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STIR-SPACE序列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彪 劳群 +1 位作者 郭翠萍 杨昕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591-593,F0003,共4页
文章探讨3D-STIR-SPACE序列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3D-STIR-SPACE序列在婴幼儿臂丛神经的检查中有良好的应用,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尤其在增强后较平扫可获得更好的臂丛... 文章探讨3D-STIR-SPACE序列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3D-STIR-SPACE序列在婴幼儿臂丛神经的检查中有良好的应用,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尤其在增强后较平扫可获得更好的臂丛神经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TIR-SPACE序列 婴幼儿 臂丛神经损伤 MRI
下载PDF
APP/PS1小鼠嗅球神经元的早期树突分支和长度及钾-氯离子共运转体2蛋白表达异常
2
作者 陈搏雨 江锦祥 +1 位作者 张家玮 杨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讨嗅球(OB)神经元的形态和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嗅觉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采用高尔基-考克斯(Golgi-Cox)染色技术评估AD模型小鼠(APP/PS1小鼠)的OB和前梨状皮质(aPC)的神经元形态变化;使用Sholl分析对神经元... 目的探讨嗅球(OB)神经元的形态和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嗅觉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采用高尔基-考克斯(Golgi-Cox)染色技术评估AD模型小鼠(APP/PS1小鼠)的OB和前梨状皮质(aPC)的神经元形态变化;使用Sholl分析对神经元的形态学进行测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高尔基-考克斯染色结果显示,在3~5月龄,该模型鼠尚未表现出AD的病理特征及认知障碍时,OB已经发生神经元树突长度和分支数量的显著减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对神经元形态和突触功能至关重要的钾-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蛋白表达在3~5月龄APP/PS1小鼠的OB中显著降低。结论异常的神经元形态和KCC2信号途径改变可能是AD早期嗅觉功能障碍的基础;维持KCC2信号正常有望成为干预AD早期嗅觉异常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嗅球 梨状皮质 钾-氯离子共转运体2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荧光逆行追踪结合离体固定脑片细胞内Lucifer Yellow染色和荧光免疫组化──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岩 高文军 郑则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9-214,共6页
本文介绍一种由多种方法组合的技术,包括荧光素(FastBlae)逆行追踪.离体固定脑片细胞内LuciferYellow染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通过这项组合技术.可以在1μm厚度的光学切片和连续光学切片三维重构... 本文介绍一种由多种方法组合的技术,包括荧光素(FastBlae)逆行追踪.离体固定脑片细胞内LuciferYellow染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通过这项组合技术.可以在1μm厚度的光学切片和连续光学切片三维重构图象中同时显示传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免疫阳性传入纤维及其终未.进而可判断两种成分之间的联系。在单细胞水平的突触学研究中.此项技术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定性和初步定量相结合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逆行追踪 离体固定脑片 细胞染色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大鼠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的建立及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笑 季达峰 +3 位作者 李耀富 张夏南 秦建兵 吕广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83-85,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单侧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并利用体视学方法评估红核中枢性损伤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损伤组和假手术组。RST损伤组选择性切断SD大鼠脊髓C。左侧背外侧索制作... 目的:建立大鼠单侧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并利用体视学方法评估红核中枢性损伤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损伤组和假手术组。RST损伤组选择性切断SD大鼠脊髓C。左侧背外侧索制作单侧RST横断损伤模型,术后1、2、8周对各组大鼠采用前肢支撑探测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用Fluoro—mby(FR)逆行荧光示踪及体视学定量分析法观察红核神经元的形态及数目变化。结果:前肢支撑探测实验结果显示各时间点RST损伤组大鼠左前肢使用率均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FR染色结果可见RST损伤组大鼠中脑右侧FR阳性红核神经元数目较左侧明显减少,细胞荧光较弱,细胞突起较少,且短细。与其余两组比较RST损伤组大鼠右侧中脑FR阳性红核神经元计数也明显减少fP〈0.05)。结论:选择性切断SD大鼠脊髓背外侧索能成功制备大鼠单侧RST损伤模型.应用体视学方法可以精确评估传导束损伤引发的继发性红核神经元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核脊髓束 红核 逆行示踪 体视框 大鼠
下载PDF
腓浅神经运动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段显亮 赵世伟 +1 位作者 李炳万 任爱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手术时腓浅神经运动支的安全性.方法:对60 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小腿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腓浅神经走行及各肌支的分出点和穿入点的位置,定位采用以腓骨小头和外踝间进行八分法;测量分出点和穿入点... 目的探讨实施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手术时腓浅神经运动支的安全性.方法:对60 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小腿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腓浅神经走行及各肌支的分出点和穿入点的位置,定位采用以腓骨小头和外踝间进行八分法;测量分出点和穿入点与腓骨小头的距离等数据,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腓浅神经腓骨长肌第一、二肌支(玉型)穿出点均在-区间,穿入点均在三区间;腓浅神经腓骨短肌肌支穿出点均在三区间,而穿入点70%在四区间,30%在五区间;所有肌支由腓浅神经发出后均向后腓侧进入肌腹;腓骨短肌肌支分出点距腓骨小头90. 4依23. 5mm(44. 3~136. 5mm).结论:近侧蒂皮瓣的轴点和远侧蒂皮瓣的近端均应在腓骨短肌肌支分出点之下(腓骨小头下44. 3~136. 5mm,3 区),切取皮瓣时从前往后游离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摇腓浅神经 运动支 解剖 皮瓣 安全性
下载PDF
面神经解剖和病理生理[耳显微外科2007版(四十四)]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正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1面神经分段 为表达面神经临床诊断、解剖变异、血供特点和手术入路便利,可人为地将面神经分段。 1.1面神经各段区面神经可分成4个段区:颅内段、内听道段、颞内段和颅外段。
关键词 面神经解剖 耳显微外科 病理生理 临床诊断 解剖变异 手术入路 血供特点 颅内段
下载PDF
伸展细胞原代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馨 高秀来 +5 位作者 马育平 陈亚亮 李莉 刘霞 景朋 陆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3,139,共4页
目的体内定位生后7d大鼠的伸展细胞(TAs),并将其分离进行原代培养,为进一步移植提供指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利用波形蛋白(VIM)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两种标志物,体内定位生后7 dWistar大鼠的TAs;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定... 目的体内定位生后7d大鼠的伸展细胞(TAs),并将其分离进行原代培养,为进一步移植提供指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利用波形蛋白(VIM)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两种标志物,体内定位生后7 dWistar大鼠的TAs;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定性检验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细胞培养技术,建立TAs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TAs表达VIM、GFAP和NOS与体内相同。结论建立了体外研究TAs的细胞模型,为其进一步作为移植细胞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细胞 正中隆起 一氧化氮 神经再生 细胞培养 大鼠
下载PDF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顺行追踪标记大鼠皮质脊髓束 被引量:3
8
作者 季达峰 吕广明 +4 位作者 刘苏 栗卓 吴辉群 韩笑 秦建兵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36-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对皮质脊髓束(CST)示踪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侧锥体束损伤组(n=24)、假损伤组(n=8)和正常组(n=8)。在锥体交叉上方选择性切断左侧锥体建立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模型。运用Rivli... 目的:探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对皮质脊髓束(CST)示踪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侧锥体束损伤组(n=24)、假损伤组(n=8)和正常组(n=8)。在锥体交叉上方选择性切断左侧锥体建立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模型。运用Rivlin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检测。在双侧感觉运动皮层多点分层立体定位注射BDA,BDA注射14天后取脑和脊髓切片进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DA标记信号,观察皮质脊髓束的走行。结果:Rivlin斜板试验显示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组倾斜平面临界角度变化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损伤组(P<0.05)。正常组和假损伤组大鼠BDA示踪显示BDA标记阳性细胞定位于双侧感觉运动皮层的锥体细胞,锥体细胞发出的BDA阳性纤维束对称分布于双侧皮层、内囊、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中的皮质脊髓束内,继而经锥体交叉到脊髓后索,在双侧后索最深层、灰质后连合背侧下行至脊髓骶段。锥体束横断损伤大鼠在损伤部位以上可见双侧对称的BDA阳性纤维束,损伤平面以下在右侧延髓锥体和左侧脊髓后索中见有BDA阳性纤维束,损伤侧锥体和右侧脊髓后索中未见有BDA阳性纤维束。结论:BDA顺行示踪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皮质脊髓束,对皮质脊髓束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脊髓束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顺行追踪 大鼠
下载PDF
市售单组分TMB显色液质量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庆军 朱学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3期3102-3103,3105,共3页
目的比较市售单组分TMB显色液的质量。方法选购4种国内外代表性产品,从外观、灵敏度、稳定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种进口试剂的灵敏度高于两种国产试剂,但本底高于国产试剂。37℃5d加速稳定试验发现,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均保持稳定... 目的比较市售单组分TMB显色液的质量。方法选购4种国内外代表性产品,从外观、灵敏度、稳定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种进口试剂的灵敏度高于两种国产试剂,但本底高于国产试剂。37℃5d加速稳定试验发现,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均保持稳定,但进口试剂本底显著升高。结论市售单组分TMB显色液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分 TMB显色液 质量比较
下载PDF
旁巨细胞外侧核的解剖联系及可能的生理调控功能概述
10
作者 王立 周文琪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对旁巨细胞外侧核的解剖学位置、神经纤维联系及生理功能进行综述 .
关键词 旁巨细胞外侧核 解剖学 生理调控 神经纤维联系 生理功能 延髓
下载PDF
肌皮神经变异一例
11
作者 张志勇 王永生 司道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5-745,共1页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肌皮神经变异,其主干发出分支后,又并入正中神经.现报道如下. 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偏瘦,身高约165 cm.肌皮神经起自外侧束,主干直径3.0mm,距离起点4.3 cm处发出较细小的喙肱肌支;主干向外下行穿过...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肌皮神经变异,其主干发出分支后,又并入正中神经.现报道如下. 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偏瘦,身高约165 cm.肌皮神经起自外侧束,主干直径3.0mm,距离起点4.3 cm处发出较细小的喙肱肌支;主干向外下行穿过喙肱肌,行于肱二头肌与肱肌间,距起点9.5cm处发出较粗的肱二头肌支,直径2.9mm进入肱二头肌;主干继续下行1 cm后,发出前臂外侧皮神经和肱肌支,分别行向前臂外侧和进入肱肌;主干继续下行,延续为较粗大的终末支,直径为2.4 mm;在距离肌皮神经起点12.5 cm处与正中神经汇合.正中神经起自臂丛的内外侧束,直径3.2mm,走行正常,肌皮神经并入后其直径4.1mm.右侧肌皮神经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下载PDF
家兔诸脑底动脉肾上腺素能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光全 曾司鲁 +2 位作者 吴光明 刘蔚天 袁予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6-9,157,共4页
对28只成年家兔诸脑底动脉肾上腺素能(Ad)与胆碱能(Ach)神经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1)在所观察的诸脑底动脉壁上均分布有亮绿色、含串珠状膨体的(Ad)神经纤维。其分布形式有网状、环行与纵行三种类型;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以颈内动脉最高(... 对28只成年家兔诸脑底动脉肾上腺素能(Ad)与胆碱能(Ach)神经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1)在所观察的诸脑底动脉壁上均分布有亮绿色、含串珠状膨体的(Ad)神经纤维。其分布形式有网状、环行与纵行三种类型;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以颈内动脉最高(20.5±0.25根/1mm)、小脑上动脉最低(11.0±0.10根/1mm);膨体密度与纤维密度成正比。(2)在诸脑底脉壁上,均见有棕色的Ach神经纤维分布,分布形式与Ad明显不同,发现各动脉壁上都有1~2条粗大的纤维主干,沿着动脉长轴排列,自主干两侧以直角或锐角不对称地发出分支,环绕血管壁。各动脉的Ach纤维分布形式和密度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上腺素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 解剖学 组织学 脑动脉 神经支配
下载PDF
浅谈在解剖教学中对神经系统内容的教学
13
作者 阿地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0期69-69,共1页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九大系统之一的神经系统的教学繁多,并贯穿整个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及系统的主导调节机构。也是学生普遍反映问题最多的部分,因此,改进教学方法,讲好并讲透这一章节的内容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基础医学老...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九大系统之一的神经系统的教学繁多,并贯穿整个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及系统的主导调节机构。也是学生普遍反映问题最多的部分,因此,改进教学方法,讲好并讲透这一章节的内容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基础医学老师面前的大事。开个好头,使医学生能够进一步学好其它医学各科目:1、反复论证神经系统的主导调节作用,靠其调节使机体保证与内、外环境的稳定和各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2、授课要有计划有目的才会有结果,也就是只要用心灌溉,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希望和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的教学 学生
下载PDF
桡神经移位术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金国 刘峰 朱明 《中国伤残医学》 2006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的解剖观测,为桡神经移位术和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的顺利实施及避免桡神经术中和术后取内固定物时再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30侧上肢桡神经的走行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同时对...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的解剖观测,为桡神经移位术和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的顺利实施及避免桡神经术中和术后取内固定物时再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30侧上肢桡神经的走行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同时对100侧干燥肱骨的桡神经沟长度及桡神经走行的角度(桡神经沟与肱骨纵轴夹角)进行观测,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应用于桡神经移位术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结果:①骨标本测量:桡神经沟长度左侧为56.52mm±10.13mm(43.82mm^7568mm),右侧65.74mm±5.80mm(55.42mm^78.82mm)。桡神经走行的角度左侧为13.00°±1.08°(10.00°~13.50°);右侧13.86°±0.97°(10.50°~14.50°)。②尸体标本观察,桡神经走行中的角度:桡神经在桡神经沟内由内上斜向外下方,穿过外侧肌间隔后行向内下方,形成向内开放的钝角。角度明显29侧占96.67%;不明显1侧,占3.33%。③从桡神经出口到桡神经分叉的距离(弧距)为14.26cm±1.01cm(12.80cm^19.20cm)。④临床56例行桡神经移位后骨折内固定,骨折全部愈合,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神经移位术设计合理,减少桡神经再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移位术 解剖学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人喉返神经分支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晓光 孙俊 +2 位作者 叶聪俊 王文慧 展鸿谋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9期387-389,共3页
目的 :了解喉返神经在喉内的分支及分布 ,为施行选择性喉返神经吻合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 0例正常人新鲜喉标本进行系统的显微神经解剖研究。结果 :95 %喉返神经在距同侧环甲关节下方 1.0~ 2 .5 cm处形成喉返神经喉外分叉点 ,... 目的 :了解喉返神经在喉内的分支及分布 ,为施行选择性喉返神经吻合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 0例正常人新鲜喉标本进行系统的显微神经解剖研究。结果 :95 %喉返神经在距同侧环甲关节下方 1.0~ 2 .5 cm处形成喉返神经喉外分叉点 ,根据分支情况可将其分为三型。喉内肌除环甲肌外 ,均由喉返神经前支支配 ,其中88%的环杓后肌为喉返神经前支发出单支支配 ;12 %为双支支配。结论 :在甲状软骨板后下部处开窗 ,可显露同侧喉返神经前支及其喉内第一个分支——环杓后肌支 (外展肌支 ) ,然后才见其内收肌支及甲杓肌支 ,该解剖特点为施行选择性神经吻合术 ,克服喉内肌紊乱收缩现象 ,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神经解剖学 神经吻合术
原文传递
悬雍垂肌运动神经支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仲维剑 王宏青 张奎启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198,T003,共3页
目的 探讨悬雍垂肌运动神经来源及走行路径。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idishperoxidase ,HRP)逆行追踪技术 ,配合使用颅内的脑神经根切断术。结果 悬雍垂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疑核中 ;切断一侧副神经延... 目的 探讨悬雍垂肌运动神经来源及走行路径。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idishperoxidase ,HRP)逆行追踪技术 ,配合使用颅内的脑神经根切断术。结果 悬雍垂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疑核中 ;切断一侧副神经延脑根后 ,疑核内的标记神经元消失。结论 悬雍垂肌是疑核内运动神经元的轴突 ,经副神经延脑根出颅 ,再经由迷走神经咽支进行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雍垂 迷走神经 悬雍垂肌 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支配 辣根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