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肠黏膜下层粘接交联制作小口径血管支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生和 王建广 +1 位作者 范存义 莫秀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6374-6378,共5页
目的:探讨将小肠黏膜下层粘接交联制作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04/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小肠黏膜下层膜按Abraham法制备;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2.8... 目的:探讨将小肠黏膜下层粘接交联制作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04/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小肠黏膜下层膜按Abraham法制备;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2.8~3.2kg。②实验过程:以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共混溶液将猪小肠黏膜下层膜粘接成小口径(内径3.0mm)管型支架,并用碳化二亚胺交联,得到粘接交联小肠黏膜下层管。取24只兔,手术造成颈总动脉缺损,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缝制小肠黏膜下层管桥接修复缺损;实验组采用粘接交联小肠黏膜下层管桥接修复缺损。③实验评估:通过爆破压测定检测支架的粘接强度、通过体外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于术后1,2周和1,2个月做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通畅性;以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生长情况,评价支架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再生能力。结果:①粘接交联的小肠黏膜下层血管支架爆破压:在湿润状态的爆破压可达22.1kPa;溶血率为1.4%;细胞毒性评级为0~1级。②支架溶血率和细胞毒性:体外溶血及细胞毒性试验均表明碳化二亚胺交联小肠黏膜下层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完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③植入兔体内后支架通畅性和组织学表现:植入替代兔颈总动脉缺损后2个月,粘接交联支架的通畅率为83.3%(10/12),明显高于缝制支架的33.3%(4/12)(P<0.05);在通畅血管中动脉瘤样扩张的发生率,缝制支架为100%(4/4),粘接交联支架仅为20%(2/10)。所有通畅的血管在术后1个月时均有完整平滑的内膜形成和平滑肌细胞长入;2个月时平滑肌细胞增多,小肠黏膜下层的胶原纤维也明显减少;无炎症反应、血管破裂发生。结论:粘接交联法可用于小肠黏膜下层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制作,可保持支架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并改善血管重建过程中小肠黏膜下层的力学性质,从而显著提高小肠黏膜下层用于修复小口径血管缺损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 血管 支架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
2
作者 方卫民 肖振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了解行三野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监测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对96例术前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的食管癌患者,于术前、术毕、术后1~3d采集静脉血,分别进行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 目的了解行三野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监测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对96例术前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的食管癌患者,于术前、术毕、术后1~3d采集静脉血,分别进行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例围术期≥1次血清cTnI水平超过参考值范围,其中4例被确诊为心肌损伤。余89例均未发现心肌损伤,但术后1d血清AST、LDH、CK及CK—MB均高于术前。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生化监测首选心肌肌钙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心肌 生物学标记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 同工酶 手术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