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9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肌电信号融合的下肢动作识别
1
作者 周慧 李鹏飞 周松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为识别踝背屈、踝跖屈两类下肢动作,采集了5名受试者的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挑选9通道脑电信号和2通道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及特征提取,脑电信号计算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特征,肌电信号计算平均绝对值(Me... 为识别踝背屈、踝跖屈两类下肢动作,采集了5名受试者的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挑选9通道脑电信号和2通道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及特征提取,脑电信号计算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特征,肌电信号计算平均绝对值(Mean Absolute Value,MAV)和斜率符号变换次数(Slope Sign Changes,SSC)特征,特征单独或组合后送入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对不同特征、分类器的识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XGBoost分类器的脑肌电信号融合识别模式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脑电信号 特征提取 XGBoost算法 动作识别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Phage蛋白的抗原表位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黄和明 张娟 +1 位作者 李高驰 周海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结核分枝杆菌Rv1579c基因编码的Phage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从NCBI Gene数据库中获取Rv1579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tParam、ProtScale、NetPhos、TMHMM、SOPMA、SWISS-MODEL在线网站分别对Phag...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结核分枝杆菌Rv1579c基因编码的Phage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从NCBI Gene数据库中获取Rv1579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tParam、ProtScale、NetPhos、TMHMM、SOPMA、SWISS-MODEL在线网站分别对Phage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磷酸化位点、跨膜螺旋结构、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建模进行预测分析;利用IEDB、ABCpred、SYFPEITHI等软件预测Phage蛋白的细胞抗原表位;使用NCBI中BLAST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MEGA-X软件分析Phage蛋白同源性及进化树的构建;STRING数据库预测其相互作用蛋白。结果:Phage蛋白共含有104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480)H_(750)N_(140)O_(164)S_(4),原子总数1538,为亲水性蛋白,第22、23位氨基酸疏水性得分最高为-1.433;第94位氨基酸亲水性得分最高为-2.511。该蛋白不稳定指数42.81,为不稳定蛋白;无糖基化位点,含有12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螺旋结构。另外,Phage蛋白共获得多个优势细胞抗原表位。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Phage蛋白为结核分枝杆菌胞膜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介导结核分枝杆菌焦亡和耐药的发生。同时,该蛋白的多个优势细胞抗原表位,可成为未来结核诊断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焦亡 PHAGE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初级纤毛介导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传代衰老减低成骨分化能力
3
作者 高丰 王纪亮 +3 位作者 王洪波 杨永胜 刘源 付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41-3746,共6页
背景:在大段骨缺损修复中,由于种子细胞传代等多种因素可引起成骨类细胞衰老,造成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成骨分化活性降低。近年来,初级纤毛介导细胞衰老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传代衰老-成骨活性减低”的初级纤毛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背景:在大段骨缺损修复中,由于种子细胞传代等多种因素可引起成骨类细胞衰老,造成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成骨分化活性降低。近年来,初级纤毛介导细胞衰老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传代衰老-成骨活性减低”的初级纤毛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的:探讨初级纤毛调控成骨性MC3T3-E1细胞传代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细胞传代至第10代(早期传代)及第40代(晚期传代),同时使用siRNA沉默IFT88阻碍初级纤毛生成,即将细胞分为第10代组、第40代组、第10代+siRNA IFT88-组、第40代+siRNA IFT88-组。各组细胞成骨诱导3 d,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标志物CDKN2A(P16)的表达、成骨活性标志物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Hedgehog通路IHH的表达;茜素红染色和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初级纤毛形态;对初级纤毛阳性率与IHH、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成骨诱导3 d,第40代组MC3T3-E1细胞的CDKN2A(P16)表达显著高于第10代组,而在siRNA IFT88-干预后差异消失;②第10代组的初级纤毛细胞阳性率高于第40代组,siRNA IFT88-则显著性抑制第10代与第40代细胞的初级纤毛表达;③第10代组MC3T3-E1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第40代组,通过siRNA抑制初级纤毛表达后,上述差异减低或者消失;④初级纤毛细胞阳性率与IHH蛋白表达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初级纤毛介导了成骨性MC3T3-E1细胞的传代衰老,可调控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细胞 初级纤毛 衰老 成骨分化 传代 骨形态发生蛋白2 HEDGEHOG通路 组织工程细胞
下载PDF
体外培养时间对诱导多能干细胞源性心肌细胞成熟度的影响
4
作者 熊挺淋 张丽莎 +2 位作者 王德伟 曹海平 杨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304-5310,共7页
背景:研究已证实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够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但目前很少有分化心肌细胞成熟度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延长诱导分化时间对诱导多能干细胞源性心肌细胞的形态、肌节长度、双核细胞含量、心脏基因表达、心脏蛋白表达和线粒体功... 背景:研究已证实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够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但目前很少有分化心肌细胞成熟度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延长诱导分化时间对诱导多能干细胞源性心肌细胞的形态、肌节长度、双核细胞含量、心脏基因表达、心脏蛋白表达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4、CHIR 99021和IWR1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分别在第20天和第40天收集分化心肌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分化心肌细胞中心脏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LAS X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分化心肌细胞形态和肌节长度;MitoTracker Green FM线粒体染色检测线粒体总量,JC-1线粒体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结论:与第20天的分化心肌细胞相比,第40天的分化心肌细胞的细胞周长和肌节长度更长、细胞面积更大(P<0.05);多核细胞比例从第20天的16%左右大幅上升至第40天的29%左右(P<0.05);第40天的分化心肌细胞具有与原代心肌细胞更相近的基因表达水平,SERCA2A、Cx-43和α-MHC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第20天的分化心肌细胞(P<0.05);与第20天的分化心肌细胞相比,第40天的分化心肌细胞中TNNT2和α-MHC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线粒体分布密度更大,且功能性线粒体数量增加(P<0.05)。结果表明:延长诱导分化时间,可以通过增加肌节长度和功能性线粒体数量以及升高心脏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而提高分化心肌细胞的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分化心肌细胞 线粒体 心脏基因 心脏蛋白 成熟度
下载PDF
酒精性肝炎自噬关键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袁超 练庆海 +3 位作者 尼贝贝 许燕 张彤 张剑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1,共12页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对筛选的关键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免疫浸润分析,构建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网络,进行酒精性肝病不同分期的自噬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验证。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了11个与AH自噬相关的基因(EEF1A2、CFTR、SOX4、TREM2、CTHRC1、HSPB8、TUBB3、PRKAA2、RNASE1、MTCL1、HGF),均为上调基因。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SOX4、TREM2、HSPB8、PRKAA2在AH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OX4、TREM2、HSPB8、PRKAA2可能是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炎 自噬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基因本体(GO)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阵发性心房颤动预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晓东 柴国强 +3 位作者 王大为 卢莉蓉 韩玲娜 连亚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79-587,共9页
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分析,提出一种患者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预测系统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技术逐次平滑滤波并粗粒化HRV后,采用熵量化HRV在多个自适应尺度的复杂性特征;其次,特征经MinMax归一化和序列前向选择特... 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分析,提出一种患者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预测系统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技术逐次平滑滤波并粗粒化HRV后,采用熵量化HRV在多个自适应尺度的复杂性特征;其次,特征经MinMax归一化和序列前向选择特征子集,输入支持向量机识别HRV类型,预测PAF发作。经50例时长5 min HRV序列集的五折交叉验证,得到最优预测结果为:准确率98%,敏感性100%,特异性96%,性能表现优越。另外,实验表明远离和紧随PAF时的HRV复杂性特征值在不同频率段内,分别具有不同的显著变化(P<0.05),反映受试者神经系统调节心脏节律改变,以及调控机体、应激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心率变异性 尺度 积分均值模式分解
下载PDF
一种新的术中X线与术前CT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家礼 王杰 +2 位作者 郭曦 陈彧 舒丽霞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51-157,18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配准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中X线与术前CT图像,为TEVAR支架植入提供精确安全的导航。然而,现有配准算法存在无法有效弥合投影CT图像生成的数字重建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 目的本研究旨在配准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中X线与术前CT图像,为TEVAR支架植入提供精确安全的导航。然而,现有配准算法存在无法有效弥合投影CT图像生成的数字重建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y,DRR)与X线图像之间的域间差异和难以获得图像分割标签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法来改善这一问题。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配准框架,该框架结合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域自适应网络和基于Transformer的配准网络。基于GAN的域自适应网络将X线图像的风格迁移到DRR图像上,使两者在图像风格上更接近。基于Transformer的配准网络采用CNN与跨模态变换器(cross-modality transformer,CMT)相结合的模式,直接配准X线与CT图像,无需进行图像分割。结果本文在208对标定的TEVAR术中X线与CT图像对上对新的配准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其他域适应方法相比,本文所采用的CycleGAN网络作为风格转换模块,有效减小了DRR图像与X线图像之间的域间差异。消融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配准网络中的全局局部感知模块(global-local perception module,GLPM)对提高配准精度具有明显作用,而空间缩减(spatial reduction,SR)则有效缩短了配准时间。通过对比现有方法和本文方法在真实患者X线与CT图像对上的配准效果,本文的方法在配准精度和成功率方面均表现出最佳性能。结论本文提出的新的X线与CT图像配准方法有效克服了现有方法存在的域间差异以及难以获得分割标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图像 CT图像 配准 域自适应 跨模态变换器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赖氨酸氧化酶在食管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对骨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王东来 冯奇 +4 位作者 刘旭剑 张晓宇 梁志兵 张凯博 丁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2-17,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赖氨酸氧化酶(Lox)在食管癌(ESCA)原发灶及骨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基因表达谱分析互动平台(GEPIA)数据库筛选ESCA与正常食管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2016年1月—2020年1...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赖氨酸氧化酶(Lox)在食管癌(ESCA)原发灶及骨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基因表达谱分析互动平台(GEPIA)数据库筛选ESCA与正常食管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2016年1月—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随访信息,收集在随访过程中确诊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验证Lox在ESCA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人ESCA组织、正常组织中Lox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回归探索Lox的表达对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对GEPIA及TCGA数据库有关ESCA数据分析发现,Lox在ESCA病灶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及基因富集分析(GO)发现,Lox可能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信息传导;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癌组织中Lox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随访资料的分析发现,Lox高表达患者更倾向于发生多发骨转移;生存分析发现Lox高表达患者无骨转移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短于Lox低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发现Lox是食管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ox在ESCA中呈高表达,并与临床预后相关,其可作为ESCA诊断及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氧化酶 食管癌 肿瘤转移 生物信息学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基于偶极子成像和3D卷积神经网络的源域运动想象解码方法
9
作者 李明爱 李翔宇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441-450,共10页
目的为充分保留和利用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时偶极子的时空信息,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偶极子成像(dipoles imaging,DI)结合3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3DCNN)的源域MI解码方法(DI-3DCNN)。方法首先,基于脑源成... 目的为充分保留和利用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时偶极子的时空信息,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偶极子成像(dipoles imaging,DI)结合3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3DCNN)的源域MI解码方法(DI-3DCNN)。方法首先,基于脑源成像(electroencephalography source imaging,ESI)技术计算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偶极子源估计;接着,获取每类MI任务的平均偶极子源估计,基于数据驱动自动选择每类任务中偶极子激活水平较高且最大区分于其他任务的时刻作为中心采样点,再对中心采样点进行前后延伸并按任务顺序组合,形成感兴趣时间(time of interest,TOI);其次,选择覆盖高激活偶极子的Desikan-Killiany(DK)神经分区,并对局部保持投影方法(local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增加DK分区约束,获得一种改进的有监督LPP(LPP DK);进而,基于LPP DK分别将所选择左、右半脑分区内的偶极子坐标从3维(three dimensional,3D)降成2维,获得具有神经生理先验信息的偶极子2D坐标,再结合TOI内各采样点处偶极子的幅值信息进行成像,并进行插值、下采样操作,得到偶极子的2D幅值图;随后,将TOI内偶极子的2D幅值图按时间顺序堆叠,获得左、右半脑的3D偶极子特征图,并将其作为网络的输入数据;最后,根据输入数据的特点,设计一种双分支3D卷积神经网络(dual-branched 3DCNN,DB3DCNN)实现MI解码。结果基于BCI competition IV 2a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86.50%的平均解码准确率。结论基于DI所得3D偶极子特征图能够较好地保留偶极子的最佳激活时间、程度及生理空间信息,且与DB3DCNN性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脑源成像 局部保持投影 卷积神经网络 Desikan-Killiany分区
下载PDF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10
作者 武锦婷 乔爱科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01-306,共6页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专业教育发展迅速,每年均有大量的BME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BME专业为例,依据该校2019—2023年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和毕业生访谈调研情况,对该专业毕业生...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专业教育发展迅速,每年均有大量的BME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BME专业为例,依据该校2019—2023年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和毕业生访谈调研情况,对该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情况进行整理,分析该校BME专业本硕博不同阶段毕业生的就业特点。SWOT分析法可以理性、清晰地分析就业形势,为高校制定就业策略提供有力支撑。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学业辅导、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改革、访企拓岗、校企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等策略,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毕业生 就业 SWOT分析
下载PDF
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椎间盘的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杨洋 史君 +7 位作者 李琨 马渊 张少杰 侯二飞 王超群 陈杰 王星 李志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8-97,共10页
目的通过建立C_(0)~T_(1)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特点,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例全颈椎进行CT扫描后建立正常颈椎三维模型,同时设计切除左侧50%、100%的钩突和切除双侧100%的钩... 目的通过建立C_(0)~T_(1)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特点,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例全颈椎进行CT扫描后建立正常颈椎三维模型,同时设计切除左侧50%、100%的钩突和切除双侧100%的钩突模型,加载相同力矩后比较4种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6种工况下的受力变化(应力、位移)。结果随着钩突不同范围的切除,椎间盘应力和位移值集中位于C_(5/6)处,随后渐呈递减趋势。椎间盘在切除左侧C_(5)钩突50%后其应力值仅在C_(5)处存在侧别间差异,但在左侧或双侧切除100%C_(5)钩突后其应力值出现了侧别间差异。结论切除不同范围钩突(50%、100%)后可影响颈椎稳定性,且切除范围越大越影响颈椎稳定性。临床在该区手术切除时应尽可能选择最优原则,以最少切除而达到治疗效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突 椎间盘 钩椎关节 颈椎 有限元 力学变化 解剖学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应用3D打印技术的临床进展
12
作者 吴树文 郭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158-160,共3页
3D打印技术为一种新兴制造业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其具有个性化,精准化的优势.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应用多与硬组织损伤相关,如创伤骨科、口腔科等科室,可以在术前诊断、手术方案演练、内置物定制等多个方面发挥其作用,为医生... 3D打印技术为一种新兴制造业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其具有个性化,精准化的优势.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应用多与硬组织损伤相关,如创伤骨科、口腔科等科室,可以在术前诊断、手术方案演练、内置物定制等多个方面发挥其作用,为医生操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本文对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应用3D打印技术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3D打印技术 创伤骨科
下载PDF
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力学反应性信号通路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占华 严旭 +7 位作者 姜岩 曹争明 王永魁 李东哲 杨腾越 靳宜楷 付苏 张春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937-3941,共5页
背景:目前已证实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初级纤毛是重要的力学感受器并调控TGF-β1/BMP-2/SMAD等多种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力学调控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 背景:目前已证实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初级纤毛是重要的力学感受器并调控TGF-β1/BMP-2/SMAD等多种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力学调控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力学刺激组(通过摇床施加流体剪切力学干预)、力学刺激+IFT88沉默组(力学刺激+使用siRNA沉默IFT88表达),干预24 h后,采用q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染色及形态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剪切力刺激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激活,提高磷酸化SMAD2/3蛋白表达。siRNA干扰初级纤毛生成后,这一力学反应效应明显减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面积改变比值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增高比例具有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了流体剪切力反应性的TGF-β1/BMP-2/SMAD信号通路激活,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蛋白2 初级纤毛 鞭毛转运系统 剪切力学刺激
下载PDF
脑电信号情绪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磊 魏国辉 +2 位作者 马志庆 冯今瑀 李延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对用户情绪的准确识别变得日益重要。情绪识别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包括医疗诊断、交通安全和教育等方面。而基于脑电的情绪识别成为了情绪识别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首先,本文介...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对用户情绪的准确识别变得日益重要。情绪识别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包括医疗诊断、交通安全和教育等方面。而基于脑电的情绪识别成为了情绪识别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首先,本文介绍情绪连续和情绪离散模型的基本概念,总结常用的脑电公开数据集,并对数据集的规模、情绪标签以及它们对脑电情绪识别任务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因为不同频带和脑电通道对于情绪识别的影响各不相同,课题组汇总脑电情绪识别关键频带和通道的相关研究,并从文献中总结归纳出脑电情绪识别的关键频带范围以及具有丰富情绪信息的脑电通道位置。接着,介绍四类脑电情绪特征且给出对应的特征提取方法,也指出各种脑电特征的提取难度和目前在情绪识别中的应用效果。然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脑电情绪识别中的数据增强技术和注意力机制进行了阐述,指出数据增强技术的主流趋势和生成的人工情绪特征的类型,对各种注意力机制的作用方式和侧重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数据增强技术用来解决脑电数据量不足的问题,注意力机制则对情绪识别准确率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对未来脑电情绪识别模型的通用性和脑电采集设备的研究方向做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电信号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TransUNet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精准分割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格 李翔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甲状腺结节的精准分割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超声图像中的结节通常具有尺寸多变和边缘模糊的特点,这为其准确分割带来了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目的甲状腺结节的精准分割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超声图像中的结节通常具有尺寸多变和边缘模糊的特点,这为其准确分割带来了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的分割网络,命名为TransUNet,旨在实现对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的精准分割。方法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超声图像进行编码,以生成特征图。接着,将特征图转换为序列向量,并利用Transformer的编码机制来捕捉上下文信息。此外,为保持局部细节特征的完整性,研究组还引入了跳跃连接,将其用于在解码器中对编码特征进行上采样,这对于处理边缘模糊等问题尤为重要。结果通过在甲状腺结节图像分割任务中进行广泛的实验,验证TransUNet的有效性。具体而言,骰子系数(dice coefficient,DICE)为0.75,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为0.60,F1分数(F1 Score)为0.72,准确率高达0.93,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为0.91。这些性能指标反映了该方法在处理尺寸多变和边缘模糊等挑战方面的出色表现。结论本文提出的TransUNet为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分割任务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相较于传统的U-Net方法,TransUNet不仅更好地处理了尺寸多变和边缘模糊等挑战,而且在分割性能上具有更为出色的表现,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全局自注意力 跳跃连接
下载PDF
基于物资管理系统的医疗设备验收工作信息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毅 陈军 +2 位作者 和智瑜 秦宇洋 袁加国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验收工作作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其信息化的程度却落后于其他环节。传统的验收工作都是在线下完成的,而前期的采购和后期的设备管理都已实现了线上管理。这就导致不同工作环节的割裂,使得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 目的验收工作作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其信息化的程度却落后于其他环节。传统的验收工作都是在线下完成的,而前期的采购和后期的设备管理都已实现了线上管理。这就导致不同工作环节的割裂,使得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存在漏洞,有很大的隐患。本文利用物资管理系统,将在线验收步骤加入系统流程,以期实现医疗设备验收工作的信息化。方法首先对传统的医疗设备线下验收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借助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在线验收工作;最后,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处2021年一、二季度与三、四季度医疗设备验收单问题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传统的医疗设备线下验收工作存在设备信息不一致、重复工作、流程存在漏洞、无电子验收档案、效率低下且安全性低、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在线验收可解决传统线下验收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信息的一致性,避免重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性,并可建立电子化验收档案,保证资产标签齐全。对比2021年一、二季度与三、四季度两个时间段的医疗设备验收数据,设备信息错误率降幅达90.09%。结论将在线验收步骤加入物资管理系统可实现医疗设备验收工作的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收 信息化 医疗设备 物资管理系统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下载PDF
烟酰胺代谢相关基因与骨关节炎的关系探索
17
作者 邓青松 张长青 陶诗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60,共1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骨关节炎与烟酰胺代谢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找到具有诊断价值和治疗潜力的关键基因。方法·以“Osteoarthritis”为检索词,在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2021、GSE55235和GSE55457数据集,将GSE55457作为验...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骨关节炎与烟酰胺代谢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找到具有诊断价值和治疗潜力的关键基因。方法·以“Osteoarthritis”为检索词,在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2021、GSE55235和GSE55457数据集,将GSE55457作为验证集。去除GSE12021和GSE55235数据集的批次效应后,得到标准化的合并数据集,将其作为训练集,并在训练集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在GeneCards数据库和MSigDB数据库中获取所有烟酰胺代谢相关基因(nicotinamide metabolism-related genes,NMRGs)。将DEGs与NMRGs取交集,得到烟酰胺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nicotinamide metabolism-relate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NMRDEGs)。对训练集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NMR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通过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析筛选出NMRDEGs关键基因,构建骨关节炎诊断模型,并用验证集GSE55457进行验证。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分析免疫细胞的浸润类型。通过DGIdb数据库、ENCORI数据库和CHIPBase数据库对关键基因的mRNA进行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小分子预测。通过干扰小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降软骨细胞内NMRDEGs关键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关键基因敲降对软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了NAMPT、TIPARP等7个NMRDEGs。GO和KEGG分析富集到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和正向调节白细胞介素-1介导的信号通路等。GSEA富集到缺氧诱导因子-1转录因子通路(Hif1 Tfpathway)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 1)通路等信号通路。LASSO分析和SVM分析共同筛选得到NPAS2、TIPARP和NAMPT关键基因并构建了骨关节炎诊断模型,验证集检验提示诊断模型诊断效果具有高准确度。ssGSEA免疫浸润分析的结果显示,巨噬细胞等15种免疫细胞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找到了7个针对关键基因的潜在药物小分子,19种与关键基因相互作用且上游基因与下游基因数量之和大于10的miRNA,19种与关键基因结合且上游基因与下游基因数量之和大于7的转录因子,27个聚类数>19的RNA结合蛋白。RT-qPCR结果显示,关键基因敲降会降低软骨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NPAS2、TIPARP和NAMPT为烟酰胺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可据此构建骨关节炎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烟酰胺代谢 生物信息学 诊断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IRES介导的非帽依赖翻译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轩依然 赵健 宋晓峰 《生物信息学》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是一种存在于RNA内部的特殊功能元件,其可在不依赖5’端帽子结构的情况下直接招募核糖体启动蛋白翻译,已被发现与多种细胞过程密切相关。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RES在环形RNA...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是一种存在于RNA内部的特殊功能元件,其可在不依赖5’端帽子结构的情况下直接招募核糖体启动蛋白翻译,已被发现与多种细胞过程密切相关。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RES在环形RNA翻译调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此IRES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针对目前真核细胞中IRES介导的翻译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IRES元件相关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非帽依赖翻译 反式作用因子 G-四链体 上游开放阅读框
下载PDF
穿刺针表面涂层对微创旋切系统穿刺力的影响
19
作者 常向同 叶萍 +3 位作者 李琪 常兆华 徐彬凯 沈斌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是治疗乳腺肿瘤的有效方式,术中需将穿刺针刺入到病灶下方进行取样,穿刺针的表面特征与穿刺过程中的穿刺力和稳定性息息相关。对穿刺针表面进行优化可以很好地降低穿刺力和穿刺力的波动,因此本文探究穿刺针的表面... 目的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是治疗乳腺肿瘤的有效方式,术中需将穿刺针刺入到病灶下方进行取样,穿刺针的表面特征与穿刺过程中的穿刺力和稳定性息息相关。对穿刺针表面进行优化可以很好地降低穿刺力和穿刺力的波动,因此本文探究穿刺针的表面涂层对穿刺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穿刺针表面覆盖特氟龙涂层的方法,改变穿刺针的表面特征,分别制作常规针、涂层针与喷砂涂层针。其中常规针是不进行表面处理的穿刺针,涂层针为覆盖有特氟龙涂层的穿刺针,而喷砂涂层针是指在喷涂特氟龙涂层之前利用高压将磨料打到穿刺针的表面,起到增加涂层附着力的作用。实验对象选用富含脂肪的猪肉组织与富含纤维结缔的牛肉组织,使用三种穿刺针分别对两种实验对象进行多次穿刺实验,探究有无涂层的穿刺针对穿刺过程的影响;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不同表面处理的穿刺针进行受力分析。选用脂肪组织为模拟对象,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涂层针、喷砂涂层针与常规针的针体表面受力分布云图以及最大受力值。结果常规针、喷砂涂层针与涂层针穿刺力的猪肉、牛肉实验结果表明,涂层针的穿刺力(1.239 N、3.926 N)和穿刺稳定性均优于常规针与喷砂涂层针;仿真结果表明涂层针的针体受力(3.0426 MPa)明显小于常规针和喷砂涂层针。结论在穿刺针表面覆盖涂层可以有效降低穿刺力和穿刺力的波动,提高进针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针 涂层 穿刺力 ANSYS 微创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中国人群发生心房颤动的机制及潜在生物标志物
20
作者 吴希泽 李越 +4 位作者 潘嘉祥 康健 潘雪 薛陈天 宫丽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3-603,共11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使用GSE41177和GSE79768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和模块基因,取交集后获得候选枢纽基因,经性别分层后获得...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使用GSE41177和GSE79768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和模块基因,取交集后获得候选枢纽基因,经性别分层后获得枢纽基因。随后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基于枢纽基因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选择最优模型构建列线图,并使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后通过DGIdb数据库筛选治疗房颤的潜在药物。结果:鉴定出67个差异表达基因和65个与房颤相关的模块基因,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房颤发病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免疫性、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经性别分层筛选获得四个具有普适性的枢纽基因(TYROBP、FCER1G、EVI2B、SOD2)、两个在男性房颤患者特异性表达基因(PILRA和SLC35G3)和两个在女性房颤患者特异性表达基因(HLA-DRA和GATP)。极端梯度增强模型的诊断效能优,基于枢纽基因、男性重要基因(PILRA、SLC35G3和SOD2)和女性重要基因(FCER1G、SOD2和TYROBP)所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免疫浸润分析表明,房颤患者的免疫浸润微环境紊乱,具有更高丰富度的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γδT细胞;男性房颤患者具有更高丰富度的中性粒细胞;女性房颤患者具有更高丰富度的静止肥大细胞。经数据库和文献筛选获得了两种治疗房颤的潜在药物,即丙戊酸和甲氨蝶呤。结论:房颤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患者心房组织心肌细胞免疫细胞浸润微环境紊乱;TYROBP、FCER1G、EVI2B和SOD2可作为房颤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PILRA和SLC35G3可作为男性人群房颤的潜在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预测房颤的发病风险,也是治疗房颤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模型 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