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治疗骨关节炎机制:基于UHPLC-QE-MS、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1
作者 陈跃平 陈锋 +2 位作者 彭清林 陈荟伊 董盼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1-1760,共10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三七能够修复骨细胞的形态结构,对于治疗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于三七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三七能够修复骨细胞的形态结构,对于治疗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于三七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 exactive-mass spectrometry,UHPLC-QE-MS)技术鉴定三七的主要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三七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UHPLC-QE-MS技术鉴定三七的主要成分后,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通过TCMSP和Uniprot数据库查找活性成分靶点,通过疾病数据库筛选骨关节炎靶点。在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导入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靶点,通过“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活性成分。再对关键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选取结合能最低的结果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与结论:①在三七溶液中共鉴定出57种活性成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50个,关键活性成分5个(槲皮素、熊脱氧胆酸、山奈酚、柚皮素和红藻氨酸),关键靶点5个(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1β、白蛋白和趋化因子配体2);②基因本体功能富集642个条目,其中620个条目代表生物过程,21个条目代表分子功能,1个条目代表细胞成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63条通路,主要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和高糖基化终末产物-高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③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良好,分子动力学模拟提示槲皮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间的相互作用稳定;④对三七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研究,初步阐明了其药效物质基础,预测三七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和多通路发挥抗炎、软骨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来治疗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骨关节炎 分子动力学模拟 质谱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法舒地尔缓解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2
作者 郭敏芳 张慧宇 +3 位作者 章培军 苏琴 贾思玮 尉杰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39-4946,共8页
背景:法舒地尔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的线粒体动力学有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抑制神经炎症,但能否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进而减轻β-淀粉样蛋白毒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法舒地尔对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 背景:法舒地尔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的线粒体动力学有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抑制神经炎症,但能否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进而减轻β-淀粉样蛋白毒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法舒地尔对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凋亡和线粒体自噬以及NLRP3炎症小体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H-SY5Y细胞接种于孔板内,细胞贴壁后分3组干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药物,模型组加入2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1-42,法舒地尔组同时加入2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1-42与15 mg/L法舒地尔,干预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组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2)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Bax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组细胞Bax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3)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PINK1、帕金森病蛋白和LC3蛋白表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细胞PINK1、帕金森病蛋白和LC3蛋白表达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4)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降低(P<0.05);(5)结果表明,法舒地尔可以减轻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且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自噬 炎症小体
下载PDF
左西孟旦减轻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再灌注损伤
3
作者 庞昀婷 任晓爽 +2 位作者 包涵 孟凡青 石枫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大鼠离体心肌停灌/再灌注过程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持续灌注组(CO组)、停灌/再灌注组(SR组)、停灌/再灌注+左西孟旦组(SR-L组)及停灌/再灌注+左...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大鼠离体心肌停灌/再灌注过程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持续灌注组(CO组)、停灌/再灌注组(SR组)、停灌/再灌注+左西孟旦组(SR-L组)及停灌/再灌注+左西孟旦+STING激活剂DMXAA组(SR-LD组)。分别在平衡灌注末(T0)、再灌注30 min(T1)和再灌注60 min(T2)时记录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和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分数。Western blot检测cGAS-STING信号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与CO组相比,SR组T1、T2时HR、LVDP、+dp/dt_(max)和-dp/dt_(max)降低,LVEDP升高,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增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增加,心肌组织cGAS、STING蛋白表达升高,LC3Ⅱ/Ⅰ比值升高,p62降低(P<0.05);与SR组比较,SR-L组心功能指标改善,心肌组织cGAS、STING蛋白表达下调,LC3Ⅱ/Ⅰ比值降低,p62升高(P<0.05);与SR-L相比,SR-LD组逆转了左西孟旦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左西孟旦可能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及下调心肌细胞自噬,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肌缺血/再灌注 自噬 cGAS-STING信号通路
下载PDF
当归多糖调节骨髓造血微环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付佳琪 陈修保 +1 位作者 崔兴 陈泽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背景:如何改善造血微环境是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热点问题。目的:结合GEO测序分析、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当归多糖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GEO数据库获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 背景:如何改善造血微环境是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热点问题。目的:结合GEO测序分析、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当归多糖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GEO数据库获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GSEA分析。结合文献与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当归多糖活性成分和靶点。取交集靶点后利用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术、ELISA、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当归多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与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1)共筛选出834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细胞发育、造血、髓系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2)检索得到当归多糖相关347个靶点并筛选出77个潜在治疗基因,其中VEGFA、EGLN1、BCL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等血管生成、凋亡及免疫相关因子度值显著;(3)KEGG通路富集分析治疗靶点主要富集在Th17细胞分化、NK相关细胞毒性、细胞黏附因子等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相关信号通路;(4)动物实验表明,当归多糖能够显著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增加外周血细胞及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提高小鼠存活率;与模型组相比,当归多糖组小鼠Th1/Th2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干扰素γ水平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升高(P<0.05),VEGFA表达显著升高(P<0.01),EGLN1表达显著降低(P<0.01),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5)结果表明:当归多糖能够通过调节异常T细胞亚群,促进血管生成以改善造血微环境,并抑制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以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再生障碍性贫血 TH1/TH2 骨髓造血微环境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黄芪补肾活血汤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浦冬青 冯丹丹 +4 位作者 张梦棣 刘炳蔚 时光喜 陈翰翰 李静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61-2867,共7页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尽管显著提高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但其相关的不良事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黄芪补肾活血汤能有效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黄芪...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尽管显著提高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但其相关的不良事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黄芪补肾活血汤能有效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黄芪补肾活血汤对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切除双侧卵巢联合皮下注射来曲唑构建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9.24,9.62,4.81 g/(kg·d)黄芪补肾活血汤进行灌胃(1次/d),阳性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5 mg/kg灌胃(1次/周)。给药3个月后,Micro-CT检测胫骨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对股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密度显著下降、骨小梁形态疏松断裂、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上升,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②与模型组相比,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骨密度、骨微结构显著改善,骨小梁形态增粗致密,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下降,破骨细胞数量减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表达下降,骨保护素蛋白表达升高。结果表明,黄芪补肾活血汤可能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改善骨小梁形态和骨微结构,提高骨密度,进而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补肾活血汤 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活性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骨保护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结合骨组织工程材料用于骨修复
6
作者 吴尧昆 刘成林 +6 位作者 付佳豪 宋伟 陈浩 席洪钟 刘锌 杜斌 孙光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41-2150,共10页
背景:如何修复骨缺损一直以来是临床难题,中药有效成分在骨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治疗效果,将中药有效成分与组织工程材料相结合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不同中药有效成分与支架的组合在作用关系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目的:搜... 背景:如何修复骨缺损一直以来是临床难题,中药有效成分在骨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治疗效果,将中药有效成分与组织工程材料相结合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不同中药有效成分与支架的组合在作用关系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目的:搜集常见的中药有效成分与支架材料组合的案例,基于七情配伍的启发将组织工程支架与中药有效成分类比为产生配伍关系的两类中药,以二者的作用关系为纲进行归纳总结。方法:检索1998年1月至2024年1月Pub 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s,bone defect,bone repair,bone 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中文检索词:“中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单体,骨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支架,支架,组织工程,骨缺损,骨修复”,最终纳入8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中药有效成分各自均在骨修复领域有广泛的运用,二者在成骨方面优势明显但仍有许多缺陷,许多研究致力于将二者制备成复合材料,希望通过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减毒增效作用。(2)一些药物与材料在成骨、抗菌、促血管生成方面能互相促进,增强原有的效果,受到传统方剂配伍观念的启发,文章将其归纳为“相须”关系,并举实例佐证。(3)一些药物能提高材料的强度,而某些材料能对负载于其上的药物实现缓释控释效果、增加载药量与稳定性,或是进行靶向递送,文章将这种单方面的提升效果归纳为“相使”关系。(4)一些中药与材料搭配使用能减少对方的毒副反应,文章将这种减毒关系归纳为“相畏相杀”。(5)文章得出了一个由七情配伍关系启发、基于作用关系分类的关于中药复合支架的全新视角,将中药传统观念引入组织工程领域,为后续复合支架的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在选材搭配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情配伍 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单体 骨组织工程材料 支架 骨缺损 骨修复 减毒增效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影响的机制
7
作者 单继新 叶锐彬 +1 位作者 巨少华 王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84-2491,共8页
背景:刺芒柄花素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红车轴草、黄芪、鸡血藤中,具有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因子释放及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收集骨关节炎患者及单纯半月... 背景:刺芒柄花素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红车轴草、黄芪、鸡血藤中,具有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因子释放及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收集骨关节炎患者及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软骨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35b-5p表达。②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分9组培养: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培养48 h;白细胞介素1β组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白细胞介素1β+刺芒柄花素低浓度组加入25μmol/L刺芒柄花素处理24 h后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白细胞介素1β+刺芒柄花素中浓度组加入50μmol/L刺芒柄花素处理24 h后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白细胞介素1β+刺芒柄花素高浓度组加入100μmol/L刺芒柄花素处理24 h后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白细胞介素1β+miR NC组转染miR NC 6 h后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白细胞介素1β+miR-135b-5p组转染miR-135b-5p模拟物6 h后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白细胞介素1β+刺芒柄花素高浓度+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 6 h后加入100μmol/L刺芒柄花素处理24 h,再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白细胞介素1β+刺芒柄花素高浓度+anti-miR-135b-5p组转染anti-miR-135b-5p 6 h后加入100μmol/L刺芒柄花素处理24 h,再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48 h。处理结束后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①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中miR-135b-5p表达低于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β组软骨细胞miR-135b-5p表达、增殖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Ⅱ型胶原蛋白、Bcl-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水平、促炎因子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13蛋白、Bax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刺芒柄花素可抑制白细胞介素1β对软骨细胞造成的损伤,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转染miR-135b-5p模拟物可提升白细胞介素1β组miR-135b-5p表达,抑制白细胞介素1β对软骨细胞造成的损伤;转染anti-miR-135b-5p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刺芒柄花素高浓度组miR-135b-5p表达,抑制刺芒柄花素发挥软骨细胞作用。③结果表明,刺芒柄花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控miR-135b-5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芒柄花素 miR-135b-5p 软骨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罗汉果苷V调控高糖状态巨噬细胞M1极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8
作者 叶枝茂 惠久莹 +2 位作者 钟晓霞 麦昱颖 李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68-3975,共8页
背景:糖尿病微环境会造成巨噬细胞过度M1极化,这种高糖炎症状态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影响糖尿病骨缺损的愈合。研究表明罗汉果苷Ⅴ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但其能否调节高糖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M1极化及骨髓间... 背景:糖尿病微环境会造成巨噬细胞过度M1极化,这种高糖炎症状态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影响糖尿病骨缺损的愈合。研究表明罗汉果苷Ⅴ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但其能否调节高糖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M1极化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罗汉果苷Ⅴ在高糖炎症状态下调节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C57BL/6小鼠模型,从正常和糖尿病小鼠分离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分别培养于低糖和高糖培养基。使用脂多糖和干扰素γ作为炎症刺激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同时以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CD86^(+)细胞比例,q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使用低糖或高糖成骨诱导液诱导成骨分化,添加M1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作为炎症刺激,以及32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成骨诱导14 d后采用q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因子2、骨钙素、骨桥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成骨诱导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F4/80^(+)CD86^(+)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高糖炎症对照组(P<0.05);②qRT-PCR结果显示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6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③ELISA结果显示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水平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④32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后,高糖炎症状态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钙盐沉积增加(P<0.05),且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因子2和骨桥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结果表明,罗汉果苷Ⅴ可通过抑制高糖炎症状态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及炎症因子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苷Ⅴ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反应 成骨分化 高糖
下载PDF
补气活血合剂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相关因子及自噬蛋白的表达
9
作者 陈玉宁 蒋颖 +4 位作者 廖翔宇 陈琼君 熊亮 刘悦 刘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2-1158,共7页
背景:补气活血合剂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具体起效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合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自噬蛋白Beclin1、p6... 背景:补气活血合剂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具体起效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合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自噬蛋白Beclin1、p62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气活血合剂组与自噬抑制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补气活血合剂组与自噬抑制剂组建立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补气活血合剂组大鼠再灌注2 h后灌胃给予补气活血合剂(6.49 g/kg,每天分3次给药),自噬抑制剂组大鼠再灌注2 h后灌胃给予补气活血合剂(6.49 g/kg,每天分3次给药)+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灌胃前2 h注射,灌胃第1-3天注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形态及大脑缺血皮质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自噬蛋白Beclin1、p62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Zea-Longa评分结果显示,造模后大鼠神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补气活血合剂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轻于模型组、自噬抑制剂组(P<0.05);②TTC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补气活血合剂组与自噬抑制剂组大鼠均可见大脑梗死灶,补气活血合剂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低于模型组、自噬抑制剂组(P<0.05);③缺血侧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神经细胞间有较大的空隙且排列不整齐,神经细胞出现胞质凝集、核固缩现象;补气活血合剂组和自噬抑制剂组神经细胞间隙减小且排列较规律,存在部分细胞出现胞质凝集、核固缩表现;④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表达在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表达在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4组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气活血合剂组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补气活血合剂组相比,自噬抑制剂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⑥结果表明,补气活血合剂可通过促进自噬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活血合剂 缺血再灌注 神经功能缺损 自噬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ECLIN1 P62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或C期肝细胞癌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海东 郭应兴 +3 位作者 雷振武 杨海明 孙世蒙 马存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B或C期肝细胞癌(HCC)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BCLC B或C期HC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归入观察组(46例,接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B或C期肝细胞癌(HCC)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BCLC B或C期HC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归入观察组(46例,接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及对照组(58例,仅接受HAIC);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以Cox回归分析评估OS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年,组间mRECIST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单一HAIC,HAIC联合仑伐替尼[风险比(HR)=0.425,95%CI(0.255,0.791)]可延长患者OS;相比治疗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AFP≥400μg/ml、瘤灶数目≥3及BCLC C期,治疗前ECOG评分0、AFP<400μg/ml、瘤灶数目≤2及BCLC B期均为HCC患者OS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BCLC B期或C期HCC安全、有效;治疗前ECOG评分、血清AFP水平、瘤灶数目及BCLC分期均为OS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疗法 癌症 局部灌注 预后
下载PDF
黄芪甲苷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开银 王东红 +1 位作者 李晓凤 张凌云 《医学综述》 CAS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目前临床关于DN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但并不能完全阻止DN的发展。黄芪甲苷是... 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目前临床关于DN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但并不能完全阻止DN的发展。黄芪甲苷是黄芪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以及抗肾脏纤维化等。因此,深入了解黄芪甲苷的肾脏保护机制,可以为DN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芪甲苷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注入抗生素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永江 江从兵 +2 位作者 彭波 郑艾波 曹灵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索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注入抗生素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n=57)和对照组(n=69)。两组患者均接受纤维支气管... 目的探索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注入抗生素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n=57)和对照组(n=69)。两组患者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试验组患者于灌洗结束后,将敏感抗生素注入病变位置。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L-6、TNF-α、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灌洗后注入抗生素可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优化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提高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重症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抗生素 疗效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抑制剂THZ1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干性的调控及机制
13
作者 虎恩喜 何文莹 +2 位作者 陶翔 杜沛静 王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374-5381,共8页
背景:THZ1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的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但THZ1是否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THZ1对脑胶质瘤细胞U87干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细胞... 背景:THZ1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的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但THZ1是否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THZ1对脑胶质瘤细胞U87干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细胞U87形成干细胞球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干性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THZ1作用于U8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通过克隆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确定THZ1对U87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分析THZ1处理对U87干细胞成球率及干细胞球体大小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蛋白CD133、ABCG2、Nanog、OCT4、SOX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Occludin、Snail以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Axin1、β-Catenin、Wnt-5a、GSK3β、Cyclind-1、C-myc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与贴壁细胞相比,U87干细胞干性相关蛋白Nestin、CD133、ABCG2、Nanog、OCT4、SOX2表达明显升高;②与对照组相比,THZ1减弱了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③THZ1抑制U87干细胞成球率及球体大小,下调干性相关蛋白的表达;④THZ1处理后,U87干细胞中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5)THZ1处理使U87干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Axin1、β-Catenin、Wnt-5a、GSK3β、Cyclind-1、C-myc表达降低。结果表明:THZ1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87的增殖、迁移,抑制U87干细胞成球能力、干性相关蛋白表达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1 脑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成球实验 干性标志物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骨疏康干预破骨细胞: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调控c-Fos/NFATc1通路
14
作者 侯成志 韩佳童 +4 位作者 魏光成 卓泽川 李秋月 赵勇 俞张镜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5,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骨疏康通过调节核苷酸、氨基酸代谢和免疫机制影响骨骼代谢,目前骨疏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调控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的关注较少。目的:以RAW 264.7细胞为实验对象,从破骨细胞角度探讨骨疏康治疗骨质...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骨疏康通过调节核苷酸、氨基酸代谢和免疫机制影响骨骼代谢,目前骨疏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调控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的关注较少。目的:以RAW 264.7细胞为实验对象,从破骨细胞角度探讨骨疏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取8周龄雌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3个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1,2,4 g/kg的骨疏康药液(2次/d),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2次/d),连续灌胃7 d后抽取大鼠主动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同组血清合并,获得低、中、高浓度的骨疏康含药血清及正常血清,进行后续实验。①将RAW 264.7细胞分6组培养:对照组加入正常血清,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低、中、高浓度的骨疏康含药血清,Nrf2抑制剂组加入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抑制剂ML385,Nrf2激活剂组加入Nrf2激活剂t-BHQ,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活性。②将第3代RAW 264.7细胞分5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加入正常血清,破骨组加入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低、中、高浓度组在加入RANKL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低、中、高浓度的骨疏康含药血清,培养5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染色。③将RAW 264.7细胞分5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加入正常血清,破骨组加入正常血清与RANKL,高浓度+破骨组加入RANKL+高浓度骨疏康含药血清,破骨+Nrf2激动剂组加入RANKL+t-BHQ,高浓度+破骨+Nrf2抑制剂组加入RANKL+高浓度骨疏康含药血清+ML385,培养5 d后进行Western Blot与活性氧含量检测。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结果显示,骨疏康含药血清及Nrf2抑制剂、激动剂对RAW 264.7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染色结果显示,骨疏康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③Western Blot与活性氧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破骨组Nrf2蛋白表达降低(P<0.05),c-Fos、NFATc1蛋白表达与活性氧含量升高(P<0.05);与破骨组比较,高浓度+破骨组、破骨+Nrf2激动剂组、高浓度+破骨+Nrf2抑制剂组Nrf2蛋白表达升高、活性氧含量降低(P<0.05),高浓度+破骨组、破骨+Nrf2激动剂组c-Fos、NFATc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高浓度+破骨组比较,高浓度+破骨+Nrf2抑制剂组Nrf2蛋白表达降低(P<0.05),活性氧含量升高(P<0.05);④结果表明,骨疏康通过激活Nrf2减少活性氧生成,进而抑制下游c-Fos/NFATc1通路表达和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疏康 含药血清 破骨细胞 Nrf2 c-Fos/NFATc1通路 RAW 264.7细胞
下载PDF
脑衰老与外泌体研究进程及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5
作者 吕丽婷 于霞 +4 位作者 张金梅 高巧婧 刘仁凡 李梦 王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7-1465,共9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脑衰老和外泌体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还没有文献对该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目的:客观分析近15年国内外关于脑衰老和外泌体的相关文献,总结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脑衰老和外泌体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还没有文献对该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目的:客观分析近15年国内外关于脑衰老和外泌体的相关文献,总结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的核心数据库为检索平台,下载了从建库至2022-12-28发表的有关脑衰老和外泌体的文献,使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软件从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共被引文献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45篇研究文献,国内外关于脑衰老和外泌体研究的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美国以发文量429篇居于首位,中国以发文量277篇位居第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以发文量16篇位居第一。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Lukiw,Walter J教授是发文量最大的作者,麻省理工学院Bartel DP教授是被引用最多的作者。产量最高的期刊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阿尔茨海默病、microRNA、基因表达、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氧化应激和生物标志物等是最相关的术语。根据对热门话题的研究,生物标志物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以上结果表明,近15年来脑衰老和外泌体的研究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方向由最初探究与脑衰老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miRNA的表达,已逐渐转向为寻找能成为识别和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基于外泌体miRNA的方法已经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衰老 外泌体 MICRORNA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缓解APP/PS1转基因小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的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甜 任俞桦 +1 位作者 高艳萍 苏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6-1182,共7页
背景:阿戈美拉汀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等相关精神行为异常。前期研究证实,阿戈美拉汀能够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行为、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脑病理特征,然而阿戈美拉汀能否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 背景:阿戈美拉汀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等相关精神行为异常。前期研究证实,阿戈美拉汀能够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行为、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脑病理特征,然而阿戈美拉汀能否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仍不清楚。目的:探究阿戈美拉汀对APP/PS1(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改善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①将18只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9)、模型干预组(n=9),将18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干预组(n=9),模型干预组与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阿戈美拉汀10 mg/(kg·d),连续注射31 d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行为学实验与海马组织mRNA测序。②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株(HT22)、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分别分4组培养:空白组不加入任何药物,药物组加入20µmol/L阿戈美拉汀,模型组加入10µmol/Lβ-淀粉样蛋白1-42,实验组加入10µmol/Lβ-淀粉样蛋白1-42+20µmol/L阿戈美拉汀,培养24 h后,免疫印迹检测HT22细胞S416p-tau和S9p-GSK3β的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检测bEnd.3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模型对照组小鼠的探索开放臂时间与开放臂进入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模型干预组小鼠的探索开放臂时间与开放臂进入次数均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在强迫游泳测试中,模型对照组小鼠的不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模型干预组小鼠的不动时间短于模型对照组(P<0.05);海马组织mRNA测序显示,阿戈美拉汀可以增强APP/PS1小鼠海马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的表达。②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模型组HT22细胞S416p-tau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HT22细胞S416p-tau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HT22细胞S9p-GSK3β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HT22细胞S9p-GSK3β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bEnd.3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③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可通过促进脑内β-淀粉样蛋白和tau的清除来缓解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阿戈美拉汀 APP/PS1转基因小鼠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保护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软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田杰 樊佳欣 +4 位作者 郭小玲 贾祥 赵兴旺 刘凯楠 王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3-1012,共10页
背景: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与血管保护作用,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10):... 背景: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与血管保护作用,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10):空白组不进行任何手术,假手术组暴露关节腔,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 d,二甲双胍组大鼠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d),模型组、空白组、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ADAMTS5、Beclin1、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软骨组织出现缺损,软骨细胞数量减少,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减少;相较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结构损伤有明显改善,软骨表面趋于平整,软骨细胞数量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增加;②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ADAMTS5、P62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ADAMTS5、P62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③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提高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自噬活性、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进而发挥关节软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自噬 二甲双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璘 朱韫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病例的研究,了解真实世界里MTX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现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规范合理治疗。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妇科电子病历为数据来源,对MTX肌...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病例的研究,了解真实世界里MTX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现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规范合理治疗。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妇科电子病历为数据来源,对MTX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总药物治疗成功率为81.3%,大多数使用单剂量MTX肌肉注射治疗方案,实际使用剂量大多数低于标准剂量(50 mg·m^(-2)),并且实际使用剂量的差别对成功率没有影响。治疗后的随诊并不完全符合规范。治疗前血清β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值越高,MTX单次注射治疗的成功率越低(OR=0.638);停经天数(末次月经到注射MTX时间)越长,MTX单次注射治疗的成功率越高(OR=1.570)。成功组在注射后4~7 d血β-hCG值下降均显著高于失败组,但在第2、3天与失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工作中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管理规范并未被严格执行,需要更多关注。注射前越低的血β-hCG值及越长的停经天数是单次MTX治疗成功的重要预测因素。注射后第2、3天复查血β-hCG值对是否需要后继治疗无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即毒蛇咬伤致重度肝功能损害1例的药物救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双德 张群 薛乔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2-274,共3页
毒蛇咬伤是区域性多发性疾病,患者一旦被毒蛇咬伤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救治不及时,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不同种类毒蛇咬伤之治疗措施亦有差别,对于毒蛇咬伤引起的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液净化是既往各级医院普遍采用的治疗措... 毒蛇咬伤是区域性多发性疾病,患者一旦被毒蛇咬伤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救治不及时,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不同种类毒蛇咬伤之治疗措施亦有差别,对于毒蛇咬伤引起的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液净化是既往各级医院普遍采用的治疗措施之一。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例被短尾蝮蛇咬伤致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制定药物治疗方案予以救治,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肝功能损害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运动损伤预警模型
20
作者 魏梦力 钟亚平 +3 位作者 桂辉贤 周易文 关烨明 余绍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背景:运动医学界广泛呼吁采用机器学习技术高效处理庞大、冗杂的运动数据资源,构建智能化的运动损伤预警模型,以实现运动损伤的精准预警。对此类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与评述,对把握预警模型改进方向,指导中国损伤预警模型构建工作均具... 背景:运动医学界广泛呼吁采用机器学习技术高效处理庞大、冗杂的运动数据资源,构建智能化的运动损伤预警模型,以实现运动损伤的精准预警。对此类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与评述,对把握预警模型改进方向,指导中国损伤预警模型构建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系统梳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运动损伤预警模型相关研究,为中国运动损伤预警模型构建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检索机器学习技术和运动损伤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1篇运动损伤预警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纳入文献的外部风险特征指标中,缺乏比赛场景类指标,后续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特征指标的纳入工作,以进一步丰富模型训练的数据集维度;此外,运动损伤预警模型的纳入特征权重方法以过滤法为主,需强化嵌入法及包裹法等权重方法的运用,以增强多风险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②在模型主体训练方面,模型主体训练算法多以监督式学习算法为主,此类算法对样本标注信息的完整度有较高要求,应用场景易受限,后期可增加无监督式与半监督式算法的应用。③在模型性能评估优化方面,现研究主要采用了HoldOut交叉与k-交叉两种验证方式评估模型性能,模型的AUC值范围(0.76±0.12),灵敏度范围(75.92±11.03)%,特异度范围(80.03±4.54)%,F1分数值范围(80.60±10.63)%,准确度范围(69.96±13.10)%,精确度范围(70±14.71)%,数据增强与特征优化为最常见的模型优化操作。当前运动损伤预警模型准确度及精确度均约为70%,预警效果良好,但模型优化操作较单一,多采用数据增强方法提升模型性能,需强化对模型算法、超参数的调整,以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④在模型特征提取方面,纳入的内部风险特征指标多以人体测量学、训练负荷、训练年限和损伤史等指标为主,缺乏运动恢复类指标与身体机能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 损伤预警 损伤预防 智能预警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体育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