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清TGF-β1、VEGF指标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仕银 胡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DN病人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6)。入院后两组病人均实施生活方式相关的指导,包括体质量控制、运动、戒烟酒等,给予脂质的代谢紊乱相关纠正、血糖控制、血压等基础的治疗,对照组实施盐酸贝那普利片的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益气养阴通络汤治疗,两组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TGF-β_(1)和VEGF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e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ALB、UACR、β_(2)-MG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LB、UACR、β_(2)-MG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TNF-α、IL-6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_(1)和VEGF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和HbAlc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TGF-β_(1),VEGF指标,降低蛋白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通络汤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血清TGF-Β1 VEGF
下载PDF
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6的影响
2
作者 王骆冰 吴锋 +2 位作者 姚东升 兰天鹰 高建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 目的探究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尿酸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痰浊阻滞证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0.00%,32/40)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局部酸麻疼痛、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等中医证候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清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15.00%(6/40)vs 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尿酸及血清IL-6、IL-1β水平,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尿酸方 痛风 高尿酸血症 血清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马华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
3
作者 武丽萍 马华 +3 位作者 马天成 田树杰 郝子娟 郝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马华教授是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模范医师,在治疗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科研基础。慢性肾脏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持续3个月或其以上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临床... 马华教授是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模范医师,在治疗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科研基础。慢性肾脏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持续3个月或其以上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展及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高发,肥胖相关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等疾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医药可有效防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其并发症、延缓肾脏病进展。马华教授诊治慢性肾脏病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认为“虚、湿、瘀、毒”为慢性肾脏病重要病机,“虚”主要表现在气血阴阳不足、脾肾两虚。“湿、瘀、毒”表现在湿浊内蕴、瘀毒阻滞。治疗上分期辨证、随症加减,早期注重益气活血,中期注重温补脾肾,后期注重解毒降浊、祛邪扶正,并总结出芪红合剂、益气通阳方、芪红通瘀饮等经验方,取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 慢性肾脏病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思路与方法
4
作者 张芳 孙自学 +2 位作者 陈建设 门波 李鹏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具有病程长、病因不明、发病率高的特点。随着育龄、高龄夫妇生育需求的增加本病呈现渐增趋势,影响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近年来中医医家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日益深入,立足学术典籍,结合自...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具有病程长、病因不明、发病率高的特点。随着育龄、高龄夫妇生育需求的增加本病呈现渐增趋势,影响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近年来中医医家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日益深入,立足学术典籍,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对本病的认识,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诊疗思路与方法。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病位主要在肾,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特点。治疗上除口服中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精子质量外,针刺、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也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西医融合疗法更是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从中医病机、名医经验、治疗研究等方面,总结目前中医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状况,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 中医药 思路与方法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辅助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肾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田乐 李慧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辅助VAD治疗(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同时动态观察该治疗方案对骨代谢、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88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且伴有肾损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辅助VAD治疗(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同时动态观察该治疗方案对骨代谢、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88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且伴有肾损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VAD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疗效差异,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骨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2疗程及4疗程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RANKL逐渐降低(P<0.05),ALP、OCN逐渐升高(P<0.05);治疗2疗程及4疗程后观察组RANKL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ALP、OCN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Scr、β2-MG、NGAL、KIM-1、Cys-C、尿mAlb逐渐降低(P<0.05);治疗2疗程及4疗程后观察组Scr、β2-MG、NGAL、KIM-1、Cys-C、尿mAl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辅助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更好调节骨代谢,更有效地逆转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 骨代谢 疗效
下载PDF
肠道菌群干预肾间质纤维的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娟 周荣 +1 位作者 于小勇 王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其发生机制与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RIF的发生相关,其机制涉及...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其发生机制与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RIF的发生相关,其机制涉及肠道菌群相关的尿毒症毒素、代谢物质等方面。中药在改善RIF进而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RIF。文章就肠道菌群参与RIF的相关机制以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防治RIF的相应措施做一总结,为后续肠道菌群作为影响RIF提供些许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肠道菌群 机制 中药
下载PDF
益肾别浊丸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及尿ACR的影响
7
作者 杨江成 张义波 +5 位作者 李欣 辛梅芳 修海华 辛蕾蕾 姜淑蓉 刑志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别浊丸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及尿ACR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A组加益肾别浊丸10 g,3次/d,B组加缬沙坦胶囊80 mg,1次/d,C组患者加中药益肾别浊丸联合缬沙坦胶... 目的:观察益肾别浊丸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及尿ACR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A组加益肾别浊丸10 g,3次/d,B组加缬沙坦胶囊80 mg,1次/d,C组患者加中药益肾别浊丸联合缬沙坦胶囊。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时记录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生化指标。结果:各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血脂、尿ACR及血清Periostin水平均有较为明显改善(P<0.05),其中A、C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时部分症状、尿ACR及血清Periostin水平改善较B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益肾别浊丸可改善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患者尿ACR及血清Periost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早期肾病 血清Periostin水平 尿ACR 益肾别浊丸
下载PDF
何永生教授基于虚、瘀、湿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8
作者 高雅 张琳 何永生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中医学认识其证候最早。何永生教授临床30余载,治疗该病经验独到,认为慢性肾炎病机不离虚、瘀、湿,在临床诊治中,通过补益肺脾肾、补血通络祛瘀、健脾淡渗利湿,...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中医学认识其证候最早。何永生教授临床30余载,治疗该病经验独到,认为慢性肾炎病机不离虚、瘀、湿,在临床诊治中,通过补益肺脾肾、补血通络祛瘀、健脾淡渗利湿,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虚、瘀、湿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滋肾通淋排石汤辅助治疗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机制
9
作者 钟晔 刘建 张伟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滋肾通淋排石汤辅助治疗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肾结石术后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术后给予... 目的探讨滋肾通淋排石汤辅助治疗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肾结石术后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体位排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通淋排石汤联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炎性应激指标水平,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尿频、腰痛、少腹急满、血尿、淋漓不爽评分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d~2周后两组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滋肾通淋排石汤应用于肾结石术后患者,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滋肾通淋排石汤 中医证候 肾功能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研究
10
作者 高雅 张琳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筛选文献后,将纳入的处方录入Excel中分别进行性味、功效统计,用Ori...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筛选文献后,将纳入的处方录入Excel中分别进行性味、功效统计,用Origin 2022进行可视化,用SPSS Modeler 18.0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高频药物,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16篇文献,涉及250味中药,出现的频次有1396次。处方中高频药物有黄芪、茯苓、山药、丹参,用药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多为辛、甘、苦,四气以寒、温、平居多。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黄芪-山药,常见的药对:黄芪-地龙,黄芪-川芎,黄芪-当归,黄芪-丹参-山药。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形成四类组方:①芡实、金樱子、杜仲、菟丝子、地龙、蝉蜕、白术、薏苡仁、山茱萸;②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丹参、生地黄、山茱萸;③党参、石韦;④白花蛇舌草、益母草、当归、川芎、黄芪、赤芍。结论:肾性蛋白尿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以脾肾虚为本,兼有瘀血、湿毒,多采用补益脾肾配伍有祛瘀、解毒、利水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为临床治疗及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但仍需进一步验证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肾性蛋白尿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消尿蛋白饮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TGF、HIF-1α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李传会 陈小平 +3 位作者 王悦 季景 郑泽栋 陈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消尿蛋白饮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脾肾阳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尿蛋白饮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脾肾阳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CGN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9例。两组根据指南进行常规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缬沙坦胶囊干预;治疗组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西药干预,并采取消尿蛋白饮内服。两组疗程为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脾肾阳虚证单项症状评分以及血清CTGF和HIF-1α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36/39)较对照组(69.23%,27/39)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 h-Upro)显著减少,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减少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脾肾阳虚证单项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CTGF和HIF-1α水平显著减少,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减少更明显(P<0.01)。结论于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消尿蛋白饮治疗CGN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更优,在改善肾功能、中医证候方面有促进作用,且能下调血清CTGF、HIF-1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消尿蛋白饮 脾肾阳虚证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用药规律
12
作者 谢佳东 何伟明 +3 位作者 赵玉凤 何佳怡 胡孔法 孙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74-679,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孙伟教授2016年至2022年期间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诊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用药频数及性味归...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孙伟教授2016年至2022年期间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诊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用药频数及性味归经统计、频繁模式、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349例处方,涉及中药143味,药物频数总计8438次,高频药物有黄芪、紫苏梗、白术、石韦、郁金、虎杖、党参、杜仲、当归、续断、川芎等,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性味以温、甘居多,多归属肝、脾、肺、肾、胃经。常用药物组合有黄芪-白术-党参-紫苏梗,杜仲-续断,石韦-土茯苓,当归-川芎-郁金等。结论孙伟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肾虚湿瘀”,遣方用药应以“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为主要治则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孙伟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医治疗进展
13
作者 王悦 武权生 +7 位作者 张作良 黄灿灿 张小花 李曼 窦艳猛 殷甜甜 岳斌 李新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34-737,共4页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雌激素过低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月经稀发、月经量少为临床特征。若未及时干预,则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中医认为,DOR的发...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雌激素过低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月经稀发、月经量少为临床特征。若未及时干预,则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中医认为,DOR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肾虚。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在DOR发生、发展及论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补肾为治疗DOR的基本方法。文章围绕肾虚型DOR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理化指标、中医治疗等方面对其中医证治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肾虚型DOR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肾虚 中医证型 生殖 内分泌
下载PDF
基于“肾主生殖”理论探讨少弱精子症的病机及龟鹿育麟汤组方思路
14
作者 黄念文 李海松 +4 位作者 王彬 王继升 冯隽龙 孙龙吉 党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少弱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治疗少弱精子症多以经验性药物为主。中医治疗少弱精子症经验丰富,中医药在改善男性生殖功能方面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团队基于“肾... 少弱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治疗少弱精子症多以经验性药物为主。中医治疗少弱精子症经验丰富,中医药在改善男性生殖功能方面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团队基于“肾主生殖”理论,结合现代相关研究,在传统补肾治疗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以肾精亏虚为本,补肾益精为法,微调阴阳为则”的理念治疗少弱精子症。龟鹿育麟汤是基于这一理念而创立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协定方,为经典方剂龟鹿二仙胶和五子衍宗丸的组合化裁而成,具有补肾益精、温阳不燥、滋阴不寒、微调阴阳等特点,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肾主生殖 补肾益精 微调阴阳 龟鹿育麟汤
下载PDF
探讨固本通络方基于细菌脂多糖介导的肠B细胞激活对Gd-IgA1的影响
15
作者 汪容 沈沛成 +1 位作者 何立群 吴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7-53,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肠道细菌脂多糖(LPS)和糖基化缺陷IgA1(Gd-IgA1)的干预及肾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固本通络方低剂量组、固本通络方中剂量组、固本通络方高剂量组、依立托仑组。实验采用...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肠道细菌脂多糖(LPS)和糖基化缺陷IgA1(Gd-IgA1)的干预及肾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固本通络方低剂量组、固本通络方中剂量组、固本通络方高剂量组、依立托仑组。实验采用ddY小鼠构建IgA肾病动物模型,将模型组和各药物组进行造模,中药干预各组分别予以固本通络方免煎颗粒低(13.2 g/kg)、中(26.4 g/kg)、高(52.8 g/kg)3种不同剂量药液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0 mL/kg),依立托仑组予以腹腔注射依立托仑药液,各药物组每天给予药物1次,连续8周。干预4周、8周后,测定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8周测定血清及肠道黏膜LPS、IgA、GdIgA1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染色及右肾IgA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smc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Cosmc蛋白表达及IgA肠道菌群特异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道B淋巴细胞活化率及分泌IgA前体B淋巴细胞比率,对肠道黏膜组织LPS水平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固本通络方可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血清肌酐水平(P<0.05)。HE染色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固本通络方用药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及基质增生显著减少,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显著改善;血清及肠道黏膜LPS水平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干预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和肠道黏膜组织LPS、Gd-IgA1和IgA水平(P<0.05);降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固本通络方能够显著降低小鼠粪便培养中菌落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osmc蛋白和Cosmc基因表达水平(P<0.05)。LPS水平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固本通络方能有效降低IgA肾病小鼠蛋白尿及血清肌酐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及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其作用可能和固本通络方降低IgA肾病小鼠血清及肠道LPS水平,降低B淋巴细胞活化率,Cosmc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通络方 IGA肾病 糖基化缺陷IgA1 肠道细菌脂多糖
下载PDF
骨骼肌MRI成像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何荣兴 赖志芬 梁颖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分析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成像技术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DMD患者临床资料(DMD组),另选取本院无神经肌肉障碍及肌无力病史的16例正常健康体检男孩进行MRI骨... 目的分析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成像技术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DMD患者临床资料(DMD组),另选取本院无神经肌肉障碍及肌无力病史的16例正常健康体检男孩进行MRI骨骼肌成像检查(对照组)。入试者均行T_(1)WI肌肉冠状面扫描、横断面T_(1)WI和T_(2)WI-STIR脂肪抑制序列检查,观察所得MRI图像,分析肌肉脂肪浸润和水肿特点,对比不同人群、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差异,分析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DMD患者T_(1)WI和T_(2)WI-STIR脂肪检查中受累肌肉的变性均为高信号,提示正常的肌肉组织为脂肪组织浸润替代;对照组MRI检查为中等强度信号。64例DMD患者大腿肌肉均出现不同程度脂肪浸润情况,以臀大肌受累最明显(100%),股薄肌受累最少(39.06%);T_(1)WI脂肪浸润评分为4分最高为臀大肌(62.50%),最低为缝匠肌与股薄肌;T_(1)WI脂肪浸润评分为0分者占比最高为股薄肌(60.94%),其次为缝匠肌(56.25%)。51例患者大腿肌肉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改变,累频率低于脂肪浸润受累频,表现为双侧不对称性分布,以股二头肌受累最明显(64.06%),最少受累为阔筋膜张肌(20.31%);T_(2)WI-STIR水肿分级为3级最高者为肌肉为半腱肌(17.19%),分级为0级最多为阔筋膜张肌(79.69%)。DMD组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运动功能分级的DMD组患者中的MRI脂肪浸润评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MRI脂肪浸润与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运动功能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BMI之间无相关性(P>0.05);水肿评分与DMD患者各项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DMD患者骨骼肌MRI成像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脂肪浸润评分可反映肌肉受累情况及程度,且与患者临床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对临床诊疗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磁共振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脂肪浸润 水肿
下载PDF
右归丸对激素型肾阳虚证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及其靶基因功能分析
17
作者 鲁莎 谭从娥 +2 位作者 肖雪 王相东 邢文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87,I0003,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在右归丸对激素型肾阳虚证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意义,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和造模组(10只),正常组注射2 mL生...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在右归丸对激素型肾阳虚证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意义,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和造模组(10只),正常组注射2 mL生理盐水,造模组后肢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成模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右归丸组,每组5只。右归丸组给予右归丸汤剂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麻醉处死后使用TRIzol法提取肾组织中RNA,使用NanoDrop ND-1000对总RNA进行质量检测,用标记后的RNA与Agilent Rat 8×60k miRNA芯片进行杂交。收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行聚类分析和火山图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miRNA富集的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结果筛选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相关差异表达miRNA 18条(|log 2FC|≥1.5,P≤0.05),其中包括5条上调miRNA,分别是rno-miR-149-3p、rno-miR-188-5p、rno-miR-221-5p、rno-miR-762、rno-miR-877;13条下调miRNA,分别是rno-miR-101b-5p、rno-miR-125a-3p、rno-miR-125b-2-3p、rno-miR-3085、rno-miR-344a-5p、rno-miR-347、rno-miR-34b-3p、rno-miR-351-3p、rno-miR-3573-3、rno-miR-370-3p、rno-miR-409a-3p、rno-miR-448-3p、rno-miR-503-3p。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主要参与DNA、RNA转录的正调控进程且与ATP的结合显著相关。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显著富集于cAMP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这两条通路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结论右归丸通过干预miRNA的表达,改善肾阳虚证大鼠线粒体功能,调节能量代谢异常,进一步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肾阳虚证 MIRNA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肾颗粒主要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作用机制
18
作者 孙璇君 金华 +1 位作者 张磊 王亿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肾颗粒主要药物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检索4味中药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运用OMIM、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通...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肾颗粒主要药物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检索4味中药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运用OMIM、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共筛选出中药活性成分99种,药物靶点873个,活性成分治疗CKD交集靶点102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醇A等。核心靶点涉及VEGFA、EGFR、AKT1等。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VEGFA、EGFR、SRC等靶点参与CKD的治疗,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治疗CKD主要涉及HIF-1、PI3K-Akt、Rap1、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可能通过HIF-1、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VEGFA、EGFR、SRC等靶点治疗C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丹参 黄连 慢性肾脏病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9
作者 李佳蔚 吴一凡 +3 位作者 施嘉旎 李沛琦 张宇宸 肖彬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2-2022年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中文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了解我国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目的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2-2022年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中文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了解我国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检索2002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中文期刊文献,导出至CiteSpace6.1.R2,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和突现词进行知识图谱构建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403篇,筛选后纳入313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汪司右,为14篇;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关键词聚类共11个;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为尿失禁(0.48),其次为电针(0.42);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女性患者(研究对象)、电针、艾灸、温针灸(干预方式)及中髎、八髎、会阳(常用腧穴)。结论 电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将持续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目前针对男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针灸治疗研究较少;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规范化操作和相关标准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压力性尿失禁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从风、痰论治肾脏病的理论与实践
20
作者 祝昌昊 王耀光 +3 位作者 赵晰 王钰涵 杨思齐 杨精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肾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肾脏病的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而中医药对于肾脏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从风邪论治肾脏病已经达成一定共识,而对痰邪与肾脏病的关注略显不足。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风、痰密切相关... 肾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肾脏病的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而中医药对于肾脏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从风邪论治肾脏病已经达成一定共识,而对痰邪与肾脏病的关注略显不足。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风、痰密切相关,风邪、痰邪既是肾脏病的发病因素,又可作为病理产物影响肾脏病的预后。文章结合西医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总结,试述从风、痰论治肾脏病的临证思路与治疗体会,以期为制定肾脏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痰邪 肾脏病 风痰证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