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血液集中化检测模式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云峥 高瑜 +1 位作者 励修楣 邹峥嵘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2-514,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血液安全战略和发达国家21世纪初在血液事业的发展经验表明,采供血机构对临床用血实行集中化检测已成为趋势[1,2];2006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血站管理办法》对采供血机构实行血液集中化检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关键词 血液 集中化检测 信息系统 血液安全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步态规划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贵亮 赵月 +2 位作者 李长鹏 许佳立 刘更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686-6691,共6页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正常人髋、膝关节运动数据建立人体关节数学模型。将Brunnstromc与训练过程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相结合,规划出对不同患者具有适用性、针对性的人体生理学训练步态。在Visual C++开发环境下获取患者自...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正常人髋、膝关节运动数据建立人体关节数学模型。将Brunnstromc与训练过程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相结合,规划出对不同患者具有适用性、针对性的人体生理学训练步态。在Visual C++开发环境下获取患者自身健康腿的关节运动数据,并结合Matcom实现混合编程,可避免医疗师将数据提取再用Matlab进行处理的过程;同时由于下肢具有的步态对称性,可作为步态协调性康复训练的参考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多方面的结合及应用,加深了对步态规划方法的认识与理解,也为康复训练临床试验及寻求更稳定合理的步态规划提供了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态规划 曲线拟合 康复医学 VC++ MFC
下载PDF
HBV-DNA及免疫指标检测在母婴垂直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万周 王凤岚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2期87-88,共2页
宫内垂直感染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几年来随着临床乙肝病毒阻断干预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孕妇体内HBV~DNA病毒含量检测技术,母婴垂直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对102例HBSAg阳性孕妇进行干预治疗前后HBV—DNA检测,结合婴儿脐... 宫内垂直感染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几年来随着临床乙肝病毒阻断干预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孕妇体内HBV~DNA病毒含量检测技术,母婴垂直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对102例HBSAg阳性孕妇进行干预治疗前后HBV—DNA检测,结合婴儿脐血HBV—DNA载量分析显示,实施干预治疗措施后成功阻断了HBV—DNA的传播。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检测 母婴垂直感染
下载PDF
炎性因子以及PCT用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美 李子渊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以及PCT对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A组,选取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18例正常人群作为C组,比较各组脑脊液IL-6、IL-8以及血清PCT的浓度变化情况。结...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以及PCT对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A组,选取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18例正常人群作为C组,比较各组脑脊液IL-6、IL-8以及血清PCT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IL-6、IL-8以及TNF-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C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B组之间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及B组治疗后的脑脊液IL-6、IL-8以及TNF-ɑ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治疗后的PC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IL-6、IL-8以及TNF-ɑ、PCT水平对于颅内感染的病情监测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PCT 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Hendra病毒一步法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曾志磊 谢鹏 +4 位作者 朱丹 刘妍汐 翟红 彭丹 陈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96-398,402,共4页
目的建立针对Hendra病毒N基因的一步法RealtimeRT-PCR检测方法,用于Hendra病毒感染样本的快速检测和准确定量。方法针对Hendra病毒的保守基因N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体外转录的RNA片段作为标准品,建立一步法Real-timeRT-PCR反应方法并... 目的建立针对Hendra病毒N基因的一步法RealtimeRT-PCR检测方法,用于Hendra病毒感染样本的快速检测和准确定量。方法针对Hendra病毒的保守基因N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体外转录的RNA片段作为标准品,建立一步法Real-timeRT-PCR反应方法并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所设计的引物经Blast检索可以用于检测所有已知的Hendra病毒株。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Real-timeRT-PCR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出Hendra病毒,不与Nipah病毒产生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2.6×10^0~2.6×10^1 copies/μ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6×10^1-2.6×10^7 copies/μ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Real-time RT—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不易出现污染引起的假阳性结果,适合用于Hendra病毒感染样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dra病毒 REAL-TIME RT-PCR 一步法 TAQMAN探针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骨科创伤患者创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邓燕玲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5期789-789,797,共2页
目的检测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梧州市中医医院骨创伤患者84例,根据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84例骨创伤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ISS≤16)、中度损伤组(16<ISS<25)、重度损伤组(ISS≥2... 目的检测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梧州市中医医院骨创伤患者84例,根据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84例骨创伤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ISS≤16)、中度损伤组(16<ISS<25)、重度损伤组(ISS≥25),另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二聚体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入院后第1天,对照组和骨创伤组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80.57±42.24)ng/ml和(1567.07±254.17)ng/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创伤患者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在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分别为(721.16±144.24)ng/ml、(1506.37±267.21)ng/ml和(2041.55±346.82)ng/ml,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创伤患者在第1,3,7天血浆中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67.07±254.17)ng/ml、(1024.15±193.26)ng/ml和(642.58±138.22)ng/ml,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表达升高,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可用于患者伤情的判断、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