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巩贺 任庆发 +4 位作者 徐东昊 殷志杰 王静 徐璐梦 李祥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86,共5页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尽管大多数早产儿未有明显脑结构损伤,但后期仍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较高的问题,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早产扰乱了正常脑发育进程所致。近年对早产儿脑发育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但小脑在协调运动...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尽管大多数早产儿未有明显脑结构损伤,但后期仍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较高的问题,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早产扰乱了正常脑发育进程所致。近年对早产儿脑发育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但小脑在协调运动、学习及认知功能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目前有关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研究相对较少。MRI是一种可在活体状态下提供有关脑体积、功能和代谢等信息的成像技术,对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MRI技术在评估早产儿小脑发育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寻找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生物学标志物,为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磁共振成像 小脑 脑发育 脑结构 脑功能
下载PDF
美多芭联合丁苯酞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何燕 郑楠楠 +4 位作者 段真珍 任琦 牟晓东 胡祖畅 刘如品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美多芭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VP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例)及观察组(n=47例)。对照组予以美多芭0.25g/d治疗,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0.... 目的探讨美多芭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VP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例)及观察组(n=47例)。对照组予以美多芭0.25g/d治疗,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0.2g/次丁苯酞口服,3次/d。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氧化应激反应,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9%,相比于对照组的74.47%更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6%、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UPDRS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丁苯酞治疗VP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病情得以有效控制,且认知功能获有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美多芭 丁苯酞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磁共振脑灌注加权成像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的发生因素及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珊珊 程敬亮 +2 位作者 白洁 张勇 王琳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采用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加权成像(DSC-PWI)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发生因素及机制。方法对81例确诊为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行DSC-PWI和MR常规检查,记录大脑半球不对称指数(AIcbⅠ)、小脑不对称指数(AIcbⅡ)、幕... 目的采用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加权成像(DSC-PWI)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发生因素及机制。方法对81例确诊为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行DSC-PWI和MR常规检查,记录大脑半球不对称指数(AIcbⅠ)、小脑不对称指数(AIcbⅡ)、幕上脑梗死体积、梗死位置、患者是否有偏瘫及活动受限的情况。将患者分为CCD阳性组和CCD阴性组,比较两组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CCD阳性患者幕上梗死参数与AIcb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CD阳性组35例(43.21%),在梗死时间、梗死部位、偏瘫及活动受限情况方面与CCD阴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D阳性组患者幕上梗死体积和AIcbⅡ之间呈正相关(r=0.25,P=0.01),梗死持续时间与AIcbⅡ之间无相关性(r=0.19,P=0.59)。结论 CCD可能是皮层脑桥小脑通路中断的结果,其发生可能与梗死时间、梗死部位、患者偏瘫及活动受限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
下载PDF
人胚胎小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 被引量:10
4
作者 钱雪松 李陈莉 +2 位作者 仝宇红 侯广棋 曹玉纯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本研究用 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 ,对 4~ 8月胎儿小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细胞构筑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从胚胎 4月开始 ,小脑已由两侧的小脑半球和蚓部组成 ,可见皮质和髓质。皮质分为外颗粒层、分子层、中间层、内颗粒层四层。随月... 本研究用 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 ,对 4~ 8月胎儿小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细胞构筑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从胚胎 4月开始 ,小脑已由两侧的小脑半球和蚓部组成 ,可见皮质和髓质。皮质分为外颗粒层、分子层、中间层、内颗粒层四层。随月龄增加 ,外颗粒层的相对厚度下降 ,绝对厚度增加。8月时 ,皮质可分为外颗粒层 ,分子层 ,蒲肯野细胞层和内颗粒层。电镜观察发现 4月胎儿小脑皮质的神经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核大而圆 ,突起少 ,此时突触处于形成期 ,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已清晰可辨 ,但突触小泡很少。6月时 ,神经细胞增大 ,胞质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较 4月时有明显的增多。绝大多数突触依然是突触样连结 ,特点是两膜呈对称性增厚 ,突触间隙清晰可见 ,突触前终末内线粒体结构较幼稚 ,突触小泡数目较少。8月时的神经元发育基本成熟 ,细胞突起的数目增多且较长。突触结构趋于成熟 ,突触前后膜增厚 ,突触前终末内的小泡增多 ,且向前膜聚集 ,突触样连结数目减少 ,典型突触增多。以上这些结果表明 ,小脑皮质的神经细胞随胎龄增加 ,其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人胚 发育 皮质神经细胞
下载PDF
D-丝氨酸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志强 王伟 徐丽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87-2290,共4页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强迫性觅药、用药行为为特征并伴有身心健康、社会功能受损的疾病。药物成瘾机制涉及神经元结构的适应性和突触的可塑性改变,药物成瘾及消退行为的形成和维持与很多经典的学习记忆模型分享了同样的分子机制。N-甲基-D-...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强迫性觅药、用药行为为特征并伴有身心健康、社会功能受损的疾病。药物成瘾机制涉及神经元结构的适应性和突触的可塑性改变,药物成瘾及消退行为的形成和维持与很多经典的学习记忆模型分享了同样的分子机制。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受体依赖的学习记忆参与药物成瘾过程,而D-丝氨酸作为NMDA受体完全的内源性辅助激活分子,一方面研究发现D-丝氨酸直接影响动物对于成瘾药物的反应性;另一方面D-丝氨酸也参与成瘾消退训练期间的学习过程,可能是一种辅助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治疗成瘾的重要药物。本文就近年来D-丝氨酸与药物成瘾的关系进行如下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丝氨酸 药物成瘾 N-甲基-D-天冬氨酸 RECEPTOR NMDA受体 用药行为 分子机制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小脑皮质神经元K^+单通道电流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迟先煊 冯鉴强 +1 位作者 任俊 陈培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小脑皮质颗粒细胞膜上记录到钾离子通道电流,有以下的生理特性,最常见的通道电导为25pS,单通道电流幅度、开放时间、开放概率均受膜电位控制,通道开放时间分布直方... 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小脑皮质颗粒细胞膜上记录到钾离子通道电流,有以下的生理特性,最常见的通道电导为25pS,单通道电流幅度、开放时间、开放概率均受膜电位控制,通道开放时间分布直方图可用双指数拟合,无时间依赖性失活,不依赖钙离子,能被TEA阻断,表明此通道可能为延迟整流型K+通道。提示,小脑皮质颗粒细胞存在有不失活的25pS钾离子通道,不同于文献报道的,可能是一种新亚型的钾离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皮质 颗粒细胞 钾离子通道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与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 被引量:69
7
作者 董为伟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11期32-38,共7页
电刺激小脑顶核为一种重要的条件性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途径 ,文章介绍了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及其机制 ,神经保护特点及所涉及的解剖部位 ;重点讨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理 ,并展望其临床应用及研究前景。
关键词 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 小脑顶核 电刺激 脑缺血 脑损伤
下载PDF
小脑与痛觉有关吗?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杰 陈培熹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小脑接受伤害性传入信息,并与中枢痛和镇痛有关结构发生纤维联系。近年来,关于C类神经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的研究结果提示,小脑可能参与痛觉的产生和调制。
关键词 小脑 痛觉
下载PDF
小脑中的LTD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产生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红梅 董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81-1683,共3页
关键词 学习记忆 小脑 长时程增强效应 LTD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神经系统结构 离体海马脑片
下载PDF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松林 翟小菊 +7 位作者 张璐 闫中义 谢龙祥 韩亚莉 吕佳佳 陈文武 郭向前 董寰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295-300,共6页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以小脑性运动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亦有报导在幼儿和老年时期发病。该病情进展缓慢,逐渐加重,并伴有复杂的小脑症...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以小脑性运动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亦有报导在幼儿和老年时期发病。该病情进展缓慢,逐渐加重,并伴有复杂的小脑症状和非小脑表现。由于动态突变是其主要突变方式,导致该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具有明显的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SCA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s) 临床特征 动态突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用快速自动比色显微分析法探讨巨噬细胞条件性培养基对小脑皮质神经元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畹华 周明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9-14,2,共6页
用快速自动比色显微分析法检测巨噬细胞条件性培养基(MΦCM)对体外培养的生后7天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ΦCM有支持神经元生存及增强其活性的作用。此作用以细胞密度1×10~5/孔,MΦCM浓度10μl/孔为显著(P<0... 用快速自动比色显微分析法检测巨噬细胞条件性培养基(MΦCM)对体外培养的生后7天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ΦCM有支持神经元生存及增强其活性的作用。此作用以细胞密度1×10~5/孔,MΦCM浓度10μl/孔为显著(P<0.05)。不同分子量的MΦCM对神经元的作用亦有不同,>10kdaltons(kDa)组分比<10KDa的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小脑 皮质神经 培养
下载PDF
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29-535,共7页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34.2±18.4ms的C-CEP。在Ⅵ小叶蚓部原裂附近C-CEP以正波为主,幅值最大,并在深层位相倒转。C-CEP的潜伏期较长,频率响应较低,幅值较小,随C类纤维传入量而变化,且对镇痛剂较敏感。结果表明C-CEP是由单纯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在小脑皮层内产生,是小脑皮层对慢痛信息传入的反应。提示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皮层,引起诱发电位。当A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C-CEP不出现,可能是被A类纤维传入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皮层 诱发电位 C类纤维
下载PDF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增加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细胞钙通道电流 被引量:3
13
作者 梅岩艾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68-73,共6页
应用膜片箝"全细胞"电流记录方法,研究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细胞高电压激活(HVA)的钙电流作用。实验结果发现:PACAP-38、PACAP-27能明显增加小脑颗粒细胞钙电流的幅值,两者增加钙内流... 应用膜片箝"全细胞"电流记录方法,研究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细胞高电压激活(HVA)的钙电流作用。实验结果发现:PACAP-38、PACAP-27能明显增加小脑颗粒细胞钙电流的幅值,两者增加钙内流的效应无显著差异,并且都具有脱敏现象;而出于同一家族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对此电流却没有任何影响。当记录电极内加入GTPγS后,PACAP增加钙电流的效应成为不可逆;而细胞内液加入GDPβS或预先用百日咳毒素孵育细胞12h后,PACAP的钙通道激活作用完全消失。此外,细胞内应用cAMP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3-isobutyl-1-methylxanthine(IBMX),既不影响钙通道本身的活动,也不修饰PACAP增加颗粒细胞钙通道电流的效应。我们的结果提示: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细胞上存在着具有功能意义的PACAP受体,该受体被PACAP-38和PACAP-27激活后可增加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开放,促进钙内流。PACAP的这种作用与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偶联,但并不依赖腺苷酸环化酶参与的第二信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AP受体 小脑 颗粒细胞 钙电流
下载PDF
不同强度、频率电刺激大鼠臂旁核降低胃内压的分析
14
作者 曹琦 徐光尧 +1 位作者 张景行 凌文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分别给予大鼠臂旁核0.1mA、0.2mA、0.25mA、0.3mA的电刺激,观察胃内压的变化。结果提示0.2mA对胃内压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也分别用50Hz、100Hz、150Hz的方波刺激,观察其对胃内压的影响,结果提示3种频率的方波刺激均对胃内压有明显影响,但... 分别给予大鼠臂旁核0.1mA、0.2mA、0.25mA、0.3mA的电刺激,观察胃内压的变化。结果提示0.2mA对胃内压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也分别用50Hz、100Hz、150Hz的方波刺激,观察其对胃内压的影响,结果提示3种频率的方波刺激均对胃内压有明显影响,但以100Hz最为显著。核团微注射谷氨酸单钠,也可引起胃内压下降,提示该效应是由于该核团胞体兴奋所致。直流阳极损毁NPB后,电刺激对胃内压的影响被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臂旁核 胃内压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iRNA干扰Sez6对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发育的影响
15
作者 李卓权 郭超 +3 位作者 孙贝贝 石红军 张敬 张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通过Sez6 siRNA慢病毒感染小鼠小脑组织切片细胞,干扰Sez6基因表达后,观察浦肯野细胞生长发育变化。方法使用Sez6 siRNA慢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刚出生(P0)的小鼠小脑组织切片细胞后;免疫组化标识浦肯野细胞,观察细胞树突发育。结果 S... 目的通过Sez6 siRNA慢病毒感染小鼠小脑组织切片细胞,干扰Sez6基因表达后,观察浦肯野细胞生长发育变化。方法使用Sez6 siRNA慢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刚出生(P0)的小鼠小脑组织切片细胞后;免疫组化标识浦肯野细胞,观察细胞树突发育。结果 Sez6基因表达下调明显,浦肯野细胞树突分支数量减少(P<0.05),发育延迟;浦肯野细胞胞体排列不整齐。结论 Sez6的表达与浦肯野细胞树突发育相关,还可能跟浦肯野细胞迁移排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z6 浦肯野细胞 慢病毒 小干扰RNA 组织切片培养 小鼠
下载PDF
视跟踪系统的信号处理
16
作者 刘卫芳 欧阳楷 +2 位作者 李智 单希征 周马先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8年第1期20-27,共8页
本文选择了眼动的视跟踪信号作为研究小脑机制的窗口,将临床记录的与小脑疾病有关的40例病人作为对象(另加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根据眼动系统神经生理知识,提出信号处理的特征提取方法。将视跟踪信号分割为近似平稳跟踪信号(... 本文选择了眼动的视跟踪信号作为研究小脑机制的窗口,将临床记录的与小脑疾病有关的40例病人作为对象(另加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根据眼动系统神经生理知识,提出信号处理的特征提取方法。将视跟踪信号分割为近似平稳跟踪信号(简称基干波)及近似扫视信号,将近似扫视信号部分的最大扫视速度、各扫视波扫视速度在15~500/s、50~800/s及大于800/s三个区段内的频数作为信号特征,在统计处理的基础上,发现几种小脑病人与正常人特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揭示了小脑在视跟踪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临床特别是功能性疾病的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系统 平稳跟踪 信号处理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齿状核对大脑皮质慢痛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吴杰 陈培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2-25,共4页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和三碘季铵酚制动下进行。以选择性刺激C类神经纤维引起的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作为慢痛反应的指标,观察了电刺激小脑齿状核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小脑齿状核可明显抑制大脑皮质的慢痛反应;刺激齿状核和刺激隐神经...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和三碘季铵酚制动下进行。以选择性刺激C类神经纤维引起的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作为慢痛反应的指标,观察了电刺激小脑齿状核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小脑齿状核可明显抑制大脑皮质的慢痛反应;刺激齿状核和刺激隐神经C类纤维的时间间隔缩短,抑制程度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刺激齿状核的强度增加,抑制程度也增大。提示小脑齿状核可能参与大脑皮质慢痛反应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齿状核 大脑皮质 电刺激 慢痛
下载PDF
谷氨酸对大鼠小脑脑片间位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18
作者 马颂华 李冰 邱一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在离体大鼠小脑脑片上观察谷氨酸对间位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小脑脑片,细胞外记录小脑间位核神经元单位放电,并观察谷氨酸对大鼠小脑间位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谷氨酸对小脑... 目的: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在离体大鼠小脑脑片上观察谷氨酸对间位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小脑脑片,细胞外记录小脑间位核神经元单位放电,并观察谷氨酸对大鼠小脑间位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谷氨酸对小脑间位核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且这种兴奋作用不能被低Ca2+/高Mg2+的人工脑脊液所阻断。结论:谷氨酸对小脑间位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兴奋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激活间位核神经元表面的谷氨酸受体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脑片 间位核 谷氨酸
下载PDF
小脑的非运动功能
19
作者 张建国 《医学与哲学(B)》 2006年第2期47-49,共3页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小脑的非运动功能,就有关小脑的非运动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指出深入研究小脑的非运动功能对于认识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脑 认知 齿状核
下载PDF
蝇蕈醇小脑齿状-中位核微注射对豚鼠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曦 胡波 +1 位作者 杨丽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观察小脑齿状-中位核在豚鼠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00ms正弦波纯音和100ms束状氧气流的配对刺激,训练豚鼠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训练的第4~6天,向豚鼠双侧小脑齿状-中位核微注射蝇蕈醇。整个实... 目的观察小脑齿状-中位核在豚鼠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00ms正弦波纯音和100ms束状氧气流的配对刺激,训练豚鼠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训练的第4~6天,向豚鼠双侧小脑齿状-中位核微注射蝇蕈醇。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用高分辨率的张力换能器检测豚鼠的眨眼反应。结果①蝇蕈醇注射组豚鼠训练第4~6天的条件反应率均显著低于第3训练日水平(P1=0.005,P2=0.004,P,=0.010);②蝇蕈醇注射组豚鼠训练第7、8天条件反应率仅分别相当于对照组豚鼠第4、5训练日水平(P1=0.061,P2=0.669);③在此过程中,蝇蕈醇注射组豚鼠非条件眨眼反应的幅度和峰潜伏期均无显著变化(P1=0.926,P2=0.939)。结论小脑齿状.中位核是运动性学习神经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眨眼条件反应的获得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齿状-中位核 眨眼 条件反射 蝇蕈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