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艳琴 辛晓龙 +2 位作者 李文东 高颖颖 李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79-180,184,共3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1-2]。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钙磷代谢紊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4]。目前,对于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常规疗法主要包括控制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1-2]。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钙磷代谢紊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4]。目前,对于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常规疗法主要包括控制血磷、调节血钙、应用活性维生素D,以及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 钙磷代谢 皮肤瘙痒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干细胞基础研究热点及应用难题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进 侯俊 胡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1,共3页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快速、深入,基础和临床应用概念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出现的一些热点和新概念,如成体干细胞,干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干细胞增生与分化信号传导通路,诱导多能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等进行介绍和评述。对干...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快速、深入,基础和临床应用概念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出现的一些热点和新概念,如成体干细胞,干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干细胞增生与分化信号传导通路,诱导多能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等进行介绍和评述。对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探讨未来干细胞从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同时,总结干细胞应用中的难题和障碍,如干细胞扩增、特异性分化诱导和伦理学等。虽然我国的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目前尚无技术标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研究和应用中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结果判断欠科学等问题。通过总结既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干细胞研究的科研忠诚和医者仁心的严肃命题,希望我国能够建立起针对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使干细胞研究及由此衍生的干细胞临床应用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组织再生 生长与分化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脑胶质瘤分子靶向与优化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费帆 何永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199-201,共3页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原发肿瘤,其侵袭性生长特征导致传统治疗复发率高、预后差,大量研究致力于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已日臻成熟,靶向治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初步结果令人振奋。将肿瘤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与药物、...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原发肿瘤,其侵袭性生长特征导致传统治疗复发率高、预后差,大量研究致力于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已日臻成熟,靶向治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初步结果令人振奋。将肿瘤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与药物、放疗敏感性研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优化,寻找最佳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是胶质瘤治疗研究的方向,将为攻克胶质瘤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分子靶向治疗 抗血管生成治疗
下载PDF
药前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研究
4
作者 胡晓彦 王季石 +2 位作者 吴乘龙 刘霞 钟愉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47-953,共7页
目的:利用药前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高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化疗效果。方法:从雄性大鼠股骨、胫骨骨髓中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鉴定;将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以含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 目的:利用药前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高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化疗效果。方法:从雄性大鼠股骨、胫骨骨髓中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鉴定;将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以含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腺病毒为载体转染BMSCs,用RT-PCR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的方法来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将人黑色素瘤细胞MV3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MV3移植瘤模型,将移植瘤模型分为4组,分别给予CYP2E1-BMSCs及达卡巴嗪,单用CYP2E1-BMSCs,单用达卡巴嗪以及生理盐水治疗,并检测各组的体内局部抗肿瘤效应。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大鼠BMSCs,形态上均一,贴壁生长,以长梭形为主,体积小,核浆比大,呈明显的同向性改变,漩涡状盘旋排列;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高表达CD29、CD71,低表达CD34、CD45;体外经不同诱导体系培养后提示具有成骨、成脂、成软骨潜能;鉴定后的BMSCs经重组腺病毒转染后,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转基因靶细胞EGFP表达,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到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细胞中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治疗后裸鼠的肿瘤及各脏器的组织切片提示CYP2E1-BMSCs能聚集在肿瘤组织及转移灶周围,CYP2E1-BMSCs联合化疗药物组局部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及空白对照。结论:CYP2E1-BMSCs在体内具有协同化疗药物抗肿瘤的作用,并有向肿瘤细胞聚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腺病毒科 载体 细胞色素P450 CYP2E1 黑色素瘤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BRONJ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龚雪 钱文昊 苏俭生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694-700,共7页
目的 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的治疗效果。方法 SD大鼠每周给予尾静脉注射唑来膦酸(80μg/kg),用药2周后,在全... 目的 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的治疗效果。方法 SD大鼠每周给予尾静脉注射唑来膦酸(80μg/kg),用药2周后,在全麻下拔除两侧上颌第一磨牙,之后继续用药至12周,构建大鼠BRONJ模型。取第3代大鼠外周骨BMSCs与骨粉支架在体外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以备用。将BRONJ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全麻下进行局部去骨清创,分别移植入细胞支架、支架,并设立清创组和对照组,最后缝合创口。移植术后4周和8周分批处死,分离并收集骨组织样本。Micro-CT和组织学分析各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ELISA法检测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结果 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显示,细胞支架组成骨修复效果最佳,支架降解快,新骨生成多,骨矿化密度最高(P<0.05)。支架组成骨修复效果居其次,支架降解较慢,类骨质和矿化骨基质生成较慢,骨矿化密度较低。清创组成骨修复效果最差,凹坑状骨缺损明显,骨面暴露,死骨形成,且缺损范围较清创术后呈现扩大趋势。对照组拔牙创黏膜未愈合或延迟愈合,未愈合的黏膜下方可见暴露坏死骨,结缔组织内有明显的炎症浸润,骨质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为典型的BRONJ表现。细胞因子检测显示,术后4周和8周,细胞支架组、支架组和清创组RANKL/OPG含量比值依次增高,细胞支架组和支架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清创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外周骨BMSCs对BRONJ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促进BRONJ大鼠清创后的骨缺损修复。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可能在BRONJ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