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LR4/NF-κB通路探究NLRP3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机制
1
作者 刘鑫 李茂新 +1 位作者 闫丙健 续宗杰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基于TLR4/NF-κB通路探究NLRP3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清除机制。方法采用PA感染的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和原代人单核来源巨噬细胞,然后沉默巨噬细胞中NLRP3(si-NLRP3)和TLR4(si-TLR4),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I... 目的基于TLR4/NF-κB通路探究NLRP3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清除机制。方法采用PA感染的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和原代人单核来源巨噬细胞,然后沉默巨噬细胞中NLRP3(si-NLRP3)和TLR4(si-TLR4),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β和IL-8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NLRP3、caspase-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T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和原代人单核来源巨噬细胞hMDMs上清液中IL-1β、IL-8水平、NLRP3、caspase-1 mRNA表达及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和si-NC组相比,T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和原代人单核来源巨噬细胞hMDMs沉默NLRP3和TLR4后的si-NLRP3和si-TLR4组上清液中IL-1β、IL-8表达、NLRP3、caspase-1 mRNA表达及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si-NC组相比,沉默PA感染的THP-1巨噬细胞和原代人单核来源巨噬细胞hMDMs中NLRP3和TLR4表达细胞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沉默NLRP3可增加巨噬细胞对PA的清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NF-κB通路 NLRP3 铜绿假单胞菌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替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参与的鼠食管鳞癌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曲智锋 徐远 +1 位作者 原翔 娄朝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9-2133,共5页
目的探讨替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小鼠食管鳞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50只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替硝唑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牙龈卟啉单胞菌造成食管损伤模型。观察小鼠的体... 目的探讨替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小鼠食管鳞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50只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替硝唑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牙龈卟啉单胞菌造成食管损伤模型。观察小鼠的体质量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食管病理变化;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PCR检测IL-6、STAT3、p-STAT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较低,与模型组相比,替硝唑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较高(P<0.05);替硝唑各剂量组均可改善牙龈卟啉单胞菌参与的鼠食管鳞癌模型食管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组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较高,与模型组相比,替硝唑各剂量组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较低;各组IL-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STAT3、p-STAT3蛋白表达、IL-6、STAT3、p-STAT3 mRNA较高,与模型组相比,替硝唑各剂量组小鼠血清STAT3、p-STAT3蛋白表达、IL-6、STAT3、p-STAT3 mRNA较低。结论替硝唑可以改善牙龈卟啉单胞菌小鼠的食管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炎症反应,其机制与IL-6/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食管损伤模型 食管鳞癌 IL-6/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龚书榕 于荣国 +2 位作者 顾恩郁 叶勇 胡辛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G-)杆菌院内感染的流行菌株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ICU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372例患者G-杆菌菌株分布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ICU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 目的探讨ICU患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G-)杆菌院内感染的流行菌株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ICU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372例患者G-杆菌菌株分布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ICU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非发酵菌在G-杆菌中占较大比例;主要G-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G-杆菌仍占ICU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主要部分,控制下呼吸道院内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道感染 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率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滕懿群 严霞 +5 位作者 陆巧英 吴晓燕 章爱莲 沈定 陆燕 张佩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情况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源自气管分泌物、痰、咽拭子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6株,占80%;耐药率≥4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唑林、氨... 目的了解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情况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源自气管分泌物、痰、咽拭子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6株,占80%;耐药率≥4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呋喃妥因、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2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株共16株,占80%。结论呼吸道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来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应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检测情况,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儿童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双歧杆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菲 程茜 +1 位作者 刘明方 陈淑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其数量、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tculturesuper-na...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其数量、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tculturesuper-natant,SCS)、无菌生理盐水给Balb/c小鼠灌胃,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肠道DC数量。体外实验中①用热灭活双歧杆菌单独诱导单核细胞,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单核细胞形态是否发生改变,能否诱导成为DC;②以GM-CSF、IL-4联合诱导单核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热灭活的双歧杆菌,观察DC形态。结果:体内实验发现DC分布于整个空、回肠的黏膜固有层,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双歧杆菌灌胃后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DC数量增加(P<0.05),以活菌作用最明显,死菌次之,培养上清作用最弱。体外单用热灭活的双歧杆菌,不能诱导单核细胞为DC,但能促进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DC的形态向成熟化发展。结论:双歧杆菌通过胃肠道途径可能影响DC的分化、发育、成熟,但在体内复杂的环境中双歧杆菌并不是单独作用的。DC的分化发育过程可能影响因素众多,体内微环境的变化会影响DC的分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双歧杆菌
下载PDF
革兰阳性球菌治疗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一民 刘颖梅 曹彬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3期180-183,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这三种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及临床微生物学特性,并对这三种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目前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此外,还介绍了部分新型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提示耐药球菌的新型治疗药物仍处... 本文主要介绍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这三种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及临床微生物学特性,并对这三种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目前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此外,还介绍了部分新型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提示耐药球菌的新型治疗药物仍处于研发阶段,更多的临床试验在逐步开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 抗菌药 抗药性
下载PDF
豚鼠气单胞菌被错误地鉴定为河流弧菌1例分析
7
作者 隋秀丽 王燕 宫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3894-3894,共1页
关键词 痰/微生物学 气单胞菌属/分离和提纯 弧菌属/分离和提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