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并瘫痪 被引量:5
1
作者 季明华 许刚 +2 位作者 郭树章 张鹏 王鑫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上胸椎结核 内固定治疗 减压植骨 前路椎管 瘫痪 结核病灶清除 经胸膜外入路 植骨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并截瘫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大明 姚猛 +1 位作者 姜永庆 王岩松 《颈腰痛杂志》 2005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上胸椎结核的手术术式及疗效。方法 手 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病人5例,采用一期经颈胸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其中3例同时行钛板 内固定术。结果 平均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上胸椎结核均治愈,...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上胸椎结核的手术术式及疗效。方法 手 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病人5例,采用一期经颈胸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其中3例同时行钛板 内固定术。结果 平均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上胸椎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 融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术式,在结核病灶局部植骨及植入钛质内 固定器械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结核 前路 病灶清除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晓雷 王荣英 +2 位作者 田英平 牛丽伟 王艳芬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2期1018-1020,10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STEMI患者105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56例);3级缺血组(49例)。所有患者于梗死后2周行99m锝-甲...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STEMI患者105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56例);3级缺血组(49例)。所有患者于梗死后2周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和99m锝-红细胞(99mTc-RB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入院时心电图,3级缺血组ST段抬高的幅度(∑ST)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0.75±0.56)mV vs(0.50±0.32)mV,肌酸激酶同工酶(338±112)U/L vs(178±92)U/L和肌钙蛋白峰值(21.4±11.0)μg/L vs(9.2±5.4)μg/L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大于2级缺血组(18.82±8.76)%vs(14.75±6.24)%(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2级缺血组(P<0.05);在住院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室壁瘤发生率方面,3级缺血组均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而再梗死发生率,3级缺血与2级缺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时心电图呈3级缺血的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室功能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以咽痛为临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淑艳 严夏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2-42,共1页
文章以案例报道,分析了心肌梗塞病可出现临床特殊症状及医师易误诊的原因,提出临床诊治的注意点。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咽痛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3期4311-4312,共2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武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A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武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A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接受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死亡、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39/5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49/5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AF患者,可有效减少心力衰竭等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替米沙坦 胺碘酮
下载PDF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死误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剑尘 王晓东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本文复习近几年文献报道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误诊244例,及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误诊178例,共计422例,分析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对策,以便及早确诊急性心肌梗塞,采取有效措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挽救更... 本文复习近几年文献报道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误诊244例,及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误诊178例,共计422例,分析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对策,以便及早确诊急性心肌梗塞,采取有效措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挽救更多濒临坏死的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塞 诊断
下载PDF
两种急诊处理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罗青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2期29-29,共1页
目的:探究在急诊时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的两种方法所具有的具体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急诊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随机选择符合样本要求的76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把样本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 目的:探究在急诊时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的两种方法所具有的具体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急诊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随机选择符合样本要求的76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把样本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8人,研究组治疗方式为静脉溶栓,对比组采用传统的常规疗法。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两个月之内死亡的比率都比对比组低,而血管再通的比率比对比组高,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很大(P<0.05)。而两组病人心血管发生不良事件的比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从随访结果来看,在一个月与第二个月随访时,实验组病人的左室舒张与收缩末容积、射血分数都比对比组情况好,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很大(P<0.05)。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时,使用急诊溶栓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以腰痛为临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1例
8
作者 张燕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5年第4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腰痛 误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