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nsecaea monophora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1
作者 陆丹倩 郑永平 +6 位作者 李家豪 张玲 王巧媚 邓聚辉 彭明 黄阶胜 刘丽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CBM)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为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 pedrosoi)、F.monophora、F.multimorphose、F.nubica、卡氏枝孢瓶霉(Cladophial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CBM)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为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 pedrosoi)、F.monophora、F.multimorphose、F.nubica、卡氏枝孢瓶霉(Cladophialophora crrionii)、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和播水喙枝孢霉(Rhinocladiella aquarspersa)等。裴氏着色真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常由微小外伤侵入皮肤引起致病,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本文报道1例由F.monophora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下载PDF
宿主抗着色霉感染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沙嫣懿 卢贵全 +1 位作者 肖可文 张静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着色霉是着色芽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着色芽生菌病迁延不愈与着色霉在机体诱发的特殊免疫状态有关。着色霉进入宿主体内的形态转换、黑素和细胞壁成分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机体的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均参与了抗着色霉感染。
关键词 着色霉 黑素 硬壳小体 免疫学
下载PDF
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以假水疱为主要表现的着色芽生菌病1例
3
作者 郭艳阳 张喆 +5 位作者 海璐明 廖文俊 闫东 朱冠男 王刚 付萌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4-56,59,共4页
报告以假水疱为主要表现的着色芽生菌病1例。患者女性,77岁,左前臂红色斑块、结痂4年,其上见细小假水疱样皮损。组织病理见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及硬壳细胞。组织沙堡弱培养基28℃培养见棕黑色菌落,中央呈灰黑色,菌落生长慢。小培养见枝孢... 报告以假水疱为主要表现的着色芽生菌病1例。患者女性,77岁,左前臂红色斑块、结痂4年,其上见细小假水疱样皮损。组织病理见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及硬壳细胞。组织沙堡弱培养基28℃培养见棕黑色菌落,中央呈灰黑色,菌落生长慢。小培养见枝孢和喙枝孢型混合产孢。分子测序比对为F.monophora。给予口服伊曲康唑200 mg,1次/日,盐酸特比萘芬片250 mg,1次/日,4个月后改为口服伊曲康唑200 mg,1次/日,3个月,配合温热疗法,皮损基本痊愈,随访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 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硬壳细胞
下载PDF
拟康宁木霉引起血流感染1例及文献综述
4
作者 宋津晓 李素彦 李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报告1例拟康宁木霉引起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方法总结1例拟康宁木霉引起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0岁,因“间断发热伴腰膝痛半月余”入院,依据检查结果,给予头孢曲松钠... 目的报告1例拟康宁木霉引起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方法总结1例拟康宁木霉引起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0岁,因“间断发热伴腰膝痛半月余”入院,依据检查结果,给予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更昔洛韦治疗无明显好转。外周血第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为拟康宁木霉,考虑木霉菌血流感染,给予伏立康唑口服后患者发作间期逐渐延长,由每2~3 d发作一次延长至每4~5 d发作一次,体温峰值有所下降,腰及膝关节疼痛程度减轻;出院后继续口服伏立康唑,随访1个月余患者逐渐退热,腰膝痛随之缓解,但出院2个月后猝死。检索外文文献报道病例38例(中国1例),中文文献报道病例2例,共计40例。文献检索统计木霉感染患者基础疾病以器官移植(12例)、血液病(9例)、腹膜透析(6例)为主,患者临床表现以肺部感染(8例)、腹膜炎(6例)、播散感染(5例)为主,地区分布以欧美国家居多(26例),亚洲5例,非洲2例,南美洲1例,地区不详6例。检出病原体以长梗木霉为主(24例)。结论木霉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易误诊,建议尽早送检NGS明确病原体,以争取救治时机,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康宁木霉 木霉 木霉病 人类木霉病 血流感染 二代测序
下载PDF
Fonsecaea monophora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5
作者 马珊珊 李进 +3 位作者 鲁卫平 黄庆 雷霞 黎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报告重庆地区1例由Fonsecaea monophora感染引起的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男,81岁,因左上臂内侧皮肤被铁片划伤后出现溃疡伴疼痛1年余到我院就诊。对患者皮损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培养,将培养出的菌落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报告重庆地区1例由Fonsecaea monophora感染引起的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男,81岁,因左上臂内侧皮肤被铁片划伤后出现溃疡伴疼痛1年余到我院就诊。对患者皮损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培养,将培养出的菌落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培养获得菌落形态,小培养乳酸酚棉兰染色得到镜下特征形态,菌落形态:可见暗棕色和黑色菌落生长;镜下形态:可见枝孢型和喙枝孢型产孢;皮损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见慢性肉芽肿样改变。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域测序鉴定结果为Fonsecaea monophora。根据实验室培养结果和临床资料分析确定该例为Fonsecaea monophora感染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口服伊曲康唑200 mg,2次/日,联合药物涂抹和光动力学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 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ITS区域测序 伊曲康唑
下载PDF
经呼吸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姚婉玉 罗青华 +5 位作者 梁伶 刘栋华 曹存巍 黄绍标 罗虹 刘燕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对不同来源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的致病力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实验组小鼠分为R组和H组,分别经呼吸道吸入接种分离自广西野生银星竹鼠的PM菌株(竹鼠寄生株)及广西地区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iosis marneffe... 目的对不同来源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的致病力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实验组小鼠分为R组和H组,分别经呼吸道吸入接种分离自广西野生银星竹鼠的PM菌株(竹鼠寄生株)及广西地区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血液的PM菌株(人感染株)活菌悬液,7天后处死并解剖,肉眼观察肺脏感染情况;取左肺下叶组织行真菌培养并比较阳性率差异;取左肺上叶组织行病理切片观察了解其病理改变;取右肺组织匀浆接种PDA平板培养基25℃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比较二者肺组织菌载量,同时分析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R组和H组)感染PM后发病率100%;两种不同来源的PM感染小鼠后肺脏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感染不同来源PM的小鼠肺组织菌载量无差异;不同来源PM感染的小鼠肺脏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异;安慰剂组小鼠有轻微病理改变;空白对照组小鼠无病理改变。结论两种不同来源的PM菌株经呼吸道吸入感染途径均可引起小鼠肺部致病;竹鼠寄生株PM与人感染株PM对小鼠的致病力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致病力 呼吸道 菌载量 组织病理
下载PDF
误诊为皮肤结核的着色芽生菌病1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欧阳杰 林颖 +2 位作者 李红毅 杨惠妮 刘俊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1-602,共2页
患者男,52岁,病程20余年,主要为外伤后左下肢出现红斑、斑块,继发结节、疣状增生。以"皮肤结核"治疗,无效。后经组织病理及真菌培养确诊为着色芽生菌病,予系统抗真菌和热疗等。
关键词 着色芽生菌病 疣状皮肤结核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下载PDF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MSCT表现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凤祥 施裕新 +1 位作者 宰淑蓓 冯艳玲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9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MSCT表现。结果:MSCT表现为小结节影(1~3cm)14例(73.6%,14/19),大结节或团块影(>3cm)6例(31.6%,6/19);肺段或亚段分布的实变影8例(42.1%,8...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MSCT表现。结果:MSCT表现为小结节影(1~3cm)14例(73.6%,14/19),大结节或团块影(>3cm)6例(31.6%,6/19);肺段或亚段分布的实变影8例(42.1%,8/19),磨玻璃影3例(15.8%,3/19);6例(31.6%,6/19)合并CT晕圈征,5例(26.3%,5/19)合并空气新月征或空洞影,2例(10.5%,2/19)可见中心低密度征,5例(26.3%,5/19)合并胸水。结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主要征象是单发或多发的结节伴空洞形成及肺段或亚段的实变,而出现结节晕圈征和空气新月征时,则高度提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2003-2005年南充市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监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芹 蒋北平 +1 位作者 蒋新淑 谭代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了解对注射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于2003-2005年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顺庆城区注射吸毒人群进行行为学监测。结果 调查注射吸毒人员1096名,年龄20-40岁为主(82.67%),男女之比为3.53:1,文化程... 目的 了解对注射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于2003-2005年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顺庆城区注射吸毒人群进行行为学监测。结果 调查注射吸毒人员1096名,年龄20-40岁为主(82.67%),男女之比为3.53: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其以下为主占(81.66%)。干预后对艾滋病传播知识正确认识率提高到95%以上;共用针具率:最近1次由22.14%下降为9.97%,最近1月由22.92%下降为16.07%,最近6月由40.70%下降为18.56%;安全套使用率:与非固定性伴由18.37%上升到36.36%,与商业性伴由37.83%上升到65.52%。结论 对注射吸毒者开展综合干预是改变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吸毒 艾滋病 高危行为 监测
下载PDF
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及其相关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润超 万喆 +3 位作者 陈伟 涂平 李若瑜 王爱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报道1例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的着色芽生菌病。方法患者女,60岁,主因左手背皮损1 a余就诊,取皮损痂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取皮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 目的报道1例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的着色芽生菌病。方法患者女,60岁,主因左手背皮损1 a余就诊,取皮损痂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取皮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可见较多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细胞。组织病理学显示为慢性肉芽肿样改变;HE和PAS染色均可见到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细胞。真菌培养阳性,菌落生长缓慢,呈橄榄色到黑色。小培养及扫描电镜检查可见枝孢型和喙枝孢型产孢,分生孢子单细胞性,呈椭圆形或卵圆形。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药敏试验显示伊曲康唑对F.monophor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0μg/mL,特比萘芬的MIC为0.015 6μg/mL。给予患者口服特比萘芬250 mg/d治疗,皮损缓慢好转;6周后加服伊曲康唑200 mg/d治疗,14周后皮损消退呈瘢痕化修复。结论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例为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本病例显示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 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5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祺琳 余敏 +4 位作者 陈骏 刘洋 廖万清 徐慧 杨雅骊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总结与探讨中国大陆地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流行病学及诊疗情况。方法检索分析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1994年~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确诊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共检索文献29篇,病例52例。... 目的总结与探讨中国大陆地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流行病学及诊疗情况。方法检索分析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1994年~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确诊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共检索文献29篇,病例5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3.9岁,男女比例为5.5∶1。本病好发于农民和工人,以四肢远端暴露部位较为常见,发病前多伴有外伤史;发病早期多以丘疹为主,随后多表现为斑块,结节和溃疡;真菌学检查菌株以裴氏着色芽生菌为主,治疗多以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最常用,预后较好。结论皮肤着色真菌病是一种慢性难治的皮下肉芽肿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晚期可致畸致残,甚至癌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芽生菌 真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疣状瓶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丽洁 李莉 章强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6-557,共2页
QIANLijie,LILi,ZHANGQiangqiang[摘要]患者男,78岁。右手臂相继出现结节、破溃7年,右手腕部环绕1周带状红斑,浅表性溃疡伴鲜红色肉芽面,呈颗粒状,中央有黑点,边缘不清,覆有渗出性痂皮,约5cm×20cm;真菌镜检发现棕色黄色圆形厚壁孢... QIANLijie,LILi,ZHANGQiangqiang[摘要]患者男,78岁。右手臂相继出现结节、破溃7年,右手腕部环绕1周带状红斑,浅表性溃疡伴鲜红色肉芽面,呈颗粒状,中央有黑点,边缘不清,覆有渗出性痂皮,约5cm×20cm;真菌镜检发现棕色黄色圆形厚壁孢子;小钢圈培养镜下显示全为瓶梗,分生孢子壁薄形椭圆,瓶口孢子成团聚集犹如花朵;组织病理示棘层增厚,真皮全层为不规则相互融合的多细胞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芽生菌病 疣状瓶霉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着色真菌病(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卉 王柠 +1 位作者 林红 陆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关键词 着色真菌病 脑部感染 暗色孢科真菌
下载PDF
红斑型天疱疮合并着色芽生菌病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惠海英 刘平 +2 位作者 王香兰 李政霄 王俊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2,共2页
患者男,56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胸、背部出现红斑、水疱,诊为红斑型天疱疮收住入院。在使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左手腕部无明显诱因出现黄豆大赘生物,经病理检查及组织培养诊断为裴氏着色芽生菌病。
关键词 红斑型天疱性 着色芽生菌病
下载PDF
马拉色菌对免疫抑制小鼠系统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小红 于建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马拉色菌系统性感染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制作合轴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和斯洛菲马拉色菌系统性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对感染死亡及处死小鼠心、肺、肝、脾、肾标本进行HE染色、PAS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目的研究马拉色菌系统性感染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制作合轴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和斯洛菲马拉色菌系统性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对感染死亡及处死小鼠心、肺、肝、脾、肾标本进行HE染色、PAS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各实验组小鼠一般状况变差,陆续死亡;各脏器均可见PAS阳性孢子、组织变性坏死、肉芽肿改变、真菌孢子栓子及坏死组织栓子等病理改变;各脏器实体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线粒体水肿。结论①合轴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和斯洛菲马拉色菌均可经尾静脉注入方式系统感染免疫抑制小鼠。②感染小鼠不同脏器感染程度不同(P<0.05),肺、肝感染程度较高;不同脏器受侵程度不同(P<0.05),肝、肺病变最明显。③感染小鼠各脏器实体细胞均可见不同程度以线粒体水肿为主的超微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 系统性感染 病理改变
下载PDF
首报Phialophora expanda致着色芽生菌病伴CARD9缺陷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晨 单文娜 +7 位作者 安科颖 李琛 陈润泽 王晓雯 张逸 宋营改 万喆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是一种由暗色真菌引起的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在我国北方其致病菌主要是卡氏枝孢瓶霉( Cladophialophora carrionii ),南方主要是单梗着色霉( Fonsecaea monophora )和裴氏着色霉( ...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是一种由暗色真菌引起的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在我国北方其致病菌主要是卡氏枝孢瓶霉( Cladophialophora carrionii ),南方主要是单梗着色霉( Fonsecaea monophora )和裴氏着色霉( Fonsecaea pedrosoi ) [1-2] 。国内外目前尚未有CARD9缺陷致着色芽生菌病的报道;此外,国内尚无扩展瓶霉( Phialophora expanda )感染引起着色芽生菌病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 P.expanda 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伴有CARD9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芽生菌病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 Phialophora expanda
下载PDF
卡氏枝孢瓶霉引起着色芽生菌病致毁容及关节畸形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广富 刘静 +1 位作者 邵莉梅 王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0-291,293,共3页
患者男,67岁,左前臂斑块25年、面部浸润性斑块15年、左手指畸形5年。检查:面部见浸润性暗红斑块、渗出、结痂,双眼睑外翻,左前臂疣状增生性斑块,左手指屈曲畸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层有炎细胞及多核巨细胞,PAS染色见可疑孢子... 患者男,67岁,左前臂斑块25年、面部浸润性斑块15年、左手指畸形5年。检查:面部见浸润性暗红斑块、渗出、结痂,双眼睑外翻,左前臂疣状增生性斑块,左手指屈曲畸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层有炎细胞及多核巨细胞,PAS染色见可疑孢子结构;真菌培养鉴定为卡氏枝孢瓶霉。诊断:卡氏枝孢瓶霉所致着色芽生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枝孢瓶霉 着色芽生菌病
下载PDF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18
作者 李桂珍 刘亚红 +1 位作者 李建军 陈雪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8-879,共2页
关键词 着色芽生菌病 皮肤 进行性增大 临床资料 受伤部位 结节
下载PDF
硬壳小体形态多样性的着色芽生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李美荣 陈映丹 +4 位作者 尹颂超 魏玲 刘惠娴 陆春 冯佩英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213-216,共4页
报道1例由着色霉属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患者耳部皮损KOH涂片镜检发现除成簇的硬壳小体外,还伴萌芽的硬壳小体和大量暗色菌丝。此镜检发现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暗色丝孢霉病。以"着色芽生菌病""硬壳小体""萌芽... 报道1例由着色霉属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患者耳部皮损KOH涂片镜检发现除成簇的硬壳小体外,还伴萌芽的硬壳小体和大量暗色菌丝。此镜检发现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暗色丝孢霉病。以"着色芽生菌病""硬壳小体""萌芽/芽生"和"暗色菌丝"等作检索词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共检索到国内外相关文献6篇报道10例着色芽生菌病存在类似镜检发现。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硬壳小体形态多样性的现象,提高对着色芽生菌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芽生菌病 着色霉 硬壳小体 形态多样性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病致溶骨性损害2例
20
作者 陈集敏 梁伶 +2 位作者 罗虹 张倩影 姚婉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例1患者女,54岁,反复咳嗽、咳痰11月,再发加重1月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全身皮肤突然出现多个紫红色大小不等的结节,发热,因外力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例2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发热、颈部肿物1年,右上臂疼痛13天入院,因外力致右上臂活动受限... 例1患者女,54岁,反复咳嗽、咳痰11月,再发加重1月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全身皮肤突然出现多个紫红色大小不等的结节,发热,因外力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例2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发热、颈部肿物1年,右上臂疼痛13天入院,因外力致右上臂活动受限;以上2例经组织及脓液培养均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X线片提示2例骨折均为病理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骨性损害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