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汤的临证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通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1186-1187,共2页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胃脘痛 食后即便 腰痛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用于补中益气汤中的治则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频 张元澧 《甘肃科技》 2005年第12期195-195,149,共2页
“甘温除热”这一提法,创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行医五十余年的著名中医学家李东垣先生的主要理论代表作《脾胃论》一书中。中国历代医家对此极为重视,不断地加以研究发挥,有力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医学术领域内占有重要... “甘温除热”这一提法,创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行医五十余年的著名中医学家李东垣先生的主要理论代表作《脾胃论》一书中。中国历代医家对此极为重视,不断地加以研究发挥,有力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医学术领域内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因理论上的认识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本文根据“甘温除热”这一治疗原则,在使用补中益气汤中结合祖国传统医学对热性病的治疗法则,热的产生机理,和历代医学家对“甘温除热”的有关论述,以及在临床应用“甘温除热”时应当注意的方面,综合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同时,作者在多年来的医学实践当中,在林宝成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甘温除热”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这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除热法” 用于补中益气汤 治则探讨
下载PDF
五苓散临床新用
3
作者 王成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6期57-57,共1页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研为散,以白饮和服,日三次,有疏风散寒、利湿消肿之功。笔者据其治疗原则,治疗咳喘、水肿等症,收到明显效果。
关键词 五苓散 临床新用
下载PDF
对“甘温除热法”作用机理的探讨
4
作者 李恩复 《河北中医》 1980年第1期17-20,共4页
甘温除热法是屡经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一个良好的治疗法则,本法最先孕育于《内经》,后被李东垣继承发扬并且具体运用于临床。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黄芪汤下自注云:“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在《脾胃论》中又说:“经... 甘温除热法是屡经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一个良好的治疗法则,本法最先孕育于《内经》,后被李东垣继承发扬并且具体运用于临床。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黄芪汤下自注云:“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在《脾胃论》中又说:“经日:劳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在《内外伤辨惑论》中也提到:“内经日: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都说明东垣在《内经》理论的启发下,把甘温除热法则创造性的应用于临床实践,起了重要的承先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除热法”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内经》 机理 临床实践 《兰室秘藏》 李东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