7506266)下降至2022年的31.4/10万(2960/9424437),呈波动下降趋势(χ_(线性)^(2)=1622.439,P<0.001)。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分别呈现为“M”型、倒“N”型和近似“Z”型分布。气温在4.7℃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2.261,95%CI:1.422~3.594),低温(P5=2.4℃)在滞后16周情况下肺结核发病风险最大;相对湿度在46.1%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8.666,95%CI:5.452~13.773),低相对湿度(P_(1)=54.7%)在滞后0周时RR值最大,为1.073(95%CI:1.047~1.100),高相对湿度(P_(99)=93.0%)在滞后0~15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风速在1.2m/s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1.563,95%CI:1.203~2.031),低风速(P_(1)=1.2m/s)在滞后16周时RR值最大,为1.042(95%CI:1.011~1.073),高风速(P_(99)=3.5m/s)在滞后0~13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气象因素在肺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效应,低温、低相对湿度和低风速会增加肺结核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危险因素 发病率
下载PDF
湿热地区室内气流调控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刘倩妮 郭倩 +7 位作者 孟庆林 汪俊松 张仲军 翟永超 金玲 王小蕊 康瑞祥 张宇峰 《暖通空调》 2024年第7期25-33,共9页
气流调控在改善湿热地区夏季热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气流对人体全身热舒适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气流作用于身体局部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8—10月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开... 气流调控在改善湿热地区夏季热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气流对人体全身热舒适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气流作用于身体局部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8—10月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开展了问卷调研,共收集1 349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气流温度过低或气流主要作用于人体额头、腹部、太阳穴等敏感部位时,最易引发头疼、流涕、面瘫等症状;在年龄与性别差异上,青年人群相较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更容易因气流影响而出现此类症状,女性相比男性更排斥被气流直吹身体。这些发现可为制定湿热地区不同人群的健康气流调控策略提供支撑,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调控 健康风险 体表骤冷 吹风感 热舒适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的筛选
5
作者 武堂晓 杨曦 +3 位作者 尹紫依 吴荧秋 吴吉利 惠华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0,共7页
目的使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建立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模型,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筛选干热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方法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使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建立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模型,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筛选干热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方法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6):空白对照组(常温环境中自由运动)、常温运动组(常温环境中力竭运动)、干热运动组(干热环境中力竭运动)。3组大鼠先进行3 d的运动跑台适应性训练(速度为16 m/min,坡度为-16°,时间为5~10 min);常温运动组和干热运动组大鼠以19.3 m/min速度、-16°坡度运动至力竭结束,1次/d;干热运动组采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沙漠干热环境[温度(40±1)℃,湿度(10±2)%]建立模型。实验连续6 d,取大鼠比目鱼肌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通过血清学检测大鼠骨骼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激素等相关指标。结果干热运动组骨骼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oncentrations of 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型肌酸激酶(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CK-MM)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氧化应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testosterone,T)的浓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皮质酮(testosterone/corticosterone,T/Cort)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骨骼肌损伤标志物CK、CK-MB和CK-MM与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呈正相关(P<0.05);与MDA呈正相关,与抗氧化指标SOD呈负相关(P<0.05)、与激素水平Cort呈正相关,与T、T/Cort呈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出沙漠干热运动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验证了沙漠干热环境较常温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程度大,筛选出TNF-α和IL-1β可作为评价损伤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干热环境 运动 骨骼肌损伤 肌酸激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乳酸酚棉兰染色在气传花粉鉴定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续德 冯少杰 +3 位作者 刘菁菁 王昱琳 刘凤霞 张芹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3-388,共6页
目的探索乳酸酚棉兰(lactophenol cotton blue,LPCB)染色方法在气传花粉镜检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BF)染色与LPCB染色鉴定潍坊市春季、夏秋季主要气传花粉并记录每日花粉粒数。结果在鉴定构树花粉、悬... 目的探索乳酸酚棉兰(lactophenol cotton blue,LPCB)染色方法在气传花粉镜检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BF)染色与LPCB染色鉴定潍坊市春季、夏秋季主要气传花粉并记录每日花粉粒数。结果在鉴定构树花粉、悬铃木属花粉、蒿属花粉、苋科花粉和禾本科花粉方面,LPCB染色较BF染色更具优势,而在鉴定柏科花粉方面,BF染色更具优势。此外,潍坊市夏秋季优势花粉近40年无明显变化,由于绿化树种的改变,悬铃木属花粉已成为本地春季的主要致敏花粉。结论LPCB染色可同时用于真菌和气传花粉的鉴定,在保证鉴定准确性的同时,节约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镜检 碱性复红 乳酸酚棉兰 染色
下载PDF
2019—2021年郑州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
7
作者 阙菡雅 陈彦哲 +3 位作者 金路恒 杨嵩泰 王哲 周舫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375-378,381,共5页
目的分析郑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为制订相关的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1年郑州市大气污染资料、气象资料及不同区域4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门诊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 目的分析郑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为制订相关的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1年郑州市大气污染资料、气象资料及不同区域4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门诊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6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暴露—反应关系评估。结果SO 2、NO 2、O 3-8h、PM 10、PM 2.5的日平均浓度按顺序依次为8.50、37.65、107.85、92.25、50.88μg/m 3,CO为0.81 mg/m 3;NO 2、O 3-8h、PM 10、PM 2.5的超标率分别为1.15%(12/1096)、18.89%(207/1096)、11.86%(130/1096)、18.34%(201/1096),SO 2和CO没有超出二级浓度限值。4家综合医院呼吸系统类别日均门诊量在暴露当日SO 2、NO 2、CO、O 3-8h、PM 10、PM 2.5浓度平均每升高10μg/m 3,分别增加1.55%、0.33%、0.28%、0.04%、0.08%、0.19%。结论郑州市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与郑州市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呈正相关,部分污染物有滞后效应,应采取相关措施对人群进行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 时间序列分析 滞后效应
下载PDF
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及SAS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紫琦 王爱玲 +3 位作者 屈水令 王潇滟 于石成 潘晓平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2,35,共6页
目的探讨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应用及SAS实现,为该方法推广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介绍分位数回归模型基本概念基础上,介绍了分位数回归模型应用情景与优势,并以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水平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 目的探讨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应用及SAS实现,为该方法推广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介绍分位数回归模型基本概念基础上,介绍了分位数回归模型应用情景与优势,并以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水平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变化数据为例,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相比,探讨分位数回归模型应用及SAS实现过程。结果分位数回归模型不仅可以分析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水平对FEV1/FVC均值的影响,还可以分析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水平对FEV1/FVC不同分位数的影响,得到更全面的信息,且通过统计软件SAS可方便实现。结论分位数回归模型可弥补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仅关注应变量均值特征而不能分析其完整分布特征的不足,SAS软件提供了相对成熟的分析语句,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分布特征 公共卫生 SAS
下载PDF
短期大气颗粒物暴露和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影响的家系研究
9
作者 郭煌达 彭和香 +11 位作者 王斯悦 侯天姣 李奕昕 章涵宇 王梦莹 武轶群 秦雪英 唐迅 李劲 陈大方 胡永华 吴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3,共9页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乡镇的先证者及其亲属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评估短期PM暴露和MTNR1B基因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与TyG指数的关联,进一步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探索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在PM与TyG指数关联中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共纳入来自2084个家系的4395名参与者,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98±8.68)岁,女性占比53.9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M 2.5浓度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7(95%CI:0.007~0.027),而PM 10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0(95%CI:0.003~0.017),且关联均存在滞后效应。此外,rs10830963位点与TyG指数存在阳性关联。每增加一个风险等位基因G,TyG指数升高0.040(95%CI:0.004~0.076)。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携带者的TyG指数高0.079(95%CI:0.005~0.152)。未发现该位点多态性与PM暴露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 2.5和PM 10短期暴露与较高的TyG指数相关,MTNR1B基因的rs10830963位点G等位基因与TyG指数升高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吸入暴露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MTNR1B基因 家系研究
下载PDF
天津与上海35岁以上人群氮氧化物个体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庞博 郭桐君 +13 位作者 陈曦 郭华棋 石嘉章 陈娟 王欣梅 李耀妍 单安琪 余恒意 黄婧 汤乃军 王艳 郭新彪 李国星 吴少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0-707,共8页
目的:对天津和上海35岁以上人群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_(X))与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_(2))个体暴露水平进行测量,并探讨研究对象基线特征、居住环境情况及日常活动模式等因素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定组研究,在天津和上海招... 目的:对天津和上海35岁以上人群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_(X))与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_(2))个体暴露水平进行测量,并探讨研究对象基线特征、居住环境情况及日常活动模式等因素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定组研究,在天津和上海招募91名年龄35岁以上的研究对象,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各进行3次随访(上海冬季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只进行了1次随访),每两次随访之间间隔至少为2个星期,有27名研究对象参与了两个季节的研究。每次随访使用Ogawa被动式采样器测量个体24 h NO_(X)与NO_(2)暴露浓度,通过问卷和日志收集日常活动模式信息。采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NO_(X)与NO_(2)个体暴露水平的影响。结果:两地人群共完成349人次有效的24 h内NO_(2)与NO_(X)个体暴露监测,天津夏季NO_(2)与NO_(X)个体暴露日均值(体积分数)分别为18.0×10^(-9)和26.2×10^(-9),天津冬季分别为31.0×10^(-9)和54.9×10^(-9),上海夏季分别为38.7×10^(-9)和100.0×10^(-9),上海冬季分别为45.5×10^(-9)和139.2×10^(-9)。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_(X)与NO_(2)个体暴露水平与城市、季节、性别、日均做饭次数以及监测站大气NO_(2)浓度显著相关。除以上因素外,NO_(X)个体暴露水平还与教育水平有显著关联,NO_(2)个体暴露水平还与是否被动吸烟、日均居家时间、烹饪燃料类型、住宅与交通主干道距离、是否使用抽油烟机存在显著关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O_(2)与NO_(X)个体暴露水平天津显著低于上海,夏季显著低于冬季,男性NO_(X)个体暴露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监测站NO_(2)浓度与NO_(2)和NO_(X)个体暴露水平呈显著正向关联;日均做饭次数与NO_(2)个体暴露水平之间呈显著正向关联,日均居家时间与NO_(2)个体暴露水平之间呈显著负向关联。大气NO_(2)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即12.7×10^(-9),NO_(2)个体暴露水平上升27.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0%~38.9%],NO_(X)个体暴露水平上升16.1%(95%CI:7.1%~25.8%)。结论:不同季节、城市和大气NO_(2)浓度均可以影响NO_(2)与NO_(X)的个体暴露水平,同时NO_(2)个体暴露水平还受到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氮氧化物 个体暴露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表观温度水平下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
11
作者 王裕新 曹茹 +5 位作者 黄婧 Pitakchon Ponsawansong Benjawan Tawatsupa 潘小川 Tippawan Prapamontol 李国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0-827,共8页
目的:评估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_(2.5))暴露在不同表观温度水平下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表观温度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研究,选取中国的天津和宁波两个城市、泰国的曼... 目的:评估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_(2.5))暴露在不同表观温度水平下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表观温度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研究,选取中国的天津和宁波两个城市、泰国的曼谷和清迈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地点,以表观温度作为温度的暴露指标,通过对阈值温度的定量估计,根据阈值温度对应的污染物水平进行分层,采用广义泊松(Poisson)相加模型来评估不同温度水平下PM_(2.5)暴露与人群非意外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天津、宁波、曼谷和清迈4个亚洲城市在研究期间PM_(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3.6±35.6)、(48.0±32.1)、(33.5±28.4)和(32.6±28.6)μg/m~3,日均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为148、57、28和8人。广义泊松相加模型分析显示,天津市滞后0 d的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增加0.43%(95%CI:0.33%~0.54%);宁波市滞后2 d的PM_(2.5)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增加0.27%(95%CI:0.08%~0.46%)。天津市在高温水平下,空气污染的死亡影响更大,而宁波和曼谷在低温时PM_(2.5)的死亡效应更明显。不同温度水平共污染物模型中,PM_(2.5)的死亡效应相对稳健。结论: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有不利影响,应进一步注意控制空气污染,表观温度可能对PM_(2.5)的死亡影响产生效应修饰作用,且在不同温度带的效应有所差异,应根据地区差异建立保护性政策,同时在探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方面应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表观温度 死亡率 效应修饰
下载PDF
亚慢性PM_(2.5)和O_(3)共同暴露对大鼠鼻黏膜ATP总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阎腾龙 胥嘉钰 +6 位作者 陈田 杨鑫 王伟伟 周淑佩 牛丕业 贾光 夏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matter,PM_(2.5))和臭氧(ozone,O_(3))亚慢性共同暴露对大鼠鼻黏膜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总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matter,PM_(2.5))和臭氧(ozone,O_(3))亚慢性共同暴露对大鼠鼻黏膜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总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暴露组,每组各10只,分别饲养于常规清洁级环境和本团队既往所搭建的大气污染物暴露系统中,连续暴露208 d。暴露期间,监测暴露系统内PM_(2.5)和O_(3)浓度,采用自测和站点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暴露系统内PM_(2.5)和O_(3)进行综合评估。在暴露第208天处死大鼠取心、肝、脾、肾、睾丸等主要器官和鼻黏膜组织,称量各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利用所收集鼻黏膜组织,使用生物发光法测定ATP总量,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结果:自第3周开始至暴露结束,暴露组大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日均PM_(2.5)浓度为(30.68±19.23)μg/m3,O_(3)最大8 h浓度(O_(3)-8 h)为(82.45±35.81)μg/m3。暴露组大鼠鼻黏膜组织ATP化学发光值(792.4±274.1)IU/L低于对照组(1126.8±218.1)IU/L,鼻黏膜组织Na^(+)-K^(+)-ATP酶活性(1.53±0.85)U/mg低于对照组(4.31±1.60)U/mg(P<0.05)。对照组和暴露组鼻黏膜组织的蛋白含量分别为(302.14±52.51)mg/L和(234.58±53.49)mg/L,Ca^(2+)-ATP酶活性分别为(0.81±0.27)U/mg和(0.99±0.73)U/m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慢性PM_(2.5)和O_(3)共同暴露可能影响大鼠鼻黏膜组织供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臭氧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大气细颗粒物的多维表征研究进展
13
作者 左培杰 黄俞铭 +4 位作者 李翔宇 李林谦 陆达伟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作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环境中高度动态且其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及来源非常复杂。对复杂环境基质中PM_(2.5)关键组分的实时分析、粒径表征、精准溯源及原位识别等多维表征一直存在严峻的方法学...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作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环境中高度动态且其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及来源非常复杂。对复杂环境基质中PM_(2.5)关键组分的实时分析、粒径表征、精准溯源及原位识别等多维表征一直存在严峻的方法学挑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线性范围宽等优势,是分析PM_(2.5)的有力工具。近年来,ICP-MS技术在进样系统、碰撞反应池技术、单颗粒分析、多接收器检测技术、激光剥蚀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对PM_(2.5)中关键组分的实时和原位分析,并能够对其粒径、数量和同位素指纹进行准确识别。为此,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ICP-MS技术在PM_(2.5)多维分析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了相应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并针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丰富PM_(2.5)溯源、转化及健康风险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大气细颗粒物 单颗粒分析 原位分析 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姚梦菲 王国镇 +7 位作者 侯潇楠 唐铎 刘紫佳 盛超 郑雨晨 宗琪 李文可 周志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858,共10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_(2.5)低剂量组与PM_(2.5)高剂量组(...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_(2.5)低剂量组与PM_(2.5)高剂量组(在实验第1、4、7天气管滴注PM_(2.5)样品悬液,染毒浓度分别为1.8和16.2 mg/kg体质量),末次染毒24 h后检测PM_(2.5)暴露后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释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F4/80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小鼠肺泡气血屏障的损伤效应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以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构建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结合THP-1巨噬细胞模型,将PM_(2.5)上清、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与屏障模型孵育24 h,通过检测屏障模型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素钠透过率和屏障细胞LDH释放情况,确认PM_(2.5)暴露诱导屏障受损过程中巨噬细胞的促进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M_(2.5)暴露后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IL-8的表达情况,探究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中炎性应激效应。结果PM_(2.5)暴露可引起小鼠肺组织损伤,且随染毒剂量增加,BALF中TP、LDH、AKP含量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随之增加,PM_(2.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暴露结果显示:与150、300μg/mL PM_(2.5)上清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单独作用于屏障模型相比,将150、300μg/mL 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暴露于屏障后,屏障TEER显著降低(P<0.01),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且300μg/mL PM_(2.5)-巨噬细胞上清处理的组别可以明显提高上皮和内皮屏障细胞LDH的释放(P<0.01)。150、300μg/mL PM_(2.5)刺激后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IL-6、IL-8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巨噬细胞促进PM_(2.5)引起的肺泡气血屏障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PM_(2.5) 气血屏障 肺泡
下载PDF
河谷型城市大气污染暴露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康莹 何进伟 +3 位作者 曹梅英 李济民 刘浪 王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8-871,共4页
目的探究孕期暴露于不同空气污染物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潜在联系,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市区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新生儿信息,共纳入低出生体重儿376例为试验组,足月产新生儿1504例为... 目的探究孕期暴露于不同空气污染物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潜在联系,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市区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新生儿信息,共纳入低出生体重儿376例为试验组,足月产新生儿1504例为对照组,通过对孕妇的一般信息、本次妊娠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分析,结合大气污染物的暴露数据,分析空气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在孕周、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在孕早期PM2.5、PM10、SO2、NO2的暴露剂量和整个孕期PM10、SO2的暴露剂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只有O3在整个孕期为危险因素(OR=1.011,95%CI:1.001~1.021)。结论延安市区大气污染物O3的暴露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大气污染 低出生体重儿 病例对照
下载PDF
肿痛安胶囊联合TDP照射治疗学龄前期患儿毒虫咬伤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袁文静 温志超 +1 位作者 张红梅 林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究肿痛安胶囊联合电磁波谱(TDP)照射对学龄前期患儿毒虫咬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毒虫咬伤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季德胜蛇... 目的探究肿痛安胶囊联合电磁波谱(TDP)照射对学龄前期患儿毒虫咬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毒虫咬伤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患处,观察组采用肿痛安胶囊联合TDP照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疼痛和肿胀有效控制时间、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止痛、肿胀开始消退及完全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联合TDP照射对学龄前期患儿毒虫咬伤有较好的疗效,可促进其疼痛和肿胀消退,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虫咬伤 学龄前期 肿痛安胶囊 电磁波谱照射 疼痛 肿胀
下载PDF
兰州市某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17
作者 李盛 赵贵雪 +4 位作者 王金玉 田琳娟 李星波 冯亚莉 李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掌握兰州市榆中县某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兰州市榆中县连搭镇薛家营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户家庭住宅作为调查对象,于2023年9月(秋季)和2023年12月(冬季)分别对室内环境进行采样,收集噪音... 目的掌握兰州市榆中县某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兰州市榆中县连搭镇薛家营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户家庭住宅作为调查对象,于2023年9月(秋季)和2023年12月(冬季)分别对室内环境进行采样,收集噪音、照度、温度、湿度、PM_(2.5)、PM_(10)、CO、CO_(2)、NO_(2)、苯、甲苯、二甲苯、菌落总数、真菌总数监测数据,数据的统计学描述采用M(P_(25),P_(75)),不同季节和房间类型相应指标的监测结果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室内环境各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秋冬两季各收集60份空气标本,PM_(2.5)达标率最低(0.00%),二甲苯达标率最高(100.00%);噪音、温度、湿度、菌落总数、真菌总数秋季高于冬季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M_(2.5)、PM_(10)、CO、CO_(2)、甲醛、苯、甲苯冬季高于秋季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度在不同房间类型间的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州市所调查农村地区秋冬季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M_(2.5),应关注房屋固体燃料燃烧、烹饪情况等对农村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农村 室内 环境质量监测
下载PDF
沈阳市人工夜光暴露与子宫内膜癌死亡的关联性研究
18
作者 隋明秀 于连政 刘光聪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 人工夜光暴露被指与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病、死亡相关,但子宫内膜癌和人工夜光暴露的关联证据较为匮乏。本研究拟分析沈阳市人群子宫内膜癌死亡与人工夜光暴露强度的关联性。方法 通过地球观测组织网站获得2014—2022年间沈阳高分辨... 目的 人工夜光暴露被指与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病、死亡相关,但子宫内膜癌和人工夜光暴露的关联证据较为匮乏。本研究拟分析沈阳市人群子宫内膜癌死亡与人工夜光暴露强度的关联性。方法 通过地球观测组织网站获得2014—2022年间沈阳高分辨率人工夜光影像。通过国家死因监测系统获取同期死因监测数据,从中提取子宫内膜癌死者(ICD-10:C54.1)的具体信息。采用倾向匹配评分法,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按1∶2的比例对子宫内膜癌死者进行匹配,随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死亡与人工夜光暴露强度的关联性。结果 人工夜光暴露强度与子宫内膜癌死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相比于Q_(1),Q_(2)(OR=2.08,95%CI 1.16~3.73),Q_(4)(1.86,1.01~3.42),Q_(5)(2.20,1.12~4.33),Q_(6)(2.02,1.06~3.86)人群的子宫内膜癌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分层分析结果指出在城区人群中人工夜光暴露与子宫内膜癌死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但在村镇人群中不相关。结论 高强度人工夜光暴露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快推进光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有助于降低相关环境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夜光暴露 子宫内膜癌 死亡风险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健康影响评价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19
作者 李博文 王清扬 吴婧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16期29-35,共7页
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将气候变化纳入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是现阶段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气候变化融入健康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梳理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 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将气候变化纳入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是现阶段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气候变化融入健康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梳理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分析、借鉴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的国际经验,为中国将气候变化融入健康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影响评价 气候变化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妊娠期PM_(2.5)暴露与足月低体重儿的关联分析
20
作者 李思思 张艳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42-14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与足月低体重儿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22个危重孕产妇监测点分娩的118783名孕产妇住院资料,并收集其孕期各阶段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根据足月新生儿是否低体重儿... 目的探讨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与足月低体重儿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22个危重孕产妇监测点分娩的118783名孕产妇住院资料,并收集其孕期各阶段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根据足月新生儿是否低体重儿,将其分为足月低体重儿组和足月非低体重儿组,比较两组的孕期PM_(2.5)暴露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足月低体重儿患病的影响。结果足月低体重儿组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水平明显高于足月非低体重儿组(P<0.05);妊娠期暴露于PM_(2.5)会增加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全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PM_(2.5)暴露浓度每增加10μg/m3,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9%、1.6%、1.7%、1.5%;高龄妊娠、低龄妊娠、产检次数少、初产、多产次(产次≥2)、多胎妊娠、胎儿女性、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心脏病均为足月低体重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浓度PM_(2.5)暴露会显著增加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应注意做好孕期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儿 空气污染 PM_(2.5) 细颗粒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