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全膝关节精细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钟鑫 刘璐 +4 位作者 高丽兰 王鑫 叶金铎 刘军 张春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501-507,共7页
近年来利用数字三维模型对人体全膝关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但是缺乏完整精细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同时对所建立模型的验证也比较单一,仅从韧带或者软骨受力单方面进行有效性的验证,导致模型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受到限制。目... 近年来利用数字三维模型对人体全膝关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但是缺乏完整精细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同时对所建立模型的验证也比较单一,仅从韧带或者软骨受力单方面进行有效性的验证,导致模型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受到限制。目的以一种创新、高效的方法三维重建精细人体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包括股骨、胫骨、髌骨、腓骨、股骨软骨、胫骨软骨、髌骨软骨、腓骨软骨、半月板、交叉韧带、侧韧带、髌韧带等组织结构,并对整体模型有效验证。方法利用CT和MRI医学影像,使用Mimics、3-Matic、Geomagic、Solidworks、Abaqus软件获得完整、精细的人体膝关节模型;在内外髁中点施加1 000 N竖直向下载荷,分析膝关节内外间室的力学分布及软骨的力学响应;以胫骨平台髁间隆起为参考施加134 N前向推力,模拟临床中的抽屉实验(ADT),获取各韧带组织的生物力学响应,并与现有人体实验及模型对比。结果 1 000 N载荷下,股骨软骨最大Mises应力值为2.514 MPa,半月板最大Miese应力值为7.693 MPa,胫骨软骨最大Mises应力值为1.848 MPa,均分布于膝关节的内侧;内外侧软骨接触面积分别为476.080 8 mm^2和338.446 8 mm^2;内外腔室分别承担总载荷的60.57%和39.43%。134 N载荷下,胫骨平台前端的位移量为5.687 mm;前十字交叉韧带(ACL)最大Mises应力值为28.030 MPa,后十字交叉韧带(PCL)最大Mises应力值为16.730 MPa,内侧副韧带(MCL)最大Mises应力值为4.511 MPa,外科韧带(LCL)最大Mises应力值为3.751 MPa;交叉韧带与股骨止点的最大Mises应力值为15.270 MPa。结论建立的精细膝关节三维模型很好地重塑了人体膝关节相关生物力学特性;该精细膝关节模型仿真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非常接近,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完整、有效的精细全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将为植入物手术、人体运动分析、康复研究等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 人体膝关节模型 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有效性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对膝关节运动学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纪航 徐永胜 +4 位作者 齐岩松 包呼日查 王永祥 魏宝刚 马秉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对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例新鲜冷冻膝关节尸体标本,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岁。按照外侧半月板后根的解剖状态进行分组:A组,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整未破坏;B组,外侧半月板后根... 目的探讨分析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对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例新鲜冷冻膝关节尸体标本,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岁。按照外侧半月板后根的解剖状态进行分组:A组,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整未破坏;B组,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切断;C组,外侧半月板后根部缝合。对比3种状态下膝关节运动的差异。在机器人手臂辅助下对3组分别施加胫骨5 N·m内旋、胫骨前向134 N及胫骨内旋5 N·m合并10 N·m外翻载荷,并测量各组在屈膝0°、30°、60°、90°时胫骨内旋角度和胫骨前向位移距离。结果胫骨5 N·m内旋载荷下,与A组相比,B组在屈膝30°、60°、90°下内旋角度有所增大(18.95°±1.20°vs 17.42°±1.07°,17.33°±1.44°vs 15.62°±1.13°,17.84°±1.34°vs13.7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相比,C组在90°时内旋角度(15.10°±1.21°)显著增大(P <0.05);与C组相比,B组在30°、60°、90°时内旋角度明显增大(P <0.05)。胫骨前向134 N载荷下,与A组相比,B组在30°和60°时胫骨前移距离显著增大(6.17 mm±0.66 mm vs 4.43 mm±0.71 mm,5.52 mm±0.55 mm vs 4.74 mm±0.40 mm;P <0.05);与A组相比,C组在30°时胫骨前移距离明显增大(5.22 mm±0.87 mm vs 4.43 mm±0.71 mm;P <0.05);与C组相比,B组在30°、60°时胫骨前移距离明显增大(P <0.05)。胫骨内旋5 N·m合并10 N·m外翻载荷下,与A组相比,C组在0°、30°、60°、90°时膝关节内旋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相比,B组在60°、90°时内旋角度显著增大(17.83°±0.79°vs 16.39°±1.94°,17.56°±0.92°vs 15.63°±0.71°;P <0.05);与C组相比,B组在60°、90°时内旋明显增大(17.83°±0.79°vs 16.17°±1.01°,17.56°±0.92°vs 15.64°±2.59°;P <0.05);A、B、C 3组间胫骨前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8、0.288、0.537、0.247,P> 0.05)。结论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手术修复后膝关节的内旋角度及胫骨前移与完整膝关节相似,较损伤前稳定性显著增大。后根修复有利于恢复膝关节的内旋稳定性,限制胫骨前移,对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侧半月板 根部损伤 运动学 损伤修复 尸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