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喉切除术发声重建后嗓音主客观评估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滨燕 康晓茜 +1 位作者 KIM HaKyung 郑钦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全喉切除术是治疗晚期喉癌的主要策略,该手术会改变患者生活,对嗓音产生深远影响。术后患者不可避免会失去喉这一发声器官,从而导致失声。目前,针对无喉患者的发声重建从以下3种方式进行,食管言语、气管食道言语和电子喉言语。嗓音评估... 全喉切除术是治疗晚期喉癌的主要策略,该手术会改变患者生活,对嗓音产生深远影响。术后患者不可避免会失去喉这一发声器官,从而导致失声。目前,针对无喉患者的发声重建从以下3种方式进行,食管言语、气管食道言语和电子喉言语。嗓音评估一般采用感知声音量表、自评量表或问卷以及声学仪器测量。本文针对全喉切除术后嗓音评估进行追溯与总结,关注目前主流的评估方式,探究全喉切除术后的嗓音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喉切除术 嗓音质量 嗓音主客观评估
下载PDF
小鼠原代气道上皮基底细胞分离、增殖与气液界面培养诱导的定向分化
2
作者 王彩妹 周希 +4 位作者 杨露 王铭轲 魏强松 顾延会 何志全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153-1160,1170,共9页
目的探究小鼠原代气道上皮基底细胞分离、增殖和气液界面(ALI)培养诱导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无菌获取小鼠气管,改良酶消化法分离基底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传代,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生长,免疫荧光检测KRT5表达水平。气液界面(ALI)... 目的探究小鼠原代气道上皮基底细胞分离、增殖和气液界面(ALI)培养诱导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无菌获取小鼠气管,改良酶消化法分离基底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传代,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生长,免疫荧光检测KRT5表达水平。气液界面(ALI)培养,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定向分化情况。结果改良酶消化法及增殖培养基培养,可分离基底细胞,免疫荧光检测KRT5阳性。基底细胞增殖效果好,已传至第八代(P8),但P5以后,细胞老化增多,免疫荧光强度变弱。ALI培养诱导的定向分化,HE染色观察P1~P3细胞层多、且高,P1~P4游离面可见纤毛;扫描电镜观察P1~P4细胞游离面特化结构数量多,P5~P8细胞游离面特化结构少。结论该方法可分离纯度、活性均高的基底细胞,并可传代增殖培养,P4之前基底细胞增殖和定向分化效果好,为进一步研究体外气道重塑相关实验提供了细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基底细胞 气液界面培养 定向分化 纤毛细胞
下载PDF
喉功能保留外科相关的喉功能解剖 被引量:7
3
作者 温树信 秦江波 +4 位作者 王斌全 张春明 高伟 陈钢钢 董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了解喉功能的解剖学基础,为喉癌、下咽癌手术保留喉功能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4例成年男性尸体喉部的环杓关节相关肌肉、神经及血管进行解剖观察,根据肌肉的起止点与肌纤维方向分析各肌肉的作用。结果甲杓肌位于喉腔内,环杓后肌、环... 目的了解喉功能的解剖学基础,为喉癌、下咽癌手术保留喉功能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4例成年男性尸体喉部的环杓关节相关肌肉、神经及血管进行解剖观察,根据肌肉的起止点与肌纤维方向分析各肌肉的作用。结果甲杓肌位于喉腔内,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肌及杓斜肌位于喉软骨支架的后外周面;在相关肌肉的作用下,以环杓关节面为核心,杓状软骨可以完成旋转与滑动运动;环杓后肌与环杓侧肌可以开大、缩小声门,对保证正常的喉功能有更重要的作用;喉返神经于气管食管沟内自下而上支配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机、杓斜肌及甲杓肌等肌肉;喉下动脉自甲状腺下动脉发出后走行于环杓后肌的背侧,供血于环杓关节相关组织。结论一侧完整的环杓关节及功能正常的环杓后肌与环杓侧肌是保留喉功能喉部分切除术的最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解剖 环杓关节 喉功能 喉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2 位作者 李智刚 丁利 赵斯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73-2275,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移植组、电针+ADSC组。NSS法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采用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移植组、电针+ADSC组。NSS法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采用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结果:电针+ADSC组海马区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上调。其中电针+ADSC组NSS评分低于电针组和ADSC组,而BDNF和TrkB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海马区BDNF和TrkB的表达,改善干细胞生存内环境,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脂肪源性干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BDNF TRKB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颈部切口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解剖学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宪明 姚伟 +2 位作者 张振兴 邱能庸 姚德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612-613,共2页
对20例国人尸体40侧喉返神经走行、分支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合临床食管癌手术颈部切口方式,提出右喉返神经外上三角区,为颈部手术避免右喉返神经损伤的理想入路.并讨论了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经临床20例食管癌手术验证,效果满意.
关键词 喉返神经 颈部切口 外上三角区 食管肿瘤
下载PDF
犬甲杓肌肌纤维型及其运动终板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白伟良 王玮 +2 位作者 何平 李国栋 杨式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 :探讨甲杓肌肌纤维型及其运动终板分布情况。方法 :取犬喉双侧甲杓肌 ,经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及其与乙酰胆碱酯酶联合染色 ,光镜下观察 ,并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对肌纤维直径进行分析。结果 :甲杓肌的横断面上可清晰分出红肌、白肌及中间... 目的 :探讨甲杓肌肌纤维型及其运动终板分布情况。方法 :取犬喉双侧甲杓肌 ,经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及其与乙酰胆碱酯酶联合染色 ,光镜下观察 ,并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对肌纤维直径进行分析。结果 :甲杓肌的横断面上可清晰分出红肌、白肌及中间肌 3种类型肌纤维 ,它们的构成比分别为 5 3 .3 %、17.8%、2 8.9% ;运动终板沿肌纤维走行呈弥漫性分布 ,中间肌纤维含有多个运动终板。结论 :甲杓肌肌纤维型构成比及其运动终板分布特点与其特定的发音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杓肌 肌纤维型 运动终板 分布 研究 乙酰胆碱酯酶 琥珀酸脱氢酶
下载PDF
环甲膜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国良 郭军 周树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 通过测量环甲膜的解剖学数据 ,为经环甲膜穿刺呼吸急救提供依据 .方法  10 0例成人在超声波下进行环甲膜观察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 ,并结合2 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环甲膜测量比较 ,测量有关数据并在标本上摹拟环甲... 目的 通过测量环甲膜的解剖学数据 ,为经环甲膜穿刺呼吸急救提供依据 .方法  10 0例成人在超声波下进行环甲膜观察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 ,并结合2 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环甲膜测量比较 ,测量有关数据并在标本上摹拟环甲膜穿刺 .结果 裸露于两环甲肌内侧缘之间的环甲膜近似于长方形 ,超声波测量环甲膜中线处上下径为(4.4± 1.0 ) mm,宽度为 (11.9± 3.2 ) mm ,皮肤至环甲膜内侧气管面为 (3.9± 0 .6 ) m m,成人尸体标本测量分别为 (4.0±1.0 ) ,(10 .2± 2 .2 )和 (3.3± 0 .7) mm.环甲膜上下径在 4 mm者占 71.2 % .结论 环甲膜空间可提供直径为 3m m的穿刺针通过 ,经皮环甲膜穿刺一般穿刺深度为 5 mm即可到达气管内 .当进行环甲膜穿刺抢救上呼吸道梗阻时 ,经环甲膜穿刺套管针直径最好不要大于 3m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甲膜 解剖学 测量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IF-1α和HIF-3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莹 赵斯达 +4 位作者 李文媛 丁利 管业秋 张秀彪 吕文召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719-722,77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乏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2 h再灌注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ADSCs组(n=6)。ADSCs...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乏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2 h再灌注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ADSCs组(n=6)。ADSCs组经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s细胞悬液(0.5 ml,细胞密度为4×106个/ml)。缺血3 h再灌注72 h后行NSS法行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ADSCs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ADSCs在海马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ADSCs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显著降低(P<0.05),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可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表达,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 低氧诱导因子1Α 低氧诱导因子3α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L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文媛 王莹 +2 位作者 孙平 贾桦 佟晓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凋亡相关基因Livin和Caspase-3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BMSCs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追踪PKH26标记...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凋亡相关基因Livin和Caspase-3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BMSCs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追踪PKH26标记的移植BMSCs,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Livin、Caspase-3蛋白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PKH26标记的BMSCs在海马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BMSCs组与模型组相比Livi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BMSC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Livin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 LIVIN CASPASE-3
下载PDF
黄芪皂苷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文媛 王莹 +1 位作者 李明秋 佟晓杰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1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对照组、黄芪皂苷Ⅳ组。缺血2h再灌注72h后,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Westernb...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对照组、黄芪皂苷Ⅳ组。缺血2h再灌注72h后,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进行CD34染色计数MVD。结果黄芪皂苷Ⅳ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低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P<0.05);与尼莫地平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黄芪皂苷Ⅳ组可明显上调VEGF蛋白表达及MVD(P<0.05)。结论黄芪皂苷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VEGF蛋白表达,增加MV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Ⅳ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扁桃体细胞的表型及其自然杀伤功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闵密克 金伯泉 +5 位作者 欧阳为明 夏海滨 陈丽华 贾卫 刘雪松 董邦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比较腭扁桃体细胞 (PT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表型 ,观察IL 2刺激前后PTC的杀伤活性,探讨扁桃体的免疫功能。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扁桃体与PBMC表面CD3,CD4 ,CD8 ,CD20,PTA1及9.1C3的表达情况。用4h51Cr释放实验检测静... 目的比较腭扁桃体细胞 (PT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表型 ,观察IL 2刺激前后PTC的杀伤活性,探讨扁桃体的免疫功能。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扁桃体与PBMC表面CD3,CD4 ,CD8 ,CD20,PTA1及9.1C3的表达情况。用4h51Cr释放实验检测静止时及IL 2刺激后PTC中NK细胞杀伤K562活性的改变。结果PTC中CD20的表达率为71.2 % ,PBMC为15.5 % ,且PTC中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明显高于PBMC。静止的扁桃体细胞杀伤功能非常低 ,经IL 2刺激后杀伤功能显著提高 ,效靶比为200∶1时达到61.5 %。CD3阳性率在PTC和PBMC中分别为32.8%和57.7% ;CD4/CD8的比值分别为6.97和1.11。两种新分子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和9.1C3在扁桃体中均有表达。结论扁桃体单个核细胞中B细胞占多数 ,而且CD20的表达密度明显高于外周血B细胞 ;在T细胞中以CD4 +细胞为主 ;IL 2活化后PTC有较高的自然杀伤活性 ;与CTL和NK细胞相关的膜标记PTA1和9.1C3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细胞 表型 自然杀伤功能
下载PDF
人喉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显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章明 韩永坚 +5 位作者 沈建华 陈凌钧 张璇 汪国昭 梁友宝 曾新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5-207,共3页
对人喉标本连续切片和CT图像进行综合处理,输入计算机中进行三维重建.所显示的人喉图像形象逼真,立体感强,具备生物器官的自然性、连贯性和光滑性.该系统除可进行一般的旋转、放大等功能,还能模拟会厌软骨和声带的运动.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下载PDF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区的外科解剖 被引量:4
13
作者 戚建伟 吴元庆 +1 位作者 曹萍 徐进敬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蝶腭动脉区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采用鼻内镜对10例(20侧鼻腔)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正常成人尸头标本的蝶腭动脉及其与相关结构的关系进行解剖,观察蝶腭孔定位,筛骨嵴的形态、大小及其与蝶腭孔的关系;测量筛骨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蝶腭动脉区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采用鼻内镜对10例(20侧鼻腔)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正常成人尸头标本的蝶腭动脉及其与相关结构的关系进行解剖,观察蝶腭孔定位,筛骨嵴的形态、大小及其与蝶腭孔的关系;测量筛骨嵴与前鼻棘的间距以及筛骨嵴与中鼻甲尾端的间距,观察蝶腭动脉分支及其走行。结果筛骨嵴略呈三角棘状骨性结构,表面粗糙,位于蝶腭孔的前上方。去除筛骨嵴后可见蝶腭动脉血管束从蝶腭孔中穿出,蝶腭动脉常有2~3支不等分支。筛骨嵴与前鼻棘间距为(50.1±2.6)mm,筛骨嵴与中鼻甲尾端的间距为(9.1±1.1)mm。结论蝶腭动脉在出蝶腭孔之前可能有分支;筛骨嵴位置固定,是经鼻内镜下定位蝶腭动脉及蝶腭孔的重要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腭动脉 筛骨嵴 外科解剖 鼻内镜 鼻出血
下载PDF
颏下动脉二腹肌前腹为蒂下颌骨膜瓣的解剖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合新 钟世镇 +1 位作者 徐达传 王希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6-17,I004,共3页
目的为应用颏下动脉二腹肌前腹为蒂的下颌骨骨膜瓣转位修复喉、气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3例(46侧)头颈部标本的颏下动脉、颏下静脉、二腹肌前腹的相关结构进行观测。结果颏下动脉为面动脉的恒定分支,走行于下颌下腺与下颌骨... 目的为应用颏下动脉二腹肌前腹为蒂的下颌骨骨膜瓣转位修复喉、气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3例(46侧)头颈部标本的颏下动脉、颏下静脉、二腹肌前腹的相关结构进行观测。结果颏下动脉为面动脉的恒定分支,走行于下颌下腺与下颌骨下缘之间,恒定分支供应二腹肌前腹和下颌骨骨膜,并与对侧有广泛的吻合支。二腹肌前腹以30°角附着于骨膜,肌腹横截面积明显小于附着的骨膜面积。结论带颏下动脉二腹肌前腹蒂的下颌骨膜瓣有转移范围大、血供丰富、应用灵活等优点。颏下动脉二腹肌前腹为蒂的下颌骨膜瓣修复喉气管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狭窄 外科整形 外科皮瓣 二腹肌
下载PDF
早期声门型喉癌“抽屉式”切除后钛板辅助下喉功能重建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朝晖 陈晓芳 +3 位作者 洪育明 梁振源 许志辉 鲁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的新式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行新术式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12例,其中T_(is) N_0M_01例,T_(1a)N_0M_0 6例,T_(1b)N_0M_0 1例,T_2N_0M_0 4例。常规显露声门区肿瘤的范围,沿肿瘤外约0.5 cm连同患侧相应的甲... 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的新式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行新术式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12例,其中T_(is) N_0M_01例,T_(1a)N_0M_0 6例,T_(1b)N_0M_0 1例,T_2N_0M_0 4例。常规显露声门区肿瘤的范围,沿肿瘤外约0.5 cm连同患侧相应的甲状软骨板"抽屉式"切除肿瘤,残余的喉部黏膜对位缝合、重建声带、颅颌面钛板内固定以重建喉功能,分析患者术后拔管率、发音功能、误咽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5月(6~30)月,至今未发现术后复发病例,目前生存率100%。术后拔管时间为12.2 d(8~15 d)。50%的患者对自己的发音满意,误咽的发生率为8.3%。结论新术式对早期声门型喉癌具有切除彻底、修复良好、操作简便、疗效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声门 喉/生理学 存活率
下载PDF
喉腔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继明 李克赞 吕伯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本文选用喉标本50例(男、女各半),对喉腔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测量并对照了喉腔入口周径、前后径及横径;喉腔各部的高度及有关径线;前庭襞和声襞的长、宽、厚度。还测量了声带前连合的位置及其至甲状软骨上、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的距离,并... 本文选用喉标本50例(男、女各半),对喉腔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测量并对照了喉腔入口周径、前后径及横径;喉腔各部的高度及有关径线;前庭襞和声襞的长、宽、厚度。还测量了声带前连合的位置及其至甲状软骨上、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的距离,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腔 解剖 前庭襞 声襞
下载PDF
喉后外侧进路杓状软骨定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世文 刘宗良 +1 位作者 郑明秀 王正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喉后外侧手术进路杓状软骨的定位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观察 3 0例 60侧 (男 19例 ,女 11例 )喉软骨架标本杓状软骨肌突与甲状软骨板的位置关系。结果 :(1)杓状软骨肌突距甲状软骨下角下端距离 :男 (12 .5± 1.8)mm ,女 ... 目的 :为临床喉后外侧手术进路杓状软骨的定位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观察 3 0例 60侧 (男 19例 ,女 11例 )喉软骨架标本杓状软骨肌突与甲状软骨板的位置关系。结果 :(1)杓状软骨肌突距甲状软骨下角下端距离 :男 (12 .5± 1.8)mm ,女 (10 .5± 1.8)mm ;距甲状软骨板后缘间距 :男 (8.0± 1.7)mm ,女 (6.7± 1.8)mm ;距甲状软骨板内面间距 :男 (3 .4± 1.7)mm ,女 (3 .5± 1.1)mm。 (2 )杓状软骨肌突投影点位于甲状软骨板斜线后区下部 ,该投影点距甲状软骨下缘距离 :男 (6.6± 0 .1)mm ,女 (4 .9± 0 .4)mm ;距后缘距离 :男 (6.8± 1.8)mm ,女 (5 .5± 1.3 )mm。结论 :经喉后外侧进路手术可从甲状软骨后缘、下缘、环甲关节下缘或去除部分甲状软骨板来定位肌突。肌突距甲状软骨板内面最近 ,若从甲状软骨板斜线后区开窗寻找肌突可以缩短手术进路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软骨架 甲状软骨 杓状软骨 定位
下载PDF
家兔喉淋巴管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莹 冯克俭 +2 位作者 刘跃光 祖国美 冯玉宽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家兔喉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喉淋巴生成途径。方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喉内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连接有3种类型,端端连接占24.26%,插入连接占26.48%,重叠连接占49.26%;处于... 目的观察家兔喉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喉淋巴生成途径。方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喉内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连接有3种类型,端端连接占24.26%,插入连接占26.48%,重叠连接占49.26%;处于开放状态的占2.94%,内皮细胞连接处有特殊粘着装置的占24.26%。内皮细胞内富含质膜小泡,小泡的数密度为135.59±2.68个/μm3,体密度为0.0595±0.0040,平均直径为76.46±2.64 nm。结论喉淋巴液的生成可能以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的开放连接所形成的通道作用为主,以内皮细胞胞质内的转运质膜小泡的作用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超微结构 家兔
下载PDF
病态嗓音特征的神经网络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燕平 胡维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病态嗓音自动检测和评价的关键是有效提取相关的特征,但一般的提取原则是尽可能的把相关特征纳入特征集,其结果就很难避免各种特征的相关和冗余信息,并对随后的识别效率和检测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特征优选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待... 病态嗓音自动检测和评价的关键是有效提取相关的特征,但一般的提取原则是尽可能的把相关特征纳入特征集,其结果就很难避免各种特征的相关和冗余信息,并对随后的识别效率和检测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特征优选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待识别嗓音样本分别提取出两种特征参数(传统声学参数和基于小波变换提出的特征参数)后,利用神经网络分别对这两种特征参数进行了特征选择和优化,并分别对选出的各组特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选择方法是有效的,从基于小波变换提出的特征中选出的7维特征矢量完全能取代原始特征矢量,并取得了正常95.06%,病态92.85%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嗓音 神经网络 显著性度量 高斯混合模型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内皮素1表达与淋巴管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1 位作者 杨春壮 冯克俭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5期2363-2365,236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素1(ET-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淋巴管密度(LVD)、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在喉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试验组,1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T-...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素1(ET-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淋巴管密度(LVD)、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在喉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试验组,1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T-1蛋白的表达,应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LVD,免疫组化法CD34染色计数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ET-1蛋白表达较良性病变组织显著增加(P<0.05)。ET-1蛋白表达与LVD、MVD、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ET-1阳性表达与生存率不相关(P>0.05)。结论 ET-1促进喉癌组织淋巴管和血管生成,但与喉癌预后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素1 喉癌 淋巴管生成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