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例性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鲍美玲 李霄 +3 位作者 陈刚 李海 陈文 李红霞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特殊组织学亚型、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2014~2020年确诊的3例性腺母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进行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3例均为女性表... 目的:探讨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特殊组织学亚型、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2014~2020年确诊的3例性腺母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进行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3例均为女性表型,年龄分别为14岁、17岁、27岁。例1染色体核型为46,XX,未见性腺发育异常;例2核型46,XY,例3为染色体嵌合型(46,XY占90%/45X占10%),后两例均见性腺发育异常。镜下3例均可见经典型形态:原始生殖细胞与周围簇状排列的性索样细胞构成小巢状结构,可见Call-Exner样小体及钙化。此外,例1肿瘤中央区域表现为分割型形态,细胞排列呈条索样、梁状,被富于细胞性的纤维间质分隔;例2和例3合并无性细胞瘤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示原始生殖细胞均表达OCT3/4、PLAP、CDll7、D2-40,性索样细胞表达inhibin、SF-1、SOX9及FOXL2。3例患者分别随访10、6、4年,均未见疾病复发。结论:性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通常伴有性腺发育不全,手术切除性腺预后较好;分割型性腺母细胞瘤作为特殊亚型,形态易与无性/精原细胞瘤混淆,但预后较好,因此应提高对该亚型的认识,避免过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母细胞瘤 分割型性腺母细胞瘤 性发育异常
下载PDF
Castleman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铭 王玻玮 +3 位作者 苗娜 古丽娜 李俊芝 张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预后,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2月~2010年8月及同期会诊病例中明确诊断的15例C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部分...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预后,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2月~2010年8月及同期会诊病例中明确诊断的15例C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部分病例重新制作HE切片及相关因子的免疫组化补充,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CD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6岁。临床以多中心型多见(占53.3%),表现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同时伴随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或多系统受累表现,病理形态学可表现为透明血管型或浆细胞型,给予CHOP或COP方案化疗,效果良好;局灶型(占46.7%)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形态学多表现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后治愈。结论 C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为该病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局灶型较多中心型患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氟美松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Fas/Fas配体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高速 张振书 +2 位作者 王凡 林汉军 朱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后肝细胞凋亡和Fas/Fas配体 (FasL)表达的变化 ,以及氟美松对其影响 ,探讨急性肝损伤早期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时相点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 目的 :观察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后肝细胞凋亡和Fas/Fas配体 (FasL)表达的变化 ,以及氟美松对其影响 ,探讨急性肝损伤早期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时相点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各时相点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 .结果 :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各时相点大鼠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 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P <0 .0 5 ) ,且与肝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 ;氟美松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 ,抑制脂多糖 (LP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并使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 (P <0 .0 5 ) .结论 :肝细胞凋亡和Fas/FasL系统活化可能参与内毒素急性肝损伤早期的发病机制 ,而且加重早期肝损伤 ;氟美松可抑制Fas/FasL系统活化 ,阻断和调控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美松 内毒素 肝损伤 FAS/FAS配体 凋亡
下载PDF
结直肠癌MVD和VEGF与临床及病理诸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仕庭 孙灿辉 +3 位作者 彭振鹏 郭欢仪 李子平 孟悛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临床、病理诸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组33例,所有肿瘤经手术完整切除后作病理检查。测定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临床、病理诸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组33例,所有肿瘤经手术完整切除后作病理检查。测定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MVD、VEGF与临床、病理诸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MVD数值为22.61±9.01,VEGF阳性表达率为86.2%(25/29),数值为4.15±1.09。结直肠癌的MVD、VEGF在肿瘤的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以及血清肿瘤检测指标(CA19-9、CEA)比较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VD和VEGF之间以及两者与肿瘤的大小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的MVD、VEGF可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其在肿瘤的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以及血清肿瘤检测指标(CEA、CA19-9)比较中均无显著性差异。MVD和VEGF之间以及两者与肿瘤的大小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改良新辅助放化疗加术中温热灌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冰宗 吕宝军 +5 位作者 周少朋 房思炼 李霄凌 程志斌 卜巨源 莫湘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2-894,共3页
【目的】评估低位直肠癌手术前行改良新辅助放化疗+术中温热灌洗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肿瘤的病理学改变,探索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新途径。【方法】4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DukesB期(17)、DukesC期(28)随机分为:A组15例行自行设计改良的新辅助治疗:... 【目的】评估低位直肠癌手术前行改良新辅助放化疗+术中温热灌洗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肿瘤的病理学改变,探索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新途径。【方法】4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DukesB期(17)、DukesC期(28)随机分为:A组15例行自行设计改良的新辅助治疗:术前放疗、区域动脉介入微泵灌注化疗,按时辰多通道程控输液泵给药;B组15例,术前放疗+区域动脉介入一次性灌注化疗;C组15例诊断明确后手术;45例患者均行术中腹腔温热灌洗化疗。【结果】A、B、C组在术前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保肛率和复发率方面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组肿瘤的病理改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腹腔温热灌洗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保肛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改良新辅助放化疗 时辰化疗 微泵灌注
下载PDF
不同侧方型者尖对尖颌位时相对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琰玲 殷新民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476-47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侧方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力。方法利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者从牙尖交错位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接触及力分布信息,计算尖对尖颌位相对牙尖交错位时的力... 目的比较不同侧方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力。方法利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者从牙尖交错位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接触及力分布信息,计算尖对尖颌位相对牙尖交错位时的力值,并就相应数据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从牙尖交错位至尖对尖颌位作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力均逐渐降低。不同侧方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以尖牙保护组与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组最低。结论尖牙具有"应力缓冲"的能力,提示尖牙保护是对口颌系统最为有利的侧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对尖颌位 尖牙保护[牙合] 组牙功能[牙合] 侧方[牙合] [牙合]力
下载PDF
结肠管状腺瘤合并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7
作者 叶智明 史伟 +7 位作者 李志莲 冯仲林 李锐钊 梁馨苓 何朝生 章斌 刘双信 徐丽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39-241,245,共4页
【目的】总结结肠管状腺瘤合并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分析8例结肠管状腺瘤合并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应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和小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后尿蛋白及肾功... 【目的】总结结肠管状腺瘤合并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分析8例结肠管状腺瘤合并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应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和小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后尿蛋白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8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同时结肠镜检查合并结肠管状腺瘤,均有血尿表现,50%表现高血压。6例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2例应用小剂量激素联和环孢素A治疗,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6例肾功能稳定。【结论】膜性肾病可继发于结肠管状腺瘤,肾病综合征合并血尿患者,应常规行结肠镜检查,避免漏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方案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管状腺瘤 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眼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靳韬 王超英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2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角膜 虹膜 巩膜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刘刚 董纪元 +1 位作者 于德刚 王岩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5-186,199,共3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采用有限元构建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v10.0,通过对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结构进行拆分,分别将3部分构建后生成体积建立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三维有限元模型...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采用有限元构建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v10.0,通过对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结构进行拆分,分别将3部分构建后生成体积建立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MSC patran2007计算软件,采用四面体10节点自由划分网格,共38147节点,187547单元,其中假体模型57446单元、水泥壳模型28265单元、股骨部分101836单元,分析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逼真反映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真实几何形态及其生物力学。结论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生物力学行为以及假体优化设计提供精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三维有限元模型 髋假体
下载PDF
不同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0
作者 朱浩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不同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PAP),观察组24例采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比较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排血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容积(GEDI)]变化。结果:2组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使用呼吸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呼吸机通气模式治疗后,2组CI、GEDI较治疗前下降,CVP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2组HR、SVRI治疗前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SV相对于BIPAP,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睡眠质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巧云 刘永云 +2 位作者 徐理华 刘金苹 李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静脉血栓模型和血瘀模型,分别测定血栓重量、凝血时间参数、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在静脉血栓模型大鼠,银杏达莫注射液低...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静脉血栓模型和血瘀模型,分别测定血栓重量、凝血时间参数、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在静脉血栓模型大鼠,银杏达莫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0.9,1.8,2.25 mL·kg^(-1))能明显降低静脉血栓重量(P<0.05或P<0.01),低、中剂量能明显缩短ELT,但低剂量显著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P<0.05或P<0.01)。在血瘀模型大鼠,银杏达莫注射液高剂量组(2.25 mL·kg^(-1))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模型大鼠(P<0.05或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下,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抑制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和增加纤溶作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高晶胶体液对体外循环热灌注治疗期间血液动力学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友坦 黄绍农 +5 位作者 古妙宁 卢健芳 杨新平 钟飞焱 陈志聪 杨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热灌注治疗(VV-PISH)期间输注高晶胶体液(HHS)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方法24例晚期中老年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A组为常规输液组,B组为输HHS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放置Swan-Ganz导管...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热灌注治疗(VV-PISH)期间输注高晶胶体液(HHS)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方法24例晚期中老年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A组为常规输液组,B组为输HHS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放置Swan-Ganz导管行心功能监测。双侧股静脉经皮穿刺插入股静脉插管,连接体外热疗机行热灌注治疗。记录A、B两组加温前、食管温度41℃、42℃、42℃1h、42℃2h与降温期40℃、38℃时的血液动力学、血气、电解质参数和肺部湿罗音情况。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和艾司洛尔,使血压下降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30%或心率≤130次/min,并记录各时段药物使用总量。结果随着体温的升高,两组血液动力学参数与加温前比较均发生明显变化,但与A组比较,B组同一时点的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相对平稳,均低于A组;A组pH、剩余碱和红细胞压积在高温期各时点均明显低于B组;降温期肺部湿罗音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4∶1);B组去甲肾上腺素和艾司洛尔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或0.01)。B组钠离子浓度虽然明显高于A组,但都在临床安全范围内。结论VV-PISH期间输注HHS可减少术中输液总量和心血管类药物用量,使患者血液动力学处于相对平稳状态,降低术中术后心衰和肺水肿发生率。VV-PISH期间输注含3.75%NaCl的HHS8ml/kg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晶胶体液 体外循环 热灌注 血液动力学 血气电解质 肺水肿
下载PDF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昊 郑启新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能否用于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制备大鼠脊髓压迫刺激模型,利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监测大鼠脊髓正常状态下10 min时和压迫刺激后10 min时脊髓背部表面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及血管管径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能否用于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制备大鼠脊髓压迫刺激模型,利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监测大鼠脊髓正常状态下10 min时和压迫刺激后10 min时脊髓背部表面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及血管管径的变化。结果与脊髓正常状态下相比,脊髓压迫刺激后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管径均有明显的减小(均P<0.05)。结论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成像 大鼠 脊髓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联合益心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机制
14
作者 李子杰 路平 马妮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联合益心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心解毒汤合并针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心肌...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联合益心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心解毒汤合并针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心肌酶谱、炎性因子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酶谱、IL-6、IL-8水平均显著下降,IL-35、CD3+、CD4+水平及CD4+/CD8+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联合益心解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益心解毒汤 针刺内关穴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严金柱 孙艺萍 +1 位作者 廖莎莎 谭燕玲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7期2602-2603,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普伐他汀治疗8周,治疗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观察疗效、血脂和血流变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普伐他汀治疗8周,治疗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观察疗效、血脂和血流变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对照组为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2,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白胆固醇(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既能降低血脂水平,又能有效地降低全血黏度,提高组织灌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普伐他汀 高血脂 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 高脂血症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CT在胰腺浆液性寡囊性腺瘤与非浸润性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宝兰 杨心悦 +3 位作者 杨艳红 肖晓娟 王影 余深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CT在胰腺浆液性寡囊性腺瘤(SOA)与非浸润性黏液性囊性肿瘤(MC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为胰腺SOA(18例)或非浸润性MCN(19例)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对两组病例病变发生部位、病变形态、囊腔最大... 【目的】探讨CT在胰腺浆液性寡囊性腺瘤(SOA)与非浸润性黏液性囊性肿瘤(MC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为胰腺SOA(18例)或非浸润性MCN(19例)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对两组病例病变发生部位、病变形态、囊腔最大径、囊壁厚度、囊液CT值、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胰管扩张及钙化进行评价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在病变发生部位、病变形态、囊壁厚度这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SOA常发生于胰头颈部(11/18例),病变形态多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14/18例),囊壁菲薄均匀,平均厚度为(1.1±0.2)mm。而非浸润性MCN多位于胰体尾(14/19例),病变形态多表现为类圆形(14/19例),囊壁厚薄不均,平均厚度为(2.1±1.0)mm。【结论】胰腺SOA与非浸润性MCN在病变发生部位、病变形态及囊壁厚度这些方面各有特点;CT在鉴别诊断胰腺SOA与非浸润性MCN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浆液性寡囊性腺瘤 非浸润性黏液性囊性肿瘤
下载PDF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戈 董晓丽 明海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37-4238,共2页
目的观察肝郁证大鼠的迷走神经刺激(VNS)疗法。方法用束缚大鼠四肢,使之行走困难,活动受限作为肝郁证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以正常组、造模电刺激左侧组、造模电刺激右侧组、造模电刺激双侧组、造模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 目的观察肝郁证大鼠的迷走神经刺激(VNS)疗法。方法用束缚大鼠四肢,使之行走困难,活动受限作为肝郁证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以正常组、造模电刺激左侧组、造模电刺激右侧组、造模电刺激双侧组、造模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标。结果造模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正常组,除血浆黏度外其余指标与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造模电刺激双侧、左侧、右侧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下降。造模电刺激双侧组与造模电刺激右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电刺激左侧组中的全血黏度(中切、高切)、红细胞压积与造模电刺激右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造模电刺激双侧组与造模电刺激左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VNS疗法可改善肝郁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证 VNS疗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预防全身麻醉患者体位变换时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25
18
作者 印春铭 李阳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预防全身麻醉患者体位变换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泌尿外科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60例,ASAⅠ、Ⅱ级,男38例,女22例,年龄35~68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前将复方利...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预防全身麻醉患者体位变换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泌尿外科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60例,ASAⅠ、Ⅱ级,男38例,女22例,年龄35~68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涂抹于气管导管前端,对照组不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术中截石位(T1)、俯卧位(T2)、术毕仰卧位(T3)、拔管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结果对照组在术中截石位(T1)、俯卧位(T2)、术毕仰卧位(T3)、拔管时(T4)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值均明显高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可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体位变换时气管导管对气管表面黏膜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手术体位变换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腰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兵乾 张烽 +3 位作者 董士奎 居建文 王素春 王以进 《脊柱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应力方法研究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后及附加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后腰椎的即刻稳定性。方法选用5具新鲜小牛标本,模拟临床行TLIF,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其生物力学指标。结果①行单纯TLIF后,小牛腰椎应变值、...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应力方法研究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后及附加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后腰椎的即刻稳定性。方法选用5具新鲜小牛标本,模拟临床行TLIF,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其生物力学指标。结果①行单纯TLIF后,小牛腰椎应变值、应力值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而轴向刚度值、剪切刚度值和扭转强度分别比完整标本减小了11.6%、5.9%、27.3%(p<0.05)。②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后,其应变值和应力值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了7.0%、8.7%;轴向刚度值、剪切刚度值和扭转强度分别增强了20.0%、24.0%、16.2%。③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后,其应变值和应力值与正常组比较分别下降了22.0%、22.0%;轴向刚度值、剪切刚度值和扭转强度分别增强了55.5%、53.4%、36.5%。结论①单纯TLIF后,腰椎的初始稳定性不足。②附加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明显增加腰椎的初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融合术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冠状动脉局部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及斑块预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晓曦 刘宏斌 +1 位作者 胡小忠 张晓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构建个体化正常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探索冠脉局部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情况及各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以CT图像为基础进行冠状动脉三维...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构建个体化正常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探索冠脉局部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情况及各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以CT图像为基础进行冠状动脉三维几何建模,构建个体化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对正常人体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局部进行数值模拟,应用有限体积法进行血流数值模拟。结果获得个体化正常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树模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数值模拟结果包括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场、壁面压力(wall pressure,WP)、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分布,可见各参数呈不规则分布,在血管弯曲分叉部位靠近管壁处血流明显减速、血管发出分支区域出现高WP、WSS分布,而这些区域的对侧血管壁对应不均匀的低WP、WSS分布。结论以CT图像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技术可以重建个体化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为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提供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计算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