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病六经辨证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丽丽 陈哲 +3 位作者 丁玉洁 赵哲 黄鑫磊 丁元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81-883,共3页
杂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病率逐年攀升,造成疾病负担日渐增重。杂病种类繁多,病因、病位多元,病性复杂,辨证时往往难以用脏腑、经脉来概括,唯有六经方可将其统括无余。近年来基于六经理论认识杂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其... 杂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病率逐年攀升,造成疾病负担日渐增重。杂病种类繁多,病因、病位多元,病性复杂,辨证时往往难以用脏腑、经脉来概括,唯有六经方可将其统括无余。近年来基于六经理论认识杂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其辨证论治疗效优势突出,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基于六经实质,首先阐述六经辨治杂病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进而从病患体质、病位与病邪性质、八纲、六经证候群等方面,对目前临床运用六经辨治杂病时,较为广泛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类述评。并指出,临床应用六经辨治杂病,切忌偏执一端,应依据六经一体,气化相关,病位互损,相兼为患的整体观,认识杂病病机,指导杂病论治。具体而言,需辨体质,察气化失常之所在,析八纲之所属,明主证与兼证,重分经论治,并发挥随证治之的并证论治思想优势,以最大程度地指导杂病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病 六经辨证 体质 气化 八纲
下载PDF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胃镜下黏膜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毅 舒劲 +2 位作者 卢雨蓓 刘顺庆 马国珍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明确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究PHG中医证型与胃镜下黏膜病变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式对符合标准的180例PHG患者中医证型、胃黏膜病变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学... 目的:明确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究PHG中医证型与胃镜下黏膜病变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式对符合标准的180例PHG患者中医证型、胃黏膜病变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G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蕴结证、瘀血阻络证;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出血以湿热蕴结证患者多见,瘀血阻络证以PHG重度患者多见;肝气郁结证及瘀血阻络证与肝肾阴虚证、水湿内阻证及脾肾阳虚证相比,食管静脉曲张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G中医证型与胃黏膜病变相关,湿热、瘀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管静脉曲张 胃黏膜病变 中医证型 相关性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春丽 杨瑞宇 +4 位作者 郭雯钰洁 施继玲 郭宏煦 闵晓雪 殷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儿与健康儿前躯干、三焦、胃脘、大腹、左少腹、右少腹、肝区、神阙、气海等区域红外热图特征。结果:前躯干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邪入膜原组>邪伏膜原组>健康组,邪入膜原组躯干温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入膜原组,三焦皆呈热偏离,其中以下焦热偏离最多,大腹、神阙、气海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伏膜原组,三焦皆呈凉偏离,其中以中、下两焦凉偏离最多,大腹、气海为凉偏离,右少腹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像特征描述与三焦、大腹、右少腹、神阙、气海热值关系密切。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较为客观的为膜原辨证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提供了可视化、量化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原 肠系膜淋巴结炎 红外热成像 膜原辨证
下载PDF
从中医脉学的发展谈“系统辨证脉学” 被引量:2
4
作者 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系统辨证脉学是现代创新脉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中医脉学溯源,梳理从传统脉学到现代脉学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具有系统性和辨证性两大基本特点。从脉体、脉壁、脉搏波和血流四个方面,将25对脉象要素进行... 系统辨证脉学是现代创新脉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中医脉学溯源,梳理从传统脉学到现代脉学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具有系统性和辨证性两大基本特点。从脉体、脉壁、脉搏波和血流四个方面,将25对脉象要素进行归类,形成系统辨证脉学的整体架构。手指感觉系统开发和诊查区域是其特色技术要点。从脉象要素到层次到系统形成明晰的思维过程,进而构建出脉治相应的辨证诊疗模式。系统辨证脉学丰富了中医脉学的体系内涵,为实现多学科汇通及中医药现代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学 系统辨证脉学 理论溯源 系统性 辨证性 脉体 脉壁 脉搏波 血流 脉治相应
下载PDF
舌下络脉的客观识别与颜色分类研究
5
作者 王立娟 钱鹏 +2 位作者 杨帅 徐华 李福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舌下络脉诊的颜色信息客观识别方法。方法结合计算机视觉,尝试利用紧凑型全卷积网络(CFCNs)和19种深度学习分类模型等算法进行研究,并设计双络脉矩形算法,作为舌下络脉分割识别和颜色信息提取的手段。结果应用“去除反光点... 目的探讨中医舌下络脉诊的颜色信息客观识别方法。方法结合计算机视觉,尝试利用紧凑型全卷积网络(CFCNs)和19种深度学习分类模型等算法进行研究,并设计双络脉矩形算法,作为舌下络脉分割识别和颜色信息提取的手段。结果应用“去除反光点+数据扩充+数据后处理”方法获取的舌底分割的精确率为0.9559,F1值为0.9473、mIoU值为0.9000,应用“去除反光点+语义分割舌体结果作为输入+数据扩充+后处理边缘膨胀腐蚀”方法获取的舌下络脉分割结果精确率为0.7784、F1值为0.7383、mIoU值为0.5851,均明显优于目前经典的或改进的U-net模型。舌下络脉颜色分类上,DenseNet161-bc-early_stopping分类模型的效果最佳,准确率达0.8037。结论深度学习方法对于识别中医舌下络脉颜色信息具有一定作用,可为中医舌下络脉诊的颜色量化检测技术研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络脉诊 颜色特征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先验知识构建冠心病患者大鱼际望诊模型的思路与方法
6
作者 刘大胜 李玉坤 +4 位作者 赵志伟 孙晨格 杨伟 王丽颖 韩学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9,共3页
基于全息理论的中医望诊可以辅助诊断西医疾病,但目前中医望诊主要依靠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传承,存在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程度不够,缺乏行业内认可度高的望诊转化技术的问题。而望诊融合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中医望诊客观化、标... 基于全息理论的中医望诊可以辅助诊断西医疾病,但目前中医望诊主要依靠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传承,存在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程度不够,缺乏行业内认可度高的望诊转化技术的问题。而望诊融合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中医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的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恶化率和病死率,促进中医望诊经验的转化。据此,结合前期开展的大鱼际特征与冠心病关系研究,得出大鱼际望诊可以用于冠心病早期预警筛查。以大鱼际望诊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为例,将先验知识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融合,将特征提取和分类合为一体,利用深度学习端对端的显著特点,输入观察到的原始大鱼际图像像素数据或信息,通过对大鱼际照片的大量深度学习,构建冠心病患者的关键特征要素,融合先验知识后,输出是否为冠心病的分类结果,中间为深层的网络结构。这一思路将提出一种中医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的智能化算法,促进中医望诊经验的转化思路与方法,以提高基层群众的疾病预警筛查能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先验知识 大鱼际望诊 冠心病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对《黄帝内经》脉诊命题的继承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向华 王元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系统辨证脉学遵循《黄帝内经》脉诊“可诊有过之脉”原则建立脉象信息系统,对传统脉诊定义模糊及歧义之处进行明晰,完善了脉诊信息采集的维度,形成了5个维度、25对脉象要素信息描述系统。遵循《黄帝内经》“凡诊者,必知终始”,建立脉象... 系统辨证脉学遵循《黄帝内经》脉诊“可诊有过之脉”原则建立脉象信息系统,对传统脉诊定义模糊及歧义之处进行明晰,完善了脉诊信息采集的维度,形成了5个维度、25对脉象要素信息描述系统。遵循《黄帝内经》“凡诊者,必知终始”,建立脉象分析系统,依据脉象要素与机体状态的映射关系,耦合形成脉象系统。脉象系统包括体质、病因、病机、西医疾病等,各个脉象系统通过脉象要素之间的联系能够反映疾病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责任因素及内在动力学,即中医临床脉诊的“心智模型”。在脉象系统的指导下,能够灵活、准确地制定临床治疗原则,形成内在逻辑严密的临床综合治疗服务包,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指导下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脉学 脉象系统 中医临床心智模型 脉象信息系统 脉象分析系统 疾病网络 《黄帝内经》 脉象要素
下载PDF
严继林教授辨治阳虚四法简介
8
作者 李垚 胡正进 +2 位作者 廖冠宇 丁喆 张晓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7期1270-1274,共5页
严继林教授是戴氏经方医学流派首席传承人。严教授在接受学院和师承双重教育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证与思考,发展和延伸了戴氏流派的学术特色,认为“保阳气”为临证第一要义,力倡阳气在临证时的重要性和决定性,针对阳虚提出“固阳”“... 严继林教授是戴氏经方医学流派首席传承人。严教授在接受学院和师承双重教育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证与思考,发展和延伸了戴氏流派的学术特色,认为“保阳气”为临证第一要义,力倡阳气在临证时的重要性和决定性,针对阳虚提出“固阳”“回阳”“达阳”及“和阳”四法,驭繁就简,根据病机证候,临证时可单独运用,亦可合并运用。本文介绍了相应的方药以及附子的使用剂量,较有特色,运用得当,可以赅尽阳虚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 固阳 回阳 达阳 和阳 名医经验 严继林 戴氏流派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腰背痛患者痧象图片处理和分析研究
9
作者 姜荣荣 杨涛 徐桂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6,I0005,I0006,共6页
目的提出痧象图片处理和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为痧象数字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以腰背痛患者背部痧象处理和分析为目标,提出痧象图片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筛选、痧象分析等系列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痧象预处理方... 目的提出痧象图片处理和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为痧象数字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以腰背痛患者背部痧象处理和分析为目标,提出痧象图片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筛选、痧象分析等系列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痧象预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原始图像颜色校正和背部区域精准分割;特征提取方法提取了腰背痛患者94个痧象颜色和纹理特征,筛选得到20个关键特征;痧象分析方法能够找到与不同证候相关的关键特征。结论利用计算机视觉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痧象图片的预处理、特征识别和提取、痧象分析和理解,可以为痧象数字化和客观化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腰背痛 刮痧 痧象特征
下载PDF
基于条纹投影三目系统的舌面完整点云获取方法
10
作者 王鹏 张学 +1 位作者 孙长库 付鲁华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传统的舌诊过程存在客观性较差的问题,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舌诊可以有效推进舌诊客观化。双目立体视觉结合结构光条纹投影技术是三维测量的常用手段,但对于舌诊的测量场景,由于舌体表面常带有津液和口水等,造成条纹图像出现分布随机... 传统的舌诊过程存在客观性较差的问题,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舌诊可以有效推进舌诊客观化。双目立体视觉结合结构光条纹投影技术是三维测量的常用手段,但对于舌诊的测量场景,由于舌体表面常带有津液和口水等,造成条纹图像出现分布随机性较大的高反光区域,导致相位解算错误和点云缺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栅投影的三目测量系统,由3个相机构成1个三目和3个双目子系统。在相位和级次约束基础上引入双极线约束,提高三目立体匹配精度,并利用匹配点补充优化三目匹配点集,重建高反光区域点云。结果显示,对比传统双目系统,本系统的匹配精度和重建精度均得到提升,特别是在真实舌面测量中能够生成纹理清晰、特征完整的点云,对舌面高反光区域进行了有效测量,有助于舌诊的客观化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三目系统 光栅投影 双极线约束
下载PDF
舌诊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刍议
11
作者 李毓秋 沈佳 +1 位作者 王凯 尹训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71-475,502,共6页
舌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之一,在肝病的诊治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舌象改变。舌色可反映肝病轻重缓急,如缓解期多见淡红舌,发作期多见红绛舌,而严重肝病多见青紫舌;舌形可反映肝病形气神,其中长条舌... 舌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之一,在肝病的诊治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舌象改变。舌色可反映肝病轻重缓急,如缓解期多见淡红舌,发作期多见红绛舌,而严重肝病多见青紫舌;舌形可反映肝病形气神,其中长条舌、圆柱舌是慢性肝病的常见舌形,舌缘肿大或者肝积舌多代表慢性肝病中的占位性病变;舌苔与肝病轻重及疾病预后有关,还可辅助诊断慢性肝病的细菌感染情况。此外,舌象在慢性肝病的临床用药指导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可多方面、多角度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舌色 舌形 舌苔 慢性肝病 疏肝祛湿 活血化瘀
下载PDF
舌苔形成的调控机制及研究新思路
12
作者 张军峰 詹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舌苔是舌背黏膜表面的一层苔状物,观察其颜色和性质变化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舌苔图像及其成分对系统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中医察舌苔辅助临床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然而,关于... 舌苔是舌背黏膜表面的一层苔状物,观察其颜色和性质变化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舌苔图像及其成分对系统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中医察舌苔辅助临床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然而,关于舌苔形成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依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笔者分析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物毒素、物理因素对舌苔形成的调控作用,为探索舌苔微环境(微生物、免疫、内分泌、机械拉伸、温度等)调控舌苔形成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体系,有助于推动舌诊原理的现代科学内涵和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苔 免疫-神经-内分泌 微环境 物理因素 调控机制
下载PDF
“辽派中医”医籍《集验良方》六经证治述略
13
作者 李浩 王世轩 任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4-8,共5页
“辽派中医”是根植于东北文化基础上的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医学流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从古至今产生了诸多医学名家及经典著作。文章重点归纳了“辽派中医”代表医籍《集验良方》一书中伤寒六经证治的学术思想特... “辽派中医”是根植于东北文化基础上的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医学流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从古至今产生了诸多医学名家及经典著作。文章重点归纳了“辽派中医”代表医籍《集验良方》一书中伤寒六经证治的学术思想特点。分析探讨《集验良方》所蕴含的学术思想、辨证方法、遣方用药,对梳理“辽派中医”的传承脉络,发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及效方验方,对当今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中医药学源远流长,传承千载而不衰,薪火相传的学术流派发展与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把握中医药传承的基本规律,推进中医药传承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是当今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首要的、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派中医 《集验良方》 伤寒六经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四诊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文天才 刘红萍 +1 位作者 邢颖 杨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I0003,共6页
中医四诊信息具有非量化、繁杂的特点,常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充分发掘中医四诊数据中隐含的知识。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其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特征提取、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 中医四诊信息具有非量化、繁杂的特点,常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充分发掘中医四诊数据中隐含的知识。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其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特征提取、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及决策树等DM方法在中医四诊信息的提取、识别分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人工统计分析的不足,对中医四诊智能化的发展发挥出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系统分析和梳理了近5年各类DM方法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从中医望、闻、问、切及四诊合参5个方面以及针对四诊不同类型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未来中医四诊数据挖掘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四诊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自适应参数优化的全自动舌像提取方法
15
作者 朱明峰 杜建强 +3 位作者 何雁 张康 何扬名 朱懿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12,16,共4页
目的:针对已有舌像提取方法存在参数多,每次需要手动设置的问题,设计一种自适应参数优化的全自动舌像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区域搜索最优种子算法、色调直方图分析算法和亮度模式识别算法实现自适应参数优化,从而使舌像提取方法完全... 目的:针对已有舌像提取方法存在参数多,每次需要手动设置的问题,设计一种自适应参数优化的全自动舌像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区域搜索最优种子算法、色调直方图分析算法和亮度模式识别算法实现自适应参数优化,从而使舌像提取方法完全自动化,可有效改善用户体验,避免手动设定参数的繁琐和不确定性。结果:实验结果证实,本方法的舌像提取结果较为准确,对多种类型的舌像均能准确提取。结论:改进的方法可为舌诊客观化的后续检测方法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参数优化 D搜索算法 舌像提取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的经方临床应用
16
作者 许希迎 齐向华 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经方具有药味精简、配伍严谨、力专效显的特点,为后世所推崇,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难点,使得临床应用受限。系统辨证脉学将脉象要素与经方方证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疾病病因病机,为经方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介绍1例头晕案... 经方具有药味精简、配伍严谨、力专效显的特点,为后世所推崇,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难点,使得临床应用受限。系统辨证脉学将脉象要素与经方方证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疾病病因病机,为经方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介绍1例头晕案例,详细描述其脉象要素特征及有辨证意义的“证”,将脉象要素与“方证”使用相结合,处方经典方剂,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将脉诊与经方相结合,可以提高经方的临床应用效果,此临床辨证思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脉学 经方 脉诊 方证 脉象要素 头晕
下载PDF
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核酸循环阈值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17
作者 李楠 郑关毅 林侃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109-116,共8页
目的:探讨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患者舌象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月-5月在上海城市足迹亚定点医院住院的165例临床确诊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舌象资料和实验室指... 目的:探讨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患者舌象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月-5月在上海城市足迹亚定点医院住院的165例临床确诊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舌象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舌象主要包括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舌色分为淡红舌、淡白舌、红舌(包括绛舌)、青紫舌;舌形根据舌体形态分为正常舌、胖大舌(包括齿痕舌)、瘦薄舌;苔质根据舌苔厚薄程度分为薄苔、薄腻苔、厚腻苔,根据舌苔润燥程度分为润苔、燥苔;苔色分为白苔、黄苔。实验室指标包括核酸开放读码框基因(Open Reading Frame,ORF)和核壳蛋白基因(Nucleocapsid,N)的新冠病毒核酸循环阈(Cycle threshold,Ct)值、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D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酐(Creatinine,Cr),并记录核酸阳性持续天数,分析不同舌象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纳入的165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中淡红舌72例、淡白舌21例、红舌46例、青紫舌26例;正常舌69例、胖大舌64例、瘦薄舌32例;薄苔47例、薄腻苔33例、厚腻苔85例;润苔83例、燥苔82例;白苔88例、黄苔77例。淡白舌、红舌、青紫舌、胖大舌、瘦薄舌、燥苔患者核酸Ct值分别较淡红舌、正常舌、润苔患者降低(P<0.05);淡白舌、青紫舌、瘦薄舌、燥苔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与淡红舌、正常舌、润苔患者相比,分布有差异(P<0.05);胖大舌、瘦薄舌患者的CRP值高于正常舌患者(P<0.05);厚腻苔患者的PCT高于薄苔患者(P<0.05);厚腻苔、黄苔患者的NLR分别高于薄腻苔、薄苔、白苔患者(P<0.05);胖大舌、黄苔患者的ALB值低于及瘦薄舌、正常舌、白苔患者(P<0.05);厚腻苔患者的Cr值高于薄腻苔患者(P<0.05)。结论:不同舌象特征COVID-19普通型患者实验室指标存在差异,舌色、舌形、舌苔润燥程度与核酸Ct值、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关系密切,淡白舌、青紫舌、胖大舌、瘦薄舌及燥苔患者的病毒载量较高,核酸转阴延迟;而不同苔质、苔色、舌形患者炎症指标存在差异,厚腻苔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舌质 舌苔 核酸循环阈值 核酸阳性持续时间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舌象形质诊断分析研究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许家佗 江涛 刘实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基于图像的智能化诊断是中医舌诊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以卷积神经网络(CNNs)、Transformers等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影像图像分析领域,使得临床决策更加... 基于图像的智能化诊断是中医舌诊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以卷积神经网络(CNNs)、Transformers等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影像图像分析领域,使得临床决策更加高效和精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也为中医舌诊医疗器械研发和数字化中医舌诊方法创造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中医舌诊的标准化和智能化。经典图像分析方法实现了舌象的颜色数据化表达,但对于复杂的舌象形质特征如齿痕、点刺、裂纹、厚薄、腐腻、剥苔等的综合识别分析仍是当前舌诊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本文从舌象形质特征的智能分析与病证诊断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归纳了经典的图像分析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舌象特征在临床疾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人工智能舌诊技术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方向。总之,传统中医舌诊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将有效提升中医舌诊的科学内涵,提升舌诊临床普适应用,推动中医诊疗模式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象图像 形质特征 深度学习 智能诊断 舌诊
下载PDF
《伤寒论》《金匮要略》问诊研究
19
作者 徐玲 焦锟 王东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问诊是医者重要诊病技能。善问者,有条不紊并处处直指要害;不善问者,天马行空且杂乱无序。文章试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来探讨问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从问以获知发病诱因、问以知治疗史、问以知既往史、问以获知现症、问以指导辨... 问诊是医者重要诊病技能。善问者,有条不紊并处处直指要害;不善问者,天马行空且杂乱无序。文章试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来探讨问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从问以获知发病诱因、问以知治疗史、问以知既往史、问以获知现症、问以指导辨证、问以知药后情况这六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挖掘问诊背后的思维,归纳出整体观、联系观、主次观、恒动观、除外观等思维观念。最后,介绍自拟问诊思维歌诀以助记忆,并提醒临床问诊应主动运用。希望文章所做出的工作成果能有益于中医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问诊 中医思维
下载PDF
许家松辨治慢性肾病舌诊经验
20
作者 杨丛旭 王耀巍 +1 位作者 王新慧 许家松(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21-925,共5页
介绍许家松教授运用温病学舌诊理论,结合“辨证论治五步法”辨治慢性肾病的经验。许师从“整体恒动观”的中医学指导思想出发,以温病学辨舌法中三焦脏腑定位、正邪关系等内容为理论基础,以方药中先生“辨证论治五步法”为临床诊疗思路,... 介绍许家松教授运用温病学舌诊理论,结合“辨证论治五步法”辨治慢性肾病的经验。许师从“整体恒动观”的中医学指导思想出发,以温病学辨舌法中三焦脏腑定位、正邪关系等内容为理论基础,以方药中先生“辨证论治五步法”为临床诊疗思路,认为舌象的观察要以整体到局部为顺序,重视舌象在治疗前后的对比,总结舌象动态变化,将舌象作为慢性肾病中医临床上辨证辨病、诊疗效果、判断预后的重要客观证据之一,并重视其在治则治法选择上起到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许家松 慢性肾病 温病学舌诊 辨证论治五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