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耳道内神经间吻合及位置关系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广永 徐达传 +5 位作者 黄德亮 廖华 黄美贤 李泽雨 石小田 钟世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内耳道内神经走行及相互吻合关系。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成人颞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神经走行、面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的吻合及耳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的吻合。结果(1)30例颞骨标本中,37%(11例)的面神经在内耳道内... 目的探讨内耳道内神经走行及相互吻合关系。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成人颞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神经走行、面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的吻合及耳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的吻合。结果(1)30例颞骨标本中,37%(11例)的面神经在内耳道内一直在前上位置;63%(19例)的面神经从内耳道底至内耳道口过程中均有围绕前庭神经纵轴不同程度的向前下旋转,旋转范围大致在30°~90°之间,旋转的方向与耳蜗旋转的方向相同。(2)30例标本中,17%(5例)的标本没有发现前庭神经与面神经吻合支;83%(25例)的面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存在吻合支,并且形态和数目存在差异。67%(16例)的吻合支在接近内耳道口部位;33%(8例)的吻合支在接近内耳道底的外1/3的内耳道内。吻合支直径不等,约在0.5~1mm之间。(3)30例标本中,80%(24例)存在前庭耳蜗神经吻合支。在内耳道外1/3部位,13例标本中可明显看到一些刷状的神经纤维束直接进入球囊,15例在内耳道外1/3段有横行的吻合支,2例标本可以看到有多个吻合支,部分为两种形式共存。仅在内耳道中段有吻合支者1例;20%(6例)的标本未见有明显的前庭耳蜗神经吻合。结论在内耳道内,神经走行关系及神经之间的吻合均存在着个体差异。熟悉这些关系有助于手术中保护神经功能,以及探讨面神经、前庭及耳蜗疾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解剖 内耳道 前庭神经 面神经 耳蜗神经
下载PDF
不同强度推拉动作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素红 王晓玉 +3 位作者 李质馨 朱辛为 李云义 徐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采用动物离心机建立模拟推拉动作的动物模型 ,探讨“推拉效应”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1 0组 (对照组 ,三种强度暴露后的 30min,6h ,2 4h组 ) ,每组 4只 ,灌注固定 ,取大脑半... 目的 :采用动物离心机建立模拟推拉动作的动物模型 ,探讨“推拉效应”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1 0组 (对照组 ,三种强度暴露后的 30min,6h ,2 4h组 ) ,每组 4只 ,灌注固定 ,取大脑半球 ,切片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对照组和± 2Gz暴露后的 30min组bFGF呈弱阳性表达 ;而± 6Gz和± 8Gz暴露后 30min的实验组可见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bFGF表达开始增加 ,6h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强 ,2 4h后表达下降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推拉动作 推拉效应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下载PDF
迷走神经反射对心房颤动消融效果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艾辉 孟旭 +3 位作者 聂绍平 李岩 曾文 曾亚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46-550,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迷走反射阳性与阴性患者心房颤动(AF)的消融效果,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209例AF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中标测103例为迷走反射阳性,106例迷走反射阴性。其中男性63例,女性146例;年龄24~77(534-10)岁。术前纽约心... 目的对比研究迷走反射阳性与阴性患者心房颤动(AF)的消融效果,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209例AF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中标测103例为迷走反射阳性,106例迷走反射阴性。其中男性63例,女性146例;年龄24~77(534-10)岁。术前纽约心脏联合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144例。AF病史(36±43)个月。随访6~34(18.9±9.0)个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非AF心律为60.8%,迷走反射阳性组和迷走反射阴性组分别为68.2%和53-3%(P=0.0004)。Cox回归分析发现,迷走反射是除左房大小外AF复发的又一预测因子(Wald=9.71,P=0.002,95%CI:0.081~0.563)。左房大小和迷走反射有交互作用(Wald:4.45,P=0.035,95%CI:0.965~0.999),迷走反射阴性组中左房〉70mm的比例大于迷走反射阳性组(48.1%vs30.1%,P=0.008)。结论迷走神经在持续性AF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去神经化能提高AF转复率;迷走反射是除左房大小外AF复发的又一预测因子;迷走反射阳性与左房大小显著相关,迷走反射阳性组的左房小于阴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走神经 消融技术
下载PDF
脑桥小脑角区和内耳道面神经相关解剖及临床应用
4
作者 薛建荣 秦坤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6年第1期313-316,共4页
关键词 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 面神经内耳道段 临床应用 解剖学
下载PDF
嗅神经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坤鹏 邓雪飞 +2 位作者 韩卉 高斌 张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为相关手术中保护病人的嗅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鼻腔吸入给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头颅湿标本30例(60侧)和成人头颅干性标本30例(60侧)进行显微解剖学测量,另选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灌注造影剂进行X线扫描。结果:嗅神经(嗅... 目的:为相关手术中保护病人的嗅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鼻腔吸入给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头颅湿标本30例(60侧)和成人头颅干性标本30例(60侧)进行显微解剖学测量,另选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灌注造影剂进行X线扫描。结果:嗅神经(嗅丝)由嗅鞘包裹,呈马蹄铁型分布,分鼻甲侧和鼻中隔侧。鼻甲侧嗅神经数为(10.33±1.81)条,嗅神经根部直径为(0.90±0.22)mm,嗅神经长度为(10.22±2.20)mm;鼻中隔侧嗅神经数为(6.28±1.04)条,嗅神经根部直径为(1.17±0.24)mm,嗅神经长度为(5.91±1.95)mm。每侧筛孔数为(16.33±2.79)个,筛孔最大径为(1.09±0.52)mm。X片可见嗅鞘显影。结论:(1)鼻中隔侧距筛板下10mm外,鼻甲侧距筛板下15mm外极少存在嗅神经,在此范围手术操作较为安全。(2)嗅鞘途径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鼻腔吸入给药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 手术 显微解剖 鼻腔给药
下载PDF
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江 钟惟德 张阳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0例成人尸体,应用解剖学方法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察和测量喉返神经的行程、分支特点以及与甲状腺下动脉... 目的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0例成人尸体,应用解剖学方法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察和测量喉返神经的行程、分支特点以及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相互关系,并观察和测量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极、气管等解剖标志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勾绕动脉后上行的喉返神经多数(67.5%)位于气管外侧缘中下1/3的深方;左侧喉返神经与气管侧壁距离为(0.452±0.069)cm右侧喉返神经距离为(0.478±0.098)cm。走行于甲状腺背侧叶的喉返神经大部分(67.5%)位于左右侧叶中内2/5。喉返神经分叉大部分(67.5%)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后外下方与甲状腺下极水平距为(0.624±0.090)cm。结论了解不同角度喉返神经的解剖,是保护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解剖学 甲状腺 血管
下载PDF
模拟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郭素红 窦肇华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86813X)》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经不同强度推拉动作暴露后,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和时相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于暴露后0.5,6,24h进行灌注固定,取大脑半球,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和尼氏... 目的 探讨大鼠经不同强度推拉动作暴露后,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和时相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于暴露后0.5,6,24h进行灌注固定,取大脑半球,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和尼氏染色,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实验B2,B3组可见大鼠额叶皮质有一定数量的神经元形态发生改变。但实验B3组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其他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低强度推拉动作不会引起明显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损伤,而高强度推拉动作可对大脑造成较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拉动作 脑皮层 神经元 损伤
下载PDF
大鼠前庭神经核群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特征
8
作者 林春颖 迟焕方 王守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90-92,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前庭神经核群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纤维特征。方法:实验于1997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室进行。选择6~8周龄SD大鼠20只,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射到大鼠的动眼神经核,其中5只注射0.01μL其余15只注射0.05μL。经过48h... 目的:观察大鼠前庭神经核群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纤维特征。方法:实验于1997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室进行。选择6~8周龄SD大鼠20只,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射到大鼠的动眼神经核,其中5只注射0.01μL其余15只注射0.05μL。经过48h的逆行轴突运输后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在脑干中显示被标记的神经元。按实际注射结果将20只大鼠分为6组:①辣根过氧化酶注射到动眼神经核的外侧,没有累及动眼神经核及内侧纵束。②注射到动眼神经核的外部累及内侧纵束和动眼神经核的少部分。③注射部分靠近中线影响双侧动眼神经核。④注射部位在动眼神经核的背侧,没有影响动眼神经核的腹侧。⑤以动眼神经核为中心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吸收区在它的边界以外。⑥注射部位在动眼神经核胞体部分的中心,推测有效吸收区完全在动眼神经核胞体部分边界内。观察各组及不同剂量的实验动物的标记细胞分布和神经纤维走行。结果:2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前庭神经上核、内侧核、下核、外侧核及Y核、膝上核和膝旁核都有标记细胞。上核在前庭神经核的最吻端,主要在同侧标记,多数为中小型细胞;内侧核、下核双侧标记,但以对侧标记为主,两核吻侧形成一体,内侧核标记细胞密集,由中小型神经元组成,下核标记细胞稍大,比较分散;外侧核双侧有少量标记标记细胞;膝上核、膝旁核在注射对侧有明显的标记细胞,并同展神经核核间神经元相连续,环绕面膝形成庞大的神经纤维束进入对侧内侧纵束,在展神经核尾侧200μm仍可以看到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的交叉纤维。结论:大鼠前庭神经核发出纤维投向动眼神经核,前庭神经内侧核、部分前庭神经下核主要投射向动眼神经核内直肌亚核,推测这部分纤维和双眼协同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核 辣根过氧化物酶 动眼神经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