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IVIM最佳水化状态及稳定性、可重复性研究
1
作者 魏学哲 王文娟 +4 位作者 沈婷婷 尹金凤 郭君岩 韩雨 刘金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行肾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检查的最佳水化状态,并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志愿者40例,每例志愿者均分别在禁饮食12 h、禁饮食4 h及水利尿三种状态下行肾脏IVI... 目的探讨行肾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检查的最佳水化状态,并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志愿者40例,每例志愿者均分别在禁饮食12 h、禁饮食4 h及水利尿三种状态下行肾脏IVIM检查;其中36例志愿者在间隔半年后,在禁饮食4 h状态下重复行肾脏IVIM检查。结果三种不同水化状态下,肾皮质(F=1.870,P=0.163)及髓质(F=0.579,P=0.562)D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皮质(F=0.188,P=0.829)及髓质(F=0.008,P=0.992)D*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皮质(F=1.317,P=0.216)及髓质(F=0.336,P=0.715)f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化状态不影响肾脏IVIM的检查结果,肾脏IVIM检查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肾脏IVIM检查可以监测正常肾脏的微循环状态及血流灌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肾脏 水化状态 可重复性
下载PDF
血清及尿β_(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通道蛋白-2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小儿肾积水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邓宏达 邓洪辉 黄韦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通道蛋白-2(AQP2)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致小儿肾积水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盂输尿管梗阻手术治疗的60例肾积水患儿为...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通道蛋白-2(AQP2)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致小儿肾积水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盂输尿管梗阻手术治疗的60例肾积水患儿为肾积水组,根据肾积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3)、中度组(n=22)和重度组(n=25),另外选取同期该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肾积水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及尿β_(2)-MG、RBP、AQP2水平;分析β_(2)-MG、RBP、AQP2水平与超声参数[肾盂前后径(APD)、肾实质厚度(PT)]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及尿β_(2)-MG、RBP、AQP2对中重度肾积水的诊断效能。结果肾积水组血清及尿β_(2)-MG、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及尿AQ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积水患儿血清β_(2)-MG、尿β_(2)-MG、尿RBP水平和APD水平由低到高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尿AQP2水平和PT由高到低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血清RBP水平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积水患儿血清β_(2)-MG、尿β_(2)-MG、尿RBP水平与APD均呈正相关,与PT均呈负相关(P<0.05);尿AQP2水平与APD呈负相关,与PT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_(2)-MG、尿β_(2)-MG、尿RBP、尿AQP2检测对中重度肾积水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2、0.688、0.859、0.680,尿RBP诊断中重度肾积水的AUC显著大于其余指标(P<0.05)。结论血清β_(2)-MG、尿β_(2)-MG、尿RBP、尿AQP2与UPJO致小儿肾积水严重程度相关,尿RBP对中重度肾积水的诊断效能优于其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梗阻 肾积水 β_(2)微球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水通道蛋白-2
下载PDF
增强CT参数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及病理评估中的应用
3
作者 赵军华 周志杰 赵鑫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究增强CT参数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和病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5例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增强CT检查结果及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肾脏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强CT参数差异,建立受试... 目的 探究增强CT参数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和病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5例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增强CT检查结果及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肾脏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强CT参数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增强CT参数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65例肾脏肿瘤患者经病理学诊断恶性55例、良性10例,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恶性组平扫期灰度值比率、皮髓质期和实质期增强百分比显然比良性组高,排泄期肾皮质校正CT值显然比良性组低(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平扫期灰度值比率、皮髓质期与实质期增强百分比、排泄期肾皮质校正CT参数于肾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2、0.940、0.873和0.715(均P<0,0)5,其中皮髓质期增强百分比的AUC最高,以199.86为截断值,于肾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8.18%、80.00。结论 在增强CT扫描图像中,平扫期灰度值比率、皮髓质期与实质期增强百分比、排泄期肾皮质校正CT参数对于肾脏恶性肿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尤其是皮髓质期增强百分比的效能最高,在特异性上的优势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恶性肿瘤 增强CT 皮髓质期 增强百分比 诊断
下载PDF
参芪糖肾安胶囊含药血清对脂多糖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超微结构及NLR蛋白3炎性小体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张瑞方 高峰 +4 位作者 杨薇 李娟 张轶欧 姚吉太 程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33-38,47,共7页
目的探讨参芪糖肾安胶囊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超微结构及NLR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随机将HK-2细胞分为空白组(HK-2+75μL 7.5%空白血清)、LPS组(HK-2+LPS+75μL 7.5%空白血清)、低浓度组(HK-2+LP... 目的探讨参芪糖肾安胶囊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超微结构及NLR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随机将HK-2细胞分为空白组(HK-2+75μL 7.5%空白血清)、LPS组(HK-2+LPS+75μL 7.5%空白血清)、低浓度组(HK-2+LPS+75μL 2.5%含药血清+75μL 7.5%空白血清)、中浓度组(HK-2+LPS+75μL 5%含药血清+75μL 5%空白血清)、高浓度组(HK-2+LPS+150μL 10%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电镜检测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LPS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及细胞中IL-6、IL-1β、TNF-α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均增高,凋亡率及细胞中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较空白组出现明显的程序性坏死,细胞体积变大,胞膜大量破裂,细胞大量坏死;与LPS组相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均有明显改善,坏死的细胞数量减少,仅可见少量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和空泡样变,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组相比,LPS组细胞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且高浓度组细胞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低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糖肾安胶囊含药血清可抑制LPS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改善超微结构,抑制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性反应,对急性肾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糖肾安胶囊含药血清 脂多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NLRP3炎性小体
下载PDF
益肾十七味丸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丁海麦 李彩艳 +4 位作者 张学明 蒋剑英 高英辰 郭佳蔚 石松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 探讨益肾十七味丸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5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益肾十七味丸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1 d,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 目的 探讨益肾十七味丸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5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益肾十七味丸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1 d,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ALB),测定肾组织匀浆SOD活力、MDA、HYP、COL-IV、COL-III、HA、LN、IL-6和IL-1β含量,Western Blot分析肾组织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血清BUN、Scr、24 h尿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形态不规则,球囊相连,肾小管融合成空洞或萎缩;肾组织匀浆外基质相关蛋白HYP、COL-IV、COL-Ⅲ、HA、LN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匀浆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降低,炎性因子IL-6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中TGF-β1和Smad3蛋白显著升高(P<0.01);与UUO组比较,益肾十七味丸各治疗组BUN、Scr、ALB降低(P<0.01),肾小球形态规则,肾小管结构较清晰,肾间质病变轻,肾组织匀浆MDA、HYP、COL-IV、HA、LN、IL-6和IL-1β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显著升高,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蒙药益肾十七味丸可明显改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及纤维化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肾纤维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下载PDF
1,25(OH)_(2)VD_(3)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足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杨敏 金林 +3 位作者 王雅宁 梁栋 王海婷 刘云启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0-125,132,共7页
目的探讨1,25(OH)_(2)VD_(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足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骨化三醇治疗足细胞损伤产生的蛋白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系(MPC5),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10^(-6)mol/L的AngⅡ)、1,25... 目的探讨1,25(OH)_(2)VD_(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足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骨化三醇治疗足细胞损伤产生的蛋白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系(MPC5),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10^(-6)mol/L的AngⅡ)、1,25(OH)_(2)VD_(3)组[10^(-6)mmol/L的AngⅡ+10^(-8)mol/L的1,25(OH)_(2)VD_(3)]。各组均在给药处理6、12、18、24 h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样本中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及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GRP78、PERK mRNA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增加(P<0.01)。与AngⅡ组比较,1,25(OH)_(2)VD_(3)组GRP78、PERK mRNA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相应的GRP78、PERK蛋白表达均较低。AngⅡ组给药处理12 h后GRP78、PERK mRNA表达量较6 h 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AngⅡ组给药处理18 h后GRP78、PERK mRNA表达量较12 h 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AngⅡ可以诱导足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其发生强度与药物作用时间有关,而1,25(OH)_(2)VD_(3)能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足细胞内质网应激,起到保护足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VD_(3)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 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在体外诊断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与监管要点研究
7
作者 叶朝付 张兰 +2 位作者 寇艳芹 王宇航 杨笑鹤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6期690-694,共5页
该研究从技术审评的角度对近年陆续上市的液质联用检测医疗器械产品的申报与临床应用进行了梳理,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对该类产品的监管要求,结合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可参考的标准和国内外法规依据文件,分析了该类... 该研究从技术审评的角度对近年陆续上市的液质联用检测医疗器械产品的申报与临床应用进行了梳理,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对该类产品的监管要求,结合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可参考的标准和国内外法规依据文件,分析了该类产品的临床应用和监管风险。针对该类产品前处理、系统匹配性、性能指标要求的充分性、室间一致性、参考区间、注册单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监管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产品研发生产和审评审批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技术 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 临床评价 真实世界数据 一致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8
作者 李方 曹建民 +2 位作者 翟鹏飞 王建设 洪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64-2169,共6页
背景:白藜芦醇有肾脏保护作用,但其对蛋白尿负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白蛋白诱导的人近端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白蛋白诱导HK-2细胞炎性损伤,分别使用白藜... 背景:白藜芦醇有肾脏保护作用,但其对蛋白尿负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白蛋白诱导的人近端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白蛋白诱导HK-2细胞炎性损伤,分别使用白藜芦醇、SIRT1抑制剂EX527进行预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SIRT1、NLRP3、ASC、caspase-1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观察NLRP3和ASC在肾小管的共定位,Hoechst33342/PI染色法观察细胞焦亡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结果与结论:(1)白蛋白减低HK-2细胞活力,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水平和NLRP3炎性小体蛋白表达(P <0.01),增加细胞焦亡;(2)白藜芦醇可显著提高HK-2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P <0.01),显著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P <0.05)及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水平(P <0.01),减少细胞焦亡;(3)SIRT1抑制剂可显著提高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增加细胞焦亡;(4)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调节HK-2细胞焦亡相关蛋白改善白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肾小管上皮细胞 NLRP3炎性小体 细胞焦亡 白蛋白
下载PDF
长期应用环孢素A致大鼠肾脏病变演变过程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沛 刘章锁 +1 位作者 骆红 马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和分析大鼠长期应用环孢素A(CsA)导致的肾脏病变的演变过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对照组,低盐饮食对照组和CsA组,分4个时间点(第4天、第8天、第14天和第28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和组织学病变演变过程。... 目的:动态观察和分析大鼠长期应用环孢素A(CsA)导致的肾脏病变的演变过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对照组,低盐饮食对照组和CsA组,分4个时间点(第4天、第8天、第14天和第28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和组织学病变演变过程。结果:与低盐饮食组相比,CsA组在第4天出现间质细胞数显著增加,第8天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和典型的小动脉病变,第14天出现显著的收缩压增高、血肌酐升高、24h尿量增加和尿渗透压下降。这些病变随时间延长持续加重,第28天典型的小管间质病变与低盐饮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检测的各项指标在普通饮食组和低盐饮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长期应用CsA可导致肾脏出现功能和组织学病变,提示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在最佳的时间干预病变的演变过程,从而防止CsA慢性肾毒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肾毒性 慢性环孢素肾病 肾脏纤维化 大鼠
下载PDF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脏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津自 蔡文钦 +2 位作者 林美萍 林茂海 林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26,I0014,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取SD大鼠的MSC,Ad-hHGF感染该细胞,通过ELISA检测hHGF在该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腹腔注射阿...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取SD大鼠的MSC,Ad-hHGF感染该细胞,通过ELISA检测hHGF在该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S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n=8),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SC组和MSC-hHGF组。细胞移植后,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用电镜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和间质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左室心肌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结果:①Ad-hHGF感染MSC,hHGF在感染第8 d表达最高,达到22 ng/ml,并可持续14 d。②移植4周后,MSC-hHGF组心肌病变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和MSC组,且心功能改善优于MSC组(P<0.05)和模型组(P<0.01)。③移植后,通过电镜、天狼猩红染色可见,相对于MSC-hHGF和MSC组,模型组胶原增生明显。MSC-hHGF(2.74±0.32,P<0.01)和MSC组(3.65±0.31,P<0.01)左室心肌组织TGFβ-1表达水平较模型组(4.51±0.38)明显下降,MSC-hHGF组(vs MSC组P<0.01)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基因修饰MSC能有效的改善心功能,可能通过调节心肌组织胶原的合成与降解,改善心脏局部胶原纤维的含量,有效的逆转心脏纤维化过程来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心力衰竭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低氧促进尿源性干细胞迁移与融合能力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张楠楠 胡超群 +1 位作者 何昀 毕杨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467-2475,共9页
目的体外实验中探讨低氧对尿源性干细胞(Urine derived stem cells,USCs)迁移及融合能力的影响及该过程中细胞骨架结构和极性的改变。方法常氧(20%)或低氧(3%)条件下培养USCs 48h,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USCs迁移能力;共聚焦... 目的体外实验中探讨低氧对尿源性干细胞(Urine derived stem cells,USCs)迁移及融合能力的影响及该过程中细胞骨架结构和极性的改变。方法常氧(20%)或低氧(3%)条件下培养USCs 48h,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USCs迁移能力;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并测定USCs与肝细胞(HP14-19和HepG2)的融合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鬼笔环肽荧光探针观察细胞骨架结构;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实验检测细胞极性相关蛋白RhoA、Cdc42及Rac1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USCs相比,低氧组USCs的迁移能力及与HP14-19和HepG2的细胞融合能力明显提升。透射电镜及鬼笔环肽荧光染色可见低氧处理后USCs细胞骨架重塑,微丝微管排列更加有序且规律。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结果提示,低氧组USCs极性相关蛋白RhoA、Cdc42及Rac1的表达量较常氧组明显增加。结论低氧处理USCs可促进细胞的迁移及融合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骨架的重塑和细胞极性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源性干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融合 细胞极性 细胞骨架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TGFβ1致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樊敏 刘伏友 +3 位作者 段绍斌 杨宇 叶云 黄谷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和培养人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观察TGFβ1对人腹膜间皮细胞Akt磷酸化的影...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和培养人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观察TGFβ1对人腹膜间皮细胞Akt磷酸化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检测p-Akt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应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对TGFβ1诱导后细胞内p-Ak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10ng/mLTGFβ1刺激HPMC0.5h后p-Akt水平开始升高,1h后达到顶峰,2h后逐渐减弱。TGFβ1诱导HPMC48h后α-SMA表达显著升高,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同时加用Wortmannin则p-Akt、α-SMA表达明显抑制。结论PI3K/Akt信号系统参与TGFβ1介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EMT过程,提示对其通路的抑制可有效阻止TGFβ1介导的腹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腹膜间皮细胞 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致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德翠 薛红 陆利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有关糖尿病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在肝脏、胰岛等与代谢密切相关的组织器官中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而肾脏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累及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其病变发展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故本文就... 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有关糖尿病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在肝脏、胰岛等与代谢密切相关的组织器官中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而肾脏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累及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其病变发展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故本文就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肾病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致大鼠慢性肾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章锁 王沛 +4 位作者 程根阳 李海剑 刘书真 李继昌 刘钟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环孢素A(CsA)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盐饮食对照组(n=12)、慢性CsA肾病(CCN)模型组(CsA组,n=15)和RSG处理组(n=15),在实验的第14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并于第35天处死剩余大鼠...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环孢素A(CsA)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盐饮食对照组(n=12)、慢性CsA肾病(CCN)模型组(CsA组,n=15)和RSG处理组(n=15),在实验的第14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并于第35天处死剩余大鼠,观察大鼠校正肌酐清除率(Ccr)和肾脏组织学病变进展,并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低盐饮食对照组相比,CCN模型组大鼠第14天Ccr显著降低(P<0.01),肾间质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及肾皮质TGF-β1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这些指标在第35天改变更加显著,并且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积分的显著增加(P<0.01)。RSG在这两个时间点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这些指标。结论:RSG能够延缓CsA导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环孢素 慢性环孢素肾病 肾脏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下载PDF
用RDA技术寻找肝再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望翔 汪思应 +1 位作者 魏汉东 杨晓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技术 ,研究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后 1h肝组织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建立了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术后 1h再生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该库约含 3× 10 4 个独立克隆 ,其中 95 %以上的克隆含有插入片段 ... 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技术 ,研究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后 1h肝组织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建立了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术后 1h再生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该库约含 3× 10 4 个独立克隆 ,其中 95 %以上的克隆含有插入片段 ,长度约 2 0 0~ 70 0bp不等 ,对随机挑出的 5 2个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大多数基因与肝再生调控相关 (38/5 2 )。 10株未报道序列经RNA杂交证实 ,其中 6株与肝再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 基因克隆
下载PDF
轮值夜班对女性护士排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起 胡浩 +2 位作者 梁晨 王佳 许克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9-662,共4页
目的:比较轮值夜班的护士与非轮值夜班的护士排尿日记的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6月期间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病房工作的女性护士共58名,入选的护士年龄为20~43岁,其中28名护士在这半年内轮值夜班,作为夜班组,平均年龄为(2... 目的:比较轮值夜班的护士与非轮值夜班的护士排尿日记的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6月期间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病房工作的女性护士共58名,入选的护士年龄为20~43岁,其中28名护士在这半年内轮值夜班,作为夜班组,平均年龄为(26.75±4.11)岁,另外30名护士在这半年内无需轮值夜班,作为白班组,平均年龄为(27.80±5.60)岁。在这半年的最后1周记录其排尿日记,并要求在记录期间保证每日摄水量控制在1 500~2 000 m L。比较两组护士正常睡眠时的夜尿情况,并比较相应的8 h时间段内排尿情况的差异。结果:值夜班的护士与值白班的护士相比,正常睡眠时夜间排尿量[125 m L(0~660 m L)vs.0 m L(0~340 m L)]及夜间排尿次数[0.5次(0~2.4次)vs.0次(0~2次)]明显增加(P〈0.05),而且在连续1周的记录中,夜班护士在值完夜班后的2天内夜间排尿量比值夜班前明显增加(P〈0.01)。夜班组护士与白班组护士相比,在下午的8 h时间段(2 pm—10 pm)内,排尿量[(542.35±204.66)m L vs.(675.62±256.09)m L]和排尿次数[(2.24±0.69)次vs.(2.91±0.73)次]明显减少(P〈0.05)。在夜间的8 h时间段(10 pm—6 am)内,夜班组护士与白班组护士相比,排尿量[(309.74±162.74)m L vs.(199.38±153.98)m L,P=0.01]和排尿次数[(1.31±0.52)次vs.(0.82±0.55)次,P〈0.01)]均明显增加。结论:轮值夜班明显影响护士的排尿,增加夜尿量及夜尿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尿 排尿 护士 夜班
下载PDF
AT_1受体在脑内胆碱能刺激引起的钠水排泄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春玲 安晓飞 +1 位作者 姚齐颖 张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和方法 :本工作通过整体实验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脑血管紧张素能AT1受体在侧脑室注射氨甲酰胆碱引起的促钠排泄反应中的作用和下丘脑室旁核TH IR的变化。结果 :用脑血管紧张素能AT1受体阻断剂Losar tan( 2 0 μg)预处理 ,可部分... 目的和方法 :本工作通过整体实验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脑血管紧张素能AT1受体在侧脑室注射氨甲酰胆碱引起的促钠排泄反应中的作用和下丘脑室旁核TH IR的变化。结果 :用脑血管紧张素能AT1受体阻断剂Losar tan( 2 0 μg)预处理 ,可部分阻断侧脑室注射氨甲酰胆碱引起的促钠排泄反应和利尿作用 (P <0 .0 5)。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侧脑室给予氨甲酰胆碱后 40min ,下丘脑室旁核 (PVH)、室周核 (Pe)、弓状核 (Arc)和下丘脑前区后部 (AHP)的酪氨酸羟化酶 (TH )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Losartan预处理后侧脑室再注射氨甲酰胆碱 ,除PaPo的免疫反应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外 ,上述其余神经核团的TH免疫反应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在脑胆碱能刺激引起的钠水排泄反应中有AT1受体的参与 ;阻断脑血管紧张素能AT1受体对胆碱能刺激引起Arc、Pe和AHP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兴奋性有下调作用。提示脑血管紧张素能和儿茶酚胺能神经通路在下丘脑室旁核等脑区共同参与介导了脑内胆碱能刺激引起的促钠排泄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受体 胆碱 促钠排泄反应 室旁核 酪氨酸羟化酶 利尿作用
下载PDF
肾小管顶端膜ROMK通道的功能及调控
18
作者 韩甜甜 包俄德玛 +3 位作者 孙琼 张佳雯 谷瑞民 李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19-325,共7页
肾外髓钾通道(renal outer medullary potassium channel,ROMK)是内向整流钾通道超家族成员,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向小管腔的转运,在维持机体钾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编码基因突变可引起肾功能受损,呈现以K+代谢紊乱为特点的II型Ba... 肾外髓钾通道(renal outer medullary potassium channel,ROMK)是内向整流钾通道超家族成员,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向小管腔的转运,在维持机体钾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编码基因突变可引起肾功能受损,呈现以K+代谢紊乱为特点的II型Bartter's综合征,故ROMK通道功能状态的改变可造成机体水、电解质和血压等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本文旨在概述近年肾小管顶端膜ROMK通道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阐述ROMK通道的功能及其活性调控,以期为临床离子代谢紊乱等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肾外髓钾通道 离子转运 内环境稳态
下载PDF
尿蛋白加速肾小管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丹 张威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0,F0003,共5页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及其进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然而,持续性的蛋白尿不仅是判断肾脏损伤的标志,同时也是加速肾脏损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尿蛋白可通过不同机制导致肾小管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肾损害,其机制包括激...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及其进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然而,持续性的蛋白尿不仅是判断肾脏损伤的标志,同时也是加速肾脏损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尿蛋白可通过不同机制导致肾小管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肾损害,其机制包括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吞受体、活化补体、上调趋化因子、诱导细胞凋亡和激活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本文综述了尿蛋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发生机制的近期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肾小管 慢性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对环孢素A致大鼠慢性肾毒性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冰 刘章锁 +1 位作者 程根阳 王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防治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低盐饲料饲养,以CsA15mg/(kg.d)皮下注射造模,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防治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低盐饲料饲养,以CsA15mg/(kg.d)皮下注射造模,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以单用贝那普利、氯沙坦及两者联用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第4周末处死动物,取肾脏作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测定,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和胶原Ⅲ(Col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肾组织AngⅡ含量、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ColⅢ明显升高;单药治疗组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ColⅢ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联合用药组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氯沙坦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抑制ColⅢ表达,从而延缓CsA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氯沙坦 环孢素A 肾毒性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