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2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武汤加减治疗老年窦性心动过缓心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1
作者 王莹威 高文静 杨雪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对心肾阳虚型老年窦性心动过缓(SB)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80例,其辨证分型属心肾阳虚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对心肾阳虚型老年窦性心动过缓(SB)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80例,其辨证分型属心肾阳虚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真武汤加减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率变异性(HRV)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和心功能指标(CI、SV、LVEF、CO)。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心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CI、SV、LVEF、CO均提高,且治疗组更显著(P<0.05);两组HRV分析各指标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方治疗心肾阳虚型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有较好临床疗效,对患者心率、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真武汤 心律失常 心肾阳虚证 心率
下载PDF
吴伟基于“瘀毒致悸”辨治房颤思路探讨
2
作者 翟惠奇 黎燚华 +7 位作者 康亮 余润佳 李荣 吴辉 周小雄 都治伊 褚庆民 吴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16-1322,共7页
吴伟教授在辨治房颤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心-血-脉三位一体论”与“瘀毒致悸”论。认为房颤由瘀毒所致,其病位在心-血-脉,核心病机为“气滞血瘀毒成”。治法当紧扣病机,提倡“从瘀论治,兼以解毒,缓消其毒”,且认为理气活血化瘀便是解... 吴伟教授在辨治房颤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心-血-脉三位一体论”与“瘀毒致悸”论。认为房颤由瘀毒所致,其病位在心-血-脉,核心病机为“气滞血瘀毒成”。治法当紧扣病机,提倡“从瘀论治,兼以解毒,缓消其毒”,且认为理气活血化瘀便是解毒。方拟桃仁红花煎加减,主要组成药物有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生地黄、赤芍、丹参、大枣、葛根、甘松、牡蛎、茯苓、玉竹等,并根据岭南之气候与房颤多影响情志之特点,去方中辛烈之品,而加特色解毒药对葛根-甘松以辨病而治。吴伟教授治疗房颤还常配合沐足、针灸、导引等中医外治法和保健法,全面调理,缓消其毒,以复其元。吴伟教授治疗房颤采用中医药精准干预,综合调理,可达到促进症状消失及恢复窦性心律、改善体质等目的,其辨治思路可为房颤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血-脉三位一体 瘀毒致悸 活血化瘀 桃仁红花煎 葛根 甘松 吴伟
下载PDF
从“水火失济”论治房颤
3
作者 黄欣雨 马勇博 +3 位作者 张磊 姜枫 于杰 朱坤鹏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10,共6页
本文从君火、相火、肾水的关系探讨水火既济的过程,认为水火既济,体内如环运动,而水亏火旺、水盛火衰、君火不明相火失位皆可使水火失济,影响心神而发为心房颤动(房颤)。西医学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房颤的重要原因,交感神经绝对或相... 本文从君火、相火、肾水的关系探讨水火既济的过程,认为水火既济,体内如环运动,而水亏火旺、水盛火衰、君火不明相火失位皆可使水火失济,影响心神而发为心房颤动(房颤)。西医学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房颤的重要原因,交感神经绝对或相对兴奋,心房肌细胞自律性增强,房室传导加快,表现为快速性房颤;迷走神经兴奋亦会导致心房电重构,延缓房室传导,表现为慢心室率房颤。自主神经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亦可诱发房颤。针对水火阴阳的失衡结合西医学对房颤机制的研究,本文提出“滋阴潜阳以治火”“益火之源以培元”“益气镇惊以调神”,旨在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交感和合,恢复自主神经张力平衡,减少房颤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终止房颤的发作,拓宽临床治疗房颤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失济 房颤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医宗金鉴》治疗心悸用药规律
4
作者 徐煌钰 陈莉 +5 位作者 李彤 徐晨曦 王钰碧 洪伟栋 谢迪 鹿小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22-27,35,共7页
目的挖掘并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心悸的方剂,探讨《医宗金鉴》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筛选《医宗金鉴》治疗心悸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将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Python软件对其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及药物种类等... 目的挖掘并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心悸的方剂,探讨《医宗金鉴》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筛选《医宗金鉴》治疗心悸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将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Python软件对其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及药物种类等进行频数分析,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54首方剂,涉及中药72味,其中高频使用的药物为甘草、人参、茯苓、桂枝、生姜等;设置合适的支持度与置信度,得到关联规则11条,如“大枣,生姜”“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等;聚类分析得到5组组合,如“甘草”“桂枝,生姜”“人参,茯苓,白术”等。结论《医宗金鉴》治疗心悸重补益而轻攻伐,注重温通心阳、利水蠲饮,学术思想具有医崇仲景的特点,并提出悸由水饮、悸本为虚、“心痹”致悸等独到观点,拓宽了现代临床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医宗金鉴》
下载PDF
庞敏“五位一体”诊疗思路治疗心肌桥经验
5
作者 刘之然 吴希泽 +2 位作者 王晓玉 庞敏 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冠脉变异疾病,常出现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西医治疗指南尚未完善,常通过药物、手术和介入方式进行治疗。中医将其作为胸痹疾病来进行治疗,各家经临床证实皆取得较好疗效。庞敏教授在从业中总结出“天、人、证...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冠脉变异疾病,常出现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西医治疗指南尚未完善,常通过药物、手术和介入方式进行治疗。中医将其作为胸痹疾病来进行治疗,各家经临床证实皆取得较好疗效。庞敏教授在从业中总结出“天、人、证、机、病——五位一体”的处方思路,临床中应用于治疗心肌桥疗效显著,患者胸闷、胸痛可见有效缓解。文章旨在介绍吾师庞敏教授的诊疗思路,为临床中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提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五位一体 胸痹 辨天 辨人 辨证 辨机 辨病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效果及对ET-1、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的影响
6
作者 卞华兴 庄燕 高永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内皮素-1(ET-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内皮素-1(ET-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ET-1、NT-proBNP、B型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NT-proBNP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IL-6及hs-CRP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及腹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中桃红四物汤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能与其可改善ET-1、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瑞舒伐他汀钙 心力衰竭 心绞痛 内皮素-1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心衰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探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病因病机及治疗对策
7
作者 陈琛 王玉玲 +3 位作者 沈子焕 焦林珂 丁帆 崔向宁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基于《黄帝内经》“火郁发之”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心房颤动复发因素的认识,将其病机分为肝木不疏、风火上盛,脾土不运、阴火上炎,痰瘀伏邪、酿生火热,阴血不足、...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基于《黄帝内经》“火郁发之”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心房颤动复发因素的认识,将其病机分为肝木不疏、风火上盛,脾土不运、阴火上炎,痰瘀伏邪、酿生火热,阴血不足、虚火妄动4个方面。根据“火郁”不同成因,分别治以疏肝泄火、健脾散火、清热消火、滋阴降火,使气机通畅,火郁外达,减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发之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
8
作者 张平安 高娜 +2 位作者 姚涛 王国斌 车志英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01-109,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icroRNA-mRNA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心瘅...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icroRNA-mRNA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利用GEO数据库筛选病毒性心肌炎与健康人的差异microRNA;利用FunRich3.1.3对差异microRNA进行mRNA富集,并与药物靶基因取交集基因;通过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以及cytoNCA筛选出核心基因;运用R软件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共199个,潜在作用靶点490个,GEO数据库Series GSE148153符合要求,通过筛选得到差异microRNA 438个,50个microRNA与核心基因有对应关系,上调基因45个,下调基因5个;筛选得到交集基因207个,其中33个为核心基因;GO功能注释主要富集在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并且主要富集在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结论:心瘅方调控microRNA-mRNA过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与中药成分干预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此过程可能涉及hsa-miR-15b-5p和hsa-miR-21-5p等外泌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靶基因 MICRORNA 心瘅方
下载PDF
王行宽从“相火周流”论治心悸经验
9
作者 陶俊宏 张稳 +1 位作者 范建民 王行宽(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25-528,共4页
通过对相火的释意,阐明“相火周流”途径与“相火致悸”规律,总结王行宽教授从“相火周流”论治心悸经验。外感风湿热邪,饮食、情志失调是引发“相火致悸”的始动因素。脾湿胃逆,相火扰神,动击失序是主要病机,同时兼有气阴易伤、痰瘀易... 通过对相火的释意,阐明“相火周流”途径与“相火致悸”规律,总结王行宽教授从“相火周流”论治心悸经验。外感风湿热邪,饮食、情志失调是引发“相火致悸”的始动因素。脾湿胃逆,相火扰神,动击失序是主要病机,同时兼有气阴易伤、痰瘀易生、神明易乱的病理特点。据此,王行宽教授提出,健脾降胃、清泻相火、安神定悸为主要治法,同时注重补养气阴、祛痰化瘀、调神益智,方以宁心定悸汤化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相火周流 相火致悸 健脾降胃 清泻相火 安神定悸 宁心定悸汤 王行宽
下载PDF
王振涛应用抗纤益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经验
10
作者 潘海涛 辛莉 +2 位作者 王振涛 郭喜钦 路永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通过验案1则探讨王振涛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王振涛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由气陷、血瘀、水湿三者夹杂所致,升心阳、逐血瘀、化水湿是其主要治法,从而拟定出抗纤益心方治之,该方具有益气升陷、活血祛瘀、化湿利水的功效,临床随证... 通过验案1则探讨王振涛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王振涛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由气陷、血瘀、水湿三者夹杂所致,升心阳、逐血瘀、化水湿是其主要治法,从而拟定出抗纤益心方治之,该方具有益气升陷、活血祛瘀、化湿利水的功效,临床随证加减运用,可取得如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抗纤益心方 王振涛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误用“甘温除热”法治验浅析
11
作者 田盈 秦广宁 +2 位作者 朱明丹 昝树杰 张硕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853-856,共4页
“甘温除热”是以性味甘温的药物为主药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虚血亏而导致的内伤热证及虚人外感发热的一种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但须知“甘温除热”之法并非治疗外感疾病之常法,若不加辨证的拓宽该法的应用范围,将会带来误治,文章选取1例新... “甘温除热”是以性味甘温的药物为主药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虚血亏而导致的内伤热证及虚人外感发热的一种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但须知“甘温除热”之法并非治疗外感疾病之常法,若不加辨证的拓宽该法的应用范围,将会带来误治,文章选取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诊疗过程中误用“甘温除热”法案例进行分析,期冀为医家进一步掌握中医辨证论治、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的精神实质,减少主观臆断、因循失治等错误,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治 甘温除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心悸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方祝元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
12
作者 王慧惠 彭远 方祝元(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岐黄学者方祝元教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方祝元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纳入医案资料完整、有复诊记录且疗效确定者,提取一般资料、中医诊断、处方用药...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岐黄学者方祝元教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方祝元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纳入医案资料完整、有复诊记录且疗效确定者,提取一般资料、中医诊断、处方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方祝元治疗心悸医案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处方中各中药使用频次,对药物的功效类别和性、味、归经做分类统计,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对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诊次562次,涉及患者194例、中药处方562首。562诊次心悸中医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型(283次)、气虚血瘀型(214次)、痰瘀互结型(45次)。562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220种,累计用药频次为11221次。220种中药中使用频次≥100次的中药有23种,其中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百合(520次)、党参(519次)、红景天(518次)、五味子(516次)、麦冬(514次);按中药功效类别归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5616次)、活血化瘀药(1416次)、清热药(770次)、安神药(744次)、收涩药(658次);按药性归纳,依次为寒(4627次)、温(3682次)、平(2568次)、凉(287次)、热(57次);按药味归纳,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甘(8043次)、苦(4319次)、辛(2457次)、酸(1221次)、淡(204次);按归经归纳,排名前5位依次是肺经(7026次)、脾经(5669次)、心经(4865次)、肝经(3803次)、胃经(3273次)。高频中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截距为15时,可将高频中药分为6类;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二项关联排名前3位的是麦冬-玉竹、丹参-莪术、麦冬-莪术,三项关联排名前2位的是麦冬-玉竹-红景天、麦冬-丹参-红景天,四项关联排名前2位的是麦冬-玉竹-党参-红景天、红景天-玉竹-党参-麦冬。结论:方祝元教授临床治疗心悸多用甘温、苦寒类中药,治则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根本,兼顾调和营卫、养心安神、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方祝元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附子及其药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兰栓 宁博 +2 位作者 王一鸣 余湖斌 赵明君 《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认为CHF多属本虚标实,病机关键是心肾阳虚。心气虚日久累及心阳,心阳虚贯穿整个病理过程;辨证可分为阳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脱证;治则重在益气温阳。附子为温阳...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认为CHF多属本虚标实,病机关键是心肾阳虚。心气虚日久累及心阳,心阳虚贯穿整个病理过程;辨证可分为阳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脱证;治则重在益气温阳。附子为温阳要药,药性刚燥,走而不守,上助心阳以通脉,故在使用温阳法治疗CHF时,多取附子,回阳救逆,常配伍人参、黄芪、干姜、桂枝、甘草等增强补阳功效。本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重点综述附子及其常用药对治疗CHF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并分析现代医家治疗CHF的临证经验,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CHF提供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附子 药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一婷 曾建斌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76-1680,共5页
心悸存在发病率高、复发率高,且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等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心悸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进行综述,发现治疗以口服中药为主,辅以针刺、艾灸、刮痧、推拿、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但内服中药研究多停留在动物和细胞研... 心悸存在发病率高、复发率高,且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等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心悸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进行综述,发现治疗以口服中药为主,辅以针刺、艾灸、刮痧、推拿、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但内服中药研究多停留在动物和细胞研究水平,中医外治临床应用少,且缺乏机制研究及统一治疗规范。因此,未来要促进中医药治疗体外研究向体内研究转化,加大对中医外治法的重视,制定规范、系统的治疗方案,努力为进一步推进心悸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中医药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益气熄风定悸法治疗心悸可行性探究
15
作者 王若曦 华愫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69-1671,1680,共4页
本文提出心悸是一种风证,并从“内风”对心悸辨治,指出气虚是其内虚根本所在,气虚风动是其发病病机,在临证中运用益气熄风定悸法治疗心悸病证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临床辨治心悸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 心悸 风证 益气熄风
下载PDF
调脾护心方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介导炎症因子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蒋燕妮 戴小华 +2 位作者 付军 杨帆 刘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08-714,共7页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因子,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方法:将健康的30只SD大鼠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及中药+西药组,每组各6只。将除正常组外的2...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因子,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方法:将健康的30只SD大鼠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及中药+西药组,每组各6只。将除正常组外的24只SD大鼠行冠脉结扎术复制心衰大鼠模型,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20mL/(kg·d)灌胃,西药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10mg/(kg·d)灌胃,中药组予以调脾护心方颗粒剂23.40mg/(kg·d)灌胃,中药+西药组予以调脾护心方23.40mg/(kg·d)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10mg/(kg·d)灌胃。经4周连续灌胃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精神状态、饮食、饮水、活动量、皮毛色泽等一般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基因转录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N-末端前脑钠肽前体B型(NT-proBNP)、肿瘤炎症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超声系统检测计算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及光镜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LR4、MyD88、NF-κB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NT-proBNP、TNF-ɑ、IL-6、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TLR4、MyD88、NF-κB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NT-proBNP、TNF-ɑ、IL-6、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中药组相比较,西药组TLR4、MyD88、NF-κB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NT-proBNP、TNF-ɑ、IL-6、IL-10表达水平较为相近(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西药组TLR4、MyD88、NF-κB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NT-proBNP、TNF-ɑ、IL-6、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调脾护心方可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介导炎症因子,减缓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损伤,减轻临床症状。调脾护心方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应用可取得较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大鼠 调脾护心方 Toll样受体-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通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蛭通心胶囊核心药对人参-水蛭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齐璐瑶 邢基祥 +3 位作者 范吉林 侯信铮 陈昭 张世亮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参蛭通心胶囊核心药对人参-水蛭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参蛭通心胶囊核心药对人参-水蛭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BATMAN-TCM数据库获取人参-水蛭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并导入UniProt数据库对所得基因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获取DCM已知靶点;通过绘制韦恩图得到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及药物-疾病共同靶点等数据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将核心靶基因导入基因功能注释数据库(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平台对所得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利用OmicShare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结果:经筛选共获得人参-水蛭药对有效成分35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84个,涉及的核心靶点主要有胰岛素、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白细胞介素1β等。人参-水蛭的有效成分通过对细胞膜、细胞外间隙、电压门控钙通道复合体等部位的作用、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间信号传递、对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过程和CAMP信号通路等在内的多个信号通路协同作用治疗DCM。结论:参蛭通心胶囊的核心药对人参-水蛭可以通过参与调控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网络药理学 参蛭通心胶囊 人参-水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
18
作者 武富平 白心澜 +4 位作者 王钰寅 苏应瑛 陈思远 沈回 李亚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5期70-76,共7页
目的分析治疗心悸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组合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方法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李亚平治疗心悸的处方,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频次统计,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6.0软件进行药物的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及... 目的分析治疗心悸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组合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方法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李亚平治疗心悸的处方,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频次统计,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6.0软件进行药物的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检索核心药物成分及疾病靶点,对其治疗心悸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结果共收集中药处方220首,涉及中药192味,累计用药频次3978次,高频药物18味。治疗心悸用药以补虚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心、肝、脾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当归、丹参、甘草、麦冬和黄芪等为核心药物。聚类分析显示有3个聚类组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药物组合与疾病交集靶点共181个。KEGG分析显示,核心药物治疗心悸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缺氧诱导因子-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GO分析显示,共包括1000条GO途径,其中生物过程760条,细胞组分93条,分子功能147条。结论李亚平治疗心悸主张益气通阳、化瘀祛浊、通络安神,强调“双心同调”,心肝同治,兼顾脾胃,核心药物组合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作用途径干预心悸病程,对临床心悸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宋楠楠 孙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15-0018,共4页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心前区剧烈的绞痛为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心血管系统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心肌的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则导致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心前区剧烈的绞痛为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心血管系统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心肌的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则导致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血管的张力突然的增大或者是血管的炎症等呆滞冠脉斑块的破损和糜烂,从而导致血管的阻塞,从而引起心肌严重的缺血、缺氧;二是冠脉突然发生痉挛导致心肌的供血减少,心肌的缺血缺氧。目前,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指口服药物为主,而中医治疗则包括中医的内治法和中医的外治法。本文就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论述,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西医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成慧 肖娜 +1 位作者 陈胜 隋艳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29-0032,共4页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血管供血中断使得心肌发生缺血缺氧。其临床症状以心前区剧烈地疼痛为主。本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仍未完全明了,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血管供血中断使得心肌发生缺血缺氧。其临床症状以心前区剧烈地疼痛为主。本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仍未完全明了,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中医内治法及外治法,而西医治疗包括西医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本文就目前中西医治疗本病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西医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