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明真 李遵清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3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及2年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及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干预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误区及健康教育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霞 尚晓霞 史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脑卒中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对脑卒中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误区,使其对脑卒中的治疗与康复产生理解偏差.现总... 脑卒中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对脑卒中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误区,使其对脑卒中的治疗与康复产生理解偏差.现总结我科50例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心理误区并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理误区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难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时忠丽 魏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1例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 难的住院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61例服抗精神病药物无吞咽困难的住院分裂症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1例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 难的住院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61例服抗精神病药物无吞咽困难的住院分裂症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发 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为:服高效价经典抗精神病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过大、增量过快、静脉或肌注给药、年老体弱、合并躯体疾病及饮 食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并得出研究组的临床特点。结论:针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应采取综合预防及 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吞回咽困难 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中老年人颈椎病牵引疗法的护理
4
作者 李建军 李哈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牵引 颈椎病 中老年人 护理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早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寇冬艳 唐晓斌 +3 位作者 张园园 张艳青 张国娟 邹雅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早期患者上肢手指精细化功能、关节功能、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现代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早期患者上肢手指精细化功能、关节功能、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现代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引导式教育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用简易上肢功能量表(STEF)评价两组患者上肢手指精细化功能,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上肢关节功能,用MRC肌力分级评估上肢肌力恢复情况,Bartha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STEF评分、FMA评分、Barthal指数、MRC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TEF评分、FMA评分、Barthal指数及MRC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能够促进老年脑梗死偏瘫早期患者上肢肌力恢复,改善患者上肢关节功能、手指精细功能及其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引导式教育训练 上肢功能
下载PDF
精神病人发生自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永红 赵静洁 +2 位作者 周曹 何丽艳 吴桂元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35-1535,共1页
关键词 精神病人 自杀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彭爱琴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43例(观察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3例(对照组)无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43例(观察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3例(对照组)无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51.16%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58.14%患者既往有攻击行为,而对照组分别为30.97%、30.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PRS中敌对猜疑、激惹性、思维障碍、行为紊乱因子及NOSIS中激惹、精神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既往有攻击行为、易激惹、思维障碍、敌对猜疑、行为紊乱等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并进行干预和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女性 攻击行为 护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096-1097,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某院收治的10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54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某院收治的10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54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52例(96.30%)显著高于常规组44例(81.48%),优质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脑血栓 护理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风险识别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9
作者 汪奕含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0期252-252,共1页
目的探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术期实行风险识别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15例。对A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依... 目的探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术期实行风险识别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15例。对A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33%)高于B组患者(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障碍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可提升患者围术期治疗依从性,促使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围术期 风险识别 护理
下载PDF
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对于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张丁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6期85-86,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对于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该院该科就诊的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60例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另外... 目的探究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对于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该院该科就诊的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60例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另外再选取同一时期30名行正常体检者设为正常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正常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I评分、SSS评分及治疗后的心理素质评分.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2组相比,观察组的血红细胞压积和全血还原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SSS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素质、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对于改善脑血栓康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大有裨益,还可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和情感职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药物 脑血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11
作者 孟彦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5期8598-859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方法:将7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8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患侧上、下肢功能恢复程度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方法:将7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8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患侧上、下肢功能恢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护理 康复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