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梁莉 乐军 +2 位作者 李瑶 肖和平 王洪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我国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RFP)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进行研究,建立大规模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型的基因芯片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利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分析19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oB基因突...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我国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RFP)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进行研究,建立大规模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型的基因芯片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利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分析19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oB基因突变,并经PCR-直接测序法(PCR-DS)验证,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标准株为对照。结果7株结核分支杆菌药物敏感株芯片检测和PCR-DS分析均未见rpoB突变,12株RFP耐药株中,1株芯片检测和PCR-DS分析均未见rpoB突变;11株rpoB基因有突变,其中5株为531位TCG→TTG或TGG突变,5株为526位CAC→TAC或GAC或CGC突变,531位和526位突变占耐药菌株rpoB突变的83.3%,其余为502、505、506、507、516、518、522、538位突变;芯片检测和PCR-DS分析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大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RFP是由于rpoB基因突变所致,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大规模地确定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突变的部位和性质,是一种有前途的结核分支杆菌分子药敏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结核 结核分支杆菌 利福平 分子药敏试验
下载PDF
C型肉毒素毒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文佳 王雅文 +1 位作者 袁林 刘玉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5-176,共2页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繁殖时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分为A、B、C、D、E、F和G型,其中仅A、B、E、F型能引起人类中毒[1]。C型肉毒素(Bo-tulintypeC)是由C型肉毒梭菌产生...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繁殖时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分为A、B、C、D、E、F和G型,其中仅A、B、E、F型能引起人类中毒[1]。C型肉毒素(Bo-tulintypeC)是由C型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高分子蛋白质毒素[2],由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肉毒素 肉毒毒素 毒性评价
下载PDF
肉毒毒素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荫椿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14,共5页
在介绍肉毒毒素结构、功能及性质的基础上,简述了治疗用肉毒毒素制品制备、检定、储存和质量规范,并对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国内外情况加以综述,旨在为此毒素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并指出当前肉毒毒素在培养、提纯、保存... 在介绍肉毒毒素结构、功能及性质的基础上,简述了治疗用肉毒毒素制品制备、检定、储存和质量规范,并对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国内外情况加以综述,旨在为此毒素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并指出当前肉毒毒素在培养、提纯、保存及使用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及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功能(药理作用) 精制提纯 临床应用 肌张力障碍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抑制电场刺激引发的胃离体平滑肌收缩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媛媛 侯一平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5-777,共3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mumtoxintypeA,BTX-A)对大鼠幽门、胃窦离体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和电场刺激(electricalfieldstimulation,EFS)引发的收缩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实验...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mumtoxintypeA,BTX-A)对大鼠幽门、胃窦离体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和电场刺激(electricalfieldstimulation,EFS)引发的收缩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实验前禁食24h,饮水不限。实验时击其头部致昏后取幽门、胃窦平滑肌各一条,将肌条置于37℃Krebs液的恒温平滑肌槽中,肌条长轴与电极长轴平行。肌条在1g的前负荷下温育,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EFS组、BTX-A组、BTX-A+EFS组,Biolap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胃肌条收缩情况。[结果]①EFS引发幽门平滑肌组张力增强(P﹤0.01),振幅增大(P﹤0.05);EFS引发胃窦平滑肌张力增强振幅增大(P﹤0.01);②BTX-A导致幽门、胃窦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张力和振幅降低(P﹤0.01);③BTX-A抑制EFS对幽门、胃窦平滑肌的作用(P﹤0.01)。[结论]①EFS增强幽门、胃窦平滑肌收缩;②BTX-A抑制幽门、胃窦平滑肌自发性收缩;③BTX-A抑制EFS引发的幽门、胃窦平滑肌收缩;结果提示BTX-A可能通过抑制内源性递质释放或对直接抑制电场刺激肌肉产生的收缩的作用,从而抑制胃平滑肌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 胃窦 A型肉毒毒素 电场刺激 平滑肌
下载PDF
我国及部分国家B型肉毒毒素的中毒情况 被引量:8
5
作者 左庭婷 端青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1期103-106,144,共5页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通常被分为A~G共7个血清型,其中A、B、E型是最常见的人类中毒型别。肉毒中毒的流行特点与菌体的地域分布、各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社会活动都有一定关系。目前,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大洲均有B型肉毒...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通常被分为A~G共7个血清型,其中A、B、E型是最常见的人类中毒型别。肉毒中毒的流行特点与菌体的地域分布、各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社会活动都有一定关系。目前,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大洲均有B型肉毒中毒的报道。我国、日本及欧洲B型肉毒中毒主要为家庭自制食物引发的食源性中毒,而美国则主要为婴儿肉毒中毒。近年来,创口型B型肉毒中毒与"注射型吸毒人员"的关联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为了加深对B型肉毒中毒的了解,我们对我国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B型肉毒中毒情况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肉毒毒素 中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的E型肉毒中毒及其病原菌的特点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成怀 孟筱琦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8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同时在原苏联与美国分别发现海鱼引起的肉毒中毒并认定其病原菌为一新型即E型的肉毒梭菌之后,世界各地也相继发现E型肉毒中毒发生,且多为沿海地区居民因食用处理不当的鱼,鱼子及各种海栖动物肉所导致。而... 本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同时在原苏联与美国分别发现海鱼引起的肉毒中毒并认定其病原菌为一新型即E型的肉毒梭菌之后,世界各地也相继发现E型肉毒中毒发生,且多为沿海地区居民因食用处理不当的鱼,鱼子及各种海栖动物肉所导致。而我国的E型肉毒中毒及其病原菌的地理分布状态以及中毒诱因等方面在国际间具有某些独特之处。在我国,除大连新金县罐头鱼引起的一起E型肉毒中毒之外,E型中毒主要发生在海拔4~5千米的青藏高原或远隔海域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中毒均为食物中毒型,原因食品及发病因素基本上都是生吃冬藏肉或豆谷类发酵食品。我国的E型肉毒梭菌也多分布于黄土高原或内陆平原,而在沿海的泥沙和鱼类中则很少能检出该菌。华北平原微山湖周边几个县发生的3起食物中毒型E型肉毒中毒已经证实均系酪酸梭菌产生的E型神经毒素所引起,并又查明该湖周围土壤中确有E型神经毒素原性酪酸梭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型肉毒中毒 病原菌 肉毒梭菌
下载PDF
神经毒素原性酪酸梭菌与E型肉毒梭菌毒素的精制及特性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雪平 孟筱琦 王成怀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对首次自E型肉毒中毒食品中分离到的一株神经毒素原性酪酸梭菌(LCL155)所产生的神经毒素,同E型肉毒梭菌(E153)所产生的神经毒素进行了精制及特性比较,发现(1)两菌神经毒素的分子量,Native-PAGE测试均... 对首次自E型肉毒中毒食品中分离到的一株神经毒素原性酪酸梭菌(LCL155)所产生的神经毒素,同E型肉毒梭菌(E153)所产生的神经毒素进行了精制及特性比较,发现(1)两菌神经毒素的分子量,Native-PAGE测试均为320kDa;SDS-PAGE测试则均为147kDa,非毒性非血凝素部分均为128kDa;用胰蛋白酶激活神经毒素后发现两菌神经毒素均由分子量为103kDa的H链和48kDa的L链组成。(2)两菌神经毒素柱层析图像基本一致,但在菌体毒素提取效果及精制效果诸方面,分离的酪酸梭菌却都较差。(3)胰蛋白酶激活试验表明:两菌神经毒素达到最大毒力所需激活时间不等。在相同温度下,分离的酪酸梭菌毒素只需5min,而E型肉毒梭菌毒素却需30min,提示两菌神经毒素激活动力学上存在差异。(4)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两菌神经毒素的抗原性是一致的,没有发现沉淀线呈交叉或部分交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梭菌 酪酸梭菌 E型 肉毒神经毒素 精制
下载PDF
ACL-Advance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性能介绍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瞿良 腾仪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临床应用 E型 血栓性疾病 临床检验医学 常规检测 药物剂量 手工方法 技术探讨 临床诊疗
下载PDF
肉毒毒素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董铭心 戴秋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2期301-303,共3页
肉毒毒素(BoNT)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肉毒毒素中毒的抗毒素治疗只对未进入神经细胞的毒素有效,而对中毒时间较长、轻链已进入神经系统者无效。近10年来,随着肉毒毒素晶体结构的测定、中毒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体外高通量评价... 肉毒毒素(BoNT)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肉毒毒素中毒的抗毒素治疗只对未进入神经细胞的毒素有效,而对中毒时间较长、轻链已进入神经系统者无效。近10年来,随着肉毒毒素晶体结构的测定、中毒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体外高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对小分子肉毒毒素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肉毒毒素中毒机理、结构特征出发,简要综述了肉毒毒素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作用机理 结构 抑制剂
下载PDF
首次自肉毒中毒食品中分离的一株产生E型肉毒毒素的酪酸梭菌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开勇 邝欣 +3 位作者 孟筱琦 王兴民 吕存女 王成怀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6年第3期1-5,共5页
对某卫生防疫站委托本研究室分离病原菌的一份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一"黄豆冬瓜酱"进行检测和病原菌的分离,从中再次检出了E型肉毒毒素并分离到一产毒菌种,对该菌种的生物学及生化学特性进行检查,并检测其毒素基因(PCR试验)。... 对某卫生防疫站委托本研究室分离病原菌的一份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一"黄豆冬瓜酱"进行检测和病原菌的分离,从中再次检出了E型肉毒毒素并分离到一产毒菌种,对该菌种的生物学及生化学特性进行检查,并检测其毒素基因(PCR试验)。结果:该分离菌能产生E型肉毒毒素,PCR检测结果也证明其具有E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但其多项生化特性与E型肉毒梭菌有明显差异,而与酪酸梭菌完全一致。结果说明该分离菌系产生E型肉毒毒素的酪酸梭菌,而非E型肉毒梭菌。由酪酸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型肉毒中毒并从中毒食品中分离到该病原菌,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酸菌 E型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 食物中毒
下载PDF
C型、D型肉毒梭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文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2,45,共4页
肉毒中毒(Botulism)是由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下简称Cb)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其发病是由Cb所产生的神经毒素所致。肉毒中毒可分为食物肉毒中毒,创伤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中毒,其中婴儿肉毒中... 肉毒中毒(Botulism)是由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下简称Cb)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其发病是由Cb所产生的神经毒素所致。肉毒中毒可分为食物肉毒中毒,创伤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中毒,其中婴儿肉毒中毒自1976年首次报道以来,已在除非洲外的各大陆皆有报告。虽然肉毒中毒以欧、美大陆发病较多,但我国不少省份也有发现,其死亡率较高,毒性强烈,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要防治肉毒中毒症,了解Cb毒素生成的生物学是非常重要的。根据cb神经毒素的抗原特异性,可将Cb菌株分为A、B、C、D、E、F和G等7型,其产生的神经毒素分别为A、B、C<sub>1</sub>、D、E、F和G等7种血清型。一般1菌株只产生1种神经毒素,少数可产生多种神经毒素,而有些菌株除产生神经毒素外,还可产生其他毒素。如c、D型菌株除分别产生C<sub>1</sub>和D神经毒素外,还可产生两种ADP-核糖酰转移酶(ADP-Ribosyltransferase)C<sub>2</sub>和C<sub>3</sub>。关于早期肉毒梭菌神经毒素的研究结果,可参阅Sugiyama的综述,本文重点介绍C、D型肉毒梭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梭菌毒素 肉毒中毒
下载PDF
A型肉毒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培红 冯国梁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第6期482-484,共3页
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具有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释放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肌张力障碍、疼痛性疾病等的治疗。文章就近几年A型肉毒素在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临床应用 进展
下载PDF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及对神经肌肉影响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俊男 宋建星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4期487-489,共3页
肉毒毒素(Bobulinum toxin,BTX)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设想。源于1973年。当时Scott首次用动物实验证实了BTXA有麻痹眼外肌的作用。1978年美国FDA允许其在志愿者身上应用BTXA治疗斜视。疗效满意。以后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并在美容外科... 肉毒毒素(Bobulinum toxin,BTX)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设想。源于1973年。当时Scott首次用动物实验证实了BTXA有麻痹眼外肌的作用。1978年美国FDA允许其在志愿者身上应用BTXA治疗斜视。疗效满意。以后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并在美容外科广泛应用。目前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主要以为A型肉毒毒素主。现在市面上使用的肉毒毒素剂型有:美国Allergan公司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商品名为BOTOX;英国Speywood公司生产的一种A型肉毒毒素商品名为Dysport;我国也于1993年研制成功,并试用于临床,1997年正式被国家批准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投放市场(97卫药准字(兰)S—01号),商品名为“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作用机制 神经肌肉
下载PDF
某兵团1998~2002年肉毒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建忠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1998-2002年 肉毒中毒 流行病学 兵团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36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梁斌 修霞 邓兰云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2189-2189,2192,共2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使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36例患者分别在眼部和面部肌肉多点注射,每一注射点注射2.5U,每次注射总量不超过55U,随访观察3年。结果完全缓解者52.8%;明显缓解者41.7%;部分缓解者5.6%;总有效... 目的观察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使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36例患者分别在眼部和面部肌肉多点注射,每一注射点注射2.5U,每次注射总量不超过55U,随访观察3年。结果完全缓解者52.8%;明显缓解者41.7%;部分缓解者5.6%;总有效率100%。全身反应和局部副作用轻微。结论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法安全、有效、简便,可作为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内毒杆菌毒素 面肌痉挛 疗效
下载PDF
不同种动物对A型肉毒梭菌毒素敏感性的比较
16
作者 张晖 薛峰 王荫椿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5年第4期206-208,共3页
对小鼠、豚鼠、兔、猫和恒河猴进行了A型肉毒梭菌毒素敏感性的比较,实验发现不同种动物对A型毒素的敏感性有很大不同。其中家兔最敏感,豚鼠次之,小鼠与恒河猴中等敏感度、猫最不敏感。显示出动物对A型毒素的敏感性与动物种类有关... 对小鼠、豚鼠、兔、猫和恒河猴进行了A型肉毒梭菌毒素敏感性的比较,实验发现不同种动物对A型毒素的敏感性有很大不同。其中家兔最敏感,豚鼠次之,小鼠与恒河猴中等敏感度、猫最不敏感。显示出动物对A型毒素的敏感性与动物种类有关而与体重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 肉毒梭菌毒素 敏感性 生物制品 研制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徐贤华 王云侠 +1 位作者 曹忠铭 张毅 《西南军医》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BT 肉毒杆菌毒素 治疗 不良反应 禁忌症
下载PDF
A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的PCR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慧盈 王慧 +2 位作者 荫俊 包士中 史晶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筛查A型肉毒毒素的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肉毒毒素基因序列,综合应用多种生物软件分析设计特异的检测引物,从提取的基因组DNA、热裂解产物和菌液等不同形式的模板中扩增大小为457bp的A型肉毒毒素特异基因片段... 目的:建立快速筛查A型肉毒毒素的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肉毒毒素基因序列,综合应用多种生物软件分析设计特异的检测引物,从提取的基因组DNA、热裂解产物和菌液等不同形式的模板中扩增大小为457bp的A型肉毒毒素特异基因片段,以肉毒梭菌其他血清型及破伤风梭菌为对照。结果:检测方法无交叉反应,灵敏度可达10pgDNA,3×103个菌。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用于A型肉毒毒素基因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PCR检测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C型肉毒梭菌毒素对小白鼠的毒力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武芳 庚梅 +3 位作者 胡文祥 张晶仁 谷春广 张金生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3年第5期271-272,共2页
目的 为研究C型肉毒梭菌毒素的毒力情况,进行了C型肉毒梭菌毒素对小白鼠的LD_(50)测定。方法 随机分组,直接灌胃法。结果 C型肉毒梭菌毒素对小白鼠LD_(50)为0.147ml/kg。结论 该毒素对小白鼠有较强的毒性,建议推广应用灭鼠。
关键词 C型肉毒梭菌毒素 小白鼠 毒力 测定 研究
下载PDF
我国肉毒梭菌地理分布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振宇 郑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2年第10期461-463,460,共4页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土壤中的寄生菌,分布广泛。国内土壤中肉毒梭菌的分布,最早见于1922年Shoe-nhol 和Meyer二氏在河北、山西等地泥土中分离出B 型肉毒梭菌的报告。1958年吴氏等首次报道我国新疆察布查尔县肉...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土壤中的寄生菌,分布广泛。国内土壤中肉毒梭菌的分布,最早见于1922年Shoe-nhol 和Meyer二氏在河北、山西等地泥土中分离出B 型肉毒梭菌的报告。1958年吴氏等首次报道我国新疆察布查尔县肉毒中毒后,新疆肉毒中毒病例屡有报道。1963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杆菌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