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两地红带锥蝽体内锥虫的感染情况和分子特征
1
作者 王子怡 田芸嘉 +6 位作者 徐焕志 刘琴 李元元 郭云海 周正斌 张仪 杨丽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8,共8页
探讨海南省红带锥蝽中感染锥虫的分子流行特征,为锥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2020—2021年在海南省采集红带锥蝽,设计属通用引物,采用PCR扩增锥虫18S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18S rDNA),电泳阳性结果测序,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阳性样本... 探讨海南省红带锥蝽中感染锥虫的分子流行特征,为锥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2020—2021年在海南省采集红带锥蝽,设计属通用引物,采用PCR扩增锥虫18S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18S rDNA),电泳阳性结果测序,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阳性样本进行18S rDNA和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序列比对和遗传变异分析。2020—2021年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共采集锥蝽143只,经实验室鉴定均为红带锥蝽。锥虫18S rDNA扩增,共获得51份锥虫阳性样本,锥虫阳性率为35.66%,其中五指山和昌江地区红带锥蝽锥虫阳性率分别为52.00%和26.88%。对51份18S rD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红带锥蝽感染锥虫分为两类,一类与Trypanosoma conorhini 18S rDNA(XR_003828665.1)序列一致性高达100.00%;另一类与T.conorhini(XR_003828665.1)序列一致性为95.79%左右,为T.conorhini地理株。对两类阳性样品进行HSP70扩增克隆测序获得9条阳性样品HSP70的核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T.conorhini分为两群,一群与T.conorhini(XR_003828665.1,AJ012411.1)亲缘关系更近,同为一个分支;另一群单独聚为一支。本次对海南省昌江、五指山两地红带锥蝽的调查显示:T.conorhini野生型阳性率为6.29%,T.conorhini地理株的阳性率为29.37%。本次调查的海南地区红带锥蝽感染的锥虫均为T.conorhini,并出现了T.conorhini地理株,且其为优势虫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带锥蝽 锥虫 Trypanosoma conorhini 地理株 海南省
下载PDF
伊氏锥虫在兔和豚鼠体内抗原变异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金林 沈杰 +2 位作者 周勇志 石滨海 王云飞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11,共6页
为了解伊氏锥虫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情况,用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ShTatl分别感染兔和豚鼠。在兔体30d中,每三天分离兔血中锥虫并克隆,获得10个克隆锥虫,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生物素抗生物素酶标试验鉴定,为9个抗原性... 为了解伊氏锥虫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情况,用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ShTatl分别感染兔和豚鼠。在兔体30d中,每三天分离兔血中锥虫并克隆,获得10个克隆锥虫,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生物素抗生物素酶标试验鉴定,为9个抗原性互不相同的抗原变异体ShTat1.1~1.9。同种方法在4只兔体内30d获得同样9个变异体,并且出现顺序一致。该克隆在豚鼠体内15d所获得的5个变异体,经鉴定均在兔体出现过,但变异顺序不同,显示克隆锥虫在兔和豚鼠体内均发生抗原变异。在感染早期,同种不同个体宿主体内,抗原变异体出现顺序一致,而不同种宿主体内变异体出现顺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克隆 抗原变异 变异顺序
下载PDF
首例输入性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病病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朱云 谢汉国 +1 位作者 林耀莹 张山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首例输入性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病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为输入性锥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吉氏染色显微镜下进行虫体观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发... 目的分析和总结首例输入性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病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为输入性锥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吉氏染色显微镜下进行虫体观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发热病人的外周血涂片检出锥虫,经基因扩增和测序,为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布氏罗得西亚非洲锥虫病;脑脊液检查未检出锥虫,且白细胞≤5mm3,判定为病程第一阶段,采用苏拉明抗锥虫治疗;疗程结束病人症状体征消失,多次复查血液,均未检出锥虫,痊愈出院。结论该例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病,应加强输入性寄生虫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罗得西亚锥虫 输入性寄生虫病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伊氏锥虫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全 刘文森 +1 位作者 王祥生 陈丽凤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构建伊氏锥虫cDNA表达文库。方法利用DEAE-纤维素柱从小鼠血液中纯化伊氏锥虫,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poly(A)Quik mRNA Isolation kit分离纯化mRNA。运用cDNA Synthesis Kit合成cDNA,以XR-λZAP为载体,构建伊氏锥虫cDNA表达文库。... 目的构建伊氏锥虫cDNA表达文库。方法利用DEAE-纤维素柱从小鼠血液中纯化伊氏锥虫,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poly(A)Quik mRNA Isolation kit分离纯化mRNA。运用cDNA Synthesis Kit合成cDNA,以XR-λZAP为载体,构建伊氏锥虫cDNA表达文库。结果伊氏锥虫cDNA表达文库重组率为98%,滴度为0.9×106pfu/ml,扩增后滴度为1×109pfu/ml结论成功构建伊氏锥虫cDNA表达文库,为伊氏锥虫免疫相关因子的基因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CDNA文库 构建
下载PDF
人血清锥虫溶解因子与锥虫抗血清相关蛋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综述) 伦照荣(审校)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0,145,共6页
分布于非洲的锥虫亚属布氏锥虫罗得西亚亚种和冈比亚亚种可感染人,引起人的非洲锥虫病,而布氏锥虫指名亚种、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却不能感染人。人血清中的锥虫溶解因子和锥虫抗血清相关蛋白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人血清锥虫溶解... 分布于非洲的锥虫亚属布氏锥虫罗得西亚亚种和冈比亚亚种可感染人,引起人的非洲锥虫病,而布氏锥虫指名亚种、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却不能感染人。人血清中的锥虫溶解因子和锥虫抗血清相关蛋白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人血清锥虫溶解因子和锥虫抗血清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虫亚属 锥虫溶解因子 抗血清相关蛋白
下载PDF
襄樊地区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与人群认知、行为状况调查
6
作者 许正敏 李伶 +9 位作者 武小樱 赵汉芬 杜爱萍 胡生梅 陶永平 孙莉 唐玉成 李明华 关继国 张志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06-106,113,共2页
调查襄樊溪蟹体内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5.6%,群众缺乏对有关并殖吸虫病流行环节和防治的认知和行为。
关键词 溪蟹 并殖吸虫 囊蚴 感染率 认知 行为
下载PDF
伊氏锥虫分离株对安锥赛抗性的体内、外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廖党金 沈杰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为探讨筛选安锥赛治疗伊氏锥虫病有效剂量的快速方法 ,采用生长繁殖抑制法测定伊氏锥虫XJCA、HBM、ZJB1、JSB1、JSB2和ZJB2分离株对安锥赛的敏感性 ,结果它们的IC50 依次是 0 0 0 15 11、 0 0 0 8436、0 0 15 5 0、 0 0 16 2、 0 0... 为探讨筛选安锥赛治疗伊氏锥虫病有效剂量的快速方法 ,采用生长繁殖抑制法测定伊氏锥虫XJCA、HBM、ZJB1、JSB1、JSB2和ZJB2分离株对安锥赛的敏感性 ,结果它们的IC50 依次是 0 0 0 15 11、 0 0 0 8436、0 0 15 5 0、 0 0 16 2、 0 0 5 90 6和 0 0 82 6 0 μg mL。采用小白鼠体内试验 ,测定这 6株伊氏锥虫的CD10 0 ,每个分离株伊氏锥虫有安锥赛 3个剂量组和不治疗对照组 ,每个治疗组 10只小白鼠 ,对照组 5只小白鼠 ,每只小白鼠经腹腔接种 1 0× 10 6条锥虫 ,以给药剂量 ,将XJCA株分为 3 5mg kg组、 5 0mg kg组和 7 1mg kg组 ,HBM株分为 3 5mg kg组、 5 0mg kg组和 7 1mg kg组 ,ZJB1分为 5 0mg kg组、 7 0mg kg组和 9 0mg kg组 ,JSB1株分为 5 0mg kg组、 7 1mg kg组和 10 1mg kg组 ,JSB2株分为 7 0mg kg组、 9 0mg kg组和 11 0mg kg组 ,ZJB2株分为 9 0mg kg组、 11 0mg kg组和 13 0mg kg组 ,结果这 6个伊氏锥虫分离株的CD10 0 依次为3 5mg kg、 5 0mg kg、 7 0mg kg、 7 1mg kg、 11 0mg kg和 13 0mg kg。它们的IC50 与CD10 0 的相关系数经计算和检验分析 ,IC50 与CD10 0 之间相关系数为 0 2 2 2 ,这表明它们呈曲线性正相关 ,以IC50 与CD10 0 作出它们的相关“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分离株 安锥赛 生长繁殖抑制试验 小白鼠治疗试验 抗药性
下载PDF
锥虫属原虫动基体DNA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董文其 刘俊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1-53,共3页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在研究寄生性原虫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目的在于确定寄生性原虫的特征、生产抗原、诊断、了解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及疫苗制备等,主要手段如DNA重组技术、DNA酶谱分析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锥虫属原虫为原生动物...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在研究寄生性原虫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目的在于确定寄生性原虫的特征、生产抗原、诊断、了解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及疫苗制备等,主要手段如DNA重组技术、DNA酶谱分析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锥虫属原虫为原生动物门结构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主要包括引起非洲锥虫病(睡眠病)的布氏锥虫(T·brucei)、引起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的枯氏锥虫(T·cruzi),在我国为引起动物伊氏锥虫病的伊氏锥虫(T·evan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虫属 原虫 动基体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唾传锥虫各亚属中译名的探讨
9
作者 方元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哺乳动物的唾传锥虫 (Salivaria ,又译涎传锥虫 )是人类非洲锥虫病和家畜锥虫病的病原 ,在医学和兽医学上占有重要地位。按现行分类方法 ,它含 4个亚属 ,即 :Duttonella、Nannomonas、Trypanozoon和Pycnomonas。目前这些亚属的中文译名... 哺乳动物的唾传锥虫 (Salivaria ,又译涎传锥虫 )是人类非洲锥虫病和家畜锥虫病的病原 ,在医学和兽医学上占有重要地位。按现行分类方法 ,它含 4个亚属 ,即 :Duttonella、Nannomonas、Trypanozoon和Pycnomonas。目前这些亚属的中文译名很不一致 ,且有一些错误。本文就原文名的构词法、词义 ,结合各亚属的沿革和所含虫种 ,特别是其代表种的形态特征 ,对现有的中译名的优劣进行了讨论。并建议将Dut tonella译为达顿锥虫亚属 ,Nannomonas译为短小锥虫亚属 ,Trypanozoon译为小体锥虫亚属 ,Pycnomonas译为短粗锥虫亚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顿锥虫亚属 短小锥虫亚属 小体锥虫亚属 短粗锥虫亚属 译名 哺乳动物
下载PDF
克氏锥虫的新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表达研究(英文)
10
作者 杨亚明 John Kelly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876-880,共5页
目的为了探索克氏锥虫的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方法使用基因克隆与表达鉴定的方法学对克氏锥虫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和表达。结果一个全新的、18kDa的克氏锥虫单拷贝过氧化物酶基因被完全克隆到E.coli的表达载体pH... 目的为了探索克氏锥虫的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方法使用基因克隆与表达鉴定的方法学对克氏锥虫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和表达。结果一个全新的、18kDa的克氏锥虫单拷贝过氧化物酶基因被完全克隆到E.coli的表达载体pHrcHis上,并测序。蛋白序列分析表明与基因库谷胱甘肽依赖的过氧化物酶有高度的同源性。其表达蛋白被纯化分离,测定其酶活性显示了良好的活性,并能被亚油酸-氢过氧化物饱和。结论结果证实克氏锥虫仍然存在过氧化物酶介导的生物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锥虫 基因克隆 表达 过氧化酶基因
下载PDF
锥虫Ls-rRNA序列分析与锥虫rDNA探针群 被引量:3
11
作者 屈良鹄 伦照荣 +1 位作者 周惠 余小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8,共5页
用大分子RNA快速测序法测定刚果锥虫(Trypanosomacongolense)LsrRNA5′端694个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揭示伊氏锥虫、布氏锥虫和刚果锥虫之间以及它们与其它鞭毛虫和哺乳动物宿主的分子差异;表明... 用大分子RNA快速测序法测定刚果锥虫(Trypanosomacongolense)LsrRNA5′端694个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揭示伊氏锥虫、布氏锥虫和刚果锥虫之间以及它们与其它鞭毛虫和哺乳动物宿主的分子差异;表明LsrRNA高变区可以作为一个灵敏的分子指标研究锥虫属内的系统进化关系;并为研制属、种不同专一性的锥虫rDNA探针奠定了基础.人工合成锥虫亚属rDNA探针D1te与PCR方法联用,可以检测相当于单个伊氏锥虫的微量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rRNA 锥虫 rDNA探针 序列分析 鞭毛虫
下载PDF
利用MGE-PCR技术研究锥虫亚属种间与亚种间的分子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凤军 郑嘉瑜 +1 位作者 贾万忠 伦照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锥虫亚属布氏锥虫、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3个种以及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冈比亚亚种、罗得西亚3个亚种间的遗传变异与进化关系。方法利用移动遗传因子(MGE)-PCR技术对26个锥虫虫株基因组进行扩增,同时利用邻位相连(NJ)法对扩增... 目的分析锥虫亚属布氏锥虫、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3个种以及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冈比亚亚种、罗得西亚3个亚种间的遗传变异与进化关系。方法利用移动遗传因子(MGE)-PCR技术对26个锥虫虫株基因组进行扩增,同时利用邻位相连(NJ)法对扩增产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锥虫亚属的种间及亚种间的遗传差异明显,遗传距离在0到100%间均有分布(平均遗传距离为41.2%);布氏锥虫种内遗传变异度最大,遗传相似系数只有41.15%,伊氏锥虫和布氏锥虫的同源性最高,相似系数为62.94%;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和罗得西亚亚种明显高于冈比亚亚种的遗传变异程度。结论锥虫亚属的种及亚种间的遗传变异程度较高;中国与南美洲的伊氏锥虫及中国与南美的马媾疫锥虫均应为同一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虫亚属 伊氏锥虫 马媾疫锥虫 布氏锥虫指名亚种 布氏锥虫罗得西亚亚种 布氏锥虫冈比亚亚种 移动遗传因子-PCR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长春地区路氏锥虫与猴体、人群的感染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俊华 刘安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0-41,共2页
1982~1986年,在长春地区捕捉的59只褐家鼠中,镜检发现在33只鼠血中有一种活泼运动的鞭毛虫,自然感染率为56%,虫体数量多少不一,最多每个视野有17~18个,最少三张血片只有1个。其形态及运动方式不认显著差异。为了进行种属鉴定及观察... 1982~1986年,在长春地区捕捉的59只褐家鼠中,镜检发现在33只鼠血中有一种活泼运动的鞭毛虫,自然感染率为56%,虫体数量多少不一,最多每个视野有17~18个,最少三张血片只有1个。其形态及运动方式不认显著差异。为了进行种属鉴定及观察其对猴体、人群的感染关系做了下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氏锥虫 猴体 人群 感染 调查
下载PDF
广东省鼠类路氏锥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曼碧 杨华源 《广东卫生防疫》 2001年第4期64-64,共1页
锥虫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原宿主有牛、马、骡、鼠类等,其中鼠类感染以路氏锥虫为主[1].1998年我们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湛江市遂溪县两地对捕获的家栖鼠类进行锥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鼠类 路氏锥虫感染 调查 血清学检查 锥虫检查
下载PDF
Ultrastructural and enzymatic alterations in the ovary of Rhodnius prolixus infected with Trypanosoma rangeli
15
作者 Guilherme S.Machado Rosane L.Lopes +5 位作者 Simone S.C.Oliveira Simone P.C.Freitas Jacenir R.Santos-Mallet AndréL.S.Santos Denise Feder Suzete A.O.Gome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22年第2期71-78,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ovarian follicular cells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both ovaries and fat bodies(sites of vitellogenesis)from Rhodnius(R.)prolixus infected with Trypanosoma(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ovarian follicular cells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both ovaries and fat bodies(sites of vitellogenesis)from Rhodnius(R.)prolixus infected with Trypanosoma(T.)rangeli.Methods:Adult virgin females of R.prolixus were fed upon a membrane apparatus containing heat-inactivated citrated rabbit blood and a suspension of T.rangeli epimastigotes(Macias strain).Females from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the males received parasite-free bloo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used to reveal the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ovarian follicle cells in both control and parasite-infected groups.Protein profile,proteolytic activities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in either ovary or fat body samples of control and parasite-infected group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ultrastructural data,T.rangeli infection elicited a degeneration process in the ovarian follicular cells of R.prolixus.Proteolytic assays indicated a reduction in the activity of aspartic peptidases in the ovary and fat body from parasite-infected group,whil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ysteine peptidase activity was measured in both insect organs.Additionally,immunoblotting revealed that vitellogenin was overexpressed in the ovary of parasite-infected insects.Conclusions:T.rangeli infection seems to elicit an early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the ovarian follicle cells as well as induces the modulation on th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peptidase classes in either ovaries or fat bodies and the overexpression of the vitellogenin in the ovary of R.prolix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ypanosoma rangeli Rhodnius prolixus Ovarian follicle VITELLOGENIN Aspartic protease Cysteine protease
下载PDF
锥虫低温保存的研究和应用
16
作者 沈静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3-45,共3页
锥虫属(Trypanosoma)的种类很多,有些可寄生于人、畜的血液和组织,引起锥虫病,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六大热带病之一。有些锥虫广泛用于化学治疗药物的研究,和锥虫病的各种免疫学试验。
关键词 锥虫 低温保存
下载PDF
首届国际非采采蝇传播的动物锥虫研讨会简介
17
作者 伦照荣 屈良鹄 《国际学术动态》 1993年第4期77-77,88,共2页
关键词 锥虫 伊锥虫 马媾疫锥虫 锥虫病
下载PDF
一段检测锥虫特异性核酸靶序列的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清华 王韵丞 +7 位作者 李鸿雁 张瑞祥 李健 陈木新 刘骁 殷明波 王敬文 胡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8-593,共6页
目的以60S核糖体蛋白L44(60S RPL44)基因为靶基因,筛选出一段可特异性检测锥虫属(Trypanosoma)原虫的核酸靶序列,并对其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布氏锥虫指名亚种(T.brucei brucei)的60S RPL44基因序列与公共数据库中田鼠巴... 目的以60S核糖体蛋白L44(60S RPL44)基因为靶基因,筛选出一段可特异性检测锥虫属(Trypanosoma)原虫的核酸靶序列,并对其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布氏锥虫指名亚种(T.brucei brucei)的60S RPL44基因序列与公共数据库中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和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等24种非锥虫属常见的血源性原虫,以及8种锥虫属内其他种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Primer Premier 6对布氏锥虫指名亚种的60S RPL44基因序列设计多对引物,结合序列比对结果和各引物评价情况,从中筛选出一对评价情况良好且理论上仅能扩增锥虫属靶序列的引物。利用该对引物检测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布氏锥虫罗德西亚种(T.b.rhodesiense)、刚果锥虫(T.congolense)、伊氏锥虫(T.evansi)以及上述5种其他属原虫,评价其特异性。采用梯度稀释(10 ng/μl、1 ng/μl、100 pg/μl、10 pg/μl、1 pg/μl)的伊氏锥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评价其敏感度。结果选出一段基于60S RPL44的特异性序列,针对该序列的扩增引物为P1:5′-CCTGATGAAAGGTGCAATG-3′,P2:5′-CGTTTTCGCCTTCTTGTGGA-3′。该引物扩增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布氏锥虫罗德西亚种、刚果锥虫、伊氏锥虫的DNA均为阳性,扩增片段长156 bp;扩增田鼠巴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刚地弓形虫等非锥虫属原虫均为阴性;该引物检测伊氏锥虫DNA的敏感度为10 pg/μl。结论筛选获得一段敏感度较高、特异性强的检测锥虫属原虫的核酸靶标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虫属 序列比对 PCR检测 靶序列
原文传递
布氏锥虫未知CCCH-型锌指蛋白TbZC3H8功能特性的初步分析
19
作者 雷霁卿 刘罗根 郭学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77-680,684,共5页
目的通过RNAi和蛋白复合物鉴定来初步分析布氏锥虫未知锌指蛋白TbZC3H8的特性及功能。方法运用蛋白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对TbZC3H8进行序列分析和结构域预测;构建RNAi诱导表达细胞株分析TbZC3H8经RNAi敲低后对锥虫生长的影响,并通过RT-QPCR... 目的通过RNAi和蛋白复合物鉴定来初步分析布氏锥虫未知锌指蛋白TbZC3H8的特性及功能。方法运用蛋白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对TbZC3H8进行序列分析和结构域预测;构建RNAi诱导表达细胞株分析TbZC3H8经RNAi敲低后对锥虫生长的影响,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i干扰效率;构建异位融合表达myc-TAP标签的TbZC3H8细胞株,采用串联亲和纯化合并质谱鉴定其蛋白复合物组成;采用免疫荧光分析蛋白定位。结果 TbZC3H8的CCCH结构域在动基体原虫中高度保守;RNAi下调TbZC3H8后明显抑制了锥虫复制;TbZC3H8蛋白复合物中包含多种未知蛋白和两种RNA结合蛋白;TbZC3H8蛋白定位于胞质中,血清饥饿和热刺激对其定位无影响。结论 TbZC3H8是锥虫生长必需的,TbC3H8与RNA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暗示其可能在RNA加工代谢中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锥虫 CCCH型锌指蛋白 RNAI 串联亲和纯化
原文传递
米托蒽醌的抗锥虫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20
作者 李坤饶 郭学敏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415-1419,共5页
目的分析米托蒽醌体外抗锥虫的作用机制并考察其体内抗锥虫活性。方法通过倍比稀释合并alamar Blue染色测定米托蒽醌体外抗血流型布氏锥虫427(T.brucei BF427)的量-效和时-效曲线,并与抗锥虫药物喷他脒和美拉胂醇进行比较;通过DAPI染... 目的分析米托蒽醌体外抗锥虫的作用机制并考察其体内抗锥虫活性。方法通过倍比稀释合并alamar Blue染色测定米托蒽醌体外抗血流型布氏锥虫427(T.brucei BF427)的量-效和时-效曲线,并与抗锥虫药物喷他脒和美拉胂醇进行比较;通过DAPI染色、细胞周期表型分析考察米托蒽醌的抗锥虫作用机制;采用血虫症小鼠考察米托蒽醌的体内抗锥虫活性,米托蒽醌经腹腔给药,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天取血计数血虫密度;用药7d后停药,计算小鼠存活率。结果量-效曲线测得米托蒽醌对体外培养锥虫(起始密度为1×10^6个/mL)24h MIC为9.7μM;时-效曲线显示米托蒽醌和喷他脒都可显著抑制锥虫生长、持续降低锥虫密度;而经美拉胂醇处理后的锥虫密度在12 h内仍缓慢增长、随后出现明显降低;因此,在MIC作用浓度下米托蒽醌的体外抗锥虫活性好于美拉胂醇、与喷他脒相似。对照组小鼠的血虫密度迅速增加,感染6d时全部死亡;米托蒽醌明显抑制小鼠血虫增长,停药后2d小鼠出现死亡,最长存活14d,存活时间明显延长。DAPI染色和细胞周期表型分析显示锥虫核内(N)基因组DNA的复制受到抑制、而动基体(K)DNA的复制不受影响,表现为1N2K细胞型的比例明显上升,由10.8%上升至17.5%,2N2K细胞型的比例明显下降,由6.3%下降至3.0%。结论米托蒽醌具有体内抗锥虫活性,抑制锥虫核内基因组DNA的复制并使其产生损伤是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睡病 布氏锥虫 米托蒽醌 抗锥虫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