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阴转和对CD25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健 项桂菊 +1 位作者 贾夫洋 宋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探讨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治疗效果及对CD25的诱导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A(66例)、B(44例)两组,分别采用IFNα2b和常规治疗,PCR法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CD2... 目的探讨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治疗效果及对CD25的诱导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A(66例)、B(44例)两组,分别采用IFNα2b和常规治疗,PCR法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CD25表达水平,实时(realtime)PCR法检测CD25mRNA含量,动态检测抗IFNIgG水平。结果IFNα2b治疗24、48周后,患者PBMC内、血清中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36%、39.39%、40.91%和42.42%、51.52%、53.03%,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干扰素治疗后,ALT、AST、ALT/AST水平分别为(33.4±12.6)U/ml、(34.3±10.7)U/ml、(0.9±0.2)U/ml,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水平均降低,干扰素治疗后,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水平显著升高,其CD25mRNA含量亦同步升高,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α2b治疗48周抗IFNIgG阳性率仅6.06%,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FNα2b对PBMC、血清HBVDNA和HBeAg均有较好阴转效果,阴转率明显高于常规疗法;IFNα2b可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达CD25,促进T细胞活化发挥抗病毒作用;IFNα2b自身免疫原性较弱,治疗过程中诱导机体产生低水平的抗IFNIgG,对IFNα2b的抑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2B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HBV-DNA CD25 mRNA 实时PCR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分布和耐药率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玲 王春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分布和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16所医院2000~2004年的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19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948株(93%),革兰阴性菌71株(7%),主要的分离菌为...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分布和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16所医院2000~2004年的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19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948株(93%),革兰阴性菌71株(7%),主要的分离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79.8%),其次是肠球菌属(7.0%)、金黄色葡萄球菌(SAU)(4.5%)、克雷伯菌属(1.7%)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2%);19.6%的SAU和71.3%的CNS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属46.5%耐氨苄西林,除1株鹑鸡肠球菌外,均对万古霉素敏感;56%大肠埃希菌和35%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在0~15.6%之间,对头孢一~四代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70%之间.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病死率,采取一切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血培养 细菌分布 耐药率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细胞PD-1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蔡仁田 沈玲 +1 位作者 张永臣 杨永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2-606,共5页
通过观察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水平以及与HCV RNA载量的关系,推测其临床意义.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载量,... 通过观察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水平以及与HCV RNA载量的关系,推测其临床意义.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载量,基因芯片检测HCV基因型.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CHC患者较健康人明显上调,不同HCV基因型之间表达没有差异,与HCV RNA载量和ALT无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持续病毒血症可能是PD-1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的高表达的重要原因,PD-1的表达水平差异与HCV复制和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步荣 张彤 +5 位作者 李丽华 高宁 甄长安 张毅 魏亚凤 张西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病毒基因型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无临床症状HCV携带者血清样本共计90例,HCV RNA含量大于1×103 IU/ml,其中男58例,女32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病毒基因型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无临床症状HCV携带者血清样本共计90例,HCV RNA含量大于1×103 IU/ml,其中男58例,女32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进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CV携带者HCV RNA平均浓度为4.94±1.36lg IU/ml。不同性别组之间HCV RN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标本HCV基因成功分型。单基因型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占95.56%(86/90)。其中1b型感染率为48.89%(44/90),2a型感染率为42.22(38/90)。不同性别组HCV携带者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HCV携带者感染主要类型为单基因型感染;HCV 1b为主要基因型,其次为2a型;开展HCV基因型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反向斑点杂交
下载PDF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治疗与肝癌发生及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砚 刘蕾 +2 位作者 罗书兰 罗超 汤善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0-413,共4页
HCV感染后引起的慢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逐渐成为治疗丙型肝炎的主流药物。研究表明DAA可能会增加HCV相关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或者导致肝癌复发的风险,给DAA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 HCV感染后引起的慢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逐渐成为治疗丙型肝炎的主流药物。研究表明DAA可能会增加HCV相关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或者导致肝癌复发的风险,给DAA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争议。综述了DAA对肝癌发生和复发的影响,以期为DAA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肝细胞 抗病毒药 综述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脂肪变、脂联素的相关性
6
作者 王荣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脂肪变与脂联素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CHC患者,分为肝脂肪变组(10例)与无脂肪变组(70例),另选同期诊断的30例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脂肪变与脂联素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CHC患者,分为肝脂肪变组(10例)与无脂肪变组(70例),另选同期诊断的30例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2组CHC患者及对照组血清脂联素等指标。结果 CHC患者的p(脂联素)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c(FPG)、c(TG)、p(APO-B)、c(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0例无肝脂肪变的患者与10例肝脂肪变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CHC患者脂联素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脂联素值与患者年龄及HCV RNA、GOT、GPT水平呈正相关,同FPG、TG、APO-B、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C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年龄、病毒核糖核酸水平、肝炎进展程度呈正相关,和血脂及血糖水平负相关,肝脂肪变与血清脂联素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脂联素 肝脂肪变
下载PDF
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金菊 刘怀珠 +2 位作者 刘旭祥 张俊青 管恒燕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 分析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概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97~2005年合肥市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5年合肥市共报告乙型肝炎163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9... 目的 分析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概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97~2005年合肥市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5年合肥市共报告乙型肝炎163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93/10万,总体呈稳中略降的趋势。20-44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48.65%。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下降明显。职业分布以农民为最高。结论 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发病比较平稳,略成下降趋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仍应重视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