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6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李海宁 陈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99例和对照组299例。...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99例和对照组299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分析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心源性休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源性休克组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1)。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0,95%CI:1.294~4.017,P=0.004;OR=2.326,95%CI:1.281~4.225,P=0.006;OR=3.868,95%CI:2.145~6.975,P=0.000;OR=3.587,95%CI:1.868~6.886,P=0.000;OR=4.040,95%CI:1.951~8.365,P=0.000)。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36~0.862),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34~0.840)。对验证集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117,P=0.524),说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与对照组比较,心源性休克组院内病死率显著升高(12.12%vs 0.67%,P=0.000)。结论心源性休克可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危险因素 预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张伟 俞振飞 张美齐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对重症医学科(ICU)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ICU心源性休克患者99例。入ICU24h、3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FABP浓度,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 目的探讨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对重症医学科(ICU)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ICU心源性休克患者99例。入ICU24h、3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FABP浓度,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IFABP浓度变化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心源性休克患者28 d存活62例,存活率62.6%,存活组患者APAECH II评分及SOFA评分低于死亡组、呼吸机使用和血管活性药物比例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ICU 24 h、3 d血清IFABP浓度均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ICU24 h血清IFABP水平、APACHE II评分及SOFA评分为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IFABP对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敏感性83.8%、特异性61.3%。结论IFABP血清水平对心源性休克患者28d生存有预测价值,血清IFABP浓度升高与心源性休克患者存活率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源性休克 肠灌注 心输出量 重症医学科
下载PDF
早期容量平衡对重症心源性休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志林 龙宏宇 黄小勇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容量平衡对重症心源性休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漳州正兴医院接受VA-ECMO治疗患者的临床... 目的 探讨早期容量平衡对重症心源性休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漳州正兴医院接受VA-ECMO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86例VA-ECMO治疗≥3 d的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存活与死亡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为正平衡组和负平衡组,分析2组患者基本情况,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情况。结果 不同预后患者48~72 h容量平衡及前72 h总容量平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平衡组和负平衡组患者CRRT、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72 h,每24 h容量正平衡组和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容量平衡对接受VA-ECMO治疗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率较正平衡患者高,需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的概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源性休克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早期容量平衡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的演进——低效价抗体O型全血正重新成为首选的应急通用桥接复苏液体
4
作者 王鸿捷 郭永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53-964,共12页
血液复苏是严重失血患者的关键急救措施。血液复苏液体的选用,经历了从全血到晶体液/胶体液、晶体液联合红细胞、等比例血液成分的演进过程。近20年来,采用低效价抗体O型全血(low titer group O whole blood,LTOWB)作为血液复苏的首选... 血液复苏是严重失血患者的关键急救措施。血液复苏液体的选用,经历了从全血到晶体液/胶体液、晶体液联合红细胞、等比例血液成分的演进过程。近20年来,采用低效价抗体O型全血(low titer group O whole blood,LTOWB)作为血液复苏的首选应急通用桥接复苏液,已发展成为大趋势。我们对全血在严重失血患者的应用历史和现状做一介绍,并提出我国采用LTOWB作为首选应急通用血液的进一步论证和验证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价抗体O型全血 血液复苏 严重失血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诊疗成功救治高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并发室壁瘤1例
5
作者 朱米雪 刘娟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心律失常、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VA)、心脏破裂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心律失常、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VA)、心脏破裂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大影响了AMI患者的预后。因此在早期识别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方案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作者报道1例经急诊内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外科、心功能科多学科联合诊疗成功救治高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并发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同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室壁瘤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床旁超声辅助下的个性化液体管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邓红菊 兰巧斯 +4 位作者 韦红艳 韦俊 蓝燕妮 陆艳洁 李发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667-2670,2674,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辅助下的个性化液体管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急诊重症监护病区(EICU)接受治疗的HTS患者50例根据液体管理方式不同分为接受中心静脉压(CVP)引导下液体管理的对照组(n=25例...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辅助下的个性化液体管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急诊重症监护病区(EICU)接受治疗的HTS患者50例根据液体管理方式不同分为接受中心静脉压(CVP)引导下液体管理的对照组(n=25例)和接受床旁超声引导下个体化液体管理的观察组(n=25),比较2组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尿量情况、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平均动脉压(MAP)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及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44.00%(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个性化液体管理在床旁超声辅助下应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显著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个性化液体管理 创伤失血性休克 生命体征 动脉血气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周灌注指数指导心原性休克等重症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巩皓 张晓霞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外周灌注指数(PPI)因其无创、可连续测量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从心原性休克等患者角度阐述PPI功效,包括评估疾病程度、提供预后信息、预测液体反应性、实时评估容量、预测脱机及并发症。提示PPI可通过监测外周灌注评估微循环,辅助临... 外周灌注指数(PPI)因其无创、可连续测量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从心原性休克等患者角度阐述PPI功效,包括评估疾病程度、提供预后信息、预测液体反应性、实时评估容量、预测脱机及并发症。提示PPI可通过监测外周灌注评估微循环,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灌注指数 心原性休克 微循环
下载PDF
VA-ECMO联合IABP对心切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8
作者 刘振江 邵铭心 曲爱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4期30-33,38,共5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心切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维普数...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心切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权威数据库,检索关于VA-ECMO联合IABP对心切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中英文文献,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3月1日,按制订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4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计2868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VA-ECMO联合IABP组可提高VA-ECMO成功脱机率(OR=1.90,95%CI:1.45~2.49,P<0.001),降低心切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死亡率(OR=0.83,95%CI:0.69~0.99,P=0.04)。结论 VA-ECMO联合IABP有助于提高心切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VA-ECMO成功脱机率,同时降低院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成功脱机 院内死亡
下载PDF
银发世代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诊治特征与多学科整合精准管理
9
作者 章晓红 郑薇 +2 位作者 朱光亚 王建 李炀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77-383,共7页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向全身组织输送足够量的血液,从而无法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由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向全身组织输送足够量的血液,从而无法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由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ly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引起。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心源性休克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急性失代偿心衰相关性心源性休克(heart failure related CS,HF-CS)取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AMI-CS),成为老年心脏急重症人“最后战场”。尽管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如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心脏移植和持久左心室辅助设备在老年心源性休克的应用仍是禁区。为此,2024年2月26日,美国心脏协会(AHA)于Circulation发表针对老年CS的科学声明:①年龄是老年心源性休克的高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不应用于指导单个患者在心源性休克的管理决策;②老年心源性休克治疗强调跨学科团队的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因此,本文就老年心源性休克相关急诊急救最新实践以及CS“休克中心”建设做一解读,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多学科整合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 老年 年龄
下载PDF
心源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杨珍珍 范德墉 +1 位作者 许俊飞 钟磊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464-468,474,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C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素氮(BUN)与白蛋白(ALB)比值(BA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至2019年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Ⅳv2.0中713例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CS合并AK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时BAR的四分...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C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素氮(BUN)与白蛋白(ALB)比值(BA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至2019年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Ⅳv2.0中713例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CS合并AK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时BAR的四分位数分为<0.215组178例、0.215~<0.322组178例、0.322~<0.519组178例和≥0.519组179例。根据90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364例和死亡组349例。比较不同BAR患者90 d累积生存率;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S合并AKI患者90 d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不同BAR患者90 d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患者在年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BUN、BAR、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肌酐、血磷、乳酸,合并恶性肿瘤、心脏骤停比例以及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肾脏替代治疗比例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ALB、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碳酸氢根,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比例以及采用临时心脏起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BAR≥0.519是CS合并AKI患者90 d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46,P=0.013)。结论入住ICU时BAR≥0.519预示CS合并AKI患者近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 心源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预后
下载PDF
无创评估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方法
11
作者 王敏会 马洪芳 +2 位作者 田晶晶 张雯予 王金荣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9期2405-2412,共8页
在急性循环衰竭治疗中,常使用的评估液体反应性的动态参数(如脉压变异度、每搏输出量变异度或上下腔静脉塌陷度)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但在许多临床场景中使用受限。近年提出了多种无创评估液体反应性的新方法,如呼气末阻断试验、吸气... 在急性循环衰竭治疗中,常使用的评估液体反应性的动态参数(如脉压变异度、每搏输出量变异度或上下腔静脉塌陷度)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但在许多临床场景中使用受限。近年提出了多种无创评估液体反应性的新方法,如呼气末阻断试验、吸气末阻断试验、颈内静脉扩张度/塌陷度、肝静脉血流频谱以及周围大动脉多普勒等,且其预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得到了临床验证,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势。因此,深入研究各方法在危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液体反应性 液体治疗 吸气末阻断试验 动脉峰流速
下载PDF
心源性休克的预后相关指标
12
作者 徐敬娅 张春蕾 +1 位作者 李宝龙 赵炜明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27-230,共4页
心源性休克(CS)是因心脏泵衰竭引起全身血液灌注减少,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循环系统障碍和多器官衰竭,其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该文介绍可用于预测CS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化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系统评分,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 心源性休克(CS)是因心脏泵衰竭引起全身血液灌注减少,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循环系统障碍和多器官衰竭,其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该文介绍可用于预测CS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化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系统评分,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刘岩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皮疹、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后,两组抢救成功患者PaO_(2)、SpO_(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成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成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抢救成功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肾上腺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肾上腺素 过敏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临床症状 血气分析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吴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传统...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传统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治疗,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入院时,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时、复苏2 h后,观察组的TNF-α、IL-8、Cor及MDA水平低于常规组,IL-10、SOD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入院时,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时、复苏2 h后,观察组的TT、PT及APTT短于常规组,CO、CI及GEDVI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可有效缩短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快速缓解炎症、应激反应,促进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体温管理 低体温 应激反应
下载PDF
ECMO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氧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薛彦霞 刘永振 刘雨情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观察组进行ECMO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观察组进行ECM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氧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1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氧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乳酸值、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pH值、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肾衰竭、肺感染、出血、新发心房颤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CMO对C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氧水平具有正性影响,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正常血氧,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休克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血氧
下载PDF
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
16
作者 罗俊妮 张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140例AMI合并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 目的分析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140例AMI合并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研究组给予PCI+IABP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心肌损伤指标、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冠脉再通后IABP治疗AMI合并CS能够减轻患者的心肌功能损伤,促进心功能显著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PPCI联合IABP抢救AMI合并CS患者疗效分析
17
作者 杜勇 何明 +1 位作者 李卓 胡桂菊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22年12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186例AMI合并CS患者(男99例、女87例)的疾病信息、治疗信息和疗效指标,对比91例PPCI联合...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22年12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186例AMI合并CS患者(男99例、女87例)的疾病信息、治疗信息和疗效指标,对比91例PPCI联合IABP患者与95例单纯PPCI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多项疗效指标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再发心肌梗死、急性血栓形成、围术期死亡率均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和血清BNP的改善均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联合PPCI抢救AMI,在缓解患者病情和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单纯PPCI,机理是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急诊冠脉介入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休克指数评估联合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质量分析
18
作者 许丽娜 孟金凤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休克指数评估联合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许昌龙湖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与40例急诊外科中的护理人员,患者和护理人员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50例)... 目的分析休克指数评估联合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许昌龙湖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与40例急诊外科中的护理人员,患者和护理人员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5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20例)、研究组护理人员(20例)。给予对照组危机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休克指数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操作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理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环境影响评分、身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社交功能评分、情感角色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患者对各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中应用休克指数评估联合危机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确诊时间,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操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评估 危机管理模式 急诊外科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黄孔文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28 d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15例)与预后良好组(45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28 d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15例)与预后良好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病程、感染部位、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量表(SOFA)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病程、感染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SOFA评分、IL-6水平及PC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IL-6水平及PCT水平升高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OFA评分升高、IL-6水平及PCT水平升高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国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院内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32例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组实施... 目的回顾性分析院内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32例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组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比较两组死亡率、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中心静脉压(CVP)、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时间、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血乳酸、血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死亡1例(6.25%),对照组死亡2例(12.50%)。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收缩压(117.28±13.21)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舒张压(61.29±7.12)mm Hg、LVEF(42.89±17.83)%高于对照组的(79.99±12.10)mm Hg、(52.19±5.28)mm Hg、(30.03±13.37)%,CVP(8.22±3.27)cm H2O(1 cm H2O=0.098 kPa)低于对照组的(13.92±5.33)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5.19±1.04)d、ICU治疗时间(9.01±3.89)d短于对照组的(6.84±2.08)、(18.37±6.10)d,VIS评分(19.54±5.56)分低于对照组的(26.32±11.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乳酸(4.22±0.93)mmol/L、血肌酐(138.93±33.20)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03±2.10)mmol/L、(181.24±48.39)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治疗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维持临床指标稳定状态,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控制,减少患者重症监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