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沙玲 马济芬 +1 位作者 李红芳 王海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急诊救治的105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划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和... 目的探究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急诊救治的105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划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和观察组(52例,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0.38%)相较于对照组(75.47%)更高(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77%)相较于对照组(18.87%)更低(P<0.05)。急诊救治后24 h、48 h及出院时,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同一时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评估、常规检查、病情确诊、入院至溶栓和急诊停留的时间均更短(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于急诊救治期间应用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缩短救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诊救治 急救绿色通道 临床护理路径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危重症患者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甜甜 张丽 +3 位作者 李付华 张苇 吕会力 王丹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规转运组(32例)。比较2组转运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转至接收医院。优化转运组的院外滞留时间、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运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常规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接收医院的接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实施院间优化转运措施,能有效提高转运护理质量、转运效率和护士满意度。严格落实ECMO支持患者院间优化转运的措施和流程,并熟练规范进行ECMO操作,可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拯救其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危重症患者 转运 优化措施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患者主诉标准化术语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3
作者 陈晨 闫丹萍 +3 位作者 王飒 周帅帅 黄畅 王钰炜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701-705,共5页
目的建立患者主诉标准化术语库并观察其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加拿大急诊信息化系统主诉列表为基础,增补各大疾病系统和近5年该院急诊分诊系统中主诉信息,根据标准医学术语集进行规范的表达,通过专家函询确定主诉列表(主... 目的建立患者主诉标准化术语库并观察其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加拿大急诊信息化系统主诉列表为基础,增补各大疾病系统和近5年该院急诊分诊系统中主诉信息,根据标准医学术语集进行规范的表达,通过专家函询确定主诉列表(主主诉模块),辅以疾病持续时间(子主诉模块)和国际疾病分类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ICD10)诊断列表(主诉辅助模块)形成主诉标准化术语库,联合信息部门将主诉标准化术语库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系统。选取2023年9月应用主诉标准化术语库分诊的急诊患者为试验组,2022年9月同期应用常规自由文本形式录入主诉的急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分诊符合率及72 h非计划重返率。结果应用主诉标准化术语库后,分诊时间从(327.33±44.32)s缩短至(174.23±49.02)s,预检分诊符合率从应用前的95.27%提高至9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2 h非计划重返率均是零。结论将主诉标准化术语库用于急诊预检分诊,对主诉规范、分诊时效、急诊急救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助于医学数据统计和分诊质量控制,以及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主诉 标准化 术语库 护理
下载PDF
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4
作者 陈珍 张克标 周素梅 《上海护理》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阅读法及专家函询法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选取重庆市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 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阅读法及专家函询法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选取重庆市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条目的筛选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形成的“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包括知识(13个条目)、态度(8个条目)及行为(11个条目)3个维度,共32个条目。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1和0.892,专家判断依据系数分别为0.931和0.97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90和0.199。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20,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1、0.944及0.893;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717、0.878、0.905及0.764。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为0.989,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46~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92,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5.906%。结论基于文献分析及专家函询编制的“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院前急救人员对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人员 创伤性低体温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
5
作者 王鑫 崔嬿嬿 +1 位作者 赵丽丽 底瑞青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9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样本医院收治的47例SAP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9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样本医院收治的47例SAP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12月应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重组院内SAP急救护理流程的47例SAP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和救治结局。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和就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3、9.136、7.075,P<0.05)。研究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4,P<0.05)。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1,P<0.001)。结论:对SAP患者应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重组急救护理流程,可提高SAP急救效果,改善患者救治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流程再造理论 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救治结局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翠英 李涛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入院及干预4w后恢复情况,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模式满意度更佳(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各项检查时间、治疗时间,可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患者及家属对该种护理模式颇为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护理模式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间 急救效果
下载PDF
单肺结节切除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拔管后突发重度喉痉挛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7
作者 陈芳 周娜 吕凯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3期68-70,共3页
总结1例单肺结节切除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拔管后突发重度喉痉挛的原因与急救护理经验。原因主要为浅麻醉下吸痰刺激和低钙血症双重因素叠加引起。护理要点包括喉痉挛的评估与预见性护理;重度喉痉挛时麻醉护士的气道管理配合,急救药物的... 总结1例单肺结节切除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拔管后突发重度喉痉挛的原因与急救护理经验。原因主要为浅麻醉下吸痰刺激和低钙血症双重因素叠加引起。护理要点包括喉痉挛的评估与预见性护理;重度喉痉挛时麻醉护士的气道管理配合,急救药物的选择时机和合理使用;术后早期纠正严重低钙血症。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患者复苏3 h 40 min后安全护送至病房,并于术后第2天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插管 喉痉挛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无陪护护理模式下急诊抢救室患者体验的混合研究
8
作者 季晓红 崔娇 +1 位作者 马俊杰 郭琳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7期136-141,共6页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患者对无陪护护理模式的真实体验,为急诊抢救室无陪护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急诊抢救室压力源量表对山东某三甲医院入住急诊抢救室的113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其中的9例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患者的急...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患者对无陪护护理模式的真实体验,为急诊抢救室无陪护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急诊抢救室压力源量表对山东某三甲医院入住急诊抢救室的113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其中的9例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患者的急诊抢救室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为(85.37±11.44)分,物理环境维度得分为(22.83±3.01)分,人文环境维度得分为(22.59±3.93)分,治疗环境维度得分为(21.74±3.41)分,病人自身感受维度得分为(17.59±4.38)分。质性访谈共提炼出3个主题6个亚主题,即对急诊抢救室无陪护的积极体验(工作人员的关怀与支持、实行无陪护的好处和必要性);对急诊抢救室无陪护的消极体验(对护工的不信任和不适感、与家人分离的不安);急诊抢救室无陪护模式下患者的需求(渴望家人陪伴、护工短缺和性别不适的困扰)。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的体验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些许问题及诉求,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者应重视急诊抢救室无陪护护理模式下患者体验,根据其需求探索改善策略,进一步完善急诊抢救室无陪护服务体系,促进患者生理康复及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室 无陪护护理 患者体验 混合研究
下载PDF
5 P转运体系结合ECMO团队合作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中的应用
9
作者 庞璐 吴霞云 王亚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8期739-741,共3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将静脉血引至体外,通过体外氧合后回输,来维持机体各器官的灌注及氧合,部分替代心肺功能[1]。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ECMO治疗期间患者常需进行院际转运,但转运过程存在风险,易发...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将静脉血引至体外,通过体外氧合后回输,来维持机体各器官的灌注及氧合,部分替代心肺功能[1]。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ECMO治疗期间患者常需进行院际转运,但转运过程存在风险,易发生不良事件,严重者危及生命[2]。为保证转运安全,有必要采取规范、高效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最佳治疗方案 院际转运 危重症患者 ECMO 转运过程 心肺功能 团队合作模式
下载PDF
ICU患者置入Power PICC导管特殊异位原因分析
10
作者 莫春玲 屈盈莹 李宝琪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置入Power PICC导管后头端反折向上至同侧和对侧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等特殊异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某三甲医院ICU 520例PICC置管患者,通过胸部X线确定PICC导管头端反折向上至对侧和同侧... 目的:探讨ICU患者置入Power PICC导管后头端反折向上至同侧和对侧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等特殊异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某三甲医院ICU 520例PICC置管患者,通过胸部X线确定PICC导管头端反折向上至对侧和同侧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的患者,分析其特殊异位发生因素。结果:胸部X线结果显示25例患者PICC管头端反折向上异位至对侧和同侧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或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4.8%,不同静脉置管反折异位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PICC置入发生导管头端反折向上至同侧和对侧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等特殊异位的发生因素较多,包括同时留置CVC或血透管、正在滴注或泵入多种药物、PICC管头端异位的隐匿性、导管材质、自身疾病及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Power PICC 异位 原因分析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管理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吉莉 吴慧 +3 位作者 景晨阳 何国宝 汪托红 樊落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该文对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膈肌功能管理的起源与发展、重要性、管理策略及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施ICU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膈肌 管理 综述
下载PDF
优质护理管理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12
作者 郭璇 许姗姗 董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0-0123,共4页
明确优质护理管理用于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方法 我院在2022年5月开始,历时17个月,2023年9月结束,共招募了62位患者,均接受急危重症治疗。为良好达到本次研究获取效果,电脑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随机... 明确优质护理管理用于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方法 我院在2022年5月开始,历时17个月,2023年9月结束,共招募了62位患者,均接受急危重症治疗。为良好达到本次研究获取效果,电脑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随机两组,即探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包含31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另外一组探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管理,予以相应护理管理获取数据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标上数据,对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析:探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5%,而对照组则高达25.81%。根据卡方值计算,其数值为4.292,P值为0.038。可以得出结论,探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探究组为41.27±4.96分,而对照组为55.62±5.72分。t值检验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数值为10.553,P值为0.000;探究组患者SDS评分为(26.43±4.62)分,对照组为(35.54±5.27)分,t值为7.237,P值为0.000,探究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2.12±6.05)分,对照组为(66.34±8.73)分,t值为3.029,P值为0.00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探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方式在急危重症患者身上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荐采用这种具体护理管理方式来对待急危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管理 急危重症 不良事件 负性情绪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许利 余正慧 +1 位作者 谯进 沈秋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1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n=41,管理前),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采用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 目的研究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1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n=41,管理前),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采用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n=41,管理后)。选择同期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其中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纳入40例患者,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纳入40例患者。比较管理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护士人文素质及患者安全胜任力。结果管理后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0%,低于管理前的20.00%(P<0.05)。管理后的病区管理、护士工作能力、护士形象、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及总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评分及总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知识因素、系统因素、态度因素、技能因素评分及总分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片区 组长负责制 能级对应 分层管理模式 急诊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PICU护士分层培训的效果
14
作者 王丽芳 唐凤佳 黄丹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4期141-144,共4页
探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分层培训模式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护士进行培训及培训效果。根据护士在PICU工作年限及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将护士分为3个层级,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通过以岗位需求... 探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分层培训模式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护士进行培训及培训效果。根据护士在PICU工作年限及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将护士分为3个层级,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通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分层级培训,满足了不同层级护士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的专科护士,提高了PICU护士的临床综合素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分层培训提高了PICU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团队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需求 分层级 PICU 护士 培训
下载PDF
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
15
作者 陈金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528-2530,253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院内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胸痛缓解率情况,并分别在急诊时和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过程中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到会诊、会诊到确诊、首份心电图及胸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6、7.179、2.687、4.573、3.279,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11.250,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SV、LVEDV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6、2.133、4.447,P<0.05)。结论:应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提升UAP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胸痛缓解率,促进患者心功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量化 急救护理模式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救效率 心功能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院ICU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燕 许庆亮 明建青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7期99-102,共4页
早期活动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康复至关重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ICU患者的早期活动中,为ICU患者的早期活动提供了新的选择。文章旨在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ICU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 早期活动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康复至关重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ICU患者的早期活动中,为ICU患者的早期活动提供了新的选择。文章旨在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ICU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重点关注其在护理方面的应用,阐述现存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医护人员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ICU患者进行早期活动训练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活动 综述 护理
下载PDF
腹内压变化对急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张蒙蒙 曾娟 李倩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1期2168-2171,共4页
目的:探究腹内压变化对急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病人共240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病人信息,统计肠内营养不... 目的:探究腹内压变化对急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病人共240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病人信息,统计肠内营养不耐受病人例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急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腹内压变化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预测效能。结果:肠内营养不耐受病人共68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到,急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score,APACHEⅡ评分)、腹内压变化、首次肠内营养时间≥48 h、未添加膳食纤维、肠鸣音<2次/min、白蛋白水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95%CI为0.789~0.894,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0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47、0.857,最佳截断值为6.43。结论:急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易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且其危险因素复杂,腹内压变化对急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危重症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不耐受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分析
18
作者 陈东 郭峻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24-0127,共4页
探究并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间重症医学科插管治疗患者总计100例,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危重病人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重症监护室接受... 探究并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间重症医学科插管治疗患者总计100例,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危重病人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插管治疗的100名患者中,共有12例(12.00%)发生意外拔管。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是导管固定问题、镇静效果差、护理问题、舒适度和时间的变化。结论 在重症监护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对临床治疗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作为重症监护科的护理人员,全面了解危重患者拔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意外拔管 原因分析 措施分析
下载PDF
标准化喂养流程对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兰香 陈惠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在循证基础上修订现有重症患者肠内喂养流程,建立符合脓毒症患者的标准化喂养流程,优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入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接受肠内营养喂养的脓毒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 目的在循证基础上修订现有重症患者肠内喂养流程,建立符合脓毒症患者的标准化喂养流程,优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入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接受肠内营养喂养的脓毒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0例,女70例,年龄20~88岁,按照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均置入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实施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肠内喂养流程,脓毒症患者喂养流程涵盖五个阶段:评估喂养时机、评估胃肠功能、患者评估和营养途径、评估喂养耐受性、目标热量达成。收集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每天收集两组患者喂养耐受性指标:腹胀、腹痛、胃潴留、腹泻、呕吐、误吸等发生次数;统计入住重症监护室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剔除研究期间临床死亡、出院等原因退出本研究的对象,最终全程完成本研究者对照组共96例、试验组共99例。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显示,试验组耐受性评分优于对照组[(1.62±1.36)分比(2.65±1.3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P<0.001);试验组耐受率为82.8%(82/99),对照组耐受率为65.6%(63/96),耐受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5,P=0.006)。试验组无患者出现胃潴留症状,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胃潴留,胃潴留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7,P=0.005)。试验组肠内营养后体质量指数(BMI)高于肠内营养前[(23.46±2.63)kg/m2比(22.23±3.56)kg/m2],前后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目标热量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68.32±4.37)h比(76.54±6.18)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50,P<0.001)。试验组入住重症监护室天数(6.34±1.07)d、机械通气时间(4.71±1.25)d短于对照组[(7.31±2.04)d、(5.93±1.94)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01%(1/99)低于对照组6.25%(6/96),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肠内喂养流程有助于提高脓毒症患者肠内喂养耐受性,早期完成目标喂养热量,可使机体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患者免疫功能及机体修复功能得到增强,有效降低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内营养 标准化喂养流程 耐受性
下载PDF
ECMO护理梯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
20
作者 黄玉敏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梯队的建设及管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梯队的成立与建设、梯队的人员培训与排班管理、设备及耗材管理、体外膜肺氧合临床管理。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梯队可有效提高团队救治效率和ECMO护理水平,降低并发...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梯队的建设及管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梯队的成立与建设、梯队的人员培训与排班管理、设备及耗材管理、体外膜肺氧合临床管理。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梯队可有效提高团队救治效率和ECMO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应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一种新的护理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O 梯队建设 梯队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