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玉珠 郭文 +6 位作者 申桦 桂建朝 刘雨杭 靳秋月 云璐 李伟业 刘湘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A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AG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3例)与对照组(40例,脱落5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生发酊外用,对照组给予米诺地尔搽剂外用,两组患者均联合... 目的探讨中药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A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AG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3例)与对照组(40例,脱落5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生发酊外用,对照组给予米诺地尔搽剂外用,两组患者均联合梅花针叩刺,连续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固定脱发观察区在毛发镜下的客观指标(毛发密度、毛发直径)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头皮油腻度、瘙痒、脱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探讨中药生发酊对AGA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中药生发酊治疗AGA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和71.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毛发密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AGA临床疗效显著且使用便捷,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秃发 中药生发酊 梅花针
下载PDF
纳晶微针的促渗透作用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尹璐 王恩波 +3 位作者 富彦财 戴逸楠 王卓 张庆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纳晶针作用于皮肤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开放给药通道,从而促进外用药物经皮渗透和吸收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1)扫描电镜观察纳晶针作用后在皮肤表面形成针孔的存在和闭合;(2)以0.125%荧光素钠为模型药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对比观... 目的探讨纳晶针作用于皮肤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开放给药通道,从而促进外用药物经皮渗透和吸收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1)扫描电镜观察纳晶针作用后在皮肤表面形成针孔的存在和闭合;(2)以0.125%荧光素钠为模型药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对比观察纳晶针+荧光素钠和单纯外用荧光素钠后,荧光在大鼠皮肤的分布情况。结果 (1)纳晶针可在皮肤表层形成给药通道,该通道在20 min左右即可闭合;(2)经过纳晶针处理过的大鼠皮肤可见耀眼的荧光(+++);而未经纳晶针处理的大鼠皮肤仅在角质层可见明确的线状荧光(+),其他部位可见微弱荧光(-)。结论纳晶针对外用药物有明显的促进渗透作用,且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晶针 经皮渗透 荧光素钠 皮肤美容
下载PDF
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巨刺针法治疗Hunt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鑫 武朝霞 苏心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9-1140,共2页
目的探讨及评价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巨刺针法对Hunt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Hunt面瘫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巨刺针法治疗,对照Ⅰ组患侧行梅... 目的探讨及评价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巨刺针法对Hunt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Hunt面瘫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巨刺针法治疗,对照Ⅰ组患侧行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治疗,对照Ⅱ组采用巨刺针法治疗。三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HB分级与Sunnybrook评分,比较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两个疗程完成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巨刺针法治疗Hunt面瘫后遗症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针 叩刺 巨刺 Hunt面瘫 后遗症
下载PDF
梅花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德茹 赵树玲 韩春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梅花针 穴位注射 慢性湿疹
下载PDF
皮三针治疗软组织损伤机理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赵阳 张卫华 +1 位作者 李芳琴 王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9-10,共2页
从皮部与经脉、腧穴泛化现象、体表浅层与深层发生学关系、痛阈和止痛物质四方面探讨皮三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机理,以期进一步推动皮三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 皮三针 软组织损伤 机理
下载PDF
武连仲教授毛刺法浅识 被引量:11
6
作者 解越 武连仲 《中医药信息》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毛刺法是一种独特的皮部刺法 ,性质偏补 ,属《灵枢·官针》“十二刺法”之一 ,具有疏表散邪、调和营卫、化瘀宣痹作用 ,针刺特点是多针浅刺。武连仲教授应用该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等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武连仲 毛刺法 名医经验 顽固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皮部浅刺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郝婷婷 付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48-1050,共3页
经络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居于人体的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皮部浅刺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以刺激十二经皮部为主的一种治疗方法。文章收集了关于皮部浅刺疗效状况的一些文献,文献提示: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越... 经络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居于人体的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皮部浅刺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以刺激十二经皮部为主的一种治疗方法。文章收集了关于皮部浅刺疗效状况的一些文献,文献提示: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皮部理论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包括对针法的研究,针刺深浅与疗效关系的实验研究,以及各医家对于浅刺临床经验的总结等等。但同时也可以发现,目前皮部理论的应用与研究还是明显不足,研究的深、广度不尽如人意。在针灸的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患者倾向于这种痛苦少、安全、有效的皮部浅刺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部 浅刺
下载PDF
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近况 被引量:7
8
作者 阎圣秀 杨昌习 王亚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44,共4页
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近况阎圣秀,杨昌习,王亚文(湖北中医学院,武昌430061)主题词皮肤针疗法皮肤针疗法是针灸治疗体系中一种丛针浅刺法。针头呈小锤形并附有莲蓬状的针盘,其上散嵌着不锈钢针。人们依针支数目,冠之以梅花针... 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近况阎圣秀,杨昌习,王亚文(湖北中医学院,武昌430061)主题词皮肤针疗法皮肤针疗法是针灸治疗体系中一种丛针浅刺法。针头呈小锤形并附有莲蓬状的针盘,其上散嵌着不锈钢针。人们依针支数目,冠之以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针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腹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杜宏斌 李菊艳 《河北中医》 2008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失眠症 针刺疗法 腹部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
下载PDF
10%盐水冰袋冷敷减轻外伤肿痛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42
10
作者 柏亚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外伤肿痛 冰袋冷敷 护理观察 减轻 盐水 软组织损伤 神经传导速率 临床症候 微血管收缩 减少出血
下载PDF
嗅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ET及CGRP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1 位作者 杨晓航 牛晓梅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索嗅三针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嗅三针刺激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清ET、CGRP测定,同时进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 目的探索嗅三针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嗅三针刺激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清ET、CGRP测定,同时进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清ET、CGRP含量,HDS、MMSE评分改变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两组血清ET、CGRP含量,HDS、MMSE评分差值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测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7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刺激法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并且使得血清ET降低、CGRP上升,提示嗅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嗅三针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皮肤针叩刺拔罐治疗疲劳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纯娟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12期37-37,共1页
目的 :皮肤针叩刺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方法 :30例患者 ,运用皮肤针叩刺背部穴位至皮肤均匀微小出血并加罐放血疗法。结果表明 :总有效率 90 %。结论 :皮肤针叩刺拔罐放血疗法能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抗疲劳 ,镇静安神的作用。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皮肤针叩刺 拔罐
下载PDF
“颈腰同治”理论指导的温针灸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及颈部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靳长旭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颈腰同治"理论指导的温针灸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颈腰同治"理论指导的温针灸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58例)与观察组("颈腰同治"理论指导的温针灸治疗,58例),比较两组颈椎活动度、颈部症状与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治疗7 d后以及治疗14 d后,两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ROM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7 d后以及治疗14 d后,两组颈部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颈部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颈腰同治"理论指导的温针灸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颈椎活动度,降低颈部症状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温针灸 颈腰同治 颈椎活动度 颈部症状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化裁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58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俊志 党晨 王兆博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1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化裁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独活寄生汤化裁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58例。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最短用药时间35天,最长1年,平均6.8个月...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化裁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独活寄生汤化裁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58例。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最短用药时间35天,最长1年,平均6.8个月。结论:独活寄生汤化裁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有良好疗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硬皮病 皮痹 独活寄生汤 火针
下载PDF
火针疗法在治疗深毛囊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逯阳 黄涛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4期137-139,共3页
深毛囊炎为化脓性毛囊炎,西医通常采用手术切割排脓进行治疗,但术后常留有疤痕,影响美观,偶有不适症状出现。采用火针治疗深毛囊炎疗效显著,相较于西医手术治疗具有治愈快、费用低、不留疤的优点。通过查找火针治疗深毛囊炎的相关文献,... 深毛囊炎为化脓性毛囊炎,西医通常采用手术切割排脓进行治疗,但术后常留有疤痕,影响美观,偶有不适症状出现。采用火针治疗深毛囊炎疗效显著,相较于西医手术治疗具有治愈快、费用低、不留疤的优点。通过查找火针治疗深毛囊炎的相关文献,总结火针疗法的发展源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火针疗法 毛囊炎 深毛囊炎
下载PDF
嗅三针预防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300±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制作脑缺血大鼠模型和脑缺血并损毁嗅球大鼠...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300±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制作脑缺血大鼠模型和脑缺血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电刺激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水迷宫试验显示,大鼠6 d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脑缺血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短于脑缺血模型组(P<0.05);脑缺血模型组与脑缺血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的次数,正常对照组明显多于脑缺血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多于脑缺血模型组(P<0.05);脑缺血模型组与脑缺血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有效预防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发生,其干预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嗅球 学习记忆 嗅三针
下载PDF
针灸联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双进 齐志峰 +2 位作者 贾雪平 张晓瑜 姚莹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火针、火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疼...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火针、火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火罐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火针 火罐
下载PDF
百癣夏塔热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广瑞 周海啸 +3 位作者 舒友廉 张强 苏跃 吕剑虹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1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百癣夏塔热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口服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及维生素C治疗,两组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均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 目的:观察百癣夏塔热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口服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及维生素C治疗,两组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均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百癣夏塔热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壮医皮肤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桥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9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下肢丹毒 皮肤针 疗效分析 治疗 壮医 疗效满意 外治法 对照组
下载PDF
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黎珊 《福建中医药》 2008年第3期25-25,45,共2页
皮肤针疗法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在古代“杨刺”、“半刺”、“毛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皮肤针是针灸临床常用的一种针具.常刚其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以激发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由于其针刺仅在浅表皮肤,... 皮肤针疗法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在古代“杨刺”、“半刺”、“毛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皮肤针是针灸临床常用的一种针具.常刚其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以激发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由于其针刺仅在浅表皮肤,所以叫作“皮肤针”.属丛针浅刺法.刺皮而不伤肉。现对皮肤针在美容临床上的运刚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针 针灸美容 中医美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