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抑制硝酸盐还原酶还原硝酸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美岭 高春义 +1 位作者 朱有名 杜晓力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2-263,共2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降低胃内NO_2^-含量及抑制硝酸盐还原菌还原NO_3^-为NO_2^-的作用,但其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研究了大蒜对细茵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其抑制NO_3^-还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降低胃内NO_2^-含量及抑制硝酸盐还原菌还原NO_3^-为NO_2^-的作用,但其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研究了大蒜对细茵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其抑制NO_3^-还原为NO_2^-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硝酸盐还原酶 硝酸盐
下载PDF
成品匀浆膳对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晶 左小霞 张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052-2053,共2页
关键词 成品匀浆膳 老年患者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孝感市城区3~4岁儿童血清锌、硒微量元素含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晶 邱明 +2 位作者 管勤万 杜凯梅 方琼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描述孝感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分布,为制定儿童微量元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幼儿园3~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儿童血清锌、硒两种微量元素含量。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描述微量元素含量分... 目的:描述孝感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分布,为制定儿童微量元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幼儿园3~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儿童血清锌、硒两种微量元素含量。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描述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用SPSS12软件作微量元素含量偏低率和偏高率的统计。结果:293例孝感市城区3~4岁儿童血清锌元素含量在9~12umol/L所占比例最高,为21.50%;血清硒元素含量在2.0~2.5umol/L所占比例最高,为24.57%;血清锌、硒元素含量偏低率分别为11.94%、1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量元素 血清锌 血清硒 分布
下载PDF
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晨 兰红 姚小静 《包头医学》 2012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评价经静脉给予低热量与传统热量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体温、血糖、BUN/sCr、临床结局指标等的情况。方法:查阅病例,采用回顾、对照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的差异。结果:传统肠外营养组术后第1天平均血糖水平... 目的:评价经静脉给予低热量与传统热量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体温、血糖、BUN/sCr、临床结局指标等的情况。方法:查阅病例,采用回顾、对照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的差异。结果:传统肠外营养组术后第1天平均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低热量组(P=0.027);术后第1天与第3天相比,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4),而低热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219);术后第3天的体温明显高于低热量组(P=0.005);静脉炎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低热量组(P<0.05);两组患者BUN/sCr、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卫生经济学指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连续5天经外周静脉应用低热组PN支持较传统组能更好控制血糖、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经济学指标有优于传统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肠外营养支持 评价
下载PDF
蓬莱市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雁波 郝付刚 +1 位作者 孙爱民 罗昌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居民 死因 分析
下载PDF
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居民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舒瑜 任晓岚 +3 位作者 席金恩 宋桂杭 赵红军 格鹏飞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调查兰州市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情况,为制定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点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 2015年兰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3岁,男性77.68岁... 目的调查兰州市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情况,为制定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点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 2015年兰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3岁,男性77.68岁,女性81.36岁;报告粗死亡率为480.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9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为主,恶性肿瘤死因前3位依次为肺癌、胃癌和肝癌,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分别去除顺位前5类疾病死因后,不同人群期望寿命增加0.43~7.01岁,循环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结论目前,危害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应对其加强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云南省德宏州34起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岳太科 刘爱聪 +2 位作者 瞿生明 李恩柯 吴波青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23期3220-3223,共4页
目的分析2007—2017年云南省德宏州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德宏州各县市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 目的分析2007—2017年云南省德宏州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德宏州各县市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州累计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4起,中毒1201人,罹患率26.26%;死亡17人,病死率1.42%。报告事件数无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农村。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566人);有毒动植物及野生蕈中毒报告事件数最多(17起)是病死率最高(3.45%)的致病因素。家庭和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为12和11起。结论德宏州食物中毒近年来处于低发生水平,防控应以降低微生物性和野生蕈中毒为主,防控的重点是家庭和集体食堂,需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特别是农村居民采食野生蕈的鉴别能力,有效预防和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流行特征 野生蕈中毒
原文传递
ICU患者使用微生态调节剂肠内营养并发腹泻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西韶 肖巨庆 李迎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048-1049,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能否降低肠内营养(EN)并发腹泻的发生率。方法:8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菌群失调、EN达到目标供给量和营养支持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EN达到目标供给...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能否降低肠内营养(EN)并发腹泻的发生率。方法:8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菌群失调、EN达到目标供给量和营养支持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EN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鼻饲第8天实验组粪便分泌型IgA含量比对照组高;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缩短。结论: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降低ICU患者EN并发腹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种 肠道营养/副作用 腹泻/病因学 重症监护病房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