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细菌通道检测与中段尿培养的符合率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玉青 黄素素 +1 位作者 罗靖 顾国龙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简称UF-1000i)的细菌通道检测与中段尿培养的符合率,为临床尿路感染(UTI)的早期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中段尿样本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尿有形成分分析,培养阳性的样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鉴... 目的分析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简称UF-1000i)的细菌通道检测与中段尿培养的符合率,为临床尿路感染(UTI)的早期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中段尿样本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尿有形成分分析,培养阳性的样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尿有形成分分析采用UF-1000i的细菌通道进行检测。结果以中段尿培养为金标准,UF-1000i的细菌通道检测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7%、60.8%、93.5%和93.3%、76.7%、96.8%(P<0.05)。结论 UF-1000i的细菌通道检测在UTI患者早期选择抗菌药物方面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UTI,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细菌通道 中段尿培养 符合率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姚丽 靳秋月 +2 位作者 谢红 呼文亮 陈立军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46-649,共4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药物筛选 药物毒性
下载PDF
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牛丽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0-123,126,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集的332例静脉导管,使用VITEK—I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集的332例静脉导管,使用VITEK—I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332例静脉导管中有127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8.3%。127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45株(35.4%),革兰阴性杆菌66株(52.0%),真菌11株(8.7%),革兰阳性杆菌5株(3.9%)。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株,检出率为100.00%,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部分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仅对多黏菌素B和米诺环素(MH)敏感,检出的真菌对氟康唑耐药性有上升趋势。结论近三年来CRBSI病原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各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复杂,且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催化剂厌氧法中钯“冷”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4
作者 董国宾 《贵州医药》 CAS 1992年第5期275-276,共2页
使用催化剂厌氧法培养厌氧细菌,是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所用的钯“冷”催化剂(Palladium“Cold”Catalyst)系国外专利产品,国内产品尚没见到。钯“冷”催化剂使用的原理是在常温下,钯能催化氢与培养环境中的氧结合成为水。此种... 使用催化剂厌氧法培养厌氧细菌,是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所用的钯“冷”催化剂(Palladium“Cold”Catalyst)系国外专利产品,国内产品尚没见到。钯“冷”催化剂使用的原理是在常温下,钯能催化氢与培养环境中的氧结合成为水。此种催化剂用于细菌厌氧培养罐内的除氧具有安全可靠、方便等特点,倍受细菌学工作者的欢迎。笔者参考有关资料,经摸索制备了钯“冷”催化剂,使用效果良好,推荐如下。一、钯“冷”催化剂的制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厌氧法 钯冷 制备
下载PDF
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对普通抗细菌药物敏感性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华 苍金荣 +4 位作者 任健康 苏宝凤 张利侠 归巧娣 刘家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念珠菌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前后对普通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是否发生了改变。方法采用常规MH药敏试验方法,观察ATCCl0231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和其自发变异后得到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9002.9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及其经抗真菌药物... 目的了解念珠菌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前后对普通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是否发生了改变。方法采用常规MH药敏试验方法,观察ATCCl0231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和其自发变异后得到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9002.9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及其经抗真菌药物诱导形成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临床分离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及变异株返祖后得到的念珠菌株,共11株菌对普通抗细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红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的敏感性。结果两株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临床分离类细菌样变异株返祖后的念珠菌株对普通抗细菌药物无抑菌圈;而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则对以上普通抗细菌药物有一定的敏感性。结论白色念珠菌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后,对普通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了改变,变异前对普通抗细菌药物不敏感,但发生类细茼样变异后对普通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其抗菌谱与普通细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 普通抗细菌药物 敏感性
下载PDF
黄芩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归巧娣 任健康 +2 位作者 李巧茹 苍金荣 刘文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9-30,34,共3页
目的评价黄芩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抑菌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黄芩水提物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体外配置与水提物含量相同的各主要黄酮类物质和其混合物;采用微量半固体琼脂稀... 目的评价黄芩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抑菌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黄芩水提物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体外配置与水提物含量相同的各主要黄酮类物质和其混合物;采用微量半固体琼脂稀释法检测各成分对30株MRsA的MIC值;联合抑茵试验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各组分间的FIC值,分析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①微量半固体琼脂稀释法检测黄芩苷对30株MRSA的MIC值为1.39mg/ml5.56mg/ml,黄芩素对MRSA的MIC值为0.145mg/ml;黄芩素作用强于黄芩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均无抑菌作用。②体外配置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混合物对MRSA的MIC稀释比例为1/8-1/16,水提物对MRSA的MIC稀释比例为1/16~1/32,水提物作用强于混合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S)。③黄芩苷与黄芩素对MRSA的FIC值为3~4,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结论黄芩水提物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对MRsA有抑菌作用,且黄芩素作用强于黄芩苷;黄芩苷和黄芩素间为相互拮抗作用;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无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汉黄芩苷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惠芬 陈惠玲 +1 位作者 周小棉 张晓洁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73-474,472,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即K-B法)测定51株产AmpC肺炎克雷伯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mpC和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型。结...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即K-B法)测定51株产AmpC肺炎克雷伯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mpC和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型。结果51株产AmpC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2%、66.7%、58.8%和43.1%,除亚胺培南外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在47.0%-100%;41株(80.3%)检出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携带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鑫 李永军 +3 位作者 张瑞 付杰 李巍伟 薛文颖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红毛癣菌(trichophytonrubrum,T.r)的体外抑菌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SIM38一P方案,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株红色毛癣菌体外对RE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红色毛癣菌经亚浓度...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红毛癣菌(trichophytonrubrum,T.r)的体外抑菌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SIM38一P方案,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株红色毛癣菌体外对RE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红色毛癣菌经亚浓度RES作用后电镜下菌体形态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抑菌机制。结果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064mg/ml;电镜下观察经0.032mg/ml RES处理的红色毛癣菌:菌丝出现明显的破坏性改变,表层有断裂皱褶,细胞质内多空泡,内含物流失,胞内出现大片空白区,结构凌乱无序;孢子内细胞核核膜不清,核质散乱;细胞器消失或皱缩。结论白藜芦醇在较低浓度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红色毛癣菌 最低抑菌浓度 电镜
下载PDF
肝功能与心脏手术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建生 吴莉华 彭付春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5期28-29,共2页
目的 研究心脏手术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机制及临床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三年来 32 4例心脏手术临床病例 ,统计分析肝功能与心脏手术术后的临床指标及关系。结果 ALT升高 :2 16例 (占6 6 6 % ) ;术后A/G与术前比较尚无显著性差... 目的 研究心脏手术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机制及临床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三年来 32 4例心脏手术临床病例 ,统计分析肝功能与心脏手术术后的临床指标及关系。结果 ALT升高 :2 16例 (占6 6 6 % ) ;术后A/G与术前比较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过程中麻醉剂的应用、手术创伤、心功能等级、低心排等因素 ,除A/G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心脏手术 心功能
下载PDF
105例慢性泪囊炎病人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先宁 杨华 +4 位作者 兰雅娴 吴洁 陶沙 邵艳 王亚妮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28-129,共2页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细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提高和巩固激光泪道探通术和插管术治疗效果,对目前慢性泪囊炎的细菌学及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有较详尽的了解,我们将2008年6月~2009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5例患者泪囊...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细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提高和巩固激光泪道探通术和插管术治疗效果,对目前慢性泪囊炎的细菌学及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有较详尽的了解,我们将2008年6月~2009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5例患者泪囊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对抗菌素的敏感性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细菌培养 药敏结果分析 激光泪道探通术 炎病 抗生素药物 泪囊分泌物 2009年
下载PDF
2010年至2012年20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秀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95-96,共2页
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4株鲍曼不动杆菌为我院2010年至2012年患者各类标本。1.2标准菌株ATCC25922,ATCC27853由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1.3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使用美国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西门子NC31,革兰... 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4株鲍曼不动杆菌为我院2010年至2012年患者各类标本。1.2标准菌株ATCC25922,ATCC27853由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1.3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使用美国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西门子NC31,革兰阴性鉴定版系统鉴定细菌及MI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率
下载PDF
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Uu和Ct感染情况分析
12
作者 吴玉霞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86-287,共2页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可寄居于人体并能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在妇女怀孕期间可导致母婴传播,对母体本身、胎儿及新生儿均可造成明显的不良后果。快速准确诊断非常重要,采...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可寄居于人体并能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在妇女怀孕期间可导致母婴传播,对母体本身、胎儿及新生儿均可造成明显的不良后果。快速准确诊断非常重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y PCR)方法检测临床收集的2348份孕妇标本的Uu和Ct,分析孕妇Uu和Ct的感染情况,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沙眼衣原体 孕妇 PCR 培养
下载PDF
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敏 谢新生 +5 位作者 徐水凌 漆秋兰 张戡 吴建明 陆许贞 王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在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氨基糖苷修饰酶(AMEs)基因类型及转移方式。方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方法,检测产AmpC酶菌株;采用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转移方式。采用K-B纸片... 目的了解本地区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在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氨基糖苷修饰酶(AMEs)基因类型及转移方式。方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方法,检测产AmpC酶菌株;采用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转移方式。采用K-B纸片测定产AmpC接合子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PCR技术检测AMEs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820株肺炎克雷伯菌共筛选出108株疑产AmpC酶菌株,阳性率为13.17%。经接合转移试验、AmpC酶表型确认试验共获得53株产AmpC接合子。其中67.9%的接合子(36/53)检出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3)-I和aac(6′)-II未检出,对4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耐药率分别为37.7%、68.0%、43.4%和62.3%。结论本地区质粒介导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产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产酶株对氨基糖苷类高度耐药,其耐药性与AMEs密切相关,耐药基因质粒的转移可导致耐药性的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抗药性 多药 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质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