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8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虚瘀劫肝”论原发性肝癌中医药防治思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明刚 蓝艳梅 +2 位作者 蒋祖玲 蒙健林 刘潇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源泉,在新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新方药或新诊治方案是中医药临床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新突破口。正邪交争,正不胜邪是慢性疾病持续进展的内在驱力和一般特性,慢性肝病持续恶性进展囊括了:肝纤维、肝硬化、肝癌等逐步恶... 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源泉,在新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新方药或新诊治方案是中医药临床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新突破口。正邪交争,正不胜邪是慢性疾病持续进展的内在驱力和一般特性,慢性肝病持续恶性进展囊括了:肝纤维、肝硬化、肝癌等逐步恶化的病理进程。其在遵循中医“正不胜邪”基本病机的基础也必须有其特殊性和指向性,也可理解为在慢性肝病持续进展的病理状态下将一般性的病机进行指向性和特征性的阐发。肝正虚主要是指维持正常肝再生修复的相关机制和途径异常或紊乱,肝邪胜则是指肝损伤因素持续存在及其下游触发的恶性肝再生状态进行性亢进;而“瘀”作为正邪交争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病理产物也在不断推动疾病的恶性发展。在此基础上,从“虚瘀劫肝”论肝癌的病理新认识及补虚(补肾生髓、健脾)祛瘀(疏肝、柔肝、化肝)阻断慢性肝病持续恶性进展以防治肝癌的基本思路,期望有益于疑难肝脏病症的临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正邪交争 补肾调肝治脾 虚瘀劫肝 肝再生 理论创新
下载PDF
食管解剖与功能认识的中医源流探析
2
作者 沈洪 徐锋 +1 位作者 胡静怡 朱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3-1128,共6页
食管,中医称其为水谷之道路,从汉代至今两千余年以来,中医对其解剖与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可分为文字描述时期、图谱绘制时期、中西汇通时期三个阶段。文字描述时期,《黄帝内经》《难经》记载了食管的长度与功能,但较为简略;图谱绘制时... 食管,中医称其为水谷之道路,从汉代至今两千余年以来,中医对其解剖与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可分为文字描述时期、图谱绘制时期、中西汇通时期三个阶段。文字描述时期,《黄帝内经》《难经》记载了食管的长度与功能,但较为简略;图谱绘制时期,绘制了食管的解剖图谱,细化了对食管解剖与功能的描述;中西汇通时期,西方解剖学的传入使中医重新认识了食管的解剖与功能,并出现了食管相关疾病的诊疗医案,中医对食管的生理病理及解剖、功能的认识逐渐完善。选择食管作为观察中医脏腑学说的切入点,旨在说明中医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既基于对脏腑解剖功能的观察并不断完善,同时又对生理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了具有功能态的高度集成系统,以便于运用天然药物进行调整治疗,这是有别于西方医学的鲜明特色,并能与时俱进地吸纳现代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理论和治疗体系,从而获取强大的生命力,造福于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解剖 食管功能 中医源流 中西汇通
下载PDF
文明互鉴新时期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之道
3
作者 张志强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理应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文基于文明互鉴历史经验的梳理,直面摆脱传统、追逐西化、淡化国学、悬置中医原象思维的传承荒疏,提出将中医药学守正创新置入文明互鉴的时...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理应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文基于文明互鉴历史经验的梳理,直面摆脱传统、追逐西化、淡化国学、悬置中医原象思维的传承荒疏,提出将中医药学守正创新置入文明互鉴的时代环境中,以史为鉴,参悟经典,确立中医原创思维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充分展现中医药学原发创生性的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原象思维 传承创新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析血管内皮细胞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4
作者 安冬 梁永林 +3 位作者 赵思晨 赵芸慧 刘中唐 裴晓丽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失调对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肺”与血管内皮细胞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具有相关性。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肺与肠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相关性的高度概括,可作为血管内皮细胞与肠...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失调对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肺”与血管内皮细胞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具有相关性。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肺与肠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相关性的高度概括,可作为血管内皮细胞与肠道菌群相关联的理论基础。本文可为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肺气阳藏象论并治
5
作者 黄飞 姜旻 +1 位作者 李建峰 毕伟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40-843,848,共5页
文中基于肺藏象理论,提出肺阳明藏象假说,阐明肺气阳藏象理论,分别加以论证。基于以上假说,提出肺属气阳论治原则、肺属气阳论方药特征与伤气损肺之诫。基于肺阳明藏象论,再辨肺阳明、太阴属性,辨析并立论肺阳明藏象论,阐释肺气阳藏象... 文中基于肺藏象理论,提出肺阳明藏象假说,阐明肺气阳藏象理论,分别加以论证。基于以上假说,提出肺属气阳论治原则、肺属气阳论方药特征与伤气损肺之诫。基于肺阳明藏象论,再辨肺阳明、太阴属性,辨析并立论肺阳明藏象论,阐释肺气阳藏象理论下的肺体、气机运行大势、肺阳明藏象与逆热之候,并提出清热降气为肺气阳藏象理论下的治肺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 阳明 清热降气
下载PDF
从肠道菌群探讨“脾为孤藏”的科学内涵
6
作者 刘启鸿 蔡华珠 柯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8-10,共3页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被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对于其中的“脾为孤藏”尚缺乏现代科学的解释。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的免疫、代谢、消化和吸收等功能,与各个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文章以肠道菌群为切入...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被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对于其中的“脾为孤藏”尚缺乏现代科学的解释。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的免疫、代谢、消化和吸收等功能,与各个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文章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围绕脾藏的理论,以“主运化”“主为卫”“主枢机”“百病脾为先”和“菌乱从脾治”等理论为基础,对“脾为孤藏”的科学内涵进行阐释。目的在于为基于肠道菌群从脾论治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脾为孤藏 科学内涵
下载PDF
基于阳主阴从探讨护胃护阳并举思想
7
作者 曹建恒 李国臣 黄美松 《中医研究》 2024年第5期13-17,共5页
围绕元阳的保护、滋养,以及其作为生命之本的重要性展开论述。生理层面上,元阳为生命之本,由肾阳护卫,由脾胃与肺滋养;病理层面上,未病之时侧重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病之时,培元固本、内调外养,“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围绕元阳的保护、滋养,以及其作为生命之本的重要性展开论述。生理层面上,元阳为生命之本,由肾阳护卫,由脾胃与肺滋养;病理层面上,未病之时侧重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病之时,培元固本、内调外养,“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探讨护胃与护阳的意义和两者一脉相承的实质。护胃包括维护脾阳与胃阴,保护胃气是保护脾阳的基础,应提升到护阳的高度,保护肾阳是保护元阳的基础。从病理上的“阳常不足”到“虚”字当头,护胃护阳并举,扩大了医者视野,且贯穿疾病诊治全过程,既扩展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深度,又保持了阳主阴从的高度,还体现了先、后天一体化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阳 肾阳 元气 正气 命门
下载PDF
基于“脾肾”脏腑理论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病机及中医药治疗
8
作者 唐杰 赵峰 虞鹤鸣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44-146,共3页
近年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且不典型,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命及生活质量。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基础病进行对症治疗,治疗较为局限且疗效欠佳,而中医在预防和改善缺血性脑白质病... 近年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且不典型,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命及生活质量。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基础病进行对症治疗,治疗较为局限且疗效欠佳,而中医在预防和改善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临床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脏腑理论,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结合临床经验,从脾肾两脏论治缺血性脑白质病变。通过调理脾肾,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理论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 病机 治疗
下载PDF
三焦学说的传承与演变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俊廷 赖慈爱 +6 位作者 张琳琳 郑颖 李永春 宫凤英 林锦韬 刘钊汝 吕英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三焦的形态结构模糊,病变之变证、兼证繁多,故历代医家对于三焦学说都有不同见解。在形态结构方面,历代医家主要继承了《黄帝内经》的三焦“有名有形”论和《难经》的三焦“有名无形”论,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脂膜、腔子、腔府、油膜、膜... 三焦的形态结构模糊,病变之变证、兼证繁多,故历代医家对于三焦学说都有不同见解。在形态结构方面,历代医家主要继承了《黄帝内经》的三焦“有名有形”论和《难经》的三焦“有名无形”论,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脂膜、腔子、腔府、油膜、膜腔、缝隙腠理等学说,并结合现代医学剖析三焦的形态结构。在功能方面,从《黄帝内经》的“决渎之官”“中渎之腑”“传化之府”到《难经》的“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历代医家大多立足于三焦的气化功能,探讨营卫、少阳、五脏、命门相火、温病等与三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温病
下载PDF
谢晶日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饶显俊 曲天娇 +2 位作者 张曦丹 刘思邈 谢晶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谢晶日教授长期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因病机复杂,以脾气虚、肾阳虚为本,以气滞、湿热、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临证善用“两分法”进行辨... 谢晶日教授长期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因病机复杂,以脾气虚、肾阳虚为本,以气滞、湿热、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临证善用“两分法”进行辨证:首明分期、断虚实;次定脏腑、辨气血。以简驭繁、明确病机。治疗时以分期论治和分脏腑论治为原则,以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为先;以敛疮生肌、内外同治为要;以肝脾同调、攻补兼施为恒。活动期以攻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要。同时在邪退正复之时勿忘节饮食、调情志以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论治 谢晶日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整体观念”探讨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诊治思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可欣 冯文烨 吴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慢性肺系病和功能性便秘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易合并出现。对二者分别进行干预是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模式,但疗效及安全性均不能令人满意。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中... 慢性肺系病和功能性便秘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易合并出现。对二者分别进行干预是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模式,但疗效及安全性均不能令人满意。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整体观念”指导下,提出慢性肺系疾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病机涉及肺失宣肃致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致肺气上逆、脾失健运、肾精亏损、气血两虚、久病瘀滞等方面,治疗当以“肺肠合治”为总则,辅以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以扶本虚,行气化瘀以祛实邪,并据此整理临床常用方药,系统总结了本病的中医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整体观念 慢性肺系病 功能性便秘 诊治
下载PDF
基于古代文献探讨大钟穴临床应用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方正 杨旭光 +1 位作者 陈晓静 张珍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大钟穴古籍文献,探究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检索主要范围,对大钟穴主要治疗范围、腧穴配伍、针灸方法等进行总结,建立相关数据库。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43部,涉及条文129条,大钟单穴... 目的通过整理大钟穴古籍文献,探究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检索主要范围,对大钟穴主要治疗范围、腧穴配伍、针灸方法等进行总结,建立相关数据库。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43部,涉及条文129条,大钟单穴使用频次为65次,配伍后使用频次为64次,配伍腧穴共计40个,以配伍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居多,其中配伍优势穴为太溪穴。主治病证涉及内科、头面五官科、儿科及杂病,其中单穴主治常见病证为内科脾胃系病证,配伍主治常见病证为肢体经络病证。结论大钟穴主治范围较广,涉及内科、头面五官科、儿科及各类杂病,单穴主治常见病证40种,配伍主治病证41种。治疗方面,针灸以针二分,留七呼为宜,灸法以三壮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钟穴 古代文献 针灸 应用规律
下载PDF
补肝气温肝阳理论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好 蒋明芹 赵学印 《国医论坛》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足厥阴肝经具有多血少气的特点,年老体衰、情志失调、酒食不节、劳倦太过、用药不当、久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肝气、肝阳的亏虚。补肝气既可专补肝气,又可顺肝之性补肝,具体方法有以辛补肝、补肝体以实肝用、缓肝补肝、运用五行以补肝。补... 足厥阴肝经具有多血少气的特点,年老体衰、情志失调、酒食不节、劳倦太过、用药不当、久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肝气、肝阳的亏虚。补肝气既可专补肝气,又可顺肝之性补肝,具体方法有以辛补肝、补肝体以实肝用、缓肝补肝、运用五行以补肝。补肝气常用黄芪、山萸肉、人参,并自拟黄芪补肝汤作为补肝气基础方。温肝阳遵循仲景治阳虚之法,多用温通与温补法,既可专温肝阳,又可温少阴以暖厥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温通经脉以散肝寒,辛甘化阳,阴中求阳。温肝阳常用吴茱萸、附子、细辛,活用肉桂、桂枝,并自拟温肝汤作为温肝阳基础方。肝气虚、肝阳虚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机,临证运用扶阳通络方治疗阳虚络阻型肝硬化腹水,温肝调糖方治疗肝源性糖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 肝阳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基于“象思维”考辨脾脏之名与实
14
作者 姜晓晨 王桂彬 +3 位作者 刘福栋 庞博 花宝金 朴炳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4-999,共6页
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和“象思维”理论,结合脏腑解剖、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讨脾之具象、外象、意象、原象、病象的属性与特点。考脾之名“脾”“裨”“散膏”“膵”等,辨脾之实为胰腺与现代医学脾之总提;考脾之形态与解剖“扁似马蹄”“... 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和“象思维”理论,结合脏腑解剖、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讨脾之具象、外象、意象、原象、病象的属性与特点。考脾之名“脾”“裨”“散膏”“膵”等,辨脾之实为胰腺与现代医学脾之总提;考脾之形态与解剖“扁似马蹄”“形如刀镰”“脾与胃以膜相连”,辨脾之原始特征;考脾之五色、五液、五志、五神,辨脾之现象特征;考脾之“牝藏”“至阴”“孤脏”五行“谏议之官”,辨脾之本源实体;考脾之静兼、运化、燥湿,辨脾之物用整体;考脾病、脾急,脾经之病,探讨脾之病变规律,辨胰腺肿瘤“积聚”“痞气”“伏梁”之病变部位。依据“候之所使,道之所生”的内经思维方式,五维一体阐释脾(中医学)、胰腺(Pancreas)、脾(Spleen)的区别联系,并考辨脾之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藏象 胰腺 理论研究 中医药 中医经典
下载PDF
从“肝藏魂”论肝主疏泄
15
作者 程茗 彭伟军 +3 位作者 杜春雨 宋楠 高明周 张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40-2142,2147,共4页
“肝藏魂”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魂随神往来,为阳神。无论“罢极之本”或“肝主疏泄”,均体现肝“用阳”的生理特性,肝“用阳”实为肝藏魂(阳神)的外在表现。疏泄为肝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肝魂调控肝之疏泄发挥功能作用,魂安则疏泄... “肝藏魂”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魂随神往来,为阳神。无论“罢极之本”或“肝主疏泄”,均体现肝“用阳”的生理特性,肝“用阳”实为肝藏魂(阳神)的外在表现。疏泄为肝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肝魂调控肝之疏泄发挥功能作用,魂安则疏泄正常;若魂不安则疏泄失常,继而诱发肝气逆、肝气郁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主疏泄 肝失疏泄 五神 肝藏魂 肝气郁证 肝气逆证 阳神 证候
下载PDF
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
16
作者 林颖康 赵馥 林新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53-1057,共5页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宗气,...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宗气,以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等升阳举陷,同时应注意调和气血,并根据五脏之虚实加以辨证调护,以期提高脱机成功率。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可为困难撤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困难撤机 五脏相关 宗气 补益宗气 升阳举陷 调和气血
下载PDF
基于脏腑功能与结构论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不同
17
作者 黄一钦 尹秀平 +3 位作者 高艳 王义国 周宇航 张启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关于中、西医学同名脏器“脾”的认识,历来学者们争议不断,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中医脾藏的功能为基础,以功能异常引发的症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连接点,以期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的内涵完全不同... 关于中、西医学同名脏器“脾”的认识,历来学者们争议不断,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中医脾藏的功能为基础,以功能异常引发的症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连接点,以期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的内涵完全不同,①中医学脾藏运化功能定位于消化系统功能,中医学脾藏统血功能定位于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中医脾藏主肌肉功能定位于躯体运动系统功能;②解剖学脾脏的储血、调节血量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肝藏的功能范畴,解剖学脾脏的造血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肾藏的功能范畴,解剖学脾脏的免疫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肾藏的功能范畴。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将脏腑功能、异常症状作为探讨中、西医学同名脏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医五藏客观化研究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藏 脾脏 功能定位 功能性五藏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黄帝内经素问》威斯译本中“气”的译法研究
18
作者 卢德超 曲悃 陈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99-1403,共5页
运用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对《黄帝内经素问》威斯译本中“气”的译法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发现,“气”出现在388个句对中,共计540次,91种不同的译法,归类后总频数超过10的共有9类。分析得出:“气”的译法以意译为主,辅以加注、省略等译法,... 运用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对《黄帝内经素问》威斯译本中“气”的译法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发现,“气”出现在388个句对中,共计540次,91种不同的译法,归类后总频数超过10的共有9类。分析得出:“气”的译法以意译为主,辅以加注、省略等译法,同时也存在一些误译。因此,在翻译中医文本时,译者要首先弄懂原文,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第二,中医典籍译者应当兼具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和一定的中医理论素养。第三,语料库方法可以作为中医典籍译本勘误的重要手段,对增强译本质量,提升中医典籍的传播效果,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威斯 语料库 “气”的译法
下载PDF
基于“双枢同调”论柴平汤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陆柯 张庆祥 +3 位作者 张露 李晨 褚翘 郭松伟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26-931,共6页
“百病生于气”,气机的升降出入不畅往往是内伤杂病产生的关键,其中脾胃为三焦升降之枢纽,少阳为内外阴阳出入之枢纽,基于肝脾二者在生克五行和中土五行中存在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应用“双枢同调”的治疗原则,以柴平汤加减治疗内伤杂病... “百病生于气”,气机的升降出入不畅往往是内伤杂病产生的关键,其中脾胃为三焦升降之枢纽,少阳为内外阴阳出入之枢纽,基于肝脾二者在生克五行和中土五行中存在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应用“双枢同调”的治疗原则,以柴平汤加减治疗内伤杂病,疏肝健脾,调畅人体气机,恢复人体阴平阳秘,对于临床上多种内伤杂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少阳 枢机不利 柴平汤 疏肝健脾 双枢同调 内伤杂病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平 翟海英 杨长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6-341,共6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古人长期诊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历经时代变迁,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与时俱进,协同现代医学共同为患者减轻病痛。该理论的物质基础探索主要从实体结构、黏膜免疫、分子机制和微生态等方面进行。其中,基于微生态提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古人长期诊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历经时代变迁,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与时俱进,协同现代医学共同为患者减轻病痛。该理论的物质基础探索主要从实体结构、黏膜免疫、分子机制和微生态等方面进行。其中,基于微生态提出的“肠-肺”轴学说,将该理论的研究过渡到了新的阶段。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哮喘、便秘和肺癌等肠肺疾病,疗效确切。目前已有研究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该理论,但还不能明确和完整地说明其机制。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或可推动该理论研究迎来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 系统生物学 整体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