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亲正念对幼儿社交退缩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徐媛媛 张亚蕊 陈天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对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正念养育、亲子关系和幼儿趋避气质在其间可能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幼儿母亲605人,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儿童社会偏好量表(CSPS)、正念养育量表(IM-P)、亲子关...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对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正念养育、亲子关系和幼儿趋避气质在其间可能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幼儿母亲605人,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儿童社会偏好量表(CSPS)、正念养育量表(IM-P)、亲子关系量表(CPRS)、儿童气质问卷(PTQ)分别对母亲正念、社交退缩、正念养育、亲子关系、趋避气质进行评估。结果:幼儿CSPS得分与MAAS、IM-P、CPRS和PTQ得分均呈负相关(r=-0.65~-0.16,均P<0.01);IM-P和CPRS得分在MAAS与CSPS得分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β=-0.05,P<0.01),CPRS得分在MAAS与CSPS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P<0.01);PTQ得分在MAAS和IM-P得分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11,P<0.01)。结论:母亲正念不仅直接作用于社交退缩,还通过正念养育、亲子关系间接作用于社交退缩,趋避气质可调节母亲正念与正念养育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正念 正念养育 亲子关系 社交退缩 趋避气质
下载PDF
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静 李森 +10 位作者 龙在云 夏雨 康露 刘媛 杨策 邹龑 于鑫 刘致权 吴方舟 崔斌 严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疲劳、焦虑状态的关系;通过SPSS 20.0软件对该人群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率分析,Pearson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分析问卷85份(每份含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其中男性83人(97.65%),女性2人(2.35%);飞行员80人(94.11%),领航员2人(2.35%),空中机械师3人(3.53%)。20~39岁82人(96.47%)。高社会支持(分值61~84)人数占比为68.23%(58/85),低、中焦虑度(分值<30分)人数占比为100%(85/85),非显著疲劳状态(55.71±8.48)人数占比为98.82%(84/85)。领悟社会支持程度(62.22±14.67)与焦虑(14.44±3.86)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疲劳无显著相关性(P>0.05),焦虑与疲劳之间相关性也不显著(P>0.05)。结论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可能会引发焦虑,进而影响作业能力和健康水平;应对该人群领悟社会支持进行精准干预以完善航卫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航空兵 飞行人员 领悟社会支持 疲劳 焦虑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倒U型关系:抑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冀飞 王宏图 +1 位作者 王晶晶 史东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究体育锻炼与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STATA 15.1软件对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与PSM(倾向得分匹配法)... 目的:探究体育锻炼与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STATA 15.1软件对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与PSM(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通过建立中介模型考察抑郁在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结果: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倒U型关系(P<0.001),与抑郁呈U型关系(P<0.001),抑郁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P<0.001),农村与城市老年人倒U型曲线出现拐点的阈值分别为3.133、3.455,在男女老年群体中倒U型曲线出现拐点的阈值分别为3.231、2.938,抑郁在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结论:体育锻炼在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老年人体育锻炼既可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可通过抑郁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生活满意度 抑郁 老年人 倒U型关系
下载PDF
临床护士感知社会支持和抗逆力在职业倦怠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柯丽 徐兰兰 +2 位作者 李艳 李龙倜 贾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感知社会支持和抗逆力在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对抑郁影响机制的多重中介作用,为开展干预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资源保护理论,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感知社会支持量表、抗逆力量表和抑郁量表对157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感知社会支持和抗逆力在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对抑郁影响机制的多重中介作用,为开展干预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资源保护理论,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感知社会支持量表、抗逆力量表和抑郁量表对157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链式中介模型。结果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2.19(1.33,3.02)分,感知社会支持得分为71.00(59.00,80.00)分,抗逆力得分为30.00(22.00,34.00)分,抑郁得分为8.00(2.00,10.00)分;职业倦怠与感知社会支持及抗逆力呈负相关,与抑郁呈正相关,感知社会支持和抗逆力与抑郁呈负相关(均P<0.05)。职业倦怠对抑郁影响的总效应为0.441,感知社会支持和抗逆力在职业倦怠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11.56%和14.74%,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4.5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负性心理问题仍较为严重。感知社会支持和抗逆力在护士职业倦怠与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护士群体的感知社会支持和抗逆力水平,以帮助其缓解职业倦怠对抑郁的影响,改善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感知社会支持 抗逆力 职业倦怠 抑郁 心理健康 资源保护理论 链式中介效应
下载PDF
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丽华 陈娴 +3 位作者 朱珠 孙翠华 吴金凤 乔成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及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年资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24.58±6.50)分,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为(26.80±6.07)分,同情满足得分为(36.57±7.38)分。中度及以上共情疲劳者为2386人(68.0%)。潜在剖面分析显示,共情疲劳分为共情疲劳优势组(32.00%)、中度共情疲劳组(63.12%)和共情疲劳应激组(4.87%)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务、月收入、班次、对工作环境感知是共情疲劳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存在3个潜在类别,呈现群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需采用多元化、人本化管理策略,激发高年资护士工作热情,降低共情疲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高年资 共情疲劳 职业倦怠 继发性创伤应激 工作环境感知 潜在类别分析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自我厌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冬梅 周映婷 +2 位作者 李玉龙 秦新飞 严如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5,91,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厌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干预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厌恶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自我...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厌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干预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厌恶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自我厌恶得分(35.46±6.39)分,年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回避应对、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是自我厌恶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预测总变异的49.6%。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厌恶为中等偏高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自我厌恶水平的评估和筛查,加强对年轻、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患者的干预,帮助患者减少其回避行为,并增强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自我厌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厌恶 应对 回避 面对 社会支持 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的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小玲 李婕珂 +7 位作者 陈继婕 刘雅琼 宋秀卿 汪红 秦永华 庞欣 朱茵 张雪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59-866,共8页
目的:通过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分析生育压力对不孕不育夫妇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苏州某三甲医院就诊的532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育困难压力量表、心理弹性... 目的:通过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分析生育压力对不孕不育夫妇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苏州某三甲医院就诊的532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育困难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生育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分析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个体的生育压力负向预测夫妇双方的生活质量(β=-0.261,P<0.001;β=-0.061,P<0.05);个体的心理弹性正向预测双方的生活质量(β=0.557,P<0.001;β=0.152,P<0.01)。但个体的生育压力只能负向预测配偶的心理弹性(β=-0.028,P<0.05)。结论:高水平的心理弹性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作为中介因素帮助配偶缓冲生育压力对生活质量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 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 生育压力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洪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调查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40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对编辑人员进行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将职业倦怠者纳入职业倦怠组,... 目的:调查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40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对编辑人员进行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将职业倦怠者纳入职业倦怠组,未发生职业倦怠者纳入对照组,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0份,职业倦怠72例,发生率为45.00%,其中轻度倦怠53例,占比33.13%,重度倦怠19例,占比11.87%。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OR=1.518,95%CI=1.024~2.252)、消极应对评分(OR=1.571,95%CI=1.128~2.188)是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OR=0.736,95%CI=0.577~0.938)、每周锻炼次数(OR=0.774,95%CI=0.645~0.929)、CD-RISC(OR=0.681,95%CI=0.502~0.925)、积极应对评分(OR=0.829,95%CI=0.730~0.942)则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偏高,以轻度职业倦怠为主;文化程度、每周锻炼次数、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应对方式是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可为编辑工作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职业倦怠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编辑人员 职业倦怠 睡眠质量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河北省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幼东 王建强 +7 位作者 彭雨涵 刘久楹 王紫妍 邓屹杉 李少雄 吕晶 张伟 杜玉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60-666,共7页
目的:调查“双减”背景下河北省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关键症状及容易导致共病的症状,为制定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症状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 目的:调查“双减”背景下河北省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关键症状及容易导致共病的症状,为制定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症状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河北省6个地区48所的4413名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3.7%、10.4%,共病检出率为6.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共同危险因素为女生、住宿、感到学习压力大、受过欺凌和睡不着觉(P<0.05),其中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为初中和独生子女(P<0.01),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城镇、双亲家庭、每日上网时间>2小时和对学校感到不适应(P<0.05)。网络结构中预期影响较高的症状为GAD4“很难放松”(Z=1.09)、PHQ6“感觉自己糟糕或让其他人失望”(Z=1.06)、PHQ1“兴趣下降”(Z=1.05);桥梁预期影响较高的3个症状分别为PHQ9“存在消极观念”(Z=0.54)、PHQ1“兴趣下降”(Z=0.53)、GAD7“害怕将有可怕的事发生”(Z=0.46)。结论:“双减”背景下河北省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低,但仍有待进一步降低。二者共同危险因素为女生、住宿、感到学习压力大、受过欺凌和睡不着觉,其中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为初中和独生子女,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城镇、双亲家庭、每日上网时间>2小时和对学校感到不适应。焦虑抑郁症状网络中的关键症状为GAD4、PHQ6、PHQ1,传递风险较高的桥梁症状为PHQ9、PHQ1、GAD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抑郁症状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网络分析 中小学生 双减
下载PDF
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心理健康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聪艺 高瑞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某院200名在职医务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统一医院绩效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比较两组服务质量[医疗服... 目的:探究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某院200名在职医务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统一医院绩效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比较两组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量表(CQS)]、心理健康[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工作满意度[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及同情疲劳状况调查[职业生命质量量表中文版(ProQOL)]。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QS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6.944,-6.920,-7.220;P<0.05),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较低(t=4.894,4.145;P<0.05),GWB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8.548,-4.699,-5.972,-6.778,-9.472,-6.377;P<0.05),MSQ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7.939,-8.925,-7.151;P<0.05),ProQOL各维度评分明显较低(t=10.441,9.667,5.661;P<0.05)。结论:针对医务人员给予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可明显改善其服务质量,促进心理健康,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工作满意度,改善同情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分类绩效管理法 医务人员 服务质量 心理健康 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智能预警模型构建
11
作者 王计生 徐多勇 +2 位作者 唐莉 熊梅 江永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数据,综合学生基本信息及日常行为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智能预警模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作为测试样本;采取大数据技术,分析提取影响大学... 目的本研究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数据,综合学生基本信息及日常行为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智能预警模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作为测试样本;采取大数据技术,分析提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量;采取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结果1)成功提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特征量,其中心理健康症状特征因子4个,分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3个单症状因子,1个多症状因子;学生基本信息特征量4个,分别是母亲教养方式、父亲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有无心理治疗(咨询)史;学生日常行为特征量2个,分别是学生学业情况和出勤情况。2)实现特征量归一化处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及特征量的影响大小,分别对3个方面的10个特征量赋予权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3)完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结论本研究提取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征,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结合心理危机预警等级,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搭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为及时有效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 预警模型 大数据
下载PDF
肺移植受者术后抑郁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牟晓玲 陈宇琦 +5 位作者 刘海燕 李敏 董敏 黄佳佳 李璇 陈瑜 《护理学报》 2024年第21期7-11,共5页
目的纵向追踪肺移植受者术后抑郁情绪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精准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2月,便利抽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肺移植受者,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移植症状发生和... 目的纵向追踪肺移植受者术后抑郁情绪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精准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2月,便利抽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肺移植受者,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移植症状发生和症状困扰量表,于术后出院前1 d(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3个时间点开展调查。结果共62例肺移植受者完成3个时间点调查,其抑郁情绪得分在T0、T1、T2时点的中位数分别为9.00(4.00,14.00)、5.00(1.75,10.00)和3.00(0.00,9.00),呈下降趋势(Z=38.174,P<0.001)。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肺移植受者年龄增长(β=0.012,P=0.043)、术后住院时间延长(β=0.006,P=0.025)、症状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越高(β=0.038,P<0.001)是其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轻度经济负担(β=-0.469,P=0.005)是其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肺移植受者抑郁情绪术后随时间推移呈逐渐降低趋势。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经济条件差、伴随多种症状的肺移植受者,及时提供个性化精准心理护理,促进其身心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受者 抑郁情绪 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
下载PDF
心理弹性在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13
作者 张彦 刘景鸽 +3 位作者 蒋玲 嵇秀明 李现文 邵嘉颖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610例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压力量表(PP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研究对象进行横...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610例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压力量表(PP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孕妇的妊娠压力、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三者间的相关性及中介效应。结果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PPS总分为0.60(0.37,0.97)分,处于中高妊娠压力状态;CD-RISC总分为65.00(56.00,77.00)分,心理弹性属于中等水平;PSQI总分为7.00(5.00,9.00)分,其中341例(58.49%)孕妇PSQI≥7分,存在睡眠障碍。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孕妇PPS与PSQ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PPS与CD-RISC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CD-RISC与PSQI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21,占总效应的21.45%。结论妊娠压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的睡眠质量,还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丧失 妊娠 心理弹性 妊娠压力 睡眠质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14
作者 王慧 李凤君 +4 位作者 金凤 于维仙 刘盈 张峰 金梅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疫情期间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对策。方法:从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人员中随机抽取9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 目的:分析疫情期间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对策。方法:从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人员中随机抽取9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主要对人口学信息、工作压力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工作-家庭冲突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在内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的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医护人员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影响医院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结果:调查人员中,33人(36.67%)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26人(28.89%)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方面,性别、职业、工作年限、子女状况、老人状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护士较医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有子女较无子女更容易出现焦虑,有老人较无老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况方面,职业、工作年限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护士出现抑郁的情况要高于医生,工作3~5年的医护人员出现抑郁情况的概率更高,其次是5~10年,再次是3年以内,工作10年以上的医护人员出现抑郁情况的概率最低。包括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度、工作-家庭冲突、焦虑、抑郁在内的变量均有相关性。其中,焦虑、抑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两者与工作压力、工作-家庭冲突之间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度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疫情期间,需要重点关注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状况、工作-家庭平衡状况,以及焦虑与抑郁情况,并且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使医护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疫情期间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时辰节律的用药指导联合耳穴埋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睡眠质量和情志状态的影响
15
作者 周红霞 刘慧霞 +1 位作者 杨清柯 师卿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辰节律的用药指导联合耳穴埋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睡眠质量和情志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某院收治的2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组间基本资料具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022年12月... 目的:探讨基于时辰节律的用药指导联合耳穴埋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睡眠质量和情志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某院收治的2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组间基本资料具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12月,n=106)和对照组(2021年3月——2022年11月,n=107),两组患者均予以基于时辰节律的用药指导,观察组联合耳穴埋籽,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睡眠质量、情志状态、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t=7.232,19.046;P<0.05);两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抑郁(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PSQI评分和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8.602,7.635,10.045;P<0.05);观察组在用药管理、生活管理和定期复查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χ^(2)=5.357,17.453,8.819;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均上升,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5.648,3.441,3.457,3.971,8.766;P<0.05)。结论:基于时辰节律的用药指导联合耳穴埋籽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提升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情志状态,进一步提高遵医行为,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耳穴埋籽 时辰节律 用药指导 遵医行为 睡眠质量 情志状态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
16
作者 曹娜娜 何益群 曹红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Gesell发育量表(GDS)、社交反应量表(SRS)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评定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智力水平、社交能力以及情绪行为问题。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CA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GDS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S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儿SDQ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能有效减轻3~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儿智力水平和社交能力,改善其情绪行为,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 孤独症
下载PDF
根因分析的多模式心理支持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涛 李素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观察根因分析的多模式心理支持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某院产科分娩的150例产妇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基于根因分析的多模式心理支持干预,75例)和常规组(常规心理护理干预,75例)。... 目的:观察根因分析的多模式心理支持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某院产科分娩的150例产妇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基于根因分析的多模式心理支持干预,75例)和常规组(常规心理护理干预,75例)。比较精神状态、泌乳情况、母亲角色适应水平、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焦虑、抑郁维度得分均低于常规组(t=7.268,5.619;P<0.05),产后6周时研究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得分低于常规组(t=5.964,P<0.05);两组泌乳启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产后72h内泌乳量大于常规组(t=3.422,P<0.05);研究组产后6周时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得分高于常规组(Z=2.205,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Z=2.037,P<0.05)。结论:基于根因分析的多模式心理支持有助于引导产妇产后积极心理,减少产后抑郁风险,有利于产后泌乳,对于产后角色转变有积极作用,可获得较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 多模式心理支持 产后护理 产后抑郁
下载PDF
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压力适应状态、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及其相关性
18
作者 吴银慧 王平 +1 位作者 陈留云 白振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分析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压力适应状态、疾病进展恐惧现状,探讨其用药依从性与压力适应状态、疾病进展恐惧调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某院就诊的68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入院时用药依从... 目的:分析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压力适应状态、疾病进展恐惧现状,探讨其用药依从性与压力适应状态、疾病进展恐惧调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某院就诊的68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入院时用药依从性[Morisy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MMAS-8)]、压力适应状态[汉化压力适应量表(SAS)]及疾病进展恐惧[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情况;以MMAS-8量表作为用药依从性评估依据,将68例患者分为用药依从性良好组(MMAS-8评分≥6分)和用药依从性不良组(MMAS-8评分<6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及FoP-Q-S评分差异;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多病共存老年患者入院时MMAS-8评分与SAS评分、FoP-Q-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用药依从性良好组各维度SAS评分、FoP-Q-SF评分均显著高于用药依从性不良组(t=7.016,5.914,2.979,5.228;P<0.01),且MMAS-8评分均与SAS评分、FoP-Q-SF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777,0.733;P<0.001)。结论: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受压力适应性、疾病恐惧影响,且压力适应性、疾病恐惧与其用药依从性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病共存 用药依从性 压力适应 恐惧 疾病
下载PDF
郑州市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马慧 覃建 +3 位作者 吕天斌 石梦海 张子琪 胡安琪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10-114,132,共6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视光学中心随机抽取325名就诊的近视小学生,选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调查心理健... 目的了解郑州市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视光学中心随机抽取325名就诊的近视小学生,选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调查心理健康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发生率为28.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近视度数高、近视度数进展快和存在同伴交往问题是影响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郑州市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需改善,相关部门应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以改善近视小学生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0
作者 翟蕾 张韩 张远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2024年1月选取医院重症监护病房86位护士,对其基本资料、心理弹性、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弹性各维度得...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2024年1月选取医院重症监护病房86位护士,对其基本资料、心理弹性、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力量性、乐观性得分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总分为中等水平;坚韧性得分为中等偏下水平。本科、已婚、已育护士的CD-RISC总分均高于专科、未婚、未育护士(t=5.037,6.536,5.844;P<0.05);且随着年龄、工作年限的增加及职称的升高,CD-RISC总分也随之升高(P<0.05)。86位护士职业倦怠率者55例(63.95%),其中轻度职业倦怠者有11例(12.79%),中度职业倦怠者有22例(25.58%),高度职业倦怠者有22例(25.58%)。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显示,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得分与CD-RISC总分均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得分为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得分可负向预测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得分降低(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弹性为中等水平,与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生育状况有关,且心理弹性越低,护士职业倦怠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心理弹性 职业倦怠 人格解体 情感耗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