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动物消化器官、血管、神经、黏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方青 刘微 +4 位作者 郑中华 赵丽晶 赵丽微 钟月 陈默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145-147,共3页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来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动物消化器官、血管、神经、黏膜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讨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物消化器官结构中的应用。资料来源:手工检索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中,1995/2005与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物消化器官结构中...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来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动物消化器官、血管、神经、黏膜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讨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物消化器官结构中的应用。资料来源:手工检索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中,1995/2005与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物消化器官结构中应用相关的文章,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电子显微镜、电镜、消化器官、血管、神经、黏膜、超微结构”。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动物实验的文章,然后开始浏览全文,纳入内容为消化器官、血管、神经、黏膜的细胞超微结构、内壁的黏膜结构、微血管的超微结构、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神经的超微结构以及一些病毒感染的细胞结构的文章,排除综述和重复性文章。资料提炼:共翻阅了9种相关杂志,收集到31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其中与动物消化器官、血管、神经、黏膜的细胞超微结构相关的文章14篇,与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相关的文章5篇,与微血管的超微结构相关的文章4篇,与神经的超微结构相关的文章2篇,与内壁的黏膜结构相关的文章6篇。资料综合:随着电子显微镜分辨倍数、分辨率的提高,动物消化器官的研究也由简单的解剖学观察发展到超微结构的观察。在细胞的超微研究中看到了细胞的一些适于消化的功能,表明在动物从水到陆的进化进程中,消化道黏膜结构是由简单向复杂进化发展的。结论:这些利用超微结构研究出的成果为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科学的方法,将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形态学、组织解剖学、分类学等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消化系统/超微结构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电磁热采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海 李英 +1 位作者 贝天震 王建刚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叙述了电磁热采油技术的可行性,导出一组计算电磁加热油藏时其温度变化和流速变化的公式,并给出一系列数值计算结果.文中最后给出了实施现场工艺时需考虑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 电磁热采油 采油 油藏
下载PDF
缺铁孕鼠子代肝脏EPO及EPOR的mRNA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邱智枫 桑璐 +3 位作者 李佳斯 王维 刘稳 马雅静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大鼠对其子代鼠肝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 36只4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进行饲养,实验...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大鼠对其子代鼠肝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 36只4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进行饲养,实验组18只雌性Wistar大鼠给予低铁饲料喂养,构建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对照组18只雌性Wistar大鼠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大鼠各自子代新生仔鼠肝脏中EPO、EPOR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 (1)低铁喂养后,实验组18只雌性Wistar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大鼠,提示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实验组大鼠产仔数量较少,后代仔鼠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仔鼠体型较小,皮肤苍白;(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子代肝脏EPO m 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后代肝脏EPOR m RNA表达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铁缺乏大鼠子代出现一定程度的缺铁性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大鼠对其后代仔鼠肝脏EPO m RNA表达水平有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健 张德纯 +1 位作者 周广 王渝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检测本地区人群泌尿生殖道溶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对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差异,用以指导临床的抗生素治疗。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2试剂盒对支原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 目的检测本地区人群泌尿生殖道溶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对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差异,用以指导临床的抗生素治疗。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2试剂盒对支原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2008-2013年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患者耐药性的差异。结果在本地区8 168例疑似NGU的患者中检出支原体2 564例,阳性检出率为31.39%,其中仅Uu感染的患者1 833例(22.44%),Uu和Mh混合感染的患者623例(7.63%),仅Mh感染的患者108例(1.32%)。仅Uu感染的患者对PRI、JOS、DOT、TET、CLA、AZI、ERY、OFL和CIP九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9.8%、99.4%、96.3%、91.9%、90.0%、89.7%、69.7%、4.0%和0.5%;Uu和Mh混合感染的患者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6.3%、96.1%、94.8%、79.5%、12.0%、11.7%、1.4%、1.0%和0.3%;仅Mh感染的患者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100%、90.7%、0%、0%、0%、14.8%和13.9%。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最为常见,Uu和Mh混合感染次之,Mh感染最为少见;对支原体的抗生素治疗首选PRI、JOS、DOT;TET、AZI、CLA可适当使用,而ERY、OFL、CIP则不宜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溶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