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7
1
作者 吴大嵘 梁伟雄 +2 位作者 温泽淮 黄燕 赖世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49-252,共4页
试采用非条件和kli:k2i 配对的条件logistic 回归的分析方法, 对221 例中风病人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建立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证候预测模型, 并采用临床调查的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 以探讨建立中风... 试采用非条件和kli:k2i 配对的条件logistic 回归的分析方法, 对221 例中风病人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建立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证候预测模型, 并采用临床调查的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 以探讨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结果: 非条件与条件logistic 回归均提示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舌有瘀点或舌有瘀斑、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紫暗是鉴别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重要指标, 且4 项指标与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发生概率均呈正相关。将另外的一组与本研究无关、但研究对象的选择相似的临床数据作为检验样本代入模型得到的诊断准确率达99 .06% (105/106)。结论: 模型对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条件和非条件logistic 统计模型以及k1i:k2i 的配对方法用于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研究有助于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机 脑出血 脑梗塞 血瘀 诊断
下载PDF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先涛 赖世隆 +3 位作者 梁伟雄 王奇 谢红 温泽淮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8-221,共4页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 ,观察了 10 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 ,对其证候指标 :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 ,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诊...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 ,观察了 10 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 ,对其证候指标 :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 ,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包括辨病和辨证两个方面。辨病可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 ,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 ;辨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 ,脉沉细等主症 ,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心悸、乏力、面色白 ,大便溏或二便自遗、舌背脉络瘀胀青紫或舌紫暗等次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 气虚血瘀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下载PDF
114例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及脑部CT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海青 朱敬荣 开国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16,共2页
作者以11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CT 和中医证型的分析。结果见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发生率多于中脏腑的发生率,经为3:1。中脏腑证 CT 表现重于中经络证,与临床表现相吻合;中脏腑证发病年龄和出血量高于中经络证;特殊部位出血即... 作者以11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CT 和中医证型的分析。结果见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发生率多于中脏腑的发生率,经为3:1。中脏腑证 CT 表现重于中经络证,与临床表现相吻合;中脏腑证发病年龄和出血量高于中经络证;特殊部位出血即使量很少,亦表现为中脏腑证。当伴有脑部其它病变时,中等量、少量或微量出血可表璎为中脏腑证。两证型中均以实证为多,虚证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辩证分型 CT 诊断 中风
下载PDF
259例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CT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京 李家邦 +3 位作者 易正佳 梁清华 王小宜 唐北沙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对259例中风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 CT 对比分析,发现中经络组的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生率相近,出血量偏小,腔隙性梗塞多,预后较好,中脏腑组以脑出血为主,出血量大,预后差;气虚血瘀证组的脑梗塞较重,预后欠佳;痰热内闭心窍证组的脑出血量偏小... 对259例中风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 CT 对比分析,发现中经络组的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生率相近,出血量偏小,腔隙性梗塞多,预后较好,中脏腑组以脑出血为主,出血量大,预后差;气虚血瘀证组的脑梗塞较重,预后欠佳;痰热内闭心窍证组的脑出血量偏小,伴有感染,预后差;脱证多为严重脑出血,预后极差。提示中风病的 CT 表现与中医辨证有一定关系,CT 可作为中风病辨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CT 辨证分型 中医学
下载PDF
中风病急性期主要临床证型与CT对照的价值和意义──附86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贤权 胡立敏 +1 位作者 顾法隆 陈汝兴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1,共4页
CT问世是中风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飞跃,基本上解决了鉴别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困难。CT不但能对中风病变作出定性和定位,还能作出定量。将86例中风病急性期主要临床证型与CT对照,初步观察到中络的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中经的肝... CT问世是中风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飞跃,基本上解决了鉴别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困难。CT不但能对中风病变作出定性和定位,还能作出定量。将86例中风病急性期主要临床证型与CT对照,初步观察到中络的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中经的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中腑的阴闭证和阳闭证以及中脏的脱证,在CT上的改变依次为:病变性质:脑出血和缺血性脑梗塞是由少到多,腔隙性脑梗塞是由多到少;病变大小和部位:小深由少到多,小浅由多到少,大深仅见于中腑的阳闭证和中脏的脱证,而前者又稍少于后者。这基本上符合中脏和中腑的病位深、病情重,中经和中络的病位浅、病情轻的宏观辩证,CT为其提供了微观依据。本文还对中风病的证型分型,CT对中风和中风病的诊断价值和意义,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CT 诊断 中医 临床证型
下载PDF
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与头颅CT征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余朝骏 侯键 +2 位作者 吴永康 谢明国 曾雪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7-12,64,共6页
目的 :通过对 161例中风病患者头颅CT表现和临床辨证分型研究 ,探索中风病各证型头颅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 :对 161例临床诊断为中风病的患者 ,行头部CT平扫 ,观察、记录病变的性质、密度、病灶的大小、部位、周围水肿情况 ,出血量的多... 目的 :通过对 161例中风病患者头颅CT表现和临床辨证分型研究 ,探索中风病各证型头颅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 :对 161例临床诊断为中风病的患者 ,行头部CT平扫 ,观察、记录病变的性质、密度、病灶的大小、部位、周围水肿情况 ,出血量的多少 ,脑室的改变 (包括脑室受压改变和出血破人脑室 )和中线移位情况等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出血量、范围上有极显著差异 ,病变部位有显著差异 ,在病变周围情况上也明显不同。中脏腑闭症、脱证在脑出血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脑出血量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风病患者急性期头部CT表现可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并指导临床治疗 ,估计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分型 中风 急性期 中医诊断 CT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的脑CT、中医辨证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焱明 陈艳芳 +3 位作者 杨赶梅 潘腊梅 沈士芳 何士银 《中国医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3-24,共2页
经CT确诊的缺血性中风47例,观察其脑部CT病灶,中医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发和大片状脑部病灶者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高于小片状病灶者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的全血比粘度、红... 经CT确诊的缺血性中风47例,观察其脑部CT病灶,中医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发和大片状脑部病灶者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高于小片状病灶者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特别是后者,可作为判断缺血性中风病情轻重、治疗难易的指标之一,表明不同的证具有不同的病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CT 中医辨证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医辨证与血清MBP含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亨炤 王新高 +4 位作者 林求诚 郑安 刘楠 郑祥雄 叶钦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TCH)中医各证型作出客观化、定量化诊断,从髓鞘碱性蛋白(MBP)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MBP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医各证型的血清MBP含量... 为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TCH)中医各证型作出客观化、定量化诊断,从髓鞘碱性蛋白(MBP)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MBP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医各证型的血清MB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血清MBP含量是反映中医各证型病情轻重的较敏感指标,对中医各证型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髓鞘碱性蛋白 辨证分型
下载PDF
176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舌象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柳华 张树益 +2 位作者 赵东 施桦 李求兵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3年第4期203-207,共5页
对176例CT确诊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舌象进行了系统观察。舌质方面发现脑梗塞组以紫舌为主、脑出血组以红舌为主(p<0.01);紫舌程度脑梗塞组较脑出血组严重(p<0.01);舌苔方面两组腻苔均多于薄苔(p<0.01)。随病情好转,脑梗塞组... 对176例CT确诊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舌象进行了系统观察。舌质方面发现脑梗塞组以紫舌为主、脑出血组以红舌为主(p<0.01);紫舌程度脑梗塞组较脑出血组严重(p<0.01);舌苔方面两组腻苔均多于薄苔(p<0.01)。随病情好转,脑梗塞组淡舌增加(p<0.05),脑出血组红舌减少(p<0.01);两组腻苔均转为薄苔(p<0.01)或黄腻苔转为白腻苔(p<0.05)。比较了各组舌象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未发现规律性变化。本文从中医理论对舌象变化进行了讨论,部分病例做了血液流变性检测,为今后舌象量化研究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舌色 舌苔 舌象
下载PDF
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辨证与CT关系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温颖 杨广庆 刘东方 《中医药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7-8,共2页
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辨证与CT关系探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温颖杨广庆刘东方随着科学的进步,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T的问世,为急性中风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CT检查证实者,... 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辨证与CT关系探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温颖杨广庆刘东方随着科学的进步,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T的问世,为急性中风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CT检查证实者,具符合1978年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中风 中医辨证 CT 诊断
下载PDF
中风急症CT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进 张东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7期20-22,共3页
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客观标准和量化指标;同时,通过对中风病病证和CT征象的比较、分析、归纳和相关性研究,探索出一些规律性,为中医与影像学的结合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 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客观标准和量化指标;同时,通过对中风病病证和CT征象的比较、分析、归纳和相关性研究,探索出一些规律性,为中医与影像学的结合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综述了中风病的现代研究情况以及CT对中风病的研究进展,为中风病与影像学的结合研究提供一些信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诊断 CT
下载PDF
中风患者的血脂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黄焱明 《中国医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1,共2页
对126例中风患者的血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TG、低HDL_(2-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高TC者易发生脑梗塞,低TC者易发生脑出血。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患者的TC、LDL_(-C)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后者的HDL_(-C)显著低于前... 对126例中风患者的血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TG、低HDL_(2-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高TC者易发生脑梗塞,低TC者易发生脑出血。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患者的TC、LDL_(-C)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后者的HDL_(-C)显著低于前两证。研究结果提示:高TC、LDL_(-C)是中风患者风痰瘀血等实邪的生化物质基础;HDL_(-C)低下可作为判断中风虚损不足的指标之一,显示了不同证的不同病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血脂 中医辨证
下载PDF
急性期中风中医诊断与颅脑CT扫描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范刚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分析325例急性期中风的病类、证名诊断与颅脑CT扫描所见的关系,认为中络、中经以缺血性改变为主,病灶小,病灶周围多清晰或仅见模糊,占位表现不明显或较轻;中腑、中脏以出血性改变为主,病灶大,病灶周围多见水肿或模糊不清,占位表现明显,... 分析325例急性期中风的病类、证名诊断与颅脑CT扫描所见的关系,认为中络、中经以缺血性改变为主,病灶小,病灶周围多清晰或仅见模糊,占位表现不明显或较轻;中腑、中脏以出血性改变为主,病灶大,病灶周围多见水肿或模糊不清,占位表现明显,两者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病类诊断与中风的病变部位、病位侧、病灶数目;证名诊断与颅脑CT扫描所见皆关系不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诊断 颅脑 CT
下载PDF
甲皱微循环观察在中风病微观辨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汝琨 孙海申 +1 位作者 宁保刚 王大忠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19,共2页
作者将甲皱微循环观察应用于中风病的微观辨证中,发现甲皱微循环改变在中风病中有四种类型:1、以血流状态改变为主。具体表现是血流速度迟缓,色泽变暗,红细胞聚集。2、以血管袢形态改变为主。主要表现为管袢纤细、短小,管袢模糊兼血色... 作者将甲皱微循环观察应用于中风病的微观辨证中,发现甲皱微循环改变在中风病中有四种类型:1、以血流状态改变为主。具体表现是血流速度迟缓,色泽变暗,红细胞聚集。2、以血管袢形态改变为主。主要表现为管袢纤细、短小,管袢模糊兼血色淡红。3、管袢间隙扩大、明亮。4、以管袢畸形为主。多为血管壁平滑肌痉挛,血液灌注不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甲皱微循环 诊断
下载PDF
张锡纯治疗内中风脉诊运用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恩庆 范东明 程俊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张锡纯治疗内中风脉诊运用规律的探讨李恩庆范东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程俊鸥(黑龙江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150040)关键词张锡纯内中风脉诊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多有卓见。临证之际... 张锡纯治疗内中风脉诊运用规律的探讨李恩庆范东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程俊鸥(黑龙江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150040)关键词张锡纯内中风脉诊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多有卓见。临证之际,重视脉诊,对于内中风的脉象更有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锡纯 内中风 脉诊 辨证分型
下载PDF
论中风先兆征与无症状性中风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根成 杨传标 《中医研究》 1998年第4期3-6,共4页
全国中医脑病协作组制定了《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确定了中风先兆证、中风病、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强调了中风先兆证与中风病的差异。但对于一些既有脑内梗塞灶或出血灶,又没有与中风病有密切关系的临床症状或综合征的病人... 全国中医脑病协作组制定了《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确定了中风先兆证、中风病、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强调了中风先兆证与中风病的差异。但对于一些既有脑内梗塞灶或出血灶,又没有与中风病有密切关系的临床症状或综合征的病人,其临床诊断归属和治疗问题就显得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证 诊断 中风 诊断
下载PDF
中风病人血清总唾液酸含量测定及针刺对它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建国 杨海峰 +1 位作者 李谈 王涛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54-54,共1页
唾液酸(Sialia Acid,SA)是一类氨基糖类化合物,在人体生物效应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发现,SA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在某些感染性疾病中,患者的血清SA亦有增高,并对疾病的发展转机有一定监测作用。本文对103例中风患者进行... 唾液酸(Sialia Acid,SA)是一类氨基糖类化合物,在人体生物效应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发现,SA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在某些感染性疾病中,患者的血清SA亦有增高,并对疾病的发展转机有一定监测作用。本文对103例中风患者进行了血清总唾液酸定量测定,并对23例中风患者经针刺治疗前后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血清诊断 唾液酸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中风113例辨证分型与颅脑CT定性定位关系浅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25-26,共2页
自颅脑CT应用于中风诊断以来,中风患者之病变性质、病变部位有了更确切而直观的诊断。临床上往往由于病变部位、病灶多寡不同,其临床症状不一,中医辨证分型亦有所异。笔者综合本院1988年以来,经外院颅脑CT 明确定性、定位诊断的处于急... 自颅脑CT应用于中风诊断以来,中风患者之病变性质、病变部位有了更确切而直观的诊断。临床上往往由于病变部位、病灶多寡不同,其临床症状不一,中医辨证分型亦有所异。笔者综合本院1988年以来,经外院颅脑CT 明确定性、定位诊断的处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中风病人113例,就其临床辨证分型与颅脑 CT 定性、定位之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CT 辨证分型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辨证微观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世敬 卢玉 《河北中医》 1997年第3期44-46,共3页
急性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辨证微观研究概况黄世敬(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卢玉(贵州省遵义中医学校563100)急性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病症,其死亡率和病残率高。近年来,对本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医从宏观角... 急性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辨证微观研究概况黄世敬(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卢玉(贵州省遵义中医学校563100)急性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病症,其死亡率和病残率高。近年来,对本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医从宏观角度,辨证论治,疗效可观。随着现代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西医结合 辨证 微观研究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试论中风舌诊的临床意义(附240例舌诊分析)
20
作者 刘孟安 许继平 杨际超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79-81,共3页
作者通过240例中风患者的舌诊分析,论述了舌诊可作为中风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且对观察疾病的顺逆,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断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中风 舌诊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