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30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茜 王小娟 +6 位作者 郭璇 徐寅 弭艳红 谭华梁 张鑫 饶文娟 李永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69-70,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尤其是餐后加重)、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烧心、嗳气等为主症的疾病。
关键词 舒胃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证 胃排空
下载PDF
枳术汤合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莹 周军怀 +2 位作者 褚雪菲 杜希 黄小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603-608,共6页
【目的】观察枳术汤合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FD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枳术汤合柴桂... 【目的】观察枳术汤合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FD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枳术汤合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味的中药颗粒剂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共有95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8例。(2)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23%(41/47),对照组为60.42%(29/48),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胃脘痞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情志不遂易诱发或加重、心烦易怒、嗳气频作、善太息等)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胃脘痞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情志不遂易诱发或加重等证候积分和总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A量表的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会谈时行为表现评分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仅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植物神经症状评分和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除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症状评分外,治疗组对HAMA量表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枳术汤合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FD伴焦虑状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FD症状及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汤 柴桂温胆定志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状态 肝胃不和
下载PDF
耳针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萌 滕松茂 《上海针灸杂志》 1995年第6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胃肠神经官能症 肠道功能紊乱 耳针疗法
下载PDF
浅谈中医论治胃肠神经官能症 被引量:4
4
作者 安云 曹勇 陈静蕊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1,共2页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以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为主的胃肠综合征,临床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系高级神经活动系统功能失常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肠道症状、梅核气、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与肠易激综合征等,常伴有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以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为主的胃肠综合征,临床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系高级神经活动系统功能失常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肠道症状、梅核气、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与肠易激综合征等,常伴有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失眠、焦虑、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中医学对本病的记载,可散见于郁证、百合病、梅核气、呕吐、泄泻等疾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官能症 中医病因和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中西医诊治 被引量:5
5
作者 沈庆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第8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胃肠神经官能症 中西医诊治 神经功能紊乱 胃肠道症状 临床表现 胃肠神经症 器质性病变 反复发作性
下载PDF
肝失疏泄与神经性厌食症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钟怡就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3-4,共2页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神经性厌食症与精神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脑部控制食欲部位供血不足、功能紊乱有关。这与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失疏泄、情志失调密切相关的理论不谋而合,故调肝解郁。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病机 疏肝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资生丸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西跃 邓观卿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资生丸 神经性厌食症 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3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艳 张婉莹 +3 位作者 郭喜军 孟丹 张彦伟 鄂辉 《河南中医》 2018年第9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e...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阴转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3%,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阴转率比较,观察组Hp阴转率为76.2%,对照组Hp阴转率为47.8%,两组患者Hp阴转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E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血液中肿瘤标记物与胃中Hp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胃轻瘫综合征38例 被引量:8
9
作者 袁曈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7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半夏厚朴汤 胃轻瘫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健胃益肠汤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40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正平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自拟健胃益肠汤为(党参、当归、柴胡、半夏、茯苓、白术等)基础方,随症加减,与采用西药谷维素等治疗的对...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自拟健胃益肠汤为(党参、当归、柴胡、半夏、茯苓、白术等)基础方,随症加减,与采用西药谷维素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1.9%、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自拟健胃益肠汤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中医药疗法 补气药/治疗应用 @健胃益肠汤
下载PDF
温针灸在术后胃瘫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孙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温针灸在治疗术后胃瘫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 17例胃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温针灸组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结果 :温针灸组治愈率为10 0 % ,平均治疗 6 .2 2± 3.96次 ,针刺组治... 目的 :探讨温针灸在治疗术后胃瘫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 17例胃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温针灸组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结果 :温针灸组治愈率为10 0 % ,平均治疗 6 .2 2± 3.96次 ,针刺组治愈率为 88.2 3% ,平均治疗 15 .38± 4 .2 1次。结论 :温针灸对术后胃瘫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优于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胃瘫 温针灸 针灸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中药治疗胃神经官能症42例
12
作者 方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胃神经官能症 中医药疗法 心理治疗 森田疗法
下载PDF
基于基本病机的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鑫 韩静 +5 位作者 杨倩 孙云霞 李晓林 靳晓华 张晓雅 常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基本病机的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 目的探讨基于基本病机的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及心理状态、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FDDQ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基本病机的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可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调气降逆汤
下载PDF
从肝郁脾虚论治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燕 孟伟 谢孝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疏肝健脾
下载PDF
固真散贴脐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桂明 《中国民间疗法》 1997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胃肠神经官能症 固真散 贴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点穴配合呼吸治疗胃痉挛16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克军 王冬菊 古风姣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31-31,共1页
作者吸取民间疗法,以中医针灸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为依据,施于临床治疗160例胃痉挛病者,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关键词 点穴 胃痉挛 呼吸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
17
作者 贾文旭 李玲 施土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20-21,共2页
胃肠神经官能症属于中医“呕吐”、“痞满”、“嗳气”、“胃痛”、“腹泻”、“腹胀”等范畴,它属于功能性疾病,我们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在134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83例... 胃肠神经官能症属于中医“呕吐”、“痞满”、“嗳气”、“胃痛”、“腹泻”、“腹胀”等范畴,它属于功能性疾病,我们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在134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83例;年龄20~30岁者21例,31~40岁者61例,41~50岁者32例,51~60岁者14例,61~70岁者6例,平均42岁。1.2 诊断标准及分组情况 根据199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胃肠神经官能症”为依据,在134例患者中随就诊先后分组,针刺组43例,中药组42例,针药组4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药物 中医药疗法 胃肠神经官能症
下载PDF
中药解肝汤加味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36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丽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5期399-400,共2页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高。本病主要由不良精神因素、劳累过度、家庭不和、意外不幸、郁闷、工作压力大、高度紧张等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以胃肠症状为主,可同时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常见症状,如...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高。本病主要由不良精神因素、劳累过度、家庭不和、意外不幸、郁闷、工作压力大、高度紧张等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以胃肠症状为主,可同时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常见症状,如: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过敏、失眠、心悸、胸痛等。胃神经官能症以胃部症状为主,常有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腹上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肠神经官能症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或不适、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味治疗 中药 神经功能紊乱 注意力不集中 胃神经官能症 胃肠症状 精神因素
下载PDF
景洪贵应用四逆散经验举隅
19
作者 敬博 吴远明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9年第6期415-415,共1页
关键词 胰腺炎 四逆散 胃神经官能症 胆囊炎
下载PDF
中医治疗难治性胃肠神经官能症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永盛 扬彩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7期232-232,共1页
难治性胃肠神经官能症是由于胃肠分泌功能运动功能紊乱而导致饮食与大便异常,诱发胃或肠的功能性障碍,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胀满或疼痛,呈间断性,多与心情不畅、情志抑郁有关,疼痛的位置不定。不思饮食,甚至见食亦烦,即觉脘腹胀满... 难治性胃肠神经官能症是由于胃肠分泌功能运动功能紊乱而导致饮食与大便异常,诱发胃或肠的功能性障碍,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胀满或疼痛,呈间断性,多与心情不畅、情志抑郁有关,疼痛的位置不定。不思饮食,甚至见食亦烦,即觉脘腹胀满,心中怒气难以压抑,嗳气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官能症 难治性 中医治疗 运动功能紊乱 胃肠分泌功能 不思饮食 脘腹胀满 功能性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