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
1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起草组 陈景伟 +1 位作者 刘慧敏 马艺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258,共9页
本文件是一部规范妇科常见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权威性、约束力及推广应用价值的医疗文件。预期对建立和完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技术规范,促进中医评价方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起到示范性作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 中医 指南
下载PDF
内异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艳巧 刘润侠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EM腹腔液的表达,观察中药内异消对EM大鼠上述两因子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建立E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内异消大、小剂量治疗组及丹哪唑治...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EM腹腔液的表达,观察中药内异消对EM大鼠上述两因子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建立E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内异消大、小剂量治疗组及丹哪唑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假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VEGF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TNF-α腹腔液中的表达。结果(1)模型对照组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TNF-α在腹腔液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模型组;(2)内异消大、小剂量治疗组及丹哪唑治疗组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及TNF-α在腹腔液的含量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VEGF、TNF-α在EM时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TNF-α均为血管生成因子,其促血管生成作用是EM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内异消可通过调节TNF-α、VEGF的表达以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异消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实验 血管生成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诊疗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师伟 陈思儒 刘志勇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索优化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流程,并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基于已应用于临床的子宫腺肌病中医综合方案,参考该病种的中西医指南和共识,建立本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流程,结合临床分组验证,设痛经组、月经异常组、备孕组,以... 目的:探索优化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流程,并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基于已应用于临床的子宫腺肌病中医综合方案,参考该病种的中西医指南和共识,建立本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流程,结合临床分组验证,设痛经组、月经异常组、备孕组,以中医综合方案为基础方案规范治疗,连续3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月经量评分、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测定。结果:以生育需求(备孕、不孕)、临床主诉(痛经、月经异常)为诊疗两级分流点,构建了子宫腺肌病临床诊疗流程,共纳入患者60例,治疗后三组的VAS评分、月经量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诊疗流程指导和规范了该病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应用,突出和聚焦了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中医诊疗流程 综合治疗方案 癌抗原125 视觉模拟评分法 流程优化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段翠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08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下载PDF
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痰湿阻滞型闭经56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保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观察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痰湿阻滞型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用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86%。结论: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痰湿阻滞型闭经疗效满意。
关键词 闭经 痰湿阻滞型 苍附导痰丸加味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纤维化辨治思路探析
6
作者 强若男 刘雁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5-1190,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易长难消、广泛受累、病情缠绵等特点,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常见妇科疾病。异位内膜组织的纤维化既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也是导致患者痛经、不孕及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易长难消、广泛受累、病情缠绵等特点,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常见妇科疾病。异位内膜组织的纤维化既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也是导致患者痛经、不孕及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基础及病机核心所在,且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寒气生浊”源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且易伤阳气,痰湿瘀血等浊邪则内生而为患。基于此,本文分阶段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初始期以“寒气盛、凝血为瘀,浊邪生、癥之所结”为主,进展期则为“阳气虚、寒瘀难解,纤维化、癥久而成”;针对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提出散寒化浊、温阳消癥、分阶段施治的理念。未病及初病之时以散寒活血、化浊通络为主;久病难解则重在温阳化浊、软坚消癥,扶正与祛邪并举以消久癥。寒气消散,瘀血浊邪得清,则病势可缓;阳气充盛,纤维化得解,则久癥渐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纤维化 寒气生浊 阳虚 寒凝
原文传递
通瘀注射液盆腔给药法治疗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冠媛 杨守范 +1 位作者 丛惠芳 江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 运用通瘀注射液在非直视下经输卵管盆腔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EMs)的治疗作用 ,探讨活血化瘀法对EEMs的作用机理及此给药法的优势。方法 将临床治疗的EEMs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瘀注射液组 )和对照组 (丹那唑组 ) ,疗程... 目的 运用通瘀注射液在非直视下经输卵管盆腔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EMs)的治疗作用 ,探讨活血化瘀法对EEMs的作用机理及此给药法的优势。方法 将临床治疗的EEMs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瘀注射液组 )和对照组 (丹那唑组 ) ,疗程各为 3个月。用药前后测定下列指标 :临床症状与体征、内分泌激素、血液流变学、癌抗原 12 5 (CA12 5)和子宫内膜抗体 (EMAb)的阳性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血液粘滞度和红细胞压积、CA12 5和EMAb的阳性率均降低 ,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和孕激素 (P)的含量均受到调节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而治疗组对内分泌的调节能力弱于对照组 ,但作用柔和、均衡。结论 通瘀注射液对EEMs的作用是通过清除月经时异位内膜的瘀血、水肿、改善微循环及组织供氧、调节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紊乱而实现的 ,与丹那唑相比其副作用小、并以治本为主。盆腔给药法则可使药物直达病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瘀注射液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给药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生化汤加味联合孕三烯酮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气滞血瘀证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慧艳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生化汤加味联合孕三烯酮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 目的观察生化汤加味联合孕三烯酮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生化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6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总妊娠率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增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增加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妊娠率为70.59%(24/34),对照组为44.12%(1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3.53%(2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9%(7/34),对照组为23.53%(8/3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加味联合孕三烯酮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总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气滞血瘀证 生化汤 子宫内膜厚度 妊娠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