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王鹏飞 陈宁 +3 位作者 马培尧 孔深柯 王鑫 曹占伟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和研究组(55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肝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指标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可对肝肾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肝肾功能 炎症因子 影响
下载PDF
主动脉近端破口腔内隔绝术治疗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伴心包积液近期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胜康 尹晓清 +3 位作者 徐朝军 王兆礼 杨进 程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9-843,共5页
目的观察腔内隔绝治疗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AIH)伴心包积液的近期效果,探讨A型AIH伴心包积液腔内隔绝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2例A型AIH伴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升主动脉内膜均完... 目的观察腔内隔绝治疗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AIH)伴心包积液的近期效果,探讨A型AIH伴心包积液腔内隔绝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2例A型AIH伴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升主动脉内膜均完整,主动脉弓部或胸降主动脉近端内膜有破口,均接受腔内隔绝术封闭治疗。4例发病1周内手术,8例保守治疗1周后择期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发病1周内手术患者术后1例恢复顺利,2例术后3个月内出现A型夹层,1例早期死亡;保守治疗1周后手术8例患者均恢复顺利。结论A型AIH伴少至中量心包积液患者经保守治疗减轻升主动脉血肿后,择期行腔内隔绝治疗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腔内隔绝术 保守治疗 心包积液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后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志勇 王晶 +1 位作者 周雅丽 袁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4-910,共7页
高血压(hypertension,HT)通过增加主动脉管壁张力和促使组织结构退化而诱发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持续的HT会增加主动脉相关死亡风险,是AD预后不良的显著影响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可控因素。研究表明,AD后血压管理可降低AD死亡... 高血压(hypertension,HT)通过增加主动脉管壁张力和促使组织结构退化而诱发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持续的HT会增加主动脉相关死亡风险,是AD预后不良的显著影响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可控因素。研究表明,AD后血压管理可降低AD死亡率,是AD治疗的重要目标和手段。本文就AD对血压的影响、AD后血压管理的意义及方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D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主动脉夹层 血压管理
下载PDF
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促肺康复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孔颖 刘红丽 +3 位作者 郭凌翔 孙惠 刘雪花 祝欣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促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促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动态肺顺序性(Cdyn)、静态肺顺应性(Cst)]、临床指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T1时2组OI值、RI值、Cdyn水平及C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OI值、Cdyn水平及C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使用高流量氧疗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LU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护联合的多学科呼吸管理小组可明显改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 多学科 呼吸管理小组 A型主动脉夹层 肺功能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短期脏器功能改善效果
5
作者 刘冰 高晴云 +4 位作者 刘海渊 张成鑫 冯俊波 韩继彪 葛圣林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策略,灌流组在此基础上于体外循环开始后同步血液灌流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转机时间、手术时间、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超滤、尿量、术中输血量)和临床实验室指标(术前、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改善效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TAAD术后短期肝功能改善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血液灌流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疗效差异
6
作者 范永峰 向道康 +1 位作者 刘秀伦 蒋振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6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l...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6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60岁纳入中青年组(75例),≥60岁纳入老年组(2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孙氏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围术期指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术后30 d死亡率。结果:中青年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均少于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卒中、急性肾损伤及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术后30 d死亡率(9.33%)低于老年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中青年患者疗效明显优于老年患者,恢复更快、术后肺部感染率更低,可作为中青年患者的优先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 疗效 差异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感染GDF11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王玉琴 曹少清 +3 位作者 王张羽 李成思 叶江平 宗刚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6-833,共8页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感染上调体内生长和分化因子11(GDF11)表达水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主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导,建立T2DM模型。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随...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感染上调体内生长和分化因子11(GDF11)表达水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主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导,建立T2DM模型。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病毒对照组(NC组)、GDF11腺相关病毒组(GDF11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GDF11腺相关病毒组(DM+GDF11组)。喂养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胰岛素(IN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重组生长转化因子11(GDF11)、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丙二醛(MDA)浓度;采用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AS染色)观察糖原沉积部位,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血管损伤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弹性纤维损伤情况,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血管损伤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Control组相比,生化指标提示:DM组大鼠血清中AGES、T-CHO、TG、LDL-C和MDA浓度升高(P<0.05),INS、GDF11、HDL-C、ADMA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DM+GDF11组AGES和HDL-C与DM组无明显差异,T-CHO、TG、LDL-C和MDA相比较DM组降低(P<0.05),INS、GDF11和ADMA相比较DM组升高(P<0.05)。病理染色提示:DM组PAS染色提示糖原颗粒在主动脉内皮及内皮下沉积,HE染色观察到主动脉中膜增厚,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断裂走形不规则,电镜观察到DM组血管内皮损伤,弹性纤维断裂,DM+GDF11组这些变化有所减轻。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表示内皮细胞相关蛋白在DM组中表达下降(P<0.05),间充质标志物在DM组中表达升高(P<0.05),DM+GDF11组中这些蛋白有所回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体内GDF11表达水平可以改善糖尿病导致的主动脉血管损伤,推断可能与其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血管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腺相关病毒 重组生长转化因子1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糖原沉积 链脲佐菌素
下载PDF
坐式八段锦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张佳 周娅山 +2 位作者 郑春艳 刘燕军 刘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TB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TB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联合坐式八段锦,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运动耐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出院时疼痛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两组的ADL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6 min步行距离(6MWT)长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AD患者术后采用坐式八段锦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运动耐力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tandford B型 坐式八段锦 快速康复
下载PDF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
9
作者 殷春 王慧 郭振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时间窗分为A组(<7 d)、B...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时间窗分为A组(<7 d)、B组(7~14 d)和C组(>14 d)。比较3组一般资料、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将病人分为假腔消失组(42例)和假腔未消失组(6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A组平均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P<0.01)。A组术后真腔体积扩大率、术后假腔体积缩小率、术后覆膜支架远端真腔面积扩大率、术后覆膜支架远端真腔最长径扩大率、术后支架远端最长径和术后支架远端面积显著高于B组和C组,术后假腔内血栓化比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01)。治疗时间窗>7 d、最大腹主动脉直径>30.00 mm、假腔有分支灌注和多破口为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结果提示模型准确性较好。结论: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治疗时间窗>7 d、最大腹主动脉直径>30.00 mm、假腔有分支灌注和多破口为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治疗时间窗 主动脉重塑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范永峰 向道康 +1 位作者 刘秀伦 蒋振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氧合指数低于200 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62例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入院心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ATAAD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是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复合型形态学特征联合流体力学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
11
作者 徐健 陈凯 +3 位作者 王相权 肖华伟 王铃 吴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复合型几何形态学特征对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的影响,并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3年8月行CTA检查的AAA未破裂患者25例(完整组)和同期检查进行性别和年龄1∶1配比的AAA破裂患者25例(破裂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复合型几何形态学特征对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的影响,并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3年8月行CTA检查的AAA未破裂患者25例(完整组)和同期检查进行性别和年龄1∶1配比的AAA破裂患者25例(破裂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AAA的形态学特征,筛选AAA破裂风险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流体力学分析。结果破裂组和完整组的瘤体最大直径(D_(max))、瘤颈直径(D_(neck))、瘤体最大直径/健康主动脉直径(D_(max)/DAO)、瘤体最大直径/瘤颈直径(D_(max)/D_(neck))、标准化动脉瘤范围(L_(nor))分别为(5.92±1.50)cm和(3.67±0.68)cm、(2.38±0.50)cm和(2.06±0.03)cm、(2.54±0.67)和(1.56±0.34)、(2.53±0.62)和(1.81±0.38)、(22.73±11.08)和(10.78±4.59);破裂组的形态学指标量值均高于完整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47、2.563、6.567、4.952、4.982,P均<0.05)。其中D_(max)和D_(max)/DAO是AAA破裂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1.824、4.039,95%CI分别为1.459~6.251和3.261~9.155,P<0.05)。包含复合型形态学特征的多变量新模型对破裂风险分类的准确性高于仅包含D_(max)的常规模型(94%比88%)。破裂组和完整组AAA分别表现为Ⅲ型和Ⅱ型血流模式,并且破裂组AAA的低壁剪切力面积大于完整动脉瘤(73.9 cm^(2)比67.8 cm^(2))。结论结合形态学特征D_(max)、D_(max)/DAO和流体力学的血流模式和低壁剪切力面积有助于评估AAA的破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术 腹主动脉瘤 壁剪切力
下载PDF
肺复张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阳春 李奇威 +3 位作者 温建麟 陆海素 莫丽勤 曾晓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22-27,共6页
目的 探讨肺复张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肺复张组(n=36)及常规治... 目的 探讨肺复张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肺复张组(n=36)及常规治疗组(n=20)。常规治疗组患者在肺保护性通气基础上行常规机械通气,肺复张组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12h、24h,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静态顺应性(C_(stat))及肺动态顺应性(C_(dyn))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O_(2)(A-a)]、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气道峰压(P_(peak))及气道平台压(P_(plat))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肺复张组患者的PaO_(2)、OI、C_(stat)及C_(dyn)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O_(2)(A-a)、RI、P_(peak)及P_(plat)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肺复张组患者肺复张过程中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有所下降(P<0.05),中心静脉压有所升高(P<0.05),肺复张结束后均恢复至基线水平。治疗后1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改善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及肺顺应性,但对血流动力学存在一过性影响,治疗时应进行严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肺复张 呼气末正压通气
下载PDF
转化因子-β受体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常冬庆 叶尔买克·唐沙哈尔 +2 位作者 邵劲杰 张晓猛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4期293-297,304,共6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BR)1、TGFBR2在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AD)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STAAD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存活情况划分为存...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BR)1、TGFBR2在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AD)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STAAD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存活情况划分为存活组(n=138)和死亡组(n=34)。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疾病特征、主动脉壁组织中TGFBR1、TGFBR2的表达水平特征。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TA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各危险因素独立及联合的预测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平均主动脉壁组织中TGFBR1、TGFBR2转录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外循环时间(OR=1.320,95%CI:1.021~1.626)、TGFBR1(OR=0.015,95%CI:0.003~0.042)、TGFBR2转录水平(OR=0.031,95%CI=0.011~0.093)均是STAAD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且各危险因素独立及联合预测患者预后不良效能均较高(P<0.05)。结论在STAAD患者主动脉壁组织中TGFBR1、TGFBR2转录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与患者预后具有负相关性,提示TGFBR1、TGFBR2有可能作为未来评估及预测STAAD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tandford A型 TGFBR 预后
下载PDF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手术期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应用意义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吴跃武 胡斌 +1 位作者 付琴 过小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62-65,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对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80例TBAD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对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80例TB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1 d和术后7 d检测hs-CRP、D-D、PCT水平。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7 d的血清hs-CRP、D-D、PCT水平,分析血清hs-CRP、D-D、PCT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结果8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63例(78.75%),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17例(21.25%)。两组患者术后7 d血清hs-CRP、D-D、PCT水平高于本组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7 d的血清hs-CRP、D-D、PCT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前1 d血清hs-CRP(β=0.617,OR=1.854,95%CI=1.217~2.696)、D-D(β=0.639,OR=1.895,95%CI=1.841~2.635)、PCT(β=0.554,OR=1.741,95%CI=1.547~3.052)和术后7 d hs-CRP(β=0.892,OR=2.440,95%CI=1.251~4.761)、D-D(β=0.797,OR=2.219,95%CI=1.669~3.141)、PCT(β=0.604,OR=1.829,95%CI=1.058~2.969)水平是接受TEVAR治疗的TB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围手术期血清hs-CRP、D-D、PCT水平对接受TEVAR治疗的TBAD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围手术期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下载PDF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LOX-1、Omentin-1、MMP-9水平检测的意义
15
作者 龚世凤 张玉惠 +1 位作者 王欣欣 谢洛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1,sLOX-1)、网膜素-1(omentin-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检测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1,sLOX-1)、网膜素-1(omentin-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检测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H型高血压合并AIS患者(研究组)和60例无AIS的H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sLOX-1、Omentin-1和MMP-9水平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差异。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两个亚组,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sLOX-1、Omentin-1、MMP-9联用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血清sLOX-1、MMP-9水平更高,Omentin-1水平更低(P<0.05)。相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占比、Hcy、sLOX-1、MMP-9水平及入院NIHSS评分更高,Omentin-1水平更低(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sLOX-1、MMP-9和入院NIHSS评分高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mentin-1为保护因素(均P<0.05),Hcy不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显示血清sLOX-1、Omentin-1、MMP-9诊断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分别为0.686、0.831和0.832,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49。与血清sLOX-1、Omentin-1、MMP-9单用相比,3项联合诊断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更高(Z=2.946、2.564、2.606,均P<0.05)。结论血清sLOX-1、MMP-9水平升高和Omentin-1水平下降与H型高血压合并AIS的发生及病情进展有密切关联,3项指标联用对患者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网膜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DavidⅠ与Bentall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单中心疗效分析
16
作者 刘洋 马宁 张伟华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比较单中心DavidⅠ与Bentall手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DavidⅠ组(n=13)和Bentall(n=15),DavidⅠ组采用Da... 目的比较单中心DavidⅠ与Bentall手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DavidⅠ组(n=13)和Bentall(n=15),DavidⅠ组采用DavidⅠ手术,Bentall组采用Bentall手术。随访1年,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心脏指标、并发症。结果与Bentall组比较,DavidⅠ组手术时间、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和术后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DavidⅠ组术后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2组术后1年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降低(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46.1%vs 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vidⅠ与Bentall手术应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早期指标,术后生存率、瓣膜相关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Bentall手术的手术时间、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DavidⅠ手术 BENTALL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效果研究
17
作者 李珍 赵贝贝 底瑞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AD)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03—2023-02行AD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各25例。比较2组患者治...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AD)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03—2023-02行AD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各2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的PaO_(2)、SpO_(2)、氧合指数(OI)氧合指标,以及HR、MAP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结果治疗12 h后,2组患者的PaO_(2)、SpO_(2)、O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俯卧位组高于仰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2组患者的HR较治疗前升高,MA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住时间均短于仰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提升AD术后患者的氧合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并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T细胞亚群水平可预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30天生存状态
18
作者 吴文飞 龙雄 赖智权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30 d生存状态的关系。方法:收集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30 d生存状态分为生存组(149例)和死亡组(35例),比较2组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30 d生存状态的关系。方法:收集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30 d生存状态分为生存组(149例)和死亡组(35例),比较2组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入院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D3^(+)、CD3^(+)CD4^(+)、CD3^(+)CD8^(+)T细胞的预测价值。结果:18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30 d内全因死亡35例(19.02%)。死亡组Stanford A型、低氧血症、高血压患者占比、入院收缩压及舒张压、CD3^(+)CD8^(+)T细胞水平高于生存组,CD3^(+)与CD3^(+)CD4^(+)T细胞水平低于生存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3^(+)CD8^(+)T细胞、Stanford A型、低氧血症、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CD3^(+)、CD3^(+)CD4^(+)T细胞是其保护性因素(P均<0.05)。CD3^(+)与CD3^(+)CD4^(+)、CD3^(+)CD8^(+)T细胞预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30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95%CI 0.644~0.819)、0.801(95%CI 0.726~0.875)、0.824(95%CI 0.731~0.918)。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水平与入院30 d生存状态相关,三者与Stanford A型、低氧血症、高血压共同影响患者入院30 d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T细胞亚群 生存状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TA与超声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价值对比
19
作者 李品品 李祎 +1 位作者 李培 关文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299-1300,共2页
目的对比CTA与超声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AIH患者,均自愿接受CTA及超声检查。以DSA为参照,比较CTA及超声诊断AIH的临床价值。结果60例疑似AIH患者经DSA检查明确55例为AIH,... 目的对比CTA与超声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AIH患者,均自愿接受CTA及超声检查。以DSA为参照,比较CTA及超声诊断AIH的临床价值。结果60例疑似AIH患者经DSA检查明确55例为AIH,5例为主动脉夹层。55例AIH患者中Stanford A型13例(23.64%),Stanford B型42例(76.36%)。CTA检查对主动脉壁增厚、钙化内移、穿透性溃疡、胸腔积液的检出率高于超声(P<0.05)。CTA诊断AIH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8.18%、98.33%,高于超声的81.82%、81.67%(P<0.05)。结论CTA检查可清晰观察AIH的位置、厚度、累及范围等,是临床诊断AIH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超声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下载PDF
乌拉地尔、尼卡地平和硝普钠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对比
20
作者 齐守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39-2643,共5页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尼卡地平和硝普钠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9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血压升高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12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U组和N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尼卡地平和硝普钠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9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血压升高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12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U组和N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硝普钠联合艾司洛尔控制血压和心率,U组采用乌拉地尔联合艾司洛尔治疗,N组给予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比较3组治疗30 min后、60 min后血压、心率控制情况及疗效;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时间效应。治疗30 min后、治疗60 min后,3组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min后,U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min后,U组舒张压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min后,U组心率低于N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min后,U组、对照组心率低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心率控制总有效率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拉地尔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可降低病人血压和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乌拉地尔 艾司洛尔 硝普钠 尼卡地平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